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吕氏春秋 >

第8章

吕氏春秋-第8章

小说: 吕氏春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射。命主祠祭禽於四方。

是月也,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蛰虫咸俯在穴,皆墐其户。乃趣狱刑,

无留有罪,收禄秩之不当者,共养之不宜者。

是月也,天子乃以犬尝稻,先荐寝庙。

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窒;行冬令,则国多盗贼,边

境不宁,土地分裂;行春令,则暖风来至,民气解堕,师旅必兴。

○顺民

二曰: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

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得民必有道,万乘之国,百户之邑,民无

有不说。取民之所说而民取矣,民之所说岂众哉?此取民之要也。

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於桑林,曰:“余一

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

命。”於是翦其发,磨阝其手,以身为犠牲,用祈福於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

至。则汤达乎鬼神之化、人事之传也。

文王处岐事纣,冤侮雅逊,朝夕必时,上贡必适,祭祀必敬。纣喜,命文王

称西伯,赐之千里之地。文王载拜稽首而辞曰:“愿为民请炮烙之刑。”文王非

恶千里之地,以为民请炮烙之刑,必欲得民心也。得民心则贤於千里之地,故曰

文王智矣。

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於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

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钟鼓。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

来其心。有甘脆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身亲耕而食,妻亲织

而衣。味禁珍,衣禁袭,色禁二。时出行路,从车载食,以视孤寡老弱之渍病、

困穷、颜色愁悴、不赡者,必身自食之。於是属诸大夫而告之曰:“愿一与吴徼

天下之衷。今吴、越之国相与俱残,士大夫履肝肺,同日而死,孤与吴王接颈交

臂而偾,此孤之大愿也。若此而不可得也,内量吾国不足以伤吴,外事之诸侯不

能害之,则孤将弃国家,释群臣,服剑臂刃,变容貌,易姓名,执箕帚而臣事之,

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孤虽知要领不属,首足异处,四枝布裂,为天下戮,孤之

志必将出焉!”於是异日果与吴战於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

禽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此先顺民心也。

齐庄子请攻越,问於和子。和子曰:“先君有遗令曰:‘无攻越。越,猛虎

也。’”庄子曰:“虽猛虎也,而今已死矣。”和子曰以告鸮子。鸮子曰:“已

死矣,以为生。故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

○知士

三曰:今有千里之马於此,非得良工,犹若弗取。良工之与马也,相得则然

后成,譬之若枹与鼓。夫士亦有千里,高节死义,此士之千里也。能使士待千里

者,其惟贤者也。

静郭君善剂貌辨。剂貌辨之为人也多訾,门人弗说。士尉以证静郭君,静郭

君弗听,士尉辞而去。孟尝君窃以谏静郭君,静郭君大怒曰:“刬而类,揆吾家,

苟可以傔剂貌辨者,吾无辞为也!”於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朝暮进食。数

年,威王薨,宣王立。静郭君之交,大不善於宣王,辞而之薛,与剂貌辨俱。留

无几何,剂貌辨辞而行,请见宣王。静郭君曰:“王之不说婴也甚,公往,必得

死焉。”剂貌辨曰:“固非求生也。请必行!”静郭君不能止。剂貌辨行,至於

齐。宣王闻之,藏怒以待之。剂貌辨见,宣王曰:“子,静郭君之所听爱也?”

剂貌辨答曰:“爱则有之,听则无有。王方为太子之时,辨谓静郭君曰:‘太子

之不仁,过涿视,若是者倍反。不若革太子,更立卫姬婴儿校师。’静郭

君泫而曰:‘不可,吾不忍为也。’且静郭君听辨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

此为一也。至於薛,昭阳请以数倍之地易薛,辨又曰:‘必听之。’静郭君曰:

‘受薛於先王,虽恶於后王,吾独谓先王何乎?且先王之庙在薛,吾岂可以先王

之庙予楚乎?’又不肯听辨。此为二也。”宣王太息,动於颜色,曰:“静郭君

之於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客肯为寡人少来静郭君乎?”剂貌辨

答曰:“敬诺。”静郭君来,衣威王之服,冠其冠,带其剑。宣王自迎静郭君於

郊,望之而泣。静郭君至,因请相之。静郭君辞,不得已而受。十日,谢病强辞,

三日而听。当是时也,静郭君可谓能自知人矣。能自知人,故非之弗为阻。此剂

貌辨之所以外生乐、趋患难故也。

○审己

四曰:凡物之然也,必有故。而不知其故,虽当,与不知同,其卒必困。先

王、名士、达师之所以过俗者,以其知也。水出於山而走於海,水非恶山而欲海

也,高下使之然也。稼生於野而藏於仓,稼非有欲也,人皆以之也。故子路揜

雉而复释之。

子列子常射中矣,请之於关尹子。关尹子曰:“知子之所以中乎?”答曰:

“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请。关尹子曰:“子知子

之所以中乎?”子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非独

射也,国之存也,国之亡也,身之贤也,身之不肖也,亦皆有以。圣人不察存亡、

贤不肖、而察其所以也。

齐攻鲁,求岑鼎。鲁君载他鼎以往。齐侯弗信而反之,为非,使人告鲁侯曰:

“柳下季以为是,请因受之。”鲁君请於柳下季,柳下季答曰:“君之赂以欲岑

鼎也,以免国也。臣亦有国於此。破臣之国以免君之国,此臣之所难也。”於是

鲁君乃以真岑鼎往也。且柳下季可谓此能说矣。非独存己之国也,又能存鲁君之

国。

齐湣王亡居於卫,昼日步足,谓公玉丹曰:“我已亡矣,而不知其故。吾所

以亡者,果何故哉?我当已。”公玉丹答曰:“臣以王为已知之矣,王故尚未之

知邪?王之所以亡也者,以贤也。天下之王皆不肖,而恶王之贤也,因相与合兵

而攻王。此王之所以亡也。”湣王慨焉太息曰:“贤固若是其苦邪?”此亦不知

其所以也。此公玉丹之所以过也。越王授有子四人。越王之弟曰豫,欲尽杀之,

而为之后。恶其三人而杀之矣。国人不说,大非上。又恶其一人而欲杀之,越王

未之听。其子恐必死,因国人之欲逐豫,围王宫。越王太息曰:“余不听豫之言,

以罹此难也。”亦不知所以亡也。

○精通

五曰:人或谓兔丝无根。兔丝非无根也,其根不属也,伏苓是。慈石召铁,

或引之也。树相近而靡,或軵之也。圣人南面而立,以爱利民为心,号令未出,

而天下皆延颈举踵矣,则精通乎民也。夫贼害於人,人亦然。

今夫攻者,砥厉五兵,侈衣美食,发且有日矣,所被攻者不乐,非或闻之也,

神者先告也。身在乎秦,所亲爱在於齐,死而志气不安,精或往来也。

德也者,万民之宰也。月也者,群阴之本也。月望则蚌蛤实,群阴盈;月晦

则蚌蛤虚,群阴亏。夫月形乎天,而群阴化乎渊;圣人形德乎己,而四方咸饬乎

仁。

养由基射兕,中石,矢乃饮羽,诚乎兕也。伯乐学相马,所见无非马者,诚

乎马也。宋之庖丁好解牛,所见无非死牛者,三年而不见生牛,用刀十九年,刃

若新磨研,顺其理,诚乎牛也。锺子期夜闻击磬者而悲,使人召而问之曰:“子

何击磬之悲也?”答曰:“臣之父不幸而杀人,不得生;臣之母得生,而为公家

为酒;臣之身得生,而为公家击磬。臣不睹臣之母三年矣。昔为舍氏睹臣之母,

量所以赎之则无有,而身固公家之财也,是故悲也。”锺子期叹嗟曰:“悲夫!

悲夫!心非臂也,臂非椎、非石也。悲存乎心而木石应之。”故君子诚乎此而谕

乎彼,感乎己而发乎人,岂必强说乎哉?周有申喜者,亡其母,闻乞人歌於门下

而悲之,动於颜色,谓门者内乞人之歌者,自觉而问焉,曰:“何故而乞?”与

之语,盖其母也。故父母之於子也,子之於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

若草莽之有华实也,若树木之有根心也。虽异处而相通,隐志相及,痛疾相救,

忧思相感,生则相欢,死则相哀,此之谓骨肉之亲。神出於忠而应乎心,两精相

得,岂待言哉?

孟冬纪第十

○孟冬

一曰: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

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应钟。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肾。

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虹藏不见。天子居玄堂左个,乘玄辂,驾铁骊,

载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黍与彘,其器宏以弇。

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

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还,乃赏死事,

恤孤寡。

是月也,命太卜祷祠龟策,占兆审卦吉凶。於是察阿上乱法者则罪之,无有

揜蔽。

是月也,天子始裘,命有司曰:“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而成

冬。”令百官谨盖藏。命司徒循行积聚,无有不敛;垼枪涿陪蹋揲ケ眨

慎关籥,固封玺,备边境,完要塞,谨关梁,塞蹊径,饬丧纪,辨衣裳,审棺椁

之厚薄,营丘垄之小大、高卑、薄厚之度,贵贱之等级。

是月也,工师效功,陈祭器,按度程,无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

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

是月也,大饮蒸,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飨先祖五

祀,劳农夫以休息之。天子乃命将率讲武,肄射御、角力。

是月也,乃命水虞渔师收水泉池泽之赋,无或敢侵削众庶兆民,以为天子取

怨于下,其有若此者,行罪无赦。

孟冬行春令,则冻闭不密,地气发泄,民多流亡。行夏令,则国多暴风,方

冬不寒,蛰虫复出。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节丧

二曰:审知生,圣人之要也;审知死,圣人之极也。知生也者,不以害生,

养生之谓也;知死也者,不以害死,安死之谓也。此二者,圣人之所独决也。

凡生於天地之间,其必有死,所不免也。孝子之重其亲也,慈亲之爱其子也,

痛於肌骨,性也。所重所爱,死而弃之沟壑,人之情不忍为也,故有葬死之义。

葬也者,藏也,慈亲孝子之所慎也。慎之者,以生人之心虑。以生人之心为死者

虑也,莫如无动,莫如无发。无发无动,莫如无有可利,则此之谓重闭。

古之人有藏於广野深山而安者矣,非珠玉国宝之谓也,葬不可不藏也。葬浅

则狐狸抇之,深则及於水泉。故凡葬必於高陵之上,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湿。

此则善矣,而忘奸邪、盗贼、寇乱之难,岂不惑哉?譬之若瞽师之避柱也,避柱

而疾触杙也。狐狸、水泉、奸邪、盗贼、寇乱之患,此杙之大者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