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九龙夺嫡 >

第806章

九龙夺嫡-第806章

小说: 九龙夺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
    弘晴倒是爽快了,可诚德帝却是犯难了起来,没旁的,其之所以将问题丢给弘晴,为的便是要激起弘晴的抗争之心,以便后头之谋算,却愣是没想到弘晴居然会没意见,情形显然与诚德帝事先料想的大相径庭,如此一来,诚德帝还真不知这么场戏该如何接着往下唱了,竟自傻愣在了当场。
    “陛下,微臣以为既是仁亲王亦无异议,此事便就如此定了也好。”
    诚德帝这么一发愣,大殿里的气氛自不免便有些个冷了场,一见及此,李敏铨可就稳不住了,但见其几个大步从旁抢了出来,紧赶着便出言打岔了一句道。
    
   

第1028章 风起云涌(二)
    “嗯,也好,那就这么定了。”
    诚德帝到底是老了,尽管年岁其实并不算高,而今也才刚五十出头,可整个人的精气神却已是真的不行了,反应明显地慢了好几拍,饶是有了李敏铨的打岔,他也愣是呆了好一阵子之后,这才勉强地吭哧了一声。
    “皇阿玛圣明!”
    原本按照预定之剧本,五阿哥这招出头自请不过只是个引子罢了,为的便是要诱导弘晴起而抗争,却没想到弘晴居然不争,如此一来,这么份差使也就顺顺当当地落到了五阿哥的手中,当真令五阿哥兴奋得几乎难以自持,这不,诚德帝的话音方才刚落,他已是忙不迭地便谢了恩。
    “罢了,此事干系重大,尔切不可掉以轻心,回头朕自会给你旨意。”
    说实话,诚德帝对向来毛糙不已的五阿哥其实并不甚放心,也不觉得其可勘大用,只是转念一想,任由其到工部地盘上闹腾上一番,或许也算是好事一桩,至不济也能让弘晴顾此失彼上一把,自也就没再往细里想了去,也就只是挥了下手,声线平和地告诫了五阿哥一句道。
    “皇阿玛放心,儿臣自当竭力而为,断不叫宵小之辈逍遥了去!”
    五阿哥自小便与三阿哥交好,也一向以三阿哥马首是瞻,与弘晴之间么,本来是无太大的矛盾的,只是因着站队的问题,自诚德帝等基时起,便已是彻底交恶了,自是巴不得能借此事狠狠地整弘晴一把,此际表起态来,凶戾之气可谓是浓到了极点。
    “嗯。”
    诚德帝对于五阿哥的表态显然并无太大的兴致,也不曾再多啰唣,仅仅只是不置可否地轻吭了一声了事,可满是探询的目光却是落在了李敏铨的身上,显然是在等着李敏铨提出今儿个真正要议之事,然则李敏铨却始终低着头,愣是没个表情,一见及此,诚德帝心中自不免犯起了嘀咕,只是这当口上,却也不好开口去问,无奈地等了片刻之后,也就只能是一挥手,悻悻然地开口道:“今儿个就先议到此处罢,朕累了,子诚留下,尔等都道乏好了。”
    “陛下圣明,臣等告退!”
    诚德帝既是如此说了,诸般人等自是不敢再多逗留,也就只能是齐齐称颂了一句,就此退出了大殿,各忙各的去了。
    “子诚先前为何不提岳钟琪一事?”
    人老了之后,性子当真就有若孩童一般,此际的诚德帝便是如此,哪怕明知道先前那等场合下,已然不适合再紧逼着弘晴不放,可心底里却始终不愿接受这等结果,这不,诸般人等方才刚退下,诚德帝便已是眉头紧锁地发问了一句道。
    “陛下明鉴,微臣以为此事还是待得两案皆明之后再提,或许效果更佳,此际仓促而为,却恐仁亲王铤而走险,反倒不美。”
    面对着诚德帝的责问,李敏铨自不敢大意了去,但见其忙不迭地躬了下身子,满脸诚恳之色地便做出了个解释。
    “嗯,此番未能趁热打铁,却恐久拖生变,到时那厮若硬是不肯,朕又当何如之?”
    尽管明知李敏铨所言有理,可诚德帝却还是不免为之忧心忡忡,此无他,概因其跟弘晴也不是第一次扳手腕了,每回算计得好好的,结果么,却总在弘晴面前碰得个头破血流,当真就已成了惊弓之鸟了的。
    “陛下莫急,微臣有一策当可应对之。”
    李敏铨乃是精明过人之辈,早在被诚德帝单独留下之际,便已谋算好了全局,这会儿听得诚德帝见问,自是一点都不慌,自信满满地便应答了一句道。
    “哦?且说来与朕听听。”
    一听李敏铨自言有对策,诚德帝立马便来了精神,紧赶着便出言追问道。
