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在美国 >

第171章

重生在美国-第171章

小说: 重生在美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价格不是谁说了算的,而是由市场部门来敲定的,他们参考了市面的各种计算机价位和性能之后,给出了如此高的价位。
    “1000万美元!我的天哪,这简直比抢银行还要来钱快!”
    艾力克斯对这个定价也感到很吃惊,不过他并没有拒绝这样的价格,计算机卖得越贵,他赚到的钱就越多。
    “那么我们的初代计算机要怎么处理?难道要开始停产么?”对于这个问题,市场部门的人就开始有分歧了。
    有的人认为:“当然不能停产,我们还得继续出售初代!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买得起克雷i型计算机!”
    马上有人反驳说道:“克雷i型计算机在性价比上要高过初代计算机好几倍!对于初代计算机这种即将要被淘汰的产品,我们应当逐步减少出货量!”
    “话也不能这样说,初代计算机的价格还是比较适合中低端用户需求的!”
    “可是两种机型都一起生产的话,势必会造成自己跟自己竞争,这样会得不偿失!”
    “还有就是,我们不能将太多的产能分配给利润过低的初代计算机吧。每出售一台克雷i型赚到的利润比出售四台初代计算机还要高!”
    这样的争论很多,大家意见都不统一,于是只能让上头的人来做出决定。他们找到艾力克斯和西摩?克雷,想要得到一个明确的指示。这势必会影响到今后公司发展的方向,不得不谨慎小心。
    艾力克斯听完了市场部门的意见之后,他回头问西摩一句:“你怎么看?”
    西摩想了想,说道:“我们是商人,当然是追逐利润最高的方向去了。”
    听到这样的回答,艾力克斯笑了笑,他对市场部门的人说道:“继续生产初代计算机,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降低初代计算机的售价。嗯,你们先研究一下看看要降多少合适吧。我的意见是降价幅度在10%到20%之间就可以了。”
    “还要继续生产初代?而且要降价?这是为什么?”西摩不明白的问道。
    艾力克斯向他露齿一笑:“因为这个市场还有ibm公司,我们这样做可能赚的少了一些,但是长远来看是能够赚得更多!”
    市场部门的人和西摩都觉得有些惊讶,不过很快他们就反应过来了,ibm公司一直都是cpt公司的竞争对手。虽然初代计算机的出现让ibm公司受到了冲击,可是依旧没有办法将ibm公司打趴下去,毕竟人家家大业大,拥有非常雄厚的实力。
    现在cpt公司有了新的机型,然后又将初代计算机降价,势必会导致ibm公司的市场份额被挤压下去,只要持续几年就可以将ibm公司完全挤出计算机主流市场。以后计算机市场就是cpt公司一家独大,再也不怕ibm公司搞出什么意外事情来。
    艾力克斯深信,高端市场已经没有悬念,只有在中低端市场上ibm公司才站稳脚步,现在他是想连中低端市场都要跟ibm公司争上一争。
    克雷i型计算机是基于艾力克斯发明的集成电路板的发明,“初代”晶体管计算机虽然也使用了集成电路板技术。可是当时艾力克斯制造得匆忙,并且为了配合当时时代技术限制,牺牲了很多性能。
    西摩?克雷就不一样了,他从“初代”的身上得到了启发,然后又跟艾力克斯进行过深入的交流,于是弄出的这台“克雷i型”计算机远远比“初代”要先进很多。
    当“克雷i型”计算机研制成功的消息向外公布时,立即震动了整个科学界,就连那些普通人也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人们纷纷打听,这台计算机的详细参数和售价。
    世界各国的新闻社纷纷报道这一重大消息,“克雷i型”计算机的照片被刊登到了报纸头条,还有西摩?克雷一举成名,要有成为计算机研究第一人的趋势。
    《洛杉矶时报》说道:“cpt公司在计算机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克雷i型无人能挡!”
    《纽约时报》说道:“西摩?克雷让人类的计算能力提升了十倍!他的机器让人类变得更加聪明!”
    《华盛顿邮报》说道:“cpt重拳出击,ibm失败出局!克雷i型计算机的性能远远超过ibm360计算机,让它还没被制造出来就已经落后淘汰!”
    发行量经常位居美国第一的《华尔街日报》对于这件重大事件也是紧追不舍,平时只关注金融信息的报纸也说道:“克雷i型计算机的诞生必定会对金融市场造成影响,超级计算机的提升就是金融发展的动力!”
    《纽约每日新闻》说道:“自从初代晶体管计算机诞生之后,cpt公司一直占据着计算机领域的最高峰!现在克雷i型的出现,进一步稳固了他们的霸主地位。”
    《芝加哥论坛报》说道:“新王诞生,旧王已死!cpt公司势必要取代ibm公司,成为计算机领域第一无二的王者!”
    英国作为美国的兄弟国家也对此大肆报道,《泰晤士报》、《卫报》、《观察家报》、世界新闻报》等英国报纸纷纷对此深入报道。
    苏联、古巴、中国等国家也对此消息进行了报道,他们纷纷在报纸上回顾了计算机发展历史,强调计算机对人类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在气象预报方面,我们可以用超级计算机模拟复杂的气流、洋流变化,预测天气走向,从而避免或减缓气象灾害给人类带来的破坏。在地震预报方面,超级计算机能计算各种地层应力变化,模拟地壳运动,这将帮助人们探索地震预测方法,从而减轻与地震相关的灾害风险。除此之外,还能进行风洞试验、汽车设计、研究宇宙奥秘”
    美国政府科研部门对于克雷i型计算机的出现,更是欣喜若狂,他们纷纷向政府提出购买预算,想要尽快将这台计算机装备起来。面对这样的大势所趋,ibm公司再强大也没有办法阻拦别人去购买cpt公司的计算机。(未完待续。。)

