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海寇 >

第834章

大明海寇-第834章

小说: 大明海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一次于孝天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跟大明朝廷摊牌,时机并不能算是最好,原因无他,那就是这一次建奴入关,还没有彻底摧垮大明在北方的明军主力。
  现在大明手头上在江北还保存着很大的军事实力,特别是洪承畴手头上,还控制着一支相当精锐的洪兵,也就是陕西官军。
  洪承畴这么多年来,一直在领兵进剿流民军,手头上拥有不少比较能打的大将,而且拥有一支兵力达到数万人之多的精兵,拥有相当丰富的作战经验,是一支比较有战斗力的大明官军。
  另外关宁军虽然这次随着高起潜被击溃了一些,但是在山海关、锦州一带,还有祖大寿、吴三桂等一批战将,手头上还有不少关宁铁骑。
  再有就是陈新甲手头上还掌控着一大批以前卢象升训练出来的山西精兵,数量也在几万人左右。
  加之京师本身常驻的三大营以及保定等地的驻军,整个大明在北方一带可用的精锐兵马,数量起码还有几十万。
  反观一下目前他手头上的兵力,这一次虽然他动用了大部分陆军兵力,和部分海军兵力,整体上海军不会被投入到正面战场上,陆军方面也仅仅是只集结起来了三万多兵力,就算是加上之前山东这边潜伏下来的一些兵力,还有就地编练出来的七千新军,实力也不过只有四万人左右。
  而他这一次要面对的还不单单只是卫戍京畿的这十几万官军,同时还要面对着十余万建奴大军。
  所以这一次他北上和大明摊牌,在兵力方面是处于绝对劣势的。
  但是他还是选择了这个时候起兵,原因无他,是因为他目前和朝廷的关系,已经到了崩裂的边缘,继续维持下去已经没有多大意思了,而且时不我待,他也实在是等不下去了,最重要的原因是目前建奴虽然已经立国,但是还没有到羽翼全丰的程度,现在动手,起码可以先把建奴的实力削弱很多。
  只要这一战他把建奴大军打残,那么建奴很长时间将会无法恢复过来,另外蒙古诸部现在虽然臣服于建奴,但是他们双方之间却并未达到亲密无间的程度,蒙古诸部最大的问题就是相互之间没有统一,所以无法和建奴相抗。
  但是蒙古诸部之中很多人,并不见得就真的和建奴同心同德,双方可以说是同床异梦,只要他这一战能把入关的建奴大军打残,那么接下来蒙古部落应该能看到建奴那边的虚弱,接下来还会不会继续这么听建奴的招呼,就不一定了。
  如果接下来一段时间,他施以小恩小惠,挑拨挑拨蒙古诸部和建奴之间的关系的话,相信接下来很长时间,皇太极就有的忙了!只要皇太极建奴那边今后一段时间有事情做,那么就给他留出时间,来解决大明的问题了。
  所以这一战对海狼来说,成败在此一举,成则称霸天下,败则灰溜溜逃回福建,接下来就跟大明慢慢磨吧!
  于孝天连续几天,不断的和手下们分析各种得到的情报,当十二月初,于孝天看到有关卢象升率部南下,已经兵抵顺德府的时候,于孝天哀叹了一声。
  (要和大明朝摊牌了!大家强力支持一下吧!)