    “陛下,微臣以为五阿哥此去,必会全力压榨那些涉案之商贾与工部诸官员,无论个中是否真有贪腐,审出来的一准是窝案无疑,此即是可资利用之处,但消大造声势,依此弹劾沈河等人之渎职,足可将事情闹大,如此一来,为平息事端,仁亲王怕也就只有上本请求重审一条路可走了,陛下大可顺势准了其之所请,而后派其前往河南复核此案,待得其一离京,陛下便可从容着手,以守孝为名,让岳钟琪归乡,而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整顿丰台大营,到那时,仁亲王鞭长莫及,也只能徒呼奈何了的,此为调虎离山之策也,还请陛下明鉴则个。”
    李敏铨其人本事是有的,无论谋算之道,还是文学功底,都相当之了得,只是性子偏阴暗,最喜的便是各种阴暗之算计,此际为诚德帝谋划起来,自然也就是怎么阴毒怎么来了的。
    “嗯,好,那就这么定了,此事便由尔来主持好了。”
    诚德帝想拿回皇权,已是想疯了的,这会儿一听李敏铨所言似乎有着相当大的把握,当即便兴奋了起来,却浑然忘了如今大清可不止是丰台大营的第一集团军,在各地还有着同样强大的七个集团军在,一旦他真在京中动了手,弘晴又岂可能会坐而待毙,正所谓天欲其亡,必先令其疯狂,不外如是者!
    “陛下圣明,微臣自当竭力而为之!”
    诚德帝想不到的事儿,李敏铨却是心中有数得很,不过么,他却并不打算说破,只因其心中别有谋划,不将弘晴置于死地,李敏铨是断然不肯罢休的,当然了,这话他却是不会说给诚德帝听,也就只是恭谨地称颂了一声了事
    “王爷高明,老朽输矣!”
    仁亲王府的内院书房中,弘晴与陈老夫子各自盘坐在几子的两边,中间搁着副棋盘,手谈至中局,随着弘晴一子落下,陈老夫子的一条大龙已是没了做眼的可能,不得不投子告了负。
    “承让了。”
    今儿个的朝局发生了如此重大的事情,弘晴其实真没啥下棋的心思,奈何陈老夫子有邀,他也不好不从罢了,尽管心思并不在棋本身上,可凭着远超出陈老夫子不止一筹的棋力,轻松获胜也是情理中事,然则弘晴却并无多少的喜色,也就仅仅只是声线平和地谦逊了一句道。
    “棋如人生,人生如棋,进退有据方可保得不失,王爷既是下得一手好棋,对此应是有所体悟才是。”
    陈老夫子之所以在这等敏感时分拽着弘晴下棋,自然并非是棋瘾大发了,而是担心弘晴再次冲动地发动兵变,这么下下棋,好歹也能缓和一下弘晴之心情,接下来么,也自好说话了许多不是?
    “师尊说得是,人生么,总是有起有落,哪能事事遂意,纵使是皇阿玛在世,也难免有烦躁难解之事,更遑论徒儿这等蒲柳之姿,呵,先生且自放心好了,一帮跳梁小丑耳,徒儿还真未放在心上。”
    以弘晴之智商,又怎可能会猜不出陈老夫子心中的忧虑之所在,尽管并不以为然,却也不愿在此事上与陈老夫子多辩论,也就只是淡然地笑了笑,一派风轻云淡状地顺着其所言发挥了一番。
    “王爷能这般想便好,又是退也是进,暂时看似落了缓手,可收紧了拳头,将来击出去,也自更有力不是?”
    陈老夫子对眼下的局势显然是有着看法的,然则出于担心,却并未明说,而是采取了隐喻的进谏方式,大体上是在劝弘晴姑且作出些退让,以换取朝局之平稳。
    “师尊所言,徒儿心中有数,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徒儿便是退了,他人也未必肯领情,嘿,若是徒儿料得不差的话,此际一帮小儿辈怕是正在揣摩着如何陷徒儿于必死之境地了的,似此等局面下,徒儿也自没得选择,该如何便如何好了。”
    弘晴先前虽是下着棋,可大半的心思都用在了考虑时局上,心中早有定策,尽管明知道陈老夫子所言才是儒家正道,但却并不打算接受,言语虽是说得平和,可其间却隐约透着股肃杀之气息。
    “王爷打算如何行了去?”
    尽管弘晴言语中的杀气不算浓烈,可陈老夫子却是敏锐地察觉到了,眉头自不免便是微微一皱,但并未急着劝谏,而是不动声色地追问了一句道。
    “师尊明鉴,徒儿以为那帮混球之所以折腾出如此多怪事,目的恐只有一个,瞄着的便是丰台大营罢,既如此,皇阿玛会如何做也自昭然若揭了的,无外乎是让四叔与五弟可着劲地胡乱审了案去,而后逼得徒儿不得不出面抗争,一旦如此,或许便会让徒儿去外地复核这么些狗屁案子,他也好在京中调控军机,所谋者,兵权耳,又有何难猜的。”
    弘晴并未直接回答陈老夫子的问题,而是先行分析了下时局以及诚德帝可能采取的策略,言语间的讥诮之意当真浓得可以,就宛若亲眼瞅见了李敏铨与诚德帝的密谋一般,还别说,真就让弘晴猜了个准,当然了,这也不奇怪,无论是对诚德帝还是李敏铨,弘晴都实在是太了解了些,此二人会转些甚心思,自是早在弘晴的预料之中。
    
