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日耳曼全面战争 >

第88章

日耳曼全面战争-第88章

小说: 日耳曼全面战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之前在军事学院里讲的内容都不是对他们讲的似的。

然后,万尼乌斯看到了一直不开口的海尔曼:“海尔曼,你是怎么想的?”

海尔曼眨眨眼,嘿嘿一笑:“你决定就行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不知道是懒得让万尼乌斯再问一遍,还是在跟着起哄,阿洛尤斯也跟着来了一句。

然后,所有人顿时找到了方向:“是啊,你决定吧。”

“现在当然可以我做决定。但是你们以后打算一直都让我做决定吗?如果我不在呢?如果敌人就在你们面前,而我却在千里之外,难道你们也要先问过我的决定再行动?”带着满腔怒火,万尼乌斯顿时咆哮起来——你们这群混蛋能不能给我上进一点啊!

“你要不在,我就直接打过去。”不用说,这一定是欧希西迪斯。

“到时候我会根据当时的情况做决定。”阿洛尤斯仍旧一脸的无所谓。

“你说过不许我离开你太远的。”普罗塞提也加入了卖萌吐槽的行列

看到这一片混乱,再看到万尼乌斯的表情,奥维尼亚也叹了口气——作为万尼乌斯的枕边人,她当然知道万尼乌斯的用意——只不过,目前来看,显然时机还不成熟:“万尼乌斯,你就跟大家说说你的想法吧。”

于是,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静静的等着万尼乌斯的发言。

尽管这群人的脾气性格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就是他们都认为万尼乌斯毫无疑问的是诸神选中的,所以他做的一定是对的——而日耳曼青年公社的成长也证明了这一点。

叹了口气,点了点头,万尼乌斯看着他的统帅们——严格来讲,他们只是打手,连将军都算不上,更别提统帅了——这就更加需要他们到战场上去磨练,而不是在军事学院里跟自己学习理论知识:“咱们早晚是要和罗马人大干一场的——这场战争会一直打到有一方彻底认输为止,不是罗马人,就是咱们。”

“但是眼下咱们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所以咱们才需要和罗马人贸易,也需要传播咱们的名声,拉拢更多的盟友——这也是我答应庇护厄尔维几人的原因。”说话间,万尼乌斯已经变得冷酷起来,而且,下定了决心。

严肃的看着自己的统帅们,万尼乌斯郑重的宣布:“如果咱们想要让更多的人投靠咱们而不是罗马人,咱们就得告诉人家,只要是投靠了咱们的,无论对错,咱们都护着!”

这句霸道的宣言顿时引起了欧希西迪斯的一阵连连点头,而另外一个则皱起了眉。

“另外,咱们的兵马一直在训练场上操练,难得真的见血——对咱们来说,这也是个练兵的大好机会。”说着,万尼乌斯挺直身体,“除非你们中有谁反对我,否则的话,咱们今天就回去整顿队伍。全军出发,援助厄尔维几人,给波伊人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高卢战争002兵发厄尔维几

更新时间:201231510:09:41本章字数:4407

一般来说,日耳曼人是懒散的——他们往往要睡到天大亮才会起床,洗漱进食后才会开始一天的生活,而因为一时兴起而和人争斗又或者出去狩猎游戏之类的事情也绝不少见。

但是万尼乌斯已经彻底的改变了日耳曼青年公社里全体居民的生活习惯——青年公社里无论男女,都在天一亮就起床,晨练之后就去食堂一起进餐,之后便在各自队伍的队长带领下开展一天的工作,中午在工地上吃一顿饭,稍事休息之后继续劳作,直到晚上去食堂吃饭,之后放松游戏一阵之后才各自回屋睡觉。

在连续几年稳定的执行了这样严格和统一的作息时间之后,整个青年公社的人,甚至包括后来新加入的奴隶们,也都能够做到“令行禁止”。

因此,当万尼乌斯下令整顿队伍、全军出发之后,很快的统帅们就将命令传达给了每一个队长,而队长们则迅速的召集起了所有的人手——很快,整个青年公社里除了奴隶和工匠们之外,就已经全部集结起来。

