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合锦回文传 >

第13章

合锦回文传-第13章

小说: 合锦回文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谇琢合喙耙涣髟⒌呐樱世床榉茫⑽奕爬邸2恢跎侄懔巳ァ!绷荷烈鞯溃骸叭羰敲卫迹梦依囱埃霾坏蕉闳ァ=窦榷闳ィú皇敲卫剂恕O胗至硎歉錾C无ィ娓龃踊堇吹摹!迸腔擦税胂欤淮Ω埃钠冢治蘖诶锟晌剩坏免耆欢怠

    看官听说,那桑梦蕙不是别人,就是梦兰母舅刘虚斋之女刘梦蕙。这桑继虚即乃兄刘继虚也。继虚在华州为赋役所苦,遂弃却田产,与妻子赵氏、妹子梦蕙一同逃避。这梦蕙生得聪明美丽,才貌也竟与表姊桑梦兰仿佛。年方十五,尚未予人。因父母早亡,随着兄嫂度日。当下继虚夫妇挈了他逃离华州,意欲至襄州桑公任所暂住,一则脱避役累,二来就要桑公替梦蕙寻头好亲事。计算定了,竟望襄州进发。又恐华州有人来追赶,他乃迂道而行,不想行至均州,问知桑公已没于任所,一时进退无路,只得就在均州赁屋居住。后因兵丁过往,又徒避荒僻之所。那一日忽见有防御使标下牙将赍着令箭来查访流寓女子,说要开报姓名去听凭什么梁相公识认。继虚恐有扰累,不敢说出真姓,因本意原为欲投桑公而来,故即假说姓桑。一等牙将报名去后,便连夜领了妻子、妹子另投别村暂寓,以避缠扰。梁生不知其中就里,听得牙将回报,只道梦蕙真个姓桑,桑梦蕙即是桑梦兰,遂空自奔访这一遭。不惟真桑梦兰不曾寻见,连那假桑梦蕙也无影无踪,但闻其名,未见其面。正是:

    梦兰梦蕙名相似,未知是一还是二。

    纵然寻着也差讹,何况根寻无觅处。

    梁生当日寻访桑家寓所,却寻了一个空。踌躇瞻望了一回,只得仍旧上马,同着牙将缓辔而归。真个乘兴而来,败兴而返。一路上,不住声的长吁短叹。到了衙署中,尚武接着问道:“有好音否?”梁生把上项事述了一遍,咨嗟不已。尚武道:“贤弟不必愁烦,我料桑小姐决不到这里来。他向以归途难阻,故久居襄中,岂有今日忽欲冒险而归之理。吾闻桑老先生一向侨寓长安,今小姐一定仍往长安去了。贤弟若要寻他,须往长安去寻。况今当大比之年,贤弟正该上京应举,不但访问凤鸾消息,并可遂你鹏程鹗荐之志。”梁生道:“若寻不出鸾消风息,便连鹏程鹗荐之志也厌冷了。”尚武道:“贤弟高才,取青紫如拾芥,怎说这灰心的话。”

    正谈论间,只见那差往襄州去的军官回来了禀说:“襄州的公差并没有姓景的,无可查解。梁家老苍头梁忠并不曾回来。栾云、赖本初都不在家里。近日郡中正在乡里举报科举,他两个却不候科举,到出外游学去了。”尚武听罢,对梁生道:“失锦事小,只寻着小姐要紧。今郡中正报科举,贤弟决该入京应试,乘便寻访小姐。待我移文襄州,教他速备科举文书,起送贤弟赴京便了。”梁生见尚武美意惓惓,又想此处寻不着梦兰,只得要往长安走一遭。便依了尚武言语,打点赴京。尚武随又遣人责文往襄州,要他举报梁生科举。不则一日,襄州的科举文书到了。梁生正待起身,不想忽然患起病来,起身不得。原来,梁生自那日被蒙汗药麻翻露宿了一夜,受了些寒,次日,又走了一早晨,受了些饥渴劳苦,到得官塘上,又受了兵丁的气,及到尚武府中,又因访不出梦兰消息,心里十分忧闷,为此染成一病,甚是沉重。慌得尚武忙请良医调治,自己又常到榻前用好言宽慰,过了月余,方才痊可,正是:

