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权色禁区 >

第247章

权色禁区-第247章

小说: 权色禁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老厉害!”
    高原红伸了一下大拇指。
    他是真的有点佩服这老头儿了,炸油条还炸出一双慧眼,不简单。一个炸油条的都能从一些简单现象中,看出一个地方的工作动向,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地方上存在太多的形式主义。这种官场恶习不改,怎么提升政府的美好形象?
    乔老头有意卖弄一下,“这两天上面要来大领导了,来的恐怕还不止一个!”
    这话搁置在以前,高原红估计不会在意,但如今如歹有人提了一下,自己即将提名县长助理,这就不同往昔了,他这一惊非同小可,这种事儿怎么也让一个炸油条的知道了?
    高原红疑惑的问乔老头:“你说要来大领导,到底有多大呢?”
    乔老头儿头也不抬地回答:“反正比县长还大!”
    高原红又问:“你说要来的不止一个,能说个准数吗,到底来几个?”
    乔老头儿仰起头想了想,确定地回答:“两个!”
    高原红半信半疑的摇头,“乔大爷,这些事儿你是怎么知道的?而且知道的这么准确。”
    乔老头儿淡淡一笑:“这还不容易?我早上出摊儿,见县政府招待所的保安都戴上了白手套,一个个如临大敌,肯定是上面要来人了。再看看停车场,书记、县长的车都停在了角落里,肯定是来了比他们大的官儿。再仔细看看,书记、县长停的车位是3号、4号,说明上面来了两个领导。你信不信?当官儿的和咱老百姓不一样,上厕所都要讲究个级别、排个先后顺序呢!”
    “哦?”
    高原红没再说话,抓紧吃油条了。
    …



 



344。0478 意料内外

''
    第485节  0478 意料内外
    高原红回到卢宁县后的第二天,也正如炸油条老头的预测,在市政府一名副市长和副秘书长的陪同之下,江南省城的两大商家联袂而来,对富贵村的综合开发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卢宁县委、县政府那是空前重视。
    县委召开专题常委会议,强调不惜一切代价要拿下这个大项目,并决定由县政府的米县长亲自接待,陪同考察,并洽谈相关业务。
    以陈然为首的县里领导,那是既兴奋,又紧张。
    全都生怕项目泡了汤,捏着一把汗。
    可令人意外的是,实地考察进行得相当的顺利,江南俱乐部的牛剑风与天华集团的李若红均对这个项目表示认可,对富贵村及周边的地理条件感到满意。就是在坐下来磋商优惠政策与条件上,投资方也出人意料的表现得很大度,只是有一个条件。
    他们提出正式签定的合作方为富贵村委员,而不是卢宁县政府。
    这算啥意思?
    米县长不解,陈然这个县书记也不明白,就连陪同的中原市政府的副市长也搞不清楚这算啥状况,“这村一级的单位,哪儿有资格与大企业合作开发啊?”
    “这有啥要紧的,这个项目本来就是我们事先与高原红村长联系过的,再加上他不是还兼着县里的什么助理吗?”
    陈然与米县长是对望一眼,明白了,这是上面有人非要促成高原红任县长助理一职啊。
    可那会是什么人呢?
    陈然把高原红拉过一边,细问,可高原红摇头,“我也不知啊。”
    “你真不知?”
    “骗你是小狗。”
    也亏得是高原红,其他人敢这么跟县委书记说话么。
    陈然无奈,但不管商家跟谁签约,只要这个项目进了卢宁县,那就是卢宁县的招商项目,这一点走不了,她倒不介意。
    同时,这样签定协议,对县里来讲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县里省却了许多麻烦事,比如拆迁方面,由村里与乡里去做就可以,因为是村里签的项目,他们与其他村民在拆迁上反而好讨价还价。
    两个项目,5000亩地,投资总额82亿,就这样轻松的正式签定协议了。
    这简直就像梦一样。
    可签定之后,高原红就提了一个要求,这项目上是企业与村里签的,他们对村里的配套建设也提了要求,这建设过程之中的建安营业税方面,是不是应该全投到村里搞建设?
    对这一点,陈然与米县长倒想得通。
    项目本来没有,这有了,产生的税收投到村子里也没啥,反正是县里的事,肉烂到锅里。而且,他们都一个心思,对内,县里要的是全县的经济发展,富贵村发展了,对全县经济也有贡献。而对外来讲,只要是卢宁县的招商项目,那就是政绩,上面才不管你是县里的项目,还是村里的项目。
    陈然这个县委书记,此时交待最多的就两件事:第一,米县长亲自牵头协调,由朝阳乡协调富贵村与相邻的北山村开展征地拆迁。第二,她去找市委书记,为高原红的县长助理一事跑官要官。
    不要不行啊!
    商家摆明了提出的是这个要求。
    其实,这一点,高原红也是在协议正式签定之后才明白的,还得益于封林打来的一个电话,“高村长,祝贺你啊!”
    “怎么是祝贺我呢,封兄不是一起发财么?”
    高原红知道没有封副省长从中周旋,这么大的项目别说落户富贵村,就是人家看也不会来这地方看一眼的。
    关照的目的,自然是因为封副省长的儿子要占股份的缘故。
    可封林却说的不是那件事,“你即将就是卢宁县最年轻的县领导了。”
    “啊。”高原红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封兄,原来是你在后面作的安排。”
    封林在电话中呵呵一笑,“你升官我发财,哦,不全对,你是既要升官也要发财。如此一来,你能升官,我们发财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不得不如此啊。”
    “谢了。”
    高原红虽然不热衷于当官,可当这个官有利于推动富贵村的项目,那这官就必须当。发财与否尝在其次,主要是能完成自己对富贵村的发展计划,那就必须升官。
    “咱们兄弟之间,客气这个干嘛。对了,这事市里面搁置着,但我估计问题不大,不过,也许不一定是县长助理。”
    “那会是什么?”
    高原红再次一愣,心想不会是搞个招商局长吧?
    可他立即又否定了这个想法,如果真是招商局长,还需要市里任命么,肯定不是的。
    算了,这事儿不急。
    眼下最紧要的还是村子里征地的事要紧,富贵村里的地,他不担心,高村长现在的威望很高,全村的村民基本上都听他的,一切好说。可涉及邻近的北山村那一千多亩地,估计就有些难度了。
    这恐怕得依靠乡里,甚至县里。
    …



