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后汉书 >

第68章

后汉书-第68章

小说: 后汉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子汜嗣,以次子郴、梵为郎。其后楚事发觉,帝追念鯈谨恪,又闻其止鲔

婚事,故其诸子得不坐焉。

梵字文高,为郎二十余年,三署服其重惧。悉推财物二千余万与孤兄子,官

至大鸿胪。

汜卒,子时嗣。时卒,子建嗣。建卒,无子,国绝。永宁元年,邓太后复封

建弟盼。盼卒,子尚嗣。

初,鯈删定《公羊严氏春秋》章句,世号“樊侯学”,教授门徒前后三千余

人。弟子颍川李脩、九江夏勤,皆为三公。勤字伯宗,为京、宛二县令,零陵太

守,所在有理能称。安帝时,位至司徒。

准字幼陵,宏之族曾孙也。父瑞,好黄老言,清静少欲。准少励志行,修儒

术,以先父产业数百万让孤兄子。永元十五年,和帝幸南阳,准为郡功曹,召见,

帝器之,拜郎中,从车驾还宫,特补尚书郎。邓太后临朝,儒学陵替,准乃上疏

曰:

臣闻贾谊有言,“人君不可以不学”。故虽大舜圣德,孳孳为善;成王贤主,

崇明师傅。及光武皇帝受命中兴,群雄崩扰,旌旗乱野,东西诛战,不遑启处,

然犹投戈讲艺,息马论道。至孝明皇帝,兼天地之姿,用日月之明,庶政万机,

无不简心,而垂情古典,游意经艺,每飨射礼毕,正坐自讲,诸儒并听,四方欣

欣。虽阙里之化,矍相之事,诚不足言。又多征名儒,以充礼官,如沛国赵孝、

琅邪承宫等,或安车结驷,告归乡里;或丰衣博带,从见宗庙。其余以经术见优

者,布在廊庙。故朝多皤皤之良,华首之老。每宴会,则论难衎衎,共求政化。

详览群言,响如振玉。朝者进而思政,罢者退而备问。小大随化,雍雍可嘉。期

门羽林介胄之士,悉通《孝经》。博士议郎,一人开门,徒众百数。化自圣躬,

流及蛮荒,匈奴遣伊秩訾王大车且渠来入就学。八方肃清,上下无事。是以议者

每称盛时,咸言永平。

今学者盖少,远方尤甚。博士倚席不讲,儒者竟论浮丽,忘謇謇之忠,习

諓々之辞。文吏则去法律而学诋欺,锐锥刀之锋,断刑辟之重,德陋俗薄,以

致苛刻。昔孝文窦后性好黄老,而清静之化流景、武之间。臣愚以为宜下明诏,

博求幽隐,发扬岩穴,宠进儒雅,有如孝、宫者,征诣公车,以侯圣上讲习之期。

公卿各举明经及旧儒子孙,进其爵位,使缵其业。复召郡国书佐,使读律令。如

此,则廷颈者日有所见,倾耳者月有所闻。伏愿陛下推述先帝进业之道。

太后深纳其言,是后屡举方正、敦朴、仁贤之士。

准再迁御史中丞。永初之初,连年水旱灾异,郡国多被饥困,准上疏曰:

臣闻传曰:“饥而不损兹曰太,厥灾水。”《春秋穀梁传》曰:“五谷不登,

谓之大侵。大侵之礼,百官备而不制,群神祷而不祠。”由是言之,调和阴阳,

实在俭节。朝廷虽劳心元元,事从省约,而在职之吏,尚未奉承。夫建化致理,

由近及远,故《诗》曰“京师翼翼,四方是则”。今可先令太官、尚方、考功、

上林池篽诸官,实减无事之物,五府调省中都官吏京师作者。如此,则化及四方,

人劳省息。

伏见被灾之郡,百姓凋残,恐非赈给所能胜赡,虽有其名,终无其实。可依

征和元年故事,遣使持节慰安。尤困乏者,徙置荆、扬孰郡,既省转运之费,且

令百姓各安其所。今虽有西屯之役,宜先东州之急。如遣使者与二千石随事消息,

悉留富人守其旧士,转尤贫者过所衣食,诚父母之计也。愿以臣言下公卿平议。

太后从之,悉以公田赋与贫人。即擢准与议郎吕仓并守光禄大夫,准使冀州,

仓使兖州。准到部,开仓廪食,尉安生业,流人咸得苏息。还,拜巨鹿太守。时

饥荒之余,人庶流迸,家户且尽,准课督农桑,广施方略,期年间,谷粟丰贱数

十倍。而赵、魏之郊数为羌所抄暴,准外御寇虏,内抚百姓,郡境以安。

五年,转河内太守。时羌复屡入郡界,准辄将兵讨逐,修理坞壁,威名大行。

视事三年,以疾征,三转为尚书令,明习故事,遂见任用。元初三年,代周畅为

光禄勋。五年,卒于官。

阴识字次伯,南阳新野人也,光烈皇后之前母兄也。其先出自管仲,管仲七

世孙修,自齐适楚,为阴大夫,因而氏焉。秦、汉之际,始家新野。

及刘伯升起义兵,识时游学长安,闻之,委业而归,率子弟、宗族、宾客千

余人往诣伯升。伯升乃以识为校尉。更始元年,迁偏将军,从攻宛,别降新野、

淯阳、杜衍、冠军、湖阳。二年,更始封识阴德侯,行大将军事。

建武元年,光武遣使迎阴贵人于新野,并征识。识随贵人至,以为骑都尉,

更封阴乡侯。二年,以征伐军功增封,识叩头让曰:“天下初定,将帅有功者众,

臣托属掖廷,仍加爵邑,不可以示天下。”帝甚美之,以为关都尉,镇函谷。迁

侍中,以母忧辞归。十五年,定封原鹿侯。及显宗立为皇太子,以识守执金吾,

辅导东宫。帝每巡郡国,识常留镇守京师,委以禁兵。入虽极言正议,及与宾客

语,未尝及国事。帝敬重之,常指识以敕戒贵戚,激厉左右焉。识所用掾史皆简

贤者,如虞廷、傅宽、薛愔等,多至公卿校尉。

显宗即位,拜为执金吾,位特进。永平二年,卒,赠以本官印绶,谥曰贞侯。

子躬嗣。躬卒,子璜嗣。永初七年,为奴所杀,无子,国绝。永宁元年,邓

太后以璜弟淑绍封。淑卒,子鲔嗣。

躬弟子纲女为和帝皇后,封纲吴房侯,位特进,三子秩、辅、敞,皆黄门侍

郎。后坐巫蛊事废,纲自杀,辅下狱死,轶、敞徙日南。识弟兴。

兴字君陵,光烈皇后母弟也,为人有膂力。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

仆射,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

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虽好施接宾,然门

无侠客。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裒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

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其忠平。

第宅苟完,裁蔽风雨。

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

“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臣蒙陛

下、贵人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

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书心邪?‘亢龙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廉退,

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益为

观听所讥。”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十九年,拜卫尉,亦辅

导皇太子。明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会疾廖,

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

德,不可苟冒。”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兴疾病,

帝亲临,问以政事以群臣能不。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见议郎席广、

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

为中郎将,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显宗即位,拜长乐卫尉,迁执金吾。

永平元年诏曰:“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

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辅导朕躬,有周昌之直,

在家仁孝,有曾、闵之行,不幸早卒,朕甚伤之。贤者子孙,宜加优异。其以汝

南之鮦鮦阳封兴子庆为鲷阳侯,庆弟博为氵隐强侯。”博弟员、丹并为郎,庆推

田宅财物悉与员、丹。帝以庆义让,擢为黄门侍郎。庆卒,子琴嗣。建初五年,

兴夫人卒,肃宗使五官中郎将持节即墓赐策,追谥兴曰翼侯。琴卒,子万全嗣。

万全卒,子桂嗣。

兴弟就,嗣父封宣恩侯,后改封为新阳侯。就善谈论,朝臣莫及,然性刚傲,

不得众誉。显宗即位,以就为少府,位特进。就子丰尚郦邑公主。公主娇妒,丰

亦狷急。永平二年,遂杀主,被诛,父母当坐,皆自杀,国除。帝以舅氏故,不

极其刑。

阴氏侯者凡四人。初,阴氏世奉管仲之祀,谓为“相君”。宣帝时,阴子方

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

自是已后,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子方常言“我子孙

必将强大”,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

赞曰:权族好倾,后门多毁。樊氏世笃,阴亦戒侈。恂恂苗胤,传龟袭紫。

 卷三十三 朱冯虞郑周列传第二十三

朱浮字叔元,沛国萧人也。初从光武为大司马主簿,迁偏将军,从破邯郸。

光武遣吴汉诛更始幽州牧苗曾,乃拜浮为大将军幽州牧,守蓟城,遂讨定北边。

建武二年,封舞阳侯,食三县。

浮年少有才能,颇欲厉风迹,收士心,辟召州中名宿涿郡王岑之属,以为从

事,及王莽时故吏二千石,皆引置幕府,乃多发诸郡仓谷,禀赡其妻子。渔阳太

守彭宠以为天下未定,师旅方起,不宜多置官属,以损军实,不从其实。浮性矜

急自多,颇有不平,因以峻文诋,宠亦很强,歉负其功,嫌怨转积。浮密奏宠遣

吏迎妻而不迎其母,又受货贿,杀害友人,多聚兵谷,意计难量。宠既积怨,闻

之,遂大怒,而举兵攻浮。浮以书质责之曰:

盖闻知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常窃悲京城太叔以不知足而无贤辅,卒

自弃于郑也。

伯通以名字典郡,有佐命之功,临人亲职,爱惜仓库,而浮秉征伐之任,欲

权时救急,二者皆为国耳。即疑浮相谮,何不诣阙自陈,而为族灭之计乎?朝廷

之于伯通,恩亦厚矣,委以大郡,任以威武,事有柱石之寄,情同子孙之亲。匹

夫媵母尚能致命一餐,岂有身带三绶,职典大邦,而不顾恩义,生心外畔者乎!

伯通与吏人语,何以为颜?行步拜起,何以为容?坐卧念之,何以为心?引镜窥

影,何施眉目?举措建功,何以为人?惜乎弃休令之嘉名,造枭鸱之逆谋,捐传

世之庆祚,招破败之重灾,高论尧、舜之道,不忍桀、纣之性,生为世笑,死为

愚鬼,不亦哀乎!

伯通与耿侠游俱起佐命,同被国恩。侠游廉让,屡有降挹之言;而伯通自伐,

以为功高天下。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

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今乃愚妄,自比六国。六国之

时,其势各盛,廓土数千里,胜兵将百万,故能据国相持,多历年世。今天下几

里,列郡几城,奈何以区区渔阳而结怨天子?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

其不知量也!

方今天下适定,海内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