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网络大亨 >

第332章

重生之网络大亨-第332章

小说: 重生之网络大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静香的预产期是十月二十一日,可天晓得会不会是那天生,这预产期总是没个准的时候,不是早就是晚,掐着日子来的那都是新鲜事。
  “这倒是,就是到时候怕安排不过来。”叶霆摸着下巴说,他是大忙人,跟着王远山成天的乱处忙活,要不是明天王远山要去岭东深圳,他也抽不出空过来,晚些还要回去准备行李,也就是三四个小时的空闲。
  “我倒是安排得过来,要是琅东的事,你不表态,我就直接找子轩提,这件事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定得下来的,到时还要做招标,最快也要到明年一月才能有个准。”潘铎喝了一杯又一杯,让于骏怀疑他都快有茶瘾了。
  喝酒有酒瘾,吸毒有毒瘾,喝茶也有茶瘾,不看那些年轻时喝着淡茶的,到了老年时一杯茶泡下去只见茶叶不见水,都要在茶叶里找水喝,一口下去能让人半天精神十足。
  “琅东的事慢慢再说,要是文姐和梓明事的婚事能在一月办的话,我想还能找宁省长聊一聊。”于骏说道。
  “你管梓明叫哥,还叫什么宁省长,你叫他声伯伯又不会少你块肉。”叶霆笑道。
  “嘿,那倒不是。”于骏一笑。
  有传言说文静要在换届的时候提为公安厅副厅长,刑警总队队长,就算是两年后的事,到时她也不过三十一岁啊,怕是国内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了。
  不过有着铁板一样的破案记录在,纵然是有人多嘴,也能堵住些。
  韩跃在快六点的时候赶来,陶炬和小绿还不见人影,吴妤给两人打了个电话,说是步行着走过来,还在路上。
  陈海龙也跟来了,让潘铎和叶霆都笑起来,让于骏说中了,一副要钱的架式。
  “韩叔,您也别开口,我心里清楚着,公安系统的电脑我让云电的人去看看,要是需要换代的,都换,我再让人去上海买一百辆桑塔纳做警车,成不?”于骏起身给韩跃倒茶,边倒边笑着说。
  韩跃一听就笑了,于骏知情达趣,不枉这些年帮他的忙。
  “刑警队有时候需要去山里”陈海龙笑道。
  于骏也笑了:“成,再给刑警队二十辆猎豹。”
  大家都笑起来,叶霆指着陈海龙说:“海龙,你还真把于骏当财主了?”
  “嘿,他就是个大财主。”陈海龙笑道。
  破鱼先上来,再来个兔子肥肠锅,没那些官面上的拘束,大家卷起袖子就吃起来,过了五六分钟,陶炬才拉着小绿赶到,被罚了两杯酒,小绿也饶了一杯,才坐下来加碗筷跟着吃。
  于骏总共要赞助市府各类机关的钱多达十亿,有换成等价实物,配合着市里老干部管理局、扶贫办等单位送到家里的油盐茶米,直接给刑警队的千万元的办案经费,这是唯一一笔直接拿出现金的资助,其余的都换成了各种的实物。
  还包括了帮助困难家庭交纳总共一年的房租费用,这里就有好几千万元。