第187章 50亿的豪赌
    cpt公司的计算机销售策略很快就开始执行,艾力克斯只是提了个大方向,具体细节自然有相关的人员去完善。
    对于ibm公司来说,影响最大的并不是克雷i型计算机,因为他们的市场份额一直都定位在中低端。高端市场,ibm公司是没有办法跟cpt公司竞争了,每次他们试图冲击高端市场,都会被改进型的初代计算机给击退。
    幸好计算机这种东西,不管价格定在多少,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都是属于高利润产品。ibm公司毕竟人脉广厚,只要他们能够拿得出产品,就会有人去订购。差别只在于赚多赚少,卖多卖少罢了。
    虽然克雷i型计算机价格高达1000万美元,可是依旧拿到了很多订单,特别是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他们对这种世界运算最快的计算机的需求是迫切的。
    特别厉害的是,cpt公司的初代计算机宣布大幅度降价,其价位已经让很多中低端客户蜂拥而至,想要进一步了解情况。很多用户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立即舍弃了ibm计算机,转向cpt公司的初代计算机。
    ibm公司简直是被这个消息给惊呆了,这架势完全是要赶尽杀绝啊!
    这个月ibm公司的晶体管计算机研发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他们本以为自己能够抢先一步推出,就算没能够抢先推出,也能够在性能上与“克雷i型”计算机持平。
    没想到的是他们完全被糊弄了。cpt公司以前公布的计算机参数设定是一个烟雾弹,是用来愚弄他们这些竞争对手的。真实的“克雷i型”计算机性能远比他们当初拿到的数据要好上几倍都不止,更不用说他们这些以拿到数据来做参考的计算机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们的计算机还在研发当中,就已经被人家甩出了八条街那么远!”小沃森气急败坏,他在会议上连连质问,想要弄明白自己是不是被手下给愚弄了。
    ibm公司的副总裁利尔森在其他人的注视下,只能硬着头皮回答说:“这是因为他们采用了最新的集成电路板设计,我们的研究人员分析过了,cpt公司对于集成电路板的研发有了重大突破,以致他们的计算机要比我们的先进许多。”
    “我们难道就不能走到他们前面去么?既然知道集成电路板重要。我们也使用了这样的技术。那为什么不抢在他们研发之前弄出更加先进的技术?”小沃森依旧气愤难平,追究手下的责任。
    这个时候,研究主管沃利回答说:“这个恐怕有点困难,我们只是拿到了集成电路板的使用权。没有办法在它的基础上改进。除非我们能够绕开这个专利。否则会一直受制于人。”
    “那就绕开它。给我绕开这个见鬼的专利!”小沃森咆哮道。
    研究主管沃利犹豫了一下,回答说:“那得要花很多金钱和时间才能做到,否则的话。我们最多也只是能够跟cpt公司的集成电路板技术持平。更不用说要超越对方了。”
    小沃森下达的指令是研制由集成电路组成的系列电脑,尽早淘汰过时的晶体管机器。利尔森马上组建了一个工程师委员会研究新机器方案。
    几经研讨,委员会无法取得共识,两个月过去后,方案还没有理出头绪。大家众说纷纭,都想要拿出一个绝好的方案,可是能够超过“克雷i型”计算机的方案又怎么可能会简单。
    平时性格温和的副总裁利尔森也坐不住了,他对委员们发火说:“你们统统给我搬进旅馆,搞不出方案谁也不许回家!”利尔森派车把工程师们送到康涅狄克州,“关进”一家汽车旅店里。
    一周之后,一份长达8页纸的报告完成,黑体标题醒目地写着“ibmds(屠龙勇士)系统电子计算机”。
    新电脑系统用屠龙勇士(dragon…slayer)为名,简称为ds系统。他们表示ibm要以屠龙勇士的心态挑战cpt公司,想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决心。
    利尔森粗略估算出需要的费用:“研制经费5亿,生产设备投资10亿,推销和租赁垫支35亿。整个屠龙计划总共需要投资50个亿!”
    要知道,美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也才用了20亿美元。
    美国的新闻界惊呆了。那边“克雷i型”计算机的新闻还没尘埃落定,这边ibm公司的屠龙计划就已经闹得喧嚣不已。
    《纽约时报》说道:“蓝色巨人誓要屠龙,计算机市场又起波澜!”
    《华盛顿邮报》一项都被人为是美国最有公信力的媒体,它也在报纸上大声说道:“cpt公司刚刚登顶,ibm公司就已准备好将其拉下马来!”
    《幸福》杂志的通栏标题是:“ibm的50亿元大赌博!”
    《纽约邮报》则有些幸灾乐祸:“两大公司的拼命搏斗,得益的是广大消费者。”
    《巴尔的摩太阳报》对于ibm公司的举动毫不看好,它在报纸上说道:“只有失心疯的人才会孤注一掷,ibm公司要是屠龙失败,将会掉入无底深渊!”
    小沃森自己也承认,这是他一生中所做的“一项最大、最富冒险的决策”。
    下一步是为“屠龙项目”物色技术设计的主帅。小沃森一开始想要挖西摩?克雷过来,敌人的主帅如果能够被弄过来,这屠龙计划就成功了一半。
    可惜的是西摩根本就没有理会ibm公司伸出的橄榄枝,他非常的干脆的拒绝了:“我在这部待得很好。暂时还不想挪位置!”
    当然好了,艾力克斯并不是普通的老板,他能够看穿其他人的想法,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