    只为三生谋半笑 几将一命赴重泉。

    梁生病体稍痊,便要辞别起身。尚武道:“尊恙初愈,禁不得路途劳顿。况今场期已逼,你就起身去,也赶不及考试了。不如且宽心住在此,等身子强健,那时径去寻访小姐未迟。”梁生没奈何,只得且住在尚武府中。尚武公务之暇,便与梁生闲谈小饮,替他消遣闷怀。一日,正当月圆之夜,梁生酒罢归寝,见卧室庭中月光如画,因步出阶前,仰视明月,心中想起梦兰,凄然流泪。徘徊了半晌,觉道身子困倦,回步入室,恁几而卧。才朦胧睡去,耳边如闻环珮之声,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美人,手持一枝兰花,半云半露,立于庭中,指着梁生说道:

    欲知桑氏消与息,好问长安旧相识。

    梁生听说,忙起身走上前去,要问个明白,却被门槛绊了一跤,猛然惊醒,乃是南柯一梦。看庭中月光依旧明朗,听军中金鼓已打二更,想道:“方才梦中分明是一位仙女来指示迷途,但他言语不甚明白,只说桑氏消与息,知是好消息,恶消息?”又想道:“我从未到长安,有甚旧相识在那里,却教我去问他?”忽又想道:“前闻钱乳娘说桑小姐初生时,他母亲梦一持兰仙女以半锦与他,说他女儿的婚姻在半锦上,今若就是这位仙女来教我,定有好处。”却又转一念道:“梦中美人我看得不仔细,莫非不是什么仙女,竟是桑小姐已死,他的魂魄来与我相会么?”左猜右想,惊疑不定,准准的又是一夜不曾合眼。次日起来,把梦中之语说与尚武知道。尚武道:“我原教贤弟到长安去,这梦兆正与我意相合。”梁生道:“只是小弟从未到长安,那有旧相识在彼?”尚武道:“好教贤弟得知,今早接得邸报,前任襄州太守柳玭钦召还朝,仍授殿中侍御史,这难道不是贤弟的旧相识?”梁生道:“若柳公在长安,小弟正好去会他,但他自从华州入京,与桑小姐无涉,如何小姐的消息要向他问。”尚武道:“梦兆甚奇,必然灵验,贤弟到彼自有分晓。”梁生道:“表兄说得是。”便收拾行李,即日要行。尚武见他身子已强健,遂不复挽留,多将盘费相赠,治酒饯别。饮酒间,尚武道:“本该令钟爱伏侍旧主到京,但我即日将兴屯政,发兵开垦闲田,要他往来监督,不便远差。待我另遣一人送你去罢。”梁生谢道:“小弟只有一个老仆梁忠,不幸中途分散,今得表兄遣人相送,最感厚意。”尚武便唤过一个小校,给与盘缠,分付好生送梁相公到京,直待梁相公有了寓所,另寻了使唤的,然后讨取回书来复我。小校领诺。尚武又教选一匹好马,送与梁生骑坐。梁生拜谢上马。尚武也上马相送。钟爱也随在后边,送至十里长亭。梁薛二人洒泪叮咛珍重而别。尚武自引着从人回去了。钟爱又独自送了一程。梁生道:“你来得远了,回去罢。”钟爱涕泣拜辞,怀中取出白银二十两奉与梁生说道:“须些薄意,聊表小人孝敬之心。”梁生道:“薛爷赠我路费已够途中用了,何劳你又送我银子。”钟爱道:“小人本该伏侍官人去,只因做了官身,不得跟随,这点薄敬,不过聊表寸心,官人请勿推辞。”梁生见他意思诚恳,只得受了。钟爱道:“官人路途保重,到京之后,千万即寄书回覆薛爷,教小人也放心得下。”又分付那随行的小校道:“你路上须要小心伏侍,切莫怠慢,回来时,我自赏你。”说罢要行,却又三回四顾,有依依不舍之状。梁生见他如此光景,也觉惨然。正是:

    逐去之童,能恋故主。

    负心之人,不如奴子。

    钟爱掩着泪去了。梁生在马上,一路行,一路想道:“我出门时,有老仆梁忠相随,谁想中途拆散,不知他死活存亡,今日到亏逐去的爱童在急难中救了我。”又想道:“当初薛表兄在我家,我父母待他不如赖本初亲热,谁想今日,他到十分情重,偏是本初负义忘恩。”一路欷殻о堤尽R顾尴校吖欢嗳眨ソぐ病R蝗眨屑洌患放蕴乓徽胖蕉荷谎劭慈ィ词强痰幕匚慕跚鞍敕佳司鹊溃骸罢獍虢跏俏移干P〗愕模税牙纯塘送佳谡饫铮俊奔翱戳撕竺嬉恍写笞郑环⒁苫螅氲溃骸叭绾嗡蹬涞冒虢醯模搅嗷幔磕训郎P〗愕陌虢跻蚕裎易帕巳似勘皇裁戳宜茫咳羯P〗悴辉Т税虢酰训滥橇直鹩邪敕醪怀桑咳羲稻褪巧P〗愕慕酰跎:霰湮空饬植恢悄且患遥磕训谰褪橇鲜Γ咳艟褪橇鲜Γ趾未拥谜獍虢酰考仁前虢踉谀抢铮恢丝稍谀抢铮咳擞虢醪恢谝淮Γ诹酱Γ俊弊蟛掠蚁耄刹欢ǎ幸磺督返バ戳荷耸钡男氖拢

    陌上桑,何处章台柳?可疑想着我半图失却难寻取。莫非他,璇玑也被人窃去?因此上,代僵忽变桃为李。若说仍然是你,难道接木移花,恰与房氏莹波相类?

    梁生心里猜疑,又见贴这张纸的不止一处,偶然行过一个茶坊,那随行的小校说道:“相公走渴了,在此吃杯茶了去。”梁生下马走进茶坊,拣副座头坐了,店家忙点茶来吃。梁生抬头,见茶坊壁上也贴着这张纸儿,便问点茶的道:“这张纸是谁人贴在此的?”点茶的道:“前日柳侍御老爷上京路过此处,他家大叔把这纸来贴在此的。”梁生惊道:“原来那柳府就是柳老师。”又问道:“你可知柳府从何处得这半锦?”点茶的道:“柳府大叔前日也在这里吃茶,曾说起这半锦是他家小姐的,今为着婚姻事,要寻问那后半幅来配合。”梁生听了,愈加疑怪道:“一向不闻柳公有女,如何今日忽有什么小姐?若说为婚姻事,一定就是桑梦兰了,但梦兰自从襄州入京,柳公自从华州入京,两不相涉,如何梦兰却在柳公处?”因想起前日牙将所云,华州女子桑梦蕙或者原是梦兰托名的。忽又想起前日梦中仙女之言,笑道:“仙女梦中所教,今日应了,我只急急赶到京中拜见柳公,便知端的。”当下,还了茶钱,疾忙上马,携着小校向前趟行。正是:

    柳府何由有掌珠,几回猜度几回疑。

    追思梦兆当非谬,且向京中问老师。

    且不说梁生见了半锦图急欲赶到京师,且说栾云、赖本初要投拜杨复恭,都冒姓了“杨”,栾云改名“杨栋”,赖本初改名“杨梓”。两个先认做兄弟,杨梓为兄,杨栋为弟,带了门客时伯喜,一齐进京。杨栋多备金珠礼物,与这后半幅回文锦,投献杨复恭门下。复恭大喜,就收杨栋做了义儿,带挚杨梓也做了义侄,各与官爵,杨栋为千牛卫参军,杨梓为御马苑马监,时伯喜也充了杨府虞候,好不兴头。当时有几句口号嘲笑栾、赖二人道:

    栾子无兄忽有兄,复恭无嗣忽有嗣。

    本初甘作三姓奴,守亮遥添两宗弟。

    不比柳公收义女,不比梁公招赘婿。

    并非接木与移花,只是趋炎并附势。

    一日,杨复恭家宴,杨栋、杨梓都在旁陪侍。复恭问及这半锦从何处得来,又道:“可惜没有前半幅,不知如今可有处觅访了?”杨梓便道:“那前半幅锦,侄儿已见过,是襄州一个秀才梁栋材藏在家中。侄儿曾劝他献与伯父,他偏不肯。后闻蜀中女子桑梦兰藏着后半幅,梁栋材便与他结为婚姻,一个把前半锦作聘礼,一个把后半锦作回礼。今儿辈所献乃桑氏回赠梁生之物,是侄儿多方设计取来的,那前半锦尚在桑氏处。”复恭道:“如今桑氏在那里?”杨栋接口道:“这桑氏即原任礼部侍郎谪贬襄州太守桑求之女。此女曾借住孩儿的房屋,孩儿因断弦未续,欲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