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九龙夺嫡 >

第297章

九龙夺嫡-第297章

小说: 九龙夺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计较么,倒是有,只是”
    弘晴等的就是老十四这么句话,不过么,心中暗喜归暗喜,弘晴却是不可能轻易地将自个儿的老底就此泄了出来,而是作出一副为难的样子,吞吞吐吐地只说出了半截子的话。
    “哦?晴哥儿有甚为难之处么?不妨说将出来,也好有个商量么。”
    老十四这些年来,可是没少跟弘晴打交道,彼此间自是熟稔得很,只一见弘晴那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心中便不免有些窝火,没旁的,只因老十四已是听出了个中的意味之所在,此无他,不过是要勒索好处罢了,奈何窝火归窝火,老十四却没法子就此拂袖而去,概因帝陵一案已是掀翻太子的最好机会之一了的,老十四不能也不愿错过这等良机,正因为此,哪怕再是不甘心,也只能是顺着弘晴的意思,眉头紧锁地吭哧了一声。
    哈,这厮还算识趣,嘿,看你小子上回还敢算计小爷,这回小爷也没啥客气好说的,总得连本带利一起捞了回来才成!
    去岁离京之前,老十四可是假心假意地宴请过弘晴一回,若不是弘晴此番去帝陵一切顺利得很,几乎无甚耽搁便全案侦破的话,指不定就要被老十四坑上一把了,不说旁的,一个私下串联的罪名,就足以让弘晴喝上一壶的了——倘若帝陵一案迁延日久的话,为保证不被太子个个击破,弘晴还真不得不跟八爷一方联手压制穆春阿等人,事情一旦闹登得大发了,被老爷子打板子的人中可是绝对少不了弘晴的份儿,指不定还是被打得最重的一个,而今,尽管此事已是不太可能再发生,可该记的仇怨,弘晴可是没打算忘的,这会儿不趁火打劫上一把,心结还真就不好解开的。
    “其实也没啥,呵呵,十四叔应该是听说了罢,广东水师提督程鹏岳病重,已上了本,说是要解甲归田,他这么一去,职缺也就出来了,小侄觉得广东水师参将孙明绪不错,或是接任此职之最佳人选,就不知十四叔意下如何了?”
    老十四既然摆出了要任宰的架势,弘晴自然也不会有甚客气可言,打了个哈哈,便已是毫无顾忌地伸了手。
    “唔,此人倒是还算能干,只是年岁、资历皆稍浅了些,兵部这头倒也好办,就怕太子那头不好通过啊。”
    老十四乃是有心人,在兵部帮办这么些年下来,当真是下了苦功了的,对大清参将以上的将领之履历皆有所了解,弘晴这才一报个名出来,他便已是想起了此人之来历——孙明绪不是旁人,正是八旗商号船务总管事孙成武之长子,当初弘晴收购澳门船厂之际,便已将孙明绪安排进了水师,拿的便是从八爷处敲诈出来的千总文牒,后头么,又是弘晴几次暗中部署,让孙明绪数年里连升了三级,一跃成了参将,尽管明面上不是弘晴的门下奴才,可实际上就是弘晴的心腹嫡系,似这等样人,老十四自然是不想让其爬到高位上的,哪怕广东水师如今其实只是个空架子衙门,其名下并无甚像样的舰队,可提督的官阶却已是高居从二品了,是不折不扣的高级将领,这等“助人为乐”的事儿,老十四自然是不想做的,这便沉吟地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无妨,十四叔只管推了上去,成与不成,那就看天意好了,至于所谓的资历么,嘿,请恕小侄说句难听的话,要靠熬资历升官的,那一准都是庸才,没几个能派得上用场的,十四叔,您好像也不到二十罢?”