   

第1029章 风起云涌(三)
    “王爷既是能看得通透,想必应对起来亦不算难罢。”
    陈老夫子并未对弘晴的分析提出异议,概因弘晴之所言与陈老夫子对此事的判断几乎完全相合,然则这并不是陈老夫子关注的重点,他所挂念的只是弘晴将做何等之反应。
    “师尊明鉴,徒儿对此事只有一个态度,那便是尊重事实,无论是刘三儿还是万和春等工部官员,若有违法乱纪之事,该如何处置便如何处置,徒儿断不会有半点的偏袒,此乃国法公义,非是私情可以替代者,可若是无辜受难,徒儿也自不会坐视不理,纵使引发朝堂之动荡,那也在所不惜,此便是徒儿行事之底限,断无可商榷处!”
    陈老夫子尽管不曾明说,可弘晴却能猜知陈老夫子的未尽之言,所谓的进退得失之理,无外乎是要弘晴按兵不动,牺牲涉案诸般人等,以稳住朝局,对此,弘晴却是难以认同,哪怕明知陈老夫子乃是一片好意,弘晴也并不打算接受。
    “王爷顾念下属之心,无疑是好的,只是眼下之局势微妙,动荡过巨,恐于社稷不利,还须得稳妥行事方好。”
    这一听弘晴都已将话说到了这么个份上,陈老夫子虽不甚赞同,却也不好再直言相劝,也就只能是委婉地进谏了一句道。
    “师尊说得是,徒儿自会有分寸的,而今案情尚不明,说这些都还太早了些,且待曹燕山那头的消息传了来,再行定夺也不迟。”
    弘晴内心里其实早就厌倦了没完没了的党争,本就有着快刀斩乱麻的心思,只是几番欲动,皆因各种变故耽搁了去,索性也就看开了,动不动武,且就看形势如何再说了的,这等心思,弘晴自是不会说与陈老夫子听,也就只是淡然地笑了笑,敷衍地应对了一番。
    “如此也好。”
    这一见弘晴已微露不愿再多言之意,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