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九龙夺嫡 >

第80章

九龙夺嫡-第80章

小说: 九龙夺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打康熙三十二年被罢相之后,纳兰明珠已成了惊弓之鸟,尽管如今的圣眷依旧极隆,至少在外人看来是如此,可纳兰明珠自己却知晓今日已是不同往时了,哪怕他如今还挂着武英殿大学士之头衔,平日里也时常伴在君侧,可实际上么,不过仅仅只是康熙老爷子的一个玩伴罢了,朝堂大事已很难有他置喙的份儿,若是不知趣地胡乱言事的话,下场绝对好不到哪去,正因为此,尽管他已是看出了工部一事颇多蹊跷,但却断不敢当着老爷子的面说破,也就只是避重就轻地夸奖了弘晴一把。
    “嘿,再看看罢,是骡子是马,总归得溜了才知,不扯这些了,来,下棋,下棋!”
    君臣际遇如此多年,早已是熟稔得紧,有些话,不用明说,彼此间都能意会得到,只是老爷子显然并没打算跟纳兰明珠商榷这等要事,也就只是含糊地点了一句之后,便即转开了话题。
    “陛下要战,臣自当奉陪到底。”
    纳兰明珠先前的话里其实隐藏着一丝的刺探之意——夸赞的虽是弘晴,可意指的却是三爷,想的便是能从老爷子口中得到哪怕一星半点的暗示,也好方便他纳兰一族接下来的应对之抉择,可惜老爷子不肯多言,纳兰明珠就算不甘,也绝不敢胡乱追问个不休,当然了,他也不是没有所得——老爷子那句遛马之言一出,赛马的心态已是表露无遗,而这等含糊之暗示,对于纳兰明珠来说,已然算是格外的恩宠了,他自不敢再多啰唣,忙一躬身,煞是豪气地回应了老爷子的挑战。
    “哈哈,好,朕今儿个还就要你输得个心服口服,来,摆子!”
    一听纳兰明珠如此说法,老爷子原就高昂的棋兴顿时更高涨了几分,哈哈大笑着一摆手,放出了豪言,须臾,四角子一摆上,一局厮杀又开始了
    “小王爷,下官自打来了工部,已是好久不曾如此尽兴了,来,下官再敬您一杯。”
    就在康熙老爷子与纳兰明珠酣战不休之际,弘晴正在聚仙楼的雅阁里与赫申杯来盏往地应酬着,一方是有意交好,另一方则是有心接纳,这么两下里一凑合,包厢里的气氛自是融洽得很,不多会,已是酒过了数巡,弘晴的小脸上都已是红晕密布了,一见及此,赫申的心眼可就活泛了起来,但并未直接转入正题,而是又端起了酒杯,很是客气地高举过了头顶,笑吟吟地劝酒道。
    “赫大人何出此言,本贝子怎地听得糊涂了?”
    弘晴前世时倒是时常酒桌应酬,酒量颇豪,可这一世么,限于年岁,尽管也饮过几回酒,到底还是量浅了些,几巡酒下来,当真有些头晕了,自不想再多与赫申虚与委蛇,本就想着找个机会挑出正事,此际一听赫申话里藏话,自是乐得随行就市,并未举杯,而是作出一副疑惑不解状地发问道。
    “唉,小王爷您是不知啊,别看下官是左侍郎,怎么着,也该是工部第二号人物了罢,可,不说了,不说了,一说起此事,下官心里就堵得慌!”
