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海寇 >

第822章

大明海寇-第822章

小说: 大明海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熊文灿不知道呀!这次莫名其妙的被朝廷削职一撸到底,赶回老家养老,让他非常郁闷,后来仔细合计了一下,感觉问题还是出在了于孝天身上。
  现如今市面上到处都传闻,说于孝天因为势力太大,已经招致了朝廷的担忧,而且这次于孝天托病不肯率兵北上平乱,更是惹得当今圣上不喜,而当今圣上因为投鼠忌器,不敢动于孝天,所以只能拿他撒气,把他一撸到底削职为民赶回老家。
  所以熊文灿被罢官之后,非常郁闷,差点想不开自缢身亡,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于孝天却雪中送炭,派人给他送了一份厚礼,并且写了一封亲笔信,对他进行安慰,算是报答熊文灿对他的知遇之恩。
  历史上不管任何时候,当官的都是人走茶凉,熊文灿这次被罢官,所有人都差不多看出了原因所在,心知熊文灿此生恐怕再无复起的可能,甚至于一旦有朝一日,于孝天起兵谋反的话,熊文灿可能还会被朝廷追究。
  而且这次圣上有旨,把熊文灿罢官之后,遣送回乡,也就是说不许熊文灿罢官之后,再乱走乱动,直接送回老家看管起来。
  这个时候,就算是和熊文灿平时关系相当不错的那些同僚们,也都对熊文灿避如蛇蝎,生怕沾上了他一点晦气。
  可是这个时候,也唯有于孝天,才雪中送炭,不但些亲笔信安慰熊文灿,而且还派给了熊文灿二百家丁,护送熊文灿返乡,沿途所有支出用度,全部由于孝天来负责承担,确保熊文灿在回乡途中,不会受到任何刁难。
  而且于孝天信中说明,这二百家丁,是他送给熊文灿的,就算是熊文灿回乡之后,这二百家丁也会留在熊文灿身边,来保护熊文灿,不在家乡受到任何欺负,而且对于这些家丁的开销,也全部由他于孝天负担,让熊文灿即便是回乡之后,也可以后顾无忧,任谁都不能欺负他熊文灿。
  (感谢投月票的弟兄,继续高呼,弟兄们,我要月票!还有感谢天涯醉客111朋友的打赏!)