慎重的考虑之后,万尼乌斯留下了德萨继续看管盟友营,留下了四名祭祀和朱丽叶带着半数风纪部队和全部军事学院里的军校生留守,剩下的人,包括奴隶兵在内的所有战士则全部带上战场。

于是,日耳曼青年公社全军出动,南下渡过莱茵河进入厄尔维几人境内,援助厄尔维几人。

万尼乌斯的军队包括日耳曼爷们枪十三队,每队一百二十人,共计一千五百六十人。这些人是万尼乌斯军队里的基础力量,每个人都配备了一面圆盾,一柄长枪和一件皮甲。在战场上,这些人将承担维持阵线和对抗敌军主力的任务。

而作为决胜力量的日耳曼精锐斧头兵,则由之前的四十人增加到了两队半二百八十人——在欧希西迪斯的坚持下,所有原本的日耳曼斧头兵都换装了威力更大的长柄战斧,进而被训练成为精锐斧头兵。这种换装使得他们更具杀伤力的同时也变得更加脆弱,所以万尼乌斯决定除非到了决胜的时候绝不轻易让他们上战场,以免这些宝贵的突击力量凭白的被敌人的箭矢标枪所伤害。

而同样被万尼乌斯视为决胜力量的,还包括自己身边的三十九名日耳曼狂战士、海尔曼麾下的三十九名夜袭团、普罗塞提麾下的四十名**狂热者。

另外,作为日耳曼青年公社当仁不让的二把手,奥维尼娅也率领一百二十名日耳曼女战士随军出征。除了在鼓舞士气、救治伤员、提供后勤支持等方面的能力之外,这一百二十名日耳曼女战士能象日耳曼爷们枪一样组成长枪方阵拒敌,每个人更额外配备了两支标枪,可以提供一定的远程打击力量。

至于日耳曼人军队里真正的远程打击力量,毫无疑问就是黎克伯吉斯所率领的日耳曼蛮族弓箭手和标枪兵。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弓箭手只有区区四十人,尽管标枪兵已经全部被分给海尔曼指挥,但万尼乌斯却把两队一百六十人的马克曼尼突袭兵交给了黎克伯吉斯。

而由于美因茨人没有大规模使用骑兵的习惯,直接导致了阿洛尤斯所率领的骑兵部队仍旧稳定的保持在一百名骑兵和一百名步兵的规模。但除了一百名邓科德里骑兵都换装了锁子甲之外,一百名邓科德里友伴也被万尼乌斯额外装备了四支标枪,使他们的战斗能力大大提升。

最后最让万尼乌斯纠结的,就是队伍里的百来名奴隶兵——这些人里即有色雷斯人,也有北非人,甚至还有一些希腊人和波斯人,各自所使用的武器装备也大不相同。

在万尼乌斯看来,象这样无组织无记录的队伍基本就是炮灰。但考虑到青年公社里上千奴隶的感受,万尼乌斯还真就不能把他们当炮灰来使用——而且,他也很期待看看曾经被罗马人描述得牛逼无比的色雷斯人的斤两。

厄尔维几人的北方是莱茵河,西方是罗纳河,东方则是汝拉山——万尼乌斯认为,在后世,那山应该被叫做阿尔卑斯山——不过这一点他也不是很确定。

在罗纳河的对岸,就是厄尔维几人的对头,波伊人。但真正使厄尔维几人感到蛋疼的是,罗纳河对岸的波伊人只是波伊人中的一部分——在他们的东边才是波伊人的主力。所以一旦和波伊人开战,厄尔维几人不但要考虑周围的诸多高卢部族诸如塞广尼人、阿洛布罗及斯人、爱杜伊人的态度,还要当心他们会被夹击。

