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九龙夺嫡 >

第817章

九龙夺嫡-第817章

小说: 九龙夺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应是足够王爷暗中行事了的。”
    邬思道这回并未再卖甚关子,而是详详细细地为四爷剖析了一番,指出了硬顶之道的好处与奥妙之所在。
    “嗯,先生高见,小王知晓该怎么做了,来人,去将了因大师请了来!”
    四爷原就聪慧过人,自是一听便是邬思道这招妙策乃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表面上是在朝中掀起狂澜,以吸引弘晴之注意力,暗中么,则可继续前番未尽之拉拢丰台诸将之事,不管朝议的最终结果如何,他四爷都会是赢家无疑,一经想明此点,四爷自是不会再有丝毫的犹豫,当机立断地便高呼了一嗓子。
    “喳!”
    四爷此令一下,自有侍候在书房外的下人们紧赶着应了诺,自去传唤了因和尚不提。
    
   

第1042章 死顶到底(二)
    “先生。”
    最近户部事多,身为管部阿哥,三阿哥自是不得闲,一直忙到了天将黑,方才回到了府中,也顾不得先用膳,而是一路便赶到了内院书房,果然见到陆纯彦正端坐在几子后头,挥笔速书着,看那折子的模样,显见是份本章,三阿哥见状,自不免微微一愣,可也没多想,疾步便抢上了前去,很是客气地拱手招呼了一声。
    “嗯,三爷请自便,容陆某写完再议。”
    听得响动,陆纯彦当即便抬起了头来,见是三阿哥到了,也自无甚太多的表示,仅仅只是简单地嘱咐了一句,便即自顾自地埋头书写着,一见及此,三阿哥心下里虽是奇怪得很,却也不敢再多唣,也就只是自嘲地笑了笑,缓步走到了几子旁,一撩朝服的下摆,就此端坐了下来,静静地看着陆纯彦在那儿忙乎个不停。
    “好叫先生得知,今儿个老大那厮又耍出了兵变的把戏,皇阿玛扛不住,就让李敏铨去了丰台,看样子是有打算妥协了的,再有,先前四叔那头着人递过了句话来,说是打算上本保奏塔山接掌丰台大营,让某也跟着上个本,学生以为兹事体大,不敢擅决,还请先生为学生筹谋一二可好?”
    三阿哥很有耐心地等着,直到陆纯彦搁下了笔之后,这才赶忙一拱手,将所要议之事的主题道了出来。
    “嗯,三爷对此可有甚打算么?”
    陆纯彦显然早就知晓了大体的事情经过,对三阿哥所言,自不感到有甚意外,也没急着为三阿哥出谋划策上一番,而是不动声‘色’地反问了一句道。
    “先生明鉴,学生以为此事或许是个机会,姑且让四叔去先闹上一闹也好。”
    这段时日以来,三阿哥自然也没少在丰台诸将身上使力,说到收获么,也有那么一些,他自是乐意这等局面还能持续下去,不过么,他却显然不打算去当出头鸟,而是指望着四爷先去探个路出来。
    “三爷若是这般想法,离败亡也就不远了。”
    三阿哥倒是说得颇为的自得,可陆纯彦却是没跟其客气,毫不容情地便狠泼了其一大瓢的凉水。
    “学生愚钝,还请先生指点‘迷’津则个。”
    陆纯彦这么句不客气的点评一出,三阿哥当即便被噎得个面红耳赤不已,然则心下里其实却并不怎么服气,此无他,在三阿哥看来,诚德帝既都已打算妥协了,再要闹,显然也没个由头,万一真惹恼了弘晴,那后果却是谁也承担不起的。
    “三爷请先看看这个再谈好了。”
    陆纯彦显然没打算急着剖析时局,而是一抖手,将刚草就的折子递到了三阿哥的面前。
    “先生,真要如此行了去么?”
    折子不算短,洋洋洒洒数千言,大道理无数,可归根结底其实就一句话,那便是坚决支持由塔山就任第一集团军军长之职,对此,三阿哥心中显然是有所顾忌的,看完了折子之后,又眉头微皱地思索了片刻,而后方才谨慎地出言探问了一句道。
    “嗯,非如此,不足以平反危局,今,陛下渐老,寿数当已不多,此时再不发力,悔之必晚矣,至于仁亲王那头么,三爷无须顾虑那么许多,纵不为此,三爷您也难有半点胜算可言,又何须再瞻前顾后哉?且,今陛下旨意未下,恰是搅浑水之良机也,过则迟矣!”
    陆纯彦这回没再说甚重话,而是神情凝重地剖析了下时局,指出了三阿哥‘欲’与弘晴争锋的唯一胜机之所在,那便是彻底将水搅浑,以便从中渔利。
    “嗯,既如此,那就这么定了也好,先生且请稍坐,学生这就去部署上一番!”
