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女神总裁爱上我 >

第481章

女神总裁爱上我-第481章

小说: 女神总裁爱上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都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我再问你,这个水指的是什么?”
    “当然是百姓。”
    谢功明摇摇头:“这个解释太浅显、也太牵强。”
    “那是什么?”
    谢功明用手指沾了点儿茶水,在桌上写了一个字,才道:“官。”
    “什么意思?”
    “政治是一个圈子,一个人要想在这条路上活下去,就必须要想办法让自己融进这个圈子,这是当官的生存之道,可要想活的久还必须懂一种道。”
    “什么?”
    “攻守之道。”
    何锦芳似懂非懂。
    “你懂历史,今天咱们就来谈谈历史,这个人就是司马懿。
    三国中后期发生的事件不少,但诸葛亮跟司马懿在蜀魏边境的军事对峙和司马家族在魏国的崛起无疑是三国格局演变的主基调。
    司马懿原本只是文职人员出身,却最终当上了魏国的大都督、大将军,成为魏国政治、军事方面的头号实权人物,最终通过自己及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的功绩,掌控了魏国的朝政,最后由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晋朝。
    应该说,三国时代知名的谋略家、战术家人数众多,但有的英年战死,有的不幸病死,也有的因卷入政治斗争、不再受到重用而未得善终,虽然也有的人妥善终老,但真正建立巨大功业的,算起来还真只有司马懿一人。
    从个人成就来看,司马懿在去世之前分封为相国、安平郡公,达到了三国时期位居人臣者的最高水准,相比之下,诸葛亮也被拜为相国,但只被封为武乡侯,侯爵比公爵差了一大截。
    那么,历史为什么选择了司马懿呢?司马懿又是如何登顶的呢?
    根据我几十年的从政经历,归根结底就是四个字:攻守之道。”
    谢功明做了个手势,背着手在屋里踱步。
    “首先,司马懿活得长,活了72岁。活得长的优势使司马懿在境外的对手越来越少,也使得在朝内的竞争对手逐步被自然规律‘淘汰出局’,连主子也一个个离世而去,建立功业的环境和条件越来越好,最终在第四个主子曹芳时期成为了全面掌管魏国朝政的权臣。
    但是为什么其他谋略家却英年早逝,或死于战场或死于病床或死于政治斗争呢?
    其实,司马懿仗没比别人少打,战死沙场的概率不比其他人低,朝内的政治斗争没比别人少经历,关键是司马懿善于防守、能保防线不失,也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不丢,至于朝内的政治斗争则多次采用以退为进的战术,并在关键时刻发起致命一击,实现重大成功。
    司马懿活得长,使他更有机会去建功立业,而他活那么长,本身也是其大谋略、大智慧的体现。
    其次,也是最为关键的是,司马懿非常善于判断形势,评价厉害关系,驱动有利因素为己所用,同时预防不利因素。
    他由于从小就显示出过人之处,名声远播,因此曹操要让他出来任职,司马懿却看到汉朝已逐步衰微,不愿任职并且装病糊弄曹操。
    赤壁之战那一年,曹操以不任职就杀头来威胁司马懿,司马懿才只好在曹操麾下任职。而在曹操逐步崛起之后,在曹魏是否进位称王这个问题上,司马懿较早就表明了态度支持曹操,从而得到了曹操的信任;曹丕继任魏王后,司马懿又支持曹丕称帝代汉,成为曹丕登基的大功臣和亲信大臣,但司马懿却并未留下篡汉的罪名,黑锅都被华歆等人背了。
    在军事谋略方面,在与诸葛亮对峙的过程中,大力采用‘深沟高垒、拒守不战’的防御战略,并成功拖死诸葛亮,让诸葛亮将星陨落在五丈原——其实司马懿知道诸葛亮北伐面临很高的运输成本和物资压力,在蜀魏边境主要以山地为主的地形下,防御就是最好的进攻。
    第三,司马懿位属人臣,并无表露出不臣之心,且很得朝廷文官武将的拥戴。
    事实上,司马懿自从青年时代看出来汉日已日薄西山之后,一直是在为曹家和曹魏政权卖命,对曹魏的忠诚是看得出来的,起码一直到70岁发动高平陵政变之前是对曹魏政权忠心的。
    司马懿历经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位君主,一直为主子出谋划策,甚至领兵打战,外御强敌,内肃政纲,对魏国的强大和稳固有很大的功劳。
    除了军事上为魏国取得了对蜀汉和东吴的一系列胜利以外,司马懿在经济上也为魏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只不过老年时期的司马懿确实手段比较老辣,心肠也比较狠。政治斗争历来都是你死我活,没有办法。
    但司马懿在整个从政历程上一直没有大的污点,他凭借自己的功绩成功登上了魏国的权力制高点,整个过程看上去是在做臣子的道路上表现非常突出。
    在司马懿政治生涯的后期,皇帝不断给他生官加爵,增加食邑,他却一再推辞。
    从表面上看,他的确是曹魏大大的忠臣,可仔细想想,他未必不是在效仿曹操,给自己的子孙铺路,这是一招高妙的以退为进。
    第四,曹魏皇室自家的人材战略有误。
    封建时代里,皇室既要网罗天下人才为国所用,并且要擢升优秀人才,但同时也要培养自家的人才,这样才能保证皇室人员在个人素质上的优良,才能保证政权的稳定和顺利更替。
    而一代奸雄曹操生有24个儿子,在培育子女方面确实卓有成效,但最终选定曹丕为继承人后,曹丕这条血脉连续两三代都是短命的,传到曹芳手上时,8岁就登基做皇帝,怎么不大权旁落?
    而曹丕作为兄长,对自己的诸位亲弟弟一直是防范之心甚于任用之心,毒死了极有军事才干的曹彰,防范和压制极有文才的曹植,而在军事方面任用的却是曹操的养子曹真和曹休。
    曹氏的嫡系亲族被压制之后很难出头,也导致在人材的整体竞争方面,曹家落了在司马家的后面,才导致最终魏国大权落入司马氏手中,为司马氏取代曹魏创造了条件。”