 第七章 谣言的力量

  对于大明末年,于孝天掰着指头算一下大明的那些官吏以及大将,能让他敬服的人真是不多,但是有两个人他却相当敬佩,一个是孙承宗,另外一个就是卢象升了。
  这二人结算的上是大明忠烈,但是却一同亡于此次建奴大军入关的行动之中,孙承宗这个时候退休回乡荣养,已经七十多岁的高龄了,但是闻之建奴大军入关一路南下,他还是亲自带着子孙招募乡勇登城御敌。
  但是高阳城城小兵寡,根本挡不住建奴大军的猛攻,短时间便被建奴军攻破,孙承宗被建奴所俘,但是宁死不屈,最终自缢而死,为大明尽了忠。
  而卢象升可谓是个奇人,虽然身为读书人,但是却勇冠三军,上马提刀能战,下马能治理天下。
  其实上天待大明已经着实不薄了,在大明末年,老天爷着实给了崇祯好几个治世能臣,但是很可惜崇祯却没有用好这些人,他的性格多疑,始终没有重用这几个能臣,却偏偏重用了袁崇焕、温体仁、杨嗣昌这个人。
  袁崇焕虽然有能力,但是目空一切,心胸狭隘,刚愎自用,信口开河,最终不但没有履当初他给崇祯承诺的什么五年平辽,反倒是一上任就把毛文龙杀了,自断了大明一臂,导致了建奴第一次破关而入大掠京畿一带,最终他自己也落得了一个被千刀万剐的下场。
  温体仁不用说了,这厮除了会弄权之外,最善于干的是排除异己,但是却在治国方面,毫无建树,倒是着实扳倒了不少真心并且也有能力为大明力挽狂澜的大臣,所以这厮才算是大明的掘墓人之一,千刀万剐不为过之,可惜的是这家伙被罢官赶回家之后,现如今已经病死在了家中,居然得了个善终。
  至于杨嗣昌,这个人有点能力,被崇祯重用倒是也有点道理,他好歹提出过四正六隅的剿贼之策,确确实实在他提出的这个策略之下,大明近年来进剿流民军,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形势,如果不是这次建奴入关的话,还真保不定就让他得手了,弄不好还真能把张献忠、李自成等人给彻底绞杀。
  但是杨嗣昌此人心胸狭隘,善于观望崇祯的想法,投其所好,欺上瞒下,另外这厮权力欲极强,喜欢弄权,卢象升此次如果能当真奉旨,总督天下兵马来抵御建奴的此次入寇的话,那么还真就保不准这一次建奴可能会铩羽而归,最最起码建奴也不至于如此顺利,起码损兵折将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可惜呀!卢象升和杨嗣昌本身有矛盾,在这次对待建奴入寇的事情上,两人的意见又相左,导致了杨嗣昌要把卢象升给彻底坑死。
  卢象升现在已经兵抵顺德府,而建奴的兵马已经进入到了广平府,接下来卢象升便要义无反顾的带着几千部下,冲入到他命运的终点。
  说实在的,于孝天为了这件事,着实思考了几天时间,他不是没有能力救卢象升,虽然从这里到广平府有很远的距离,但是他却还是有机会伸出手,像当初帮孙元化那样,帮一把卢象升,起码有机会把卢象升给救出来。
  但是思考了几天之后,于孝天还是下了一个让他感到痛苦的决定,就是不干涉这段历史进程。
  卢象升这样的人,有他自己的坚持,这样的人,永远不可能为他于孝天所用,卢象升不同于孙元化,卢象升性情刚直,宁折不弯,而且对大明的忠贞,是绝对揉不得一点沙子的,不管他于孝天使出什么手段,都无法让这样的人背叛大明,救下他容易,收服他却很难。
  所以卢象升这样的人,有他自己的命运,他于孝天现在出手去救卢象升,反倒是给了杨嗣昌一个朝卢象升泼脏水的机会,一旦卢象升失踪的话,杨嗣昌定会把所有罪责,都一股脑的推到卢象升身上。
  想必卢象升历史上在明知这么冲下去,会迟早死于建奴之手,但是他还是义无返顾的最终带着几千弱兵,义无返顾的冲向了建奴大军,直至战至力竭重伤也不肯突围逃走,就是为了他自己的荣誉吧。
  所以于孝天在很久之前,思量了几天时间,最终还是决定,不去想办法救助卢象升脱困。