    一听弘晴如此问法,赫申心中立马涌起了一阵钓到鱼的快感,不过么,脸上却是作出了副郁闷非常的样子,一口将杯中酒倒进了喉间,而后重重地将酒杯往桌面上一顿,满腹怨气地感慨着。
    “嗯,萨尚书是霸道了些,这一条本贝子可是亲历过的,只是萨尚书主掌工部多年,劳苦功高,跋扈一些,实也算不得甚大事,我等能忍也就先忍忍好了。”
    弘晴本身就是演技派的高手,又怎会看不出赫申究竟在玩甚花活,不过么,却也并不放在心上,反倒是极为配合地跟着演上了一回,不为别的,只因弘晴还真很好奇赫申所能送出的礼有多大。
    “劳苦功高?嘿,好一个劳苦功高!他那不过是驴粪蛋,外表光鲜,其实,呵呵,不说了,不说了,来,喝酒,喝酒。”
    赫申能得八爷器重,自然不是等闲之辈,显然深韵钓鱼之道,埋怨归埋怨,可实在话却是半句全无,摆明了就是要等弘晴自个儿往下追问。
    呵,这家伙也是属狐狸的,有趣,也罢,先看看你小子手中的货色再说。
    弘晴只一眼便看破了赫申的用心,不过么,却并不介意跟着其的步调走,这便眉头一扬,一派惊疑状地追问道:“赫大人何出此言?莫非萨尚书他”
    “唉,这些狗屁倒灶的事儿说起来就令人气愤难平,罢了,既是小王爷有问,下官也就斗胆了,小王爷,请看!”
    一见弘晴果然被自己牵着鼻子走,赫申心中自是快意不已,不过么,脸上却是一副义愤填膺状,恨恨地一拍大腿,而后抖手从宽大的衣袖中取出了一份文档,就这么单手提溜着递到了弘晴的面前。
    “哦?”
    赫申此举显然是失礼得很,然则弘晴却宛若不见一般,一副迫不及待状地伸手接过了文档,细细地翻看了起来,越是看,脸上的阴霾便越发浓烈,到了末了,已是气愤难平,猛地一拍桌面,怒火万丈地骂道:“该死的狗贼,安敢如此妄为,小爷定不与其干休,赫大人,你我且一道上本,务必将这群城狐社鼠一扫而光,还我朝堂之清朗!”
    “小王爷有令,下官本该遵从才是,奈何,唉,奈何下官人微言轻,有心而难为也,此事便由小王爷做主好了,下官告辞,下官告辞。”
    赫申所奉之令乃是挑起三爷与太子的死磕,自然不愿自个儿也深陷其中,真要是如此的话,那岂不就成了三爷、八爷一道联手整太子了?要知道如今八爷正因山东一案而麻烦缠身,若是再陷入工部这个大泥坑中去,便是有三头六臂也施展不开了,这显然不是赫申所能承受之重,再说了,赫申虽是整出了不少的材料,可说到真凭实据么,却并无多少,大体上不过都是些猜测之辞而已,哪敢真去打御前官司,此际被弘晴这么一怒喝,赫申心中的得意瞬间便化成了一头的冷汗,唯恐弘晴硬逼其一道上本,哪还敢再多磨叽,丢下句场面话,便径自告退而去了,那样子要说多狼狈便有多狼狈。
    嘿,这混球,跑得倒是挺快的!
    东西既已到了手,弘晴本就不想再与赫申多废唇舌,这一见其竟被吓得鼠窜而去,自不会出言挽留,而是冷笑了一声,将赫申送来的材料往衣袖中一收,起身施施然地也出了包厢的门,对着恭候在外的刘三儿等人一挥手,声线平淡地吩咐道:“去小串子胡同!”

第一百零三章成立“尖刀”
    京师有童谣——东边贵,北面痞,南边是财主,西边乱哄哄,皇城灯下黑。说的便是京师五城之表征,尽管不一定准确,却大体上反应了京师各区之概况——京师权贵们府邸大体都集中在东面,而北面则是军营居多,无论是五城兵马司还是九门提督的军营,都在城北,兵马一多,兵痞自然也就多,至于南面么,则是商铺毗邻,商贾无数,大多数富商都聚居于此,而西城则几乎就是个巨大的贫民窟,各色人等混杂,帮派林立,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为京师最乱的一处所在,王法虽不能说没有,可能派得上多大用场,却是难说得很,小串子胡同就位于这么个杂乱之地,当然了,并非处于西城的中心,而是在靠南城的边缘之处。
    小串子胡同之名的来历已不可考,据说可追溯到元大都之前,几经翻建之后,早已面目全非,如今的小串子胡同当真小得可怜,就两面高墙夹着一条不算太长的巷子,宽倒是挺宽的,能容得两辆马车并行,可两面都是墙,前方路断,自是行人全无,实在是僻静得可以,然则内里却是别有乾坤——两道相对而立的大门内,皆是四重院落的大宅院,装修倒是一般,可胜在占地面积极广,都有着百亩之方圆,更为精绝的是这两栋宅院之间有着相通之暗门,看似分立,实则一体,原本是一山西巨贾所有,后因经营失败,此宅院不得不脱手于人,眼下的业主不是旁人,正是弘晴!