第626章 坐山观虎
    第626章坐山观虎
    “第五、司马懿处于曹魏以防守为基本国策的历史时期。
    三国时期,在经历赤壁之战等几次较大战役之后,三国之间形成了以相应地形地貌为依据的国境线,三国彼此之间居险而守,国境线上易首难攻。
    孙权攻曹操的合肥之战、曹丕攻孙权的合肥之战、刘备攻孙权的夷陵之战、诸葛亮的出祈山伐魏、诸葛瑾多次向北攻曹,主动进攻者无不以失败告终。
    在这种情况下,魏国以位居三国之间最强国的地位,不求进取,只求防守,是自曹丕去世之后连续实行的政策。
    而司马懿也乐于完成防守的职责,虽然展示过攻击的能力,主要是在新城剿灭孟达、在辽东平定公孙渊,但这两次都是平定叛乱,跟国境线上的攻防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可以想见,如果司马懿掌军的时候,假设正处在魏蜀吴三国争夺国境线而不是国境线基本已形成的时期,那么司马懿必定要以进攻为主,那么其防守才能也就显示不了那么大的作用和意义,司马懿的权位也不会上升得那么快、那么高。
    事实上,司马家族主掌魏**政时,实行一般情况下以优势兵力进行防守、等待更佳时机才发动对蜀吴的进攻的军事战略是非常合理的,这也为最终司马家族重新统一神州奠定了基础。”
    说到这儿,谢功明顿了顿,又道:“司马懿逆袭成功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屡试不爽的道理: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强势者虽然能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业,但在更多的时候,只有善于防守者,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稳健攀升,直到最后登顶。”
    何锦芳思索良久,隐隐从丈夫的话里听出点儿什么,“你想学司马懿?”
    “进是一门学问,退也是一门学问,所以这段时间我才会有意的把很多事务推出去交给别人。”
    “你的病?”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这才是进退之道。”
    何锦芳终于明白了,其实谢功明根本就没病,他之所以装病,就是为了掩人耳目,给别人制造出他无心争权夺利的假象,这一招在历史上和政治上屡见不鲜,也屡试不爽。
    她忽然发现,虽然做了几十年的夫妻,但自己一点儿都不了解自己的丈夫。
    “其实你的本意还是想要连任的,对吗?”何锦芳小心问道。
    “刚才看了神州的历史,我们再来看看世界历史,你就不难发现,找对接班人,是政治强人必修的功课。
    性格坚毅,个性突出,几乎是政治强人的通用符号,为了推行政治理想,他们不惜使用铁腕手段。年轻力壮时,一切不在话下,一旦年老体衰,就要预先留下后路,既要防备政治对手反攻倒算,也要提防内部野心家阴谋篡位,可是这个接班人并不好找。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挑一个合格的直系亲属做接班人,似乎是最佳选择。
    上世纪末,约旦和叙利亚先后改朝换代,走的都是父死子继这条路子,只不过约旦的政权转换,更有戏剧性。
    早在60年代,约旦的侯赛因国王就把弟弟哈桑亲王,摆在王位第一继承人的位置上。
    直到上世纪末,病榻上的侯赛因国王突然宣布,解除哈桑亲王的王储资格,代以亲生儿子阿卜杜拉。
    34年的候补国王,一夜之间变成‘开缺太子’,哈桑亲王才终于明白,自己被哥哥耍了。
    能在波诡云谲的中东安身立命并成为中东地区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侯赛因国王的政治手腕非比寻常。
    他刚继承王位时,一来立足未稳,需要兄弟的有力支持。二来政局动荡,万一自己身遭不测,马上需要有人接过大旗。
    此时,哈桑亲王是当仁不让的储君人选。
    后来儿子长大成人,接受西方教育,娶了一个同样受过现代教育、又曾在ibm任职的现代女性。这样的清新形象,显然方便引领约旦适应现代化进程,还比老旧的哈桑亲王更容易赢得西方好感。
    于是,侯赛因国王把精锐部队指挥权交到阿卜杜拉手上,也就相当于把国家的未来,从弟弟转交给儿子。
    当然,兄弟并非永远是陪衬。
    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就把权力转到弟弟劳尔手上。
    从小就和哥哥出生入死,弟弟的忠诚早就在硝烟中得到认可。
    卡斯特罗就曾说过:‘全世界都知道我们多么憎恨任人唯亲,所以我选择他的原因非常简单:如果明天我在这场斗争中死去,我认为他的能力足以接替我。’
    挑一个继承衣钵的接班人,有时让掌权者颇费踌躇。
    再看看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搞斗争是个高手,发展经济却需要能干的亲信代劳。
    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他不断更换总理,希望挑一个能替自己守住天下的英才。
    这些人,在总理位置上少则数月,多则半年,走马灯似地换进换出,政府更迭就像换衬衫一样。
    当他提名现任总统担任总理的时候,所有人长吁一口气:看来老爷子的接班人,非他莫属。
    普京接任,俄罗斯逐渐恢复元气。政治上树敌颇多的叶利钦,得以安度晚年。直到去世,他都住在莫斯科郊外的豪华别墅,出入有警车开路,远行有专机服务。
    他每年可以出国远游10次,费用全由国家支付。
    克里姆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