  随着云广的高速发展,廉租房、保障性住房会成为很严重的问题,新鼎泰早就开始囤地了,在必要的时候,于骏会给整个云广地产界沉痛一击。
  其它的资助都具体的涉及到各类的机关,都是真正有需要的地方,倒是让人连捞油水的地方都没有,惹得各种人说是非的也不少。
  但真敢做出什么恶心人的事,却是谁不敢,西岭不单是云广第一纳税大户,在政界的影响力同样不做第二人想,谁吃多了撑的想找西岭麻烦,就是胡渭北,在东高新区做这个主任,想要好好干,也只能小心翼翼,不去触犯于骏的逆鳞。
  酒到中巡,赵晋一、褚云博也赶了过来,两人在东高新区的鑫贵请客,听说大家都在这边,就吃到一半,安排人把那些外商送去洗脚,就跑来凑热闹来了。
  聊到江晋荣在失去DHL、UPS等企业的订单后在支撑了半年,终于决定把厂子关了,回浙北的事,赵晋一就说:“整件事对云广的招商还是略有些影响,浙北省府方面的话,让原本愿意来云广的企业都有些介意,连带着苏南的企业都不大愿意过来。”
  任广平拿这件事说话,对云电本身的影响不大,云广市府却是代为受过了。
  “好在过来云广的主要都是岭东的企业,影响还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褚云博看到于骏没说话,就笑着说道。
  “不知江总的病治得怎样了”
  好半晌,于骏才缓缓的说出一句,差点让知情人都把嘴里的酒、汤都喷了出来。
  陶炬憋着笑低头扒饭,连小绿都涨红了脸,在场这些人谁不清楚江总落得那男性病都是于骏给折腾出来的,算是江晋荣在云广最惨痛的打击了。
  怕他宁愿着整个都熄火,都不愿自己的儿子落个阳萎吧。
  谈笑过后,潘铎要赶回蓝江,正准备跟于骏告别,搭叶霆的车去总站做快巴回蓝江,还是常务副局长,虽说控制了整个局里,过来主要还是探亲和走访,就没让司机开车送过来。
  于骏却是意外的接到了宁泊远的电话,说想跟他明天谈一谈。
  电话里听不出宁泊远的意思,但宁省长亲自打电话过来,不会是小事,于骏想着连夜赶去蓝江,早上倒能早些去省府。
  跟潘铎一说,倒省了他去坐快巴,陪着于骏回水晶宫带了几件换洗衣服,就坐上迈巴赫62连夜赶往蓝江了。
  到蓝江的时候都快是凌晨,除去像是在投射在雾气中的路灯,道上半点行人都看不到,静得不带一点的喧哗。
  “这就能看出蓝江的落后,要是上海、京城、广州,凌晨才是笙歌夜舞的好时光吧,路上不会安静得像这样。”潘铎感叹道。
  “云广现在夜里也繁华吵闹得紧,特别是云科大、西高新区一带,市中心更不用说,也不是一步登天似的,都是一步步的慢慢走过来,你在城规局感触深一些吧,普通市民还是浑浑噩噩一点感觉都没有。”于骏笑道。
  “我能猜到宁省长找你谈什么,或者还是我说的琅东的事,”潘铎下车前拍着于骏的腿说,“或许再长远一些会涉及到整个蓝江的定位。”
  “这些事找我谈?”于骏一怔。
  “有了云广和柳水的杰作,找你聊聊这些,也是有可能的,你先做好准备吧,”潘铎扶着车门看着谢青帮自己在后备厢里拿行李,又说,“地方政府主要还是做经济方面的工作,说到经济这方面,你可是有很大的发言权。”
  于骏若有所思的点头,冲他挥手告别。
  
