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超能高手在都市 >

第517章

超能高手在都市-第517章

小说: 超能高手在都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没有想到,这个部门的负责人居然会如此的年轻?眼前这个年轻人看起来也就是二十岁左右吧?
  如果是负责监察天下,作为纪委的补充,那行政级别要怎么定?
  要知道,全国纪委书记可历来是由巨头人物兼任的,尽管纪委书记这个职务只是副国级的职务,但是由于一直以来的对于纪委工作的重视,使得负责兼任的纪委第一书记基本都是正国级职务。
  那么负责监察天下的部门,职务也不会太低吧?哪怕副国级有点夸张,正部级总该有的吧?
  可眼前这个年轻人看起来才二十岁左右啊二十岁出现正部级,这是天方夜谭吗?
  “安逸没有行政职务,也没有党内职务,他只负责监察,而是否需要用到他们监察得来的信息,则是其他部门的事情。基本上,安逸负责的这个部门的意义,只是一群影子而已。”
  韩老将军适时的解释了一句。
  这才把曹颖龙从极度的震惊中将将拉了回来。
  没有行政职务和党内职务?但是却偏偏会负责这么重要的事情这种感觉还真是奇怪啊
  曹颖龙有些不知道该作何反应,实在是听到的内容在他的理解中太过怪异了些。
  “曹部长,大家都是为了让这个国家更好,我觉得,在这样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我们之间会有很多共同的话题,这几天还要在这里陪老爷子,安逸恐怕没有时间,等到空闲的时候,安逸一定主动登门拜访,希望到时候,曹部长不要将安逸拒之门外就好。”
  秦安逸温和的说道。
  “秦少言重了。”曹颖龙赶忙回道。
  “好了,颖龙先回去,扶正的事情你不要多想了,好好gan你的工作,至于职位,自然是谁干的好谁来的。”
  韩老将军挥了挥手,却等于是给了曹颖龙一个重若千斤的承诺。
  “是,多谢老爷子了。”曹颖龙一个深深的鞠躬,直起身子后又看了秦安逸一眼,这才转身离去。
  
  正文 第九百零九章 不明白
  
  从韩老爷子家的四合院出来的时候,曹颖龙的脸色也和之前那些人一样,没有任何变化。
  不过在这张维持着冷静的表情之下所隐藏的却是滔天骇浪一般的心情波动。
  曹颖龙匆匆而去,根本没有丁点的心思和外面最后还等着的那两个人打招呼。
  一开始对于其他人出了四合院就直奔停车的地方走去,根本不跟他们寒暄的做法,曹颖龙在心里还有些诽谤,不过此时此刻,他却很是明白了之前那些人的心情。
  受到了这么多消息的冲击,确实需要自己一个人好好的静一静,这个时候,即便是老于仕途的这些老官僚们都没什么心思再去和别人虚与委蛇了。
  想来之前离去的人和剩下的两个还等在那里的人都应该和他所经历的差不多吧?
  回了自己的车上打着了发动机,曹颖龙一边开着车一边陷入了莫名的思索。
  有了之前韩老爷子那几句话,他扶正的事情便完全不用再担心了,既然韩老爷子决定出手,区区一个部门长的职位根本就是手到擒来的。
  问题是,韩老爷子为什么会突然决定要帮他?
  父亲的那点情分根本不可能促使韩老爷子做出这样的决定,所以只能是因为那个秦安逸!
  看来这次回去要找几个人好好的聊聊了,尤其是其他几位和他一起被召唤过来的,其中似乎一多半都卡在更进一步的关口上!
  直到此时此刻,曹颖龙才终于彻底的安下了心仔细的去思索这件事情,他这才发现,原来被叫来的十几人,基本上都属于没什么太过深厚背景的人,自身也基本上处于各自政治派系的边缘,远远算不上核心的地位。
  在官场上尽管身居高位,却由于后劲乏力而没什么继续进步的可能,尽管手中有着不错的权力,可是对于那些大派系来讲,都是些老迈的人物罢了,哪怕换一个更有冲击力的年轻人,都要比他们的未来和前景更加广阔光明的多。
  也就是说这次被叫来的十几个人,都是属于地位比较尴尬的!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的人!而且这些人的家里似乎都能和老爷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人中,很多甚至就已经是其他官员的靠山和背景,自己本身没有多少能量可以发挥了。
  那么老爷子召唤他们的同时应该也都在帮助他们的目地是什么?难道是希望他们这群人可以抱成团,形成一个新的同进退的团体不成?
  而这个团体的核心难道便是要以那个秦安逸为主?
  或许老爷子的目地是想要给那位秦少组成一个足够有分量的团队,让秦少在体制内也可以发出必须让人重视的声音?
  再联想到这个秦少负责监察天下,却同时只能是监察的职责似乎这样的猜测还相当靠谱呢!
  只是自己这些人虽然看起来确实都是各自派系的边缘人物,但终究还是有派系的,饶是以老爷子的身份,这么光明正大的挖角也会出现问题的吧?
  国内的政治派系基本上并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分水岭,派系与派系之间的差别往往是执政理念上的差别,目前来说,只有两个派系是因为地域的关系而分出来的。
  其中一个便是著名的海洲帮!
  说起来海洲帮能够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政治派系是有着相当的偶然因素的。
  原本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末,总设计师所指定的接班人是红阳同志,但是因为路线的错误以及政治主张方面的问题,在八十年代末给国家带来了一次颇为不应该出现的。
  幸好当时总设计师尽管没有挂太多的党内职务,却始终站在最高处把控着局势,这才没有让国家再次步入到十年的黑暗当中。
  不过红阳同志也因此成了我国建国至今唯一一位在任期间就被去职拿下的一号首长。
  随后总设计师便指定了用来替代红阳同志的新一代核心领导人,也就是接下来影响了国家十几年高速发展的第三代核心领袖。
  而这位第三代核心领袖,正是海洲帮的旗帜!
  从这位核心领袖的地位确立之后,海洲帮的大势便渐渐形成,国内再无其他派系能与之一较长短,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团派的崛起才将将和海洲帮形成了两强对立的局面。
  并且在第三代核心领袖退下后执掌了共和国八年的最高政权。
  然而在今年的换届中,属于海洲帮的储君再次拿回了海洲帮的旗帜。
  除了海洲帮和团派以外,其他的派系基本上都是因为执政理念相近而渐渐的聚在一起,同进同退,共同抵挡这风波诡异的政治浪潮,所以对于派系内成员的约束实际上也并不是很严格。
  可即便如此,要想让他们这些人真的改弦易辙,仍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到了他们这样一个地位,改换门庭是极为冒险的行为,甚至有可能不得善终。
  所以这件事得好好的考虑考虑最好是能叫着其他那些人一起聚一聚。
  曹颖龙的脑子快速的转动着,开车的同时将这些利益得失挨个在脑子里计算着,却很难得出一个真正让他满意的答复。
  