 



345。0479 村里登记

''
    第486节  0479 村里登记
    这事不需要他主动请示,县里已经雷厉风行的召开了征地拆迁工作会议。
    接着是乡上也作了全面部署。
    具体的工作由乡长杜见生牵头,高原红协助,三个月内完成5000亩的征地拆迁工作。这个工作量很大,好在选址早有考虑,涉及的村民不多,富贵村里就七十余户人家,涉及北山村的有三十几户,其中以北山村村支书吴正良家的房屋为中心。
    既然是村支书,那肯定有一定的思想觉悟。
    杜见生认为北山村的工作好做,而且数量也少。他让高原红主要负责富贵村的那五十几户,由他自己去北山村做那三十几户的工作。
    高原红自不会反对。
    这个征地工作在市县两级政府的密切配合下顺利展开,政府征地公告迅速散发到朝阳乡的富贵村与北山村涉及的各家各户。公告的内容是:一、卢宁县实施农民新村规划建设,经卢宁县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征用富贵村、北山村的土地5000亩。该宗土地经征用后,将作为卢宁县实施村镇规划建设用地;二、被征地人员的补偿及安置,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补偿;三、被征用的土地及财产登记搬迁期限为三个月。
    对这些涉及拆迁的村民,公告也作了说明:一种是货币安置,即按征用的土地和住宅面积进行补偿,并给予每一个人头一定数额的人头费,一个户头一定的安置费。另一种是实行安置居民点的办法,即修建安置小区。
    大家算了一下帐,如果以一个三口之家,一家三亩地计算,完全可以在村子里另选址建一栋同样面积的住房,并有一定结余,只是对失地后的就业有点疑问。对这一点,县里出台了政策,愿意进城安置的,壮劳力进市政环卫组。如果愿意留在村里的,可以作为村里为这个项目选送的劳动力参加务工。
    公告出来的同时,乡上把涉及的人员名单也进行了公布。被征地在册的村民见到自己的名字贴在墙上,大都欢欣鼓舞的奔走相告。他们感觉自己就快是城镇人了,即将告别这块世代束缚他们的土地,只有那些老人数骂着他们背叛了祖宗,是些忘恩负义东西。
    吴正良也在墙上看见了自己的名字,但他并不高兴。他寻思着自己在村子里干这个村支书,还是挺来钱的,一遇开发,那不是迎来更多机会么,可自己要是搬进城了,那就啥都指望不上了。可不进城,住哪儿,今后又怎么办?
    虽然这个项目是高原红的功劳,但杜见生才是乡长,他也想捞点政绩。因此,一开始,他积极得很,亲自到北山村去开展征地工作。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北山村的村支书吴正良却避而不见,竟然一夜之间不见了踪影。
    上他家一问,村支书吴正良的老婆余小红说:“他一天到晚没多少时间在家,出门也不打什么招呼,我不知他去哪了。”
    杜见生自然不信,他上下打量这个余小红,三十来岁的年纪,生得也俏模俏样的,身材也十分米辣,他不相信吴正良会留下这么一个老婆在家,而经常不回家。“那他最近会回来么?”
    “杜见乡,你们男人在外跑,我们女人咋知道呀。”
    余小红是说着直向杜见生抛媚眼。
    这一招很受用,杜见生摆了几个头才清醒过来,“那他的联系电话呢?”
    余小红告诉了一个电话号码给他,可杜见生一拨,“停机了。”
    “前两天还打得通呢。”
    “行了,他回来了告诉我一声。”
    杜见生出门的时候,没忘记一下猛回身,差点撞到送他出来的余小红那两座富士山上,“你家拆迁的事,你得尽快跟你家老吴商量一下。”
    “那是那是。”
    杜见生只好去村长家了,北山村的拆迁登记处就安排在村长家里。
    从吴正良家出来,杜见生遇到了村民李冬生。
    这李冬生也是这次拆迁之内的居民,可杜见生怎么看这个李冬生也一副不太高兴的样子,“你是李冬生吧。”
    “啊。”李冬生一抬头,见是乡长,低声叫了一声:“杜乡长。”
    “咋看上去无精打采的?”
    “没啥。”
    李冬生嘴上这么说,其实表情早就出卖了他。
    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从心底里渴盼着乡亲们能过上好日子。他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奋斗,也算明白了穷则思变的道理,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以前穷得家徒四壁,后来自己靠劳力,在村子里的沙场打石子,如今已经建了个一楼一底的砖混小楼。
    …



 



346。0480 盯着支书

''
    第487节  0480 盯着支书
    其实即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