 第一百九十四章 图谋遏制

  熊文灿看罢这封信之后,当即差点老泪纵横,连连对家仆说,还是于孝天念旧,当初没有看错人。
  虽然这次熊文灿是因为于孝天被罢官的,但是于孝天在这个时候,来给他雪中送炭,顿时也让熊文灿感到心中暖暖的,甚至亲自出门,去见了一下带队过来,护送他回乡的那个家丁头领,来人表现出了对熊文灿极大的尊重,让熊文灿很是安慰。
  特别是于孝天送来的二百家丁,各个都虎背熊腰,很是彪悍,一看就是精兵,这一下熊文灿放心了,这次回乡起码路上不会遇上什么麻烦了。
  他当官这么多年,也着实积攒了不少财货,现如今被罢官遣送回乡,少不了沿途会招致一些人刁难,甚至可能会招致一些贼人惦记,虽然他也豢养有几十个家丁,可是却恐怕无法保证他的安全。
  这从广东到四川老家的途中,山高林密,一路上要不断的换乘舟车,天知道会遇上什么事情。
  有不少当官的都是在致仕返乡或者被罢官返乡途中,遭到了歹人的伏击,甚至连家都回不到,便在途中被人干掉,这种事着实不少,而且现如今大明到处都是兵荒马乱的,途中更是不安全到了极点。
  有了这二百精悍的家丁,这一路上他就算是高枕无忧了,而且于孝天说的明白,这些家丁不用他养,于孝天会负责承担他们的开销,这等于是给熊文灿又送了一份大礼,熊文灿这个时候,对于孝天还是心生感激的。
  而于孝天之所以送熊文灿这两百家丁,除了表示一下,无疑也是在向世人昭示,他于孝天并非是那种知恩不图报之人,熊文灿待他不薄,现如今因为他受到牵连,罢官返乡,他不能忘了这份情谊,而且他做人不势力,并不因为熊文灿被贬,就对其避如蛇蝎。
  另外他这么做,也有一个目的,通过护送熊文灿返乡,将两百名精锐手下,先行派往四川,使之堂而皇之的在四川以熊文灿家丁的身份明面上存在,算是提前为今后攻略四川,打下一个伏笔。
  现如今熊文灿被贬,今后时局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既然熊文灿不能担纲五省总督,那么以王家祯的能力,很难做到将张献忠、罗汝才等人招抚,在今后一段时间,时局的发展将会彻底偏离原来的轨迹。
  现在于孝天已经无法看清,未来一段时间,流民军的发展将会走到何种地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以大明目前的能力,是绝对无法彻底将这些流民军给剿灭的,就算是打掉了李自成、张献忠这帮凶人,以后还会冒出更多的凶人,大明目前所采用的策略,对于流民军来说,是剿不胜剿。
  而崇祯现在打的主意很明显就是想要先把流民军剿灭之后,再考虑如何对付他于孝天,可怜的崇祯恐怕这个想法要彻底落空了,他根本不知道,他错在什么地方,所以流民军根本不可能被彻底剿灭。
  就算是崇祯把流民军剿的差不多,北边还有一伙建奴尚在虎视眈眈的盯着大明关内,崇祯根本不可能腾出手来对付他于孝天了。
  现如今他于孝天等待的就是一个可以一举将大明覆灭的机会,虽然他也很清楚,任何朝代的更迭,都少不了一场大规模的腥风血雨,少不了对整个社会推翻重来,但是他还是想,在他起兵造反的时候,能将中国百姓的苦难降低一些,对社会资源摧毁减少一些,而这个机会,他认为已经距离他不远了。
  于孝天这托病不出,一拖就是大半年,朝廷几次三番派人问询他的病情,并且派人去探视于孝天,但是结果都是于孝天病得很重,甚至连被派去探望于孝天的官员,都回复朝廷说于孝天身染重兵不似有假。
  崇祯听罢之后,还是不敢放心,于是又遣三名御医专程南下到福建探视于孝天,代他查明于孝天到底是不是真的病了。
  可是三名御医还没有进入福建,刚刚走到滁州境内,便在途中车仗遭到了盗匪袭击,三名御医当场被杀一人,剩下两名御医也莫名失踪,事后当地官府查明,袭击这队御医车仗的贼人,乃是活动于霍英山一带(大别山地区)的老回回手下部众所为。
  结果派御医去探查于孝天病情的这件事也只能就此收场,崇祯只得相信了福建送回的消息,那就是于孝天真的病了,而且病的不轻。
  对于这个消息,崇祯和众臣还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于孝天重病在身,这对朝廷来说,可是大好的消息,只要于孝天重病不起,那么他对大明就没有威胁,甚至于崇祯还暗中诅咒,于孝天最好是这次干脆一病不起,彻底挂掉才好呢!那样等于老天爷为他剪除了一个巨大的心腹之患。