  韩老爷子的四合院里也终于清净了下来,所有被韩老爷子叫来的人都已经全部离开,秦安逸连续见了这么十多位部级高官,多少有些麻木。
  同时心里面也明白了韩老爷子的意思。
  只是秦安逸有些疑惑的问题在于,韩老爷子为什么要这么帮他。
  能够监察天下,无疑是极大的权力,但是如果在体制内没有足够的声音和力量,他依旧会是边缘人物,对于这个国家的影响力永远不可能达到多大的程度。
  这也是之前秦安逸和卫青海发生争论的原因所在。
  而韩老爷子却在用自身的威望和人脉在给秦安逸凝聚体制内的力量,并且这股力量绝不容任何人小视!
  尤其是这些人如果真的愿意接受韩老将军的安排,在秦安逸的背后可还站着一个卫青海!
  卫青海并不完全算是海洲帮的人,如果严格来说,卫青海更像是一种新锐的政客。在卫青海的麾下,也已经形成了一个颇为强力的圈子,但是似乎储君对于这一点,并不反感
  “好好整理整理今天的这些东西,你在回家过年之前,要去和他们再见一见,光靠着我是没用的,你还需要展示出自己的力量。”
  韩老爷子见了一下午的人,看起来有些疲惫。
  “是老爷子,我不明白,您为什么要这样帮我。”秦安逸恭顺的回答完后忽然问道。
  “为什么?”韩老爷子深深的看了秦安逸一眼,继续道:“因为有些事情,哪怕以我现在这样的年纪,也是和你一样的心情。”
  
  正文 第九百一十章 落下帷幕
  
  秦安逸在韩老将军的家里住了五天的时间,这五天的时间里,关于海洲市长赵单河的消息漫山遍野的出现在秦安逸的耳朵和眼睛里|i^
  普通民众无法知晓这些消息,但是秦安逸可以。
  躲在韩老将军的家里足不出户,却反而可以更加轻易的获取各种各样堪称绝密的信息,而且这些信息韩老将军完全不会瞒着秦安逸,而是在底下人进行汇报的时候会拉着秦安逸一起聆听。
  不久前对赵单河的各种调查开始发挥作用,在赵冕案所造成的强大社会压力面前,赵单河逐渐的出现在了媒体和民众的视线当中。
  赵冕的身份和赵冕的背景在舆论中被无限放大,以及包括为什么赵冕可以得到如此的法律上的优待也全都被推到了赵单河身为海洲市长的身上。
  尽管这样的猜测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却让整件事情完全上升到了另外一个高度。
  普通的案件变成了特权和民主的对抗,一下子就点燃了民众们那脆弱的神经。
  而就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关于赵单河的一封实名检举信却忽然出现在了国家纪委之内,同时也在网络上流传开来。
  由于群情激奋,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上的热潮不但没有丝毫减弱的意思,反而变得越来越火爆,以至于面对着这张检举信,国家纪委不得不第一时间给出了应对和答复。
  民意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个国家来说,很多时候,什么都不是!
  但是当这些民意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真正的汇聚在一起的时候,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去真的无视又或者毫不在意。
  人民的力量是弱小的,但是同时,人民的力量也是伟大的。
  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凝聚在一起。
  对于赵单河的案子,国家纪委无比重视,由纪委的第一副书记亲自带队,组成一个成员规模相当庞大的调查组下到海洲进行相关调查。
  由于检举的内容过于详实,所有的证据也实在是太过真切到不容置疑的地步,所以赵单河在被检举的第一时间就直接被限制了行动,尽管还没有被双规,却已经倾覆在即。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网络上的风潮必定是有人在引导才能够形成的,而这封检举信的内容如此真实,证据如此详尽,显然也不可能是一时半会就可以弄出来的。
  必然很早之前便有所准备,却借着赵单河儿子的案子所引发的这种人民的共鸣而恰到好处的爆发了出来。
  偏偏赵单河在自己儿子的这起案上相当不谨慎的扮演了一个并不光彩的角色,关键是还让人在网络上被披露了出来。
  如此轩然大波之下又出现了那一封检举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