    三阿哥行事素来果决,既已下定了决心,行动起来自是毫不含糊,但见其朝着陆纯彦一躬身,丢下了句场面话之后,便即就此起了身,急匆匆地便出了书房,自去安排诸般事宜不提。
    “瞧瞧,好生瞧瞧,甚是人心背向,这就是!”
    诚德帝一宿几乎都没怎么合眼,一大早便起了,也不曾去批改折子,就只在乾清宫里傻愣愣地呆着,满心里都是不甘之思绪,直到当值的军机大臣方苞手捧着一大叠奏本来见之际,诚德帝也不怎么提得起‘精’神,可待得见那些折子几乎千篇一律的都是保奏塔山为第一集团军军长之时,诚德帝当即便有若打了‘鸡’血般地猛醒了过来,满脸得‘色’地指点着那一大堆的折子,兴奋奋地便嚷嚷了一嗓子。
    “陛下,请恕老臣直言,个中恐别有蹊跷,若不警醒,恐坠小人彀中。”
    方苞这些年来,一向少在诚德帝面前进言,一者是并不看好诚德帝这个无甚大作为的过渡‘性’人物,二来么,也是不愿卷入诚德帝父子间的争斗中去,只因他很清楚诚德帝哪怕有着皇权在握,也断然斗不过有若妖孽一般的弘晴,故而,但凡议事,方苞都是缄默居多,纵使有言,也就只是诺诺罢了,然则今儿个方苞却是一改常态,不单没附和诚德帝的自得之言,反倒是面‘色’凝重无比地劝谏了一句道。
    “嗯?此话怎讲?”
    诚德帝昨儿个是答应了弘晴的要求,可那都是被‘逼’得没办法了的,先前见如此多朝臣在呼应自己,心思当即便又活泛了起来,也就想着看是不是再跟弘晴多蘑菇上一回,可这一听方苞说得如此蹊跷,当即便愣了一下,狐疑地瞥了方苞一眼,语带不悦地便吭哧了一声。
    “陛下,老臣以为这些上本者,皆是心怀不轨之辈,无非是要挑动陛下与仁亲王互斗罢了,真要是遂了其等之意,后果恐将不堪矣,还请陛下明鉴则个。”
    方苞不敢将话说得太明,也就是隐晦地点出了个事实,那便是如今主动权其实并不在诚德帝的手中,决定局势将如何发展的人是弘晴,一旦惹得弘晴兵发京师,诚德帝这个帝王也就该当到头了的。
    “哼!”
    方苞之言说起来算是苦口良‘药’,然则诚德帝的脑筋却一时转不过来,脸‘色’‘阴’沉地便冷哼了一声,显见对方苞所言不满至极。
    “陛下息怒,老臣以为丰台大营乃京畿兵权之最重者,一旦有变,后果实是不堪,陛下若不早做决断,却恐时局殊矣,倘若真是如此,社稷动‘荡’难免,老臣恳请陛下三思。”
    这一见诚德帝听不进劝谏,方苞自不免有些急了,可又实在不好将话说得太明,也就只能是再次隐晦地提点了一番。
    “殊?该死,一群小人,这是在误朕!”
    诚德帝到底并不是愚钝之辈,方苞都已说到了这么个份上,他又岂会还听不出个中之意味,猛然间想起丰台大营那头还处在整兵待发之状态,心头当即便是一沉,脸‘色’瞬间便煞白了起来,忍不住便骂了一嗓子。
    “陛下,今诸多臣工纷纷上本,事已闹大,还须得早做决断方好。”
    眼见诚德帝总算是明白了过来,方苞紧绷着的心弦当即便是一松,不过么,还是不敢掉以轻心,怕的便是诚德帝耳根子软,万一再被阿哥们一怂恿,指不定便会胡‘乱’行事,这便赶忙建议了一句道。
    “嗯,灵皋这话说得对,朕这就下诏,就此准了晴儿所奏之事好了。”
    诚德帝说到底还是没有跟弘晴彻底撕破脸的勇气,也舍不得屁股底下那张帝王的宝座,只略一沉‘吟’,便已是下定了妥协之决心。
    “陛下圣明,然,老臣以为此举不过是治标不治本之法,纵使陛下下了诏书,也难挡诸多不轨之徒不断上本言事,一旦将此事闹上了朝议,却恐事态依旧有失控之危,故而,老臣以为解铃还须系铃人,此事终归须得着落在仁亲王的身上,陛下何不与仁亲王开诚布公地谈上一谈,或能借此机会打开局面也说不定。”
    方苞早就有心要调和一下诚德帝父子间的矛盾与冲突,只是一直以来都不得其便,而今么,四爷以及诸位阿哥们违逆诚德帝之意的突然发力,却是给了方苞从中说和的机会,以方苞之老辣,自不会放过这等借势之良机。
    “唔,爱卿这话颇是有理,朕与晴儿原就是一体的,岂容小儿辈作祟了去,爱卿且替朕去一趟丰台,将晴儿叫了来好了。”
    诚德帝考虑的并非是和解与否的问题,关键还是担心弘晴会因着四爷等人的大规模上本而发生误判,自也希望能跟弘晴好生谈上一谈,只是却又不免担心派他人去唤的话,会令弘晴更起疑心,那反倒不美,而今,方苞既是如此建议了,诚德帝自是乐得顺势便将此等差使‘交’到了其手中。
    “陛下圣明,老臣这就去办。”
    值此四爷等人大肆发动之际,方苞还真就不放心让别人去与弘晴沟通的,原就有着自请之意,自不会对诚德帝的命令有甚抵触之心理,干脆利落地便应承了下来。
    5aahhh+26720648》
    