于是,当万尼乌斯的大军踏上桥梁越过莱茵河时,守在大桥旁边的厄尔维几人非但不紧张,反而发出了欢呼,露出了“终于松了一口气”的表情。

接下来,软弱的“高卢奸”们兴高采烈的当了带路党,一路指引着万尼乌斯前往厄尔维几人最大的镇子厄尔维几,共同商议应对波伊人的事情。

这次旅程消耗了两天半的时间。而等到万尼乌斯到达了厄尔维几的时候,这里已经聚集了数万战士。

这些厄尔维几人大部分都穿着皮甲,使用小圆盾和短矛——就如同日耳曼平民所组成的蛮族战斗团一样。

使用圆盾和剑的,被万尼乌斯脑中的系统判定为“高卢剑士”的战士也不在少数,但同时能够装备锁子甲,被判定为“高卢精选剑士”的就是绝对的少数了——通常情况下,一群高卢精选剑士中,几乎必然有某个厄尔维几部族的首领。

见到日耳曼人那严整和沉默的部队,厄尔维几人便立即聚集了起来。

由于有厄尔维几向导带队,聚集在当地的战士们并没有把日耳曼人们视作敌人,而是带着好奇和惊讶的目光审视着这支队伍——日耳曼人普遍比高卢人高出一头到半头,也更加强壮,这就足以赢得高卢人的啧啧赞叹了。

更加使高卢人惊讶的是,和通常那些暴躁和爱夸耀的日耳曼人完全不同,这是一支沉默而严整的队伍。尽管他们的装备称不上精良,却非常整齐和统一,并不像高卢人那样参差不齐和混乱。而行进间,除了偶尔能够听到队长传达命令之外,绝大多数的日耳曼人,甚至包括女人在内,都沉默不语,似乎根本不会说话一样。

让厄尔维几向导前去应付那些八卦的高卢人,万尼乌斯选择了一处平坦的空地下令安营扎寨。

于是,日耳曼青年公社的战士们再次让高卢人大开眼界——遵照万尼乌斯在军事学院里传授的技巧,上千名日耳曼人迅速的分开,在各自队长的带领下从物资车上取下铁锹、镐头、伐木斧,分别进行“壕沟挖掘”“木材采伐”“营帐架设”等一系列工作。

而万尼乌斯自己,则在让奥维尼亚暂管营地,并让阿洛尤斯带领邓克德里骑兵在营地周围巡视之后,带上三十九名日耳曼狂战士,跟着厄尔维几向导向着厄尔维几镇里走去。

尽管厄尔维几镇的规模很大,但想要在保证镇民居住的同时让数万来自各部族的战士都住进去,仍旧有些紧张——结果,除了诸部族的首领和他们的亲族之外,大部分的战士都在镇外扎营,而诸部族的首领则陆陆续续的带着各自的亲族进入镇子,和卢瑟一齐商议战争的事情。

因为日耳曼青年公社距离厄尔维几路途遥远,万尼乌斯达到时,大部分的厄尔维几部族首领和他们的军队都到达了,而万尼乌斯进入镇中心的广场时,一群厄尔维几首领正在等着他的到来——显而易见的,向导们已经通报了万尼乌斯的到来。

带着惊讶和欣喜,卢瑟快步上前,将万尼乌斯引入广场,并为万尼乌斯一一介绍诸多部族首领。

一边单纯的出于礼节和那些鬼才有兴趣记他们名字的部族首领交谈,万尼乌斯一边观察着这些高卢人的情况——仅仅是广场上,就有大概三百多名穿着锁子甲的武士——从这一点上来看,自己要求每年提供一百件锁子甲,实在是要少了。

双方打过招呼之后,卢瑟就开始给万尼乌斯介绍起当下的局势来——在万尼乌斯来之前,波伊人的使节已经来过了,态度强硬的要求厄尔维几人交出凶手,给出赔偿,并割让土地——尽管对于日耳曼人到底会不会来有些疑问,卢瑟还是言辞拒绝了这些要求。

于是,眼下,波伊人和厄尔维几人之间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厄尔维几人目前已经聚集了两万五千多名战士——考虑到各部族还要留下照料村镇以及防御其它部族的战士,这个数目已经接近厄尔维几人动员的极限了。

波伊人方面,驻扎在厄尔维几人西方,罗纳河对岸的波伊人,据说已经聚集起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