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东周列国志 >

第22章

东周列国志-第22章

小说: 东周列国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亦遣人来谢,因请南宫长万。鲁庄公释之归国,自此三国和好,各消前隙。髯翁有诗曰:

乾时长勺互雄雌,又见乘邱覆宋师。

胜负无常终有失,何如修好两无危?

却说南宫长万归宋,宋阂公戏之曰:“始吾敬子,今子鲁囚也,吾弗敬于矣。”长万大

惭而退。大夫仇牧私谏阂公曰:“君臣之间,以礼相交,不可戏也。戏则不敬,不敬则慢,

慢而无礼,悻逆将生,君必戒之!”阂公曰:“孤与长万习押,无伤也。”

再说周庄王十五年,王有疾,崩。太子胡齐立,是为信王。讣告至宋。时宋阂公与宫人

游于蒙泽,使甫宫长万掷乾为戏。原来长万有一绝技,能掷赖于空中,高数丈,以手接之,

百不失一。宫人欲观其技,所以阂公召长万同游。长万奉命耍弄了一回,宫人都夸奖不已。

阂公微有妒恨之意,命内侍取博局与长万决赌,以大金斗盛酒为罚。这博戏却是阂公所长。

长万连负五局,罚酒五斗,已醉到八九分地位了,心中不服,再请覆局。阂公曰:“囚乃常

败之家,安敢复与寡人赌胜?”长万心怀惭忿,嘿嘿无言。忽宫侍报道:“周王有使命

到。”阂公问其来意,乃是报庄王之丧,且告立新王。阑公曰:“周已更立新王,即当遣使

吊贺。”长万奏曰:“臣未睹王都之盛,愿奉使一往!”阂公笑曰:“宋国即无人,何至以

囚奉使?”宫人皆大笑。长万面颊发赤,羞变成怒,兼乘酒醉,一时性起,不顾君臣之分,

大骂曰:“无道昏君!汝知囚能杀人乎?”阂公亦怒曰:“贼囚!怎敢无礼!”便去抢长万

之就,欲以刺之。长万也不来夺翰,径提博局,把阂公打倒。再复挥拳,呜呼哀哉,阂公死

于长万拳下。宫人惊散。长万怒气犹勃勃未息,提载步行,及于朝门,遇大夫仇牧,问:

“主公何在?”长万曰:昏君无礼,吾已杀之矣。仇牧笑曰:“将军醉那?”长万曰:“吾

非醉,乃实话也。”遂以手中血污示之。仇牧勃然变色,大骂:“腻逆之贼,天理不容!”

便举饬来击长万。怎当得长万有力如虎,掷翰于地,以手来迎。左手将饬打落,右手一挥,

正中其头,头如茵粉。齿折,随手跃去,嵌入门内三寸。真绝力也!仇牧已死,长万乃拾起

画戴,缓步登车,旁若无人。宋阂公即位共十年,只因一句戏言,遂遭逆臣毒手。春秋世

乱,视拭君不啻割鸡,可叹!可叹!史臣有《仇牧赞》云:

世降道软,纲常扫地。堂帘不隔,君臣交戏。君戏以言,臣戏以栽。壮哉仇牧,以芍击

贼!不畏强御,忠肝沥血。死重泰山,名光日月