   

第1043章 说客方苞
    谣言没有腿,却是这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玩意儿,这不,今个儿一早四爷联合诸位阿哥们纷纷上本的事儿方才刚一发生,便已传扬得满城皆知,即便是早已处在了戒备状态下的丰台大营里也有所流传,只是在塔宁河等诸将的合力弹压下,倒是没谁敢跳出来搅事的,当然了,这也跟弘晴就在丰台大营里坐镇有关,以弘晴在军中的威势,哪怕是那些个别有用心之辈,也当真没胆子公然造乱的,然则私下里的乱传谣言却是很难禁绝,形势,于弘晴来说,似乎不太有利,此无他,弓弦绷得太久了,军心也自难稳,反还是不反就成了摆在弘晴面前的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反倒是容易,一声令下,丰台大营这五万余大军便可即刻挥师皇城,一路上皆有内应可起而呼应,纵使是直入皇宫,也不会遭到多大的抵抗,然则如此一来,一顶“篡位”的帽子也就铁定要扣在弘晴的头上了,在诚德帝都已临近寿终之际,这般行事显然有些不太值得——儒家思想很有些意思,帝王斩杀兄弟,只要有着大义名分,那便是大义灭亲,可不管有何等理由,逼自家老爹退位都是篡位,哪怕贤明如唐太宗,都难免因“玄武门”一事被后世人嚼舌根,尽管弘晴本人对此不算太过在意,可毕竟能不戴那顶帽子也是好的,当然了,若是形势真到了那一步,那也就顾不得那么许多了,问题的关键便在于眼下的形势是否真到了那不得不走的一步?
    有着“尖刀”这把利器在手,弘晴其实昨夜便已得知了四爷以及诸位阿哥们的私下串联一事,更清楚此事并非是出自诚德帝的授意,以弘晴的谋算之能,自是很轻易地便识破了四爷等人如此行事的动机之所在,但这并不是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