    “三儿,去叫门!”
    弘晴买下这处宅院已是有段时日了,但并不是他自己经手的,而是由老十六出面整下来的,身为业主,弘晴自己也是第一次到此,望向那两扇紧闭着的朱红大门之眼神里自不免带着几分的好奇之色,但并未多言,只是一摆手,语气淡然地吩咐了一句道。
    “好叻,主子请稍候,小的这就去!”
    弘晴有令,刘三儿自不敢怠慢了去,笑呵呵地应了一声,抬脚便迈上了门前的台阶,毫不客气地拽住朱红大门上的铜环,叮叮咚咚地便敲了起来。
    门环一响,内里便已是有了反应,然则大门却并未就此敞开,只听一阵细微的摩擦声响起中,大门右侧一扇尺许见方的小门缓缓推了开来,一张冷峻的脸在洞开的小门前闪了出来,双眼锐利如刀地扫了眼刘三儿,那眼神里的冷意顿时便令刘三儿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颤,好在对方显然是认出了刘三儿的来历,并未再多施压,而是飞快地关上了小门,好一阵的寂静之后,又是一阵脚步声大起,旋即便见两扇紧闭着的大门轰然洞开,二十余名劲装大汉簇拥着两人从门里飞快地行了出来,此二人赫然竟是前“麒麟商号”山东分号掌柜陈思泽与曾在汝福一案中立下大功的曹燕山。
    “小的陈思泽(曹燕山)叩见小王爷。”
    陈思泽等人都是跟着三爷的船队一并到的京,在这宅院里安顿下来其实也就才几天而已,实是没想到弘晴会在此时前来,心情激动之余,自也不免有些忐忑,但却绝不敢误了礼数,尽皆紧赶着抢到了弘晴身前,各自大礼参拜不迭。
    “都平身罢,内里叙话好了。”
    弘晴很坦然地受了众人的大礼,也没多言,只是虚抬了下手,和煦地吩咐了一句,便即抬脚向门里行了去,一众人等见状,自不敢稍有怠慢,纷纷紧跟在了弘晴身后。
    “小王爷,你请用茶。”
    宅子虽是买下有段时日了,然则弘晴却并未对此宅院进行修缮,更不曾配置下人,也就只有几名卖宅院的富商所留下的老仆人负责打扫卫生,沏茶这等精细活计自然不能由那些老仆人负责,待得弘晴在后院书房里入了座,陈思泽亲自充当了奉茶者的角色,好在弘晴来前,陈思泽与曹燕山也正好在饮茶聊天,火炉上的水始终在烧着,倒也便捷得很,但见陈思泽手脚麻利地倒腾了片刻,一碗热气蒸腾的香茶已是端到了弘晴的面前。
    “有劳子松(陈思泽的字)了。”
    对于陈思泽其人,弘晴是相当看重的,此番特意将其从山东分号调回,为的便是要大用于其,正因为此,该给予的尊重,弘晴还是很注意的。
    “请小王爷训示。”
    陈思泽是个谨慎人,将茶碗搁在了弘晴身边的茶几上之后,并未多言,只是恭谨地请示了一句,便即躬身退到了一旁。
    “明涛(曹燕山的字),这几日过得还惯罢?”
    弘晴并未急着表露此来的用意,而是朝曹燕山笑了笑,拉家常般地问了一句道。
    “回小王爷的话,一切都还好。”
    曹燕山年已三十出头,本是江湖豪侠,因与李敏行有旧,前番山东一案中受李敏行所邀,参与了侦破之事,事毕之后,又感于弘晴赈济灾民之义举,同意一并赴京,共襄大事,其人一向寡言少语,回答起弘晴的问话来,自也就简略得很。
    “嗯,那便好,能得明涛相助,实是在下之幸也,只是事关重大,在说正事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