  既然于孝天身体有恙,那么崇祯自然不能再调他北上平乱了,所以整个崇祯十年间,福建显得颇为平静,于孝天也不去找官府的麻烦,官府也不去主动招惹于孝天。
  但是福建官方,还是在崇祯十年间,断了对于孝天所部的粮饷供应,试图通过在粮钱方面,先行遏制于孝天手下。
  最初几个月,于孝天因为“病重”无法视事,这件事始终没有爆发,但是到了年末之后,于孝天的手下终于爆发,漳泉、兴化府、建宁、延平、汀州等地,于孝天麾下所部,几乎同时发难,在军将的率领下,冲入城中,包围了当地的知府衙门以及各地的衙门,将地方官抓出来,当众殴击索要粮饷。
  各地于孝天的部将声称,如果官府再不给他们开饷拨粮的话,他们就要杀官造反,兵发福州城,福建官方迫于压力,只得拨发了部分粮饷给于家军,这才稍稍安抚住了于家军兵将,没有让于家军把事态继续闹大。
  通过这件事,福建官方也意识到,想要用绝发粮饷,控制住于孝天麾下的于家军,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这么做只能逼迫于孝天的手下,更早作乱。
  期间福建官府方面,也多次试图对于家军部将进行分化,采取一些加官进爵的办法,诱使部分于孝天手下的部将脱离于孝天,为朝廷所用,但是这样的行动收效甚微,甚至可以说没有一点收效。
  这些被游说的于家军军将们,有的人当面断然拒绝,而有的人则虚以委蛇,满口打哈哈,但是却坚决不肯听官府的招呼。
  现如今福建一带,因为于孝天所部和官府关系紧张,各地时而会闹出一些事情,当然也有一些乱匪,趁机作乱,官府根本调不动于孝天所辖的兵将,只能对于孝天服软。
  于孝天和其它那些军阀不同,于孝天拥有自身财政供应,根本不依赖于官府朝廷拨发的粮饷,所以他完全可以游离于体制之外,使得大明官府朝廷拿他根本没有办法,这也是为何官府和朝廷方面,一直对于孝天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动他的原因。
  虽然于孝天在“病重”期间,但是海狼的各项工作却并未停滞下来,各方面的事务,都由专人负责,逐步按照计划朝前推进着。
  一各个新的步兵营和炮兵营,在各地纷纷组建了起来,并且在各地展开了如火如荼的训练,各种武器开始拨发了下去,装备到了新组建的部队之中。
  海军方面对于陆军不断的扩兵,颇有一点微词,现如今他们海军几乎控制了全部中国沿海,每个舰队都负责了相当大的海域,可是于孝天却并未给海军增加多少舰船,也没有给他们大批扩军,仅仅是各舰队,扩编了一个海兵营,说白了也就是后世的海军陆战队。
  一旦需要的时候,这些海兵营除了可以驻防沿海一些要塞之外,还可以在陆军不参与的情况下,独立进行一些登陆行动。
  但是于孝天在崇祯十年末的时候,“拖着病体”召见了各大舰队的指挥官,跟他们密谈了很长时间,这些海军的军将们这才心满意足的各自返回了他们的辖地之中,不再重提扩兵的计划。
  至于于孝天和海军军将方面谈了些什么,其他人很少了解,这帮海军的军将们回去之后,也闭口不提这件事,所以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也就没人关心这件事了。
  总之陆军方面,在崇祯十年到十一年上半年期间,又扩编出了十六个营,炮兵营两个,步兵营十一个,辎重营两个,骑兵营一个,兵力扩增了两万人,使得陆军的主将张大嘴和孟飞等人,各个都乐的是呲牙咧嘴,再见到海军的那些同僚的时候,一个个下巴扬的老高。
  这帮陆军的表现,让海军兵将们嗤之以鼻,时不时的调侃陆军同僚们,相互之间也没少发生摩擦,陆军说他们才是于家军的骨干,而海军却嘲讽他们说如果没有他们海军的话,陆军算个球!从南到北陆军想要沿海机动,离开海军运送他们,他们就靠着两条腿捯饬吧!
  如果是没有海军给陆军进行补给的话,那么陆军这帮土鳖今后恐怕连屎都吃不上,结果这样的争论,往往导致最后双方发生斗殴,一个个打的鼻青脸肿的。
  (大漠笑春风兄弟今天开了个好头,给了个重磅打赏,月票榜名次比较喜人,弟兄们继续加强火力支援吧!跪谢跪谢!)


 第一百九十五章 旅顺堡

  幸好于孝天在军中组建了一支直接隶属于他直辖的督兵队,这些督兵其实就是后世各国的宪兵队,在天朝冠以了纠察的名义,拥有极高的权力,主要负责纠察军纪。
  这些督兵以小队编制,分散在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