  当他看到这份有关卢象升兵至顺德府的情报之后,缓缓的叹息了一声,对身边的人说道:“卢军门此行危矣!恐怕他这一次马上就要死于建奴之手了!”
  果不其然,十二月底就在于孝天准备整备兵马,重新登船出发的时候,有人送来消息,告知于孝天卢象升兵败巨鹿,在两军阵前奋战至死。
  于孝天听罢之后沉默了很长时候,突然间招来情报部门的人员,对他们吩咐道:“现在你等马上就写一篇文章,把此次卢象升兵败身亡的消息广散出去,卢象升乃是大明忠烈,不能如此蒙冤而死!
  你们必须要在最短时间之内,让天下人尽知卢象升为何而死,并且必须要广告天下,大明皇帝不思抗敌,却暗中想要勾连建奴,和建奴议和!
  要让天下人尽知,杨嗣昌、高起潜这等小人的嘴脸!还卢大人一个清白,告慰卢大人在天之灵!
  另外传令广平府那边咱们的人,想办法找到卢大人的遗体,暂时妥善安置,不得任何人有辱卢大人的遗体,有朝一日我于某必要亲自到卢大人墓前祭拜!”
  其实通过海狼的情报系统,这一次整个京师之中各种事情海狼的情报系统都知道的差不多,加之事后于孝天梳理分析,现在海狼的军将们,人尽皆知此次卢象升为何会兵败身死。
  虽然现在于家军上下人等,都很清楚于孝天要带着他们谋叛,卢象升其实应该算是他们的敌人,可是对于这样一个忠烈之臣,任何人都兴不起一点看不起卢象升的念头,倒是对背后害死卢象升的杨嗣昌、高起潜甚至是当今的大明皇帝,都产生出了浓浓的恨意。
  如此忠烈,居然得不到皇帝的信任,致使被奸人所害,这大明不亡,实在是说不过去!所以卢象升的死,反倒是激起了于家军上下对大明的仇视,使得他们原本还对此次于孝天造大明的反,有些感到抵触的兵将,现在大部分都坚定了他们灭掉大明的决心。
  像卢象升这样的忠臣,在大明都被生生的逼死,那么给大明干还有什么好处?这样的朝廷,不要也罢!还是换做让他们的主公于孝天来登临天下,还天下一个太平吧!
  海狼的情报系统办事的效率之高,远超过目前大明的官方系统n倍,在于孝天的指令之下,很快卢象升为何败亡的原因,便迅速的开始从向着山东各地蔓延而去。
  但凡听闻了卢象升败亡的消息之人,无不为此感到扼腕叹息,但是又听闻了卢象升为何会兵败身死的原因之后,民间立即掀起了一片怒骂之声。
  特别是一些人当听闻说当今圣上,居然产生了想要和建奴议和,效仿当年北宋年年向辽金送岁贡输银给建奴,以求建奴以后莫要入关行掠之事以后,这百姓和民间的士子更是骂声一片,他们不敢骂当今皇帝,却敢骂杨嗣昌,不少人私下认为,这种事肯定是杨嗣昌等人提出来的。
  所以这屎盆子算是扣的结实,杨嗣昌这一下算是黄泥巴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俗话说的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流言的传播速度之快,可以说是让人想都想不到的。
  再加之海狼有自己的信鸽通讯途径,这样的消息在海狼的推波助澜之下,传播速度之快,更是让人无法想象。
  几天之后,北直隶南部等地,便也开始盛传起了卢象升被坑致死的事情,甚至于在济南府还没有被建奴攻破的时候,京师之中,便也开始暗地里传开了卢象升被杨嗣昌和高起潜合伙坑害,以至于兵败身死的消息。
  而这个时候,卢象升阵亡的消息,还没有从官面上正式传入京师,京师之中很多人还根本不知道卢象升已经在巨鹿壮烈战死的事情。
  所以这件事一经传入京师,便立即在京师城中引起了一片哗然。
  而京师之中,总是有那么一批吃饱了没事干的所谓言官或者是清流,杨嗣昌年纪轻轻便坐到首辅的位置,早有人就看不爽了,现如今突然有人爆出这样的猛料,这帮人岂能不抓住机会猛拍杨嗣昌一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