    眼下的广东水师说起来就是个烂摊子,船就几条小而破的艨艟,兵么,不过千把,说是总制两广海疆,其实别说两广了,便是水师所在地的惠州海岸广东水师都顾不过来,水师提督这么个职位自然也就没啥油水可言,不过么,现状归现状,却不意味着将来还会如此,实际上,如何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一事早已在弘晴的计划之中了,暗中也没少为此事做着准备,只等着时机一成熟,广东水师必将有个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这等构想而今还是个机密,弘晴自然不会跟老十四去详细解释,也就只是笑呵呵地将了老十四一军。
    “得,你个小鬼头,拿爷来说事儿,讨打不是?也罢,兵部这头的事儿爷就做主了,可报上去之后的事么,那就该你晴哥儿自己去使劲了,这回总该成了罢?”老十四心思灵动得很,飞快地便算计了下得失,认定广东水师提督一职本就是鸡肋,相较于拱倒太子之重大利益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自是不会在此事上与弘晴为难,这便笑骂了一声,爽利地答应了弘晴的要求。

第三百八十二章层层剥皮(三)
    广东水师提督之位对于旁人来说是个鸡肋,可对于弘晴来说,却是其大洋战略中最关键的一环,能将此职位弄到手中,就意味着远洋舰队建设已是打下了个坚实的基础,弘晴自是没理由不为之兴奋不已的。
    “罢了,那都是后事,还是说说眼下这烂摊子事儿该如何应对罢。”
    老十四哪有心跟弘晴胡诌个没完的,紧赶着一摆手,止住了弘晴的啰唣,便即转入了正题。
    “此有何难哉,太子殿下要专断,便由其专断了去又何妨?”
    弘晴打了个哈哈,一派不以为意状地给出了个匪夷所思的答案。
    “嗯?晴哥儿,你莫不是烧糊涂了罢?”
    这一听弘晴此言蹊跷,老十四先是一愣,可很快便回过了神来,极之不悦地瞪了弘晴一眼,不满地吭了一声。
    “呵,十四叔说哪的话,小侄虽是病着,可并不迷糊,您想啊,若是太子派人去审了案,欲掩盖事实,又将以何人为替罪之羔羊?”
    弘晴压根儿就不在意老十四的不满之态度,轻笑了一声,意有所指地提点了一句道。
    “唔,晴哥儿莫非说的是那个瞿把总么?只是”
    老十四到底是精明人,一听弘晴如此说法,脑筋立马便高速运转了起来,隐隐然已是猜到了些根底,只是对自个儿之判断却兀自不敢确认,这便迟疑地试探道。
    “十四叔果然了得,一猜便知太子那厮之算路,不错,欲早结此案,唯有将罪责尽皆推之于瞿无锋,然后再以霹雳手段灭了口,此案便再难有翻盘之可能。”
    弘晴笑眯眯地夸了老十四一句,而后给出了肯定无比的答案。
    “难不成你打算,唔,也不对,此事即便揭破,怕也难奈那厮何罢?”
    老十四心念电转间,已明白了弘晴的算计,可转念再一想,又觉得很难将此事牵扯到太子身上去,此无他,一旦事情闹大,太子完全可以来个壁虎断尾,虽有所损伤,却并不会动摇到根本,而一旦让太子缓过了气来,诸方势力怕是就要倒大霉了的,那后果须不是好耍的,老十四自不免有些个担心不已的。
    “嘿,仅此一桩事当然不成,可若是赶巧还有另一桩事叠加在一起,那便不算难了罢。”
    尽管老十四并未将话说个分明,可弘晴却知晓其心里头究竟在想些甚,这便笑眯眯地再次提点了一句道。
    “哦?你小子还真是的,有甚话不能一次说完么?再不说明了,小心爷跟你急了啊!”
    这一见弘晴又卖起了关子,老十四当真有些个气不打一处来的,若不是顾念到这会儿正有求于弘晴,只怕早就挥老拳去问候一下弘晴了的。
    “得,不开玩笑了,小侄此处有两份折子,十四叔不妨先看过了再说。”
    眼瞅着老十四额头上的青筋狂跳不已,弘晴心中自是暗乐得很,不过么,倒也没打算真惹这厮发飙的,这便假作艰难状地仰了下斜靠在锦垫子上的身子,抠抠索索地从枕头下摸出了两本尚未蒙上黄绢的折子,一派随意状地递到了老十四的身前。
    两份折子都不算很长,第一份说的便是帝陵一案,弹劾的便是太子任人唯亲,对审案之结果以及过程都提出了质疑,至于第二份折子么,则说的是去岁年末新任户部尚书沈天生在安徽放粮赈灾之际,大肆克扣,中饱私囊,个中内容详实,言而有据,尽管没言明太子任人唯亲,可事实就摆在那儿——沈天生可是太子心腹,早年间一直在东宫任事,素得太子之宠信,其之所以能当上户部尚书,全是出自太子的保荐,其既如此贪赃枉法,太子又岂能无咎哉!
    两份折子分开来看,都难以致太子于死命,可合在一起,那分量可就重了,诸方势力完全可以凭此二事发难,彻底搅乱老爷子收权的诸般部署,朝局这么一乱,势必会逼老爷子不得不从江南赶回,这就解开了太子独揽大权之死局,真到那时,就算老爷子再如何袒护太子,也不得不下重手去处置齐世武与沈天生这两位太子党,一旦如此,太子也就成了没牙的老虎,纵使不死,也没了发挥作用的余地,老爷子自然不会再将这等废物安置在东宫里,再次废黜已属必然之事——太子若是还想保住东宫之位,也就只有举起造反这么条路可走了,问题是太子手中无兵无权,造反不过是笑话而已,反心一露,必遭老爷子的重击,如此一来,诸位阿哥进东宫的机会岂不是又来了?
    “唔,若依此行了去,还真不虞事情有变,只是这签名”
    尽管两份折子都不长,可老十六却是看得很仔细,良久之后,方才将折子放在了一旁,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肯定了这两份折子的威力,然则对折子后头的签名处一片空白却是颇为的不解,没旁的,这两份折子都出自弘晴的手笔,尤其是帝陵折子基本上是从弘晴自己的角度来叙事的,这折子么,自然也该由弘晴署名才对,万没有放空着的道理。
    “哟,光顾着叙话,小侄都险些忘了有些事还须得十四叔多多帮衬的,您瞧这”
    签名处放空可不是弘晴疏忽了,而是要以之来好生勒索八爷一把,若是老十四不提,弘晴自己也会张口的,这会儿老十四既然问了,弘晴又怎会有甚客气可言的,这便伸手一拍额头,一派懊丧状地扯了半截子话。
    “晴哥儿有甚事便直说好了,能办的,爷断不致让你吃亏了去,不能办的,爷也没辙。”
    一见弘晴这副模样,老十四又怎会不知弘晴又要捞好处了,心底里还真有股骂娘之冲动,可惜想归想,做却是不能胡乱行了去,不为别的,只因帝陵折子还真就只有弘晴可以上,真到了要重审此案之际,也唯有弘晴这个亲历了帝陵全案的钦差正使够资格,故此,哪怕明知道弘晴这就是明摆着在玩敲诈勒索的把戏,老十四也只能是忍了。
    “哈,知我者,十四叔也,其实呢,说起来也不算甚大事儿,年前孟光祖那狗才回京述职,向我父王诉苦,说是布政使都已满了一任了,考绩也是甲等,却没能动迁,依旧呆在山东任上,着实是委屈得紧,嘿,我父王当初可是将其骂了个狗血淋头的,说是为官一任,便须造福一方,岂能因有寸功便要向朝廷伸手的道理,小侄是时在一旁听着,可是悸然不已啊,唉,我辈为朝廷办差固然须得尽心,可该有的体面总是得给罢?总不能既要马跑,又要马不吃草不是?呵呵,就这么个事,十四叔看能办不能?”
    弘晴可是敲竹杠的好手,而今老十四自己将竹杠送上了门来,弘晴岂有不可着劲地敲打之理儿,嘻嘻哈哈间,便已是提出了要为孟光祖谋官的打算。
    “晴哥儿,你过了罢?封疆大吏素来是皇阿玛亲简,爷便算是想帮忙,怕也没地儿使力,此事另作别议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