  第三更
  
  


 第一百一零六章 尴尬蓝江

  宁泊远爽朗的笑声从外头传出来,等了约莫有十来分钟的于骏站起身,看向大门。宁泊远的秘书,快步走上前将门拉开,几秒钟后,于骏就看到了宁泊远那张清瘦的脸孔。
  示意于骏坐下,宁泊远的秘书走出门外,将门带上,办公室里只剩下宁泊远跟于骏,倒有种法不传六耳的说话架式了。
  有着宁梓明和文静的关系在,跟宁泊远非是第一回见面,于骏倒不会感到拘束,但也执晚辈礼笑着称呼了一声宁伯伯。
  “我这办公室里的茶叶可没子轩给林老带去的好喏,还喝着习惯?”宁泊远笑吟吟的说。
  过年时同林薄阳去京城看望了林老,自是知晓林子轩每年都有给林老带茶叶的习惯,在那里喝的茶,就是宁泊远这等的高官都是不曾喝过的,想来于骏的身家比起林子轩只高不低,这要有喝茶的习惯,那怕是瞧不上的了。
  “我对茶都没有太大的要求,”于骏笑道,“宁伯伯的茶,总是好喝的。”
  宁泊远伸出手指,笑着点了点他,说道:“我的茶好喝,我的事可不好做啊。”
  听宁泊远话里的意思要话到正事,于骏正了正身子,身前略倾着留意听着。
  “岭西自来都是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蓝、柳、云,GDP相差不远,总不会有10%以上的差距,而这两年云广靠着IT代工、研发、生产、销售,信息网络等高科技的产业,将蓝江远远抛在身后。就是柳水,也依靠着稀土采掘、分离、研发、钢铁的炼造、小型车制造、石化等重工业超越蓝江,让蓝江这个省会城市反而在云广、柳水的光芒下显得黯然失色。”宁泊远叹道,“原订的五年计划,是要将蓝江做成东盟进军国内的桥头堡,东博会起初办得有声有色,现在在云、柳两市的大跃进的庞罩下,看来是要做着些微调了。”
  蓝江是最靠近越南的省会城市,而越南在东盟十年中无疑是相对出色,发展速度极快的国家,在1999年起,蓝江就按广州博览会的形式创办了中国—东盟博览会。
  但比起广博会的热闹喧嚣,面向全世界节节攀升的成交额来说,东博会还是远远的比不上。去年的东博会在会上才签订了八亿的合同,连广博会的零头都算不上吧,就是今年,也才刚刚超过十亿,虽说增长速度达到了两位数,但跟省府的雄心比起来,还差得太远。
  光靠东博会一项想要在五年计划内给蓝江的经济增长增加些动力,作用还是太小。
  况且云广、柳水二市,特别是云广的突然崛起给蓝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宁泊远不说,于骏心里是有数的。
  相比起云广国际型的旅游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柳水解放后首批重工业基地城市,丰富的矿石资源,蓝江的定位一直都不清晰。
  在五十年代前,云广又曾在数百年里作为着岭西的首府,拥有着极深的人文资源和文化内含,云广的崛起,让蓝江的官员如人饮水,冷暧自知。
  特别是那些年过七十,曾在云广出生工作过的老革命,老红军。
  “岭西的情况可以参照一下苏南省,苏南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情况跟现在的岭西有些类似,苏州的GDP占据着第一位,接着是无锡,再往下才是省会南京,之后是差距相对较大的,南通、常州、徐州等市,无论是在知名度还是GDP上都比苏、无、南要差一截,”于骏说道,“岭西也是一样,去除蓝、柳、云外,像临港、林玉、南海等市,在外头谁知道?但确实也有些不同,南京是做习惯了老三,解放后,苏州、无锡的GDP就一直在南京之上,而蓝江却是在这两年才被云广、柳水超出的,蓝江、省府的官员心里还未能适应,也是能理解的。”
  宁泊远对这些情况都很了解,他想听于骏更深一层的剖析,找于骏来,不光是想让他把投资重点偏向蓝江,同时也是想让他帮着做些参谋,要光是想要建厂的话,那宁泊远的目光也显得太短浅了。
  掏出烟点燃,把烟盒放在两人中间的深色茶几上,宁泊远抬手示意于骏继续往下说。
  “蓝江整个城市都有些像是那些中等大学毕业的新生,颇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要让整个蓝江做纯代工型,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在区域上的优势又无法表露,毕竟云、柳靠近岭东,做承接也要方便一些,而想要做物流补贴,据我所知,林玉也有过尝试”
  研究云广、柳水二市经济发展的所谓专家,只看表面,做着纸面分析,把两市的经济跃进轻而易举的归化为两点,一是相对岭东更为低廉的市场劳动力,岭西本地的劳动力自是要比岭东的劳动力的工资要低上3040%,二是物流补贴。
  但却忘记了云广、柳水二市在职业培训方面下的工夫,光是这一点每年两市的投入都在四五亿元之上,跟着岭东那些大型的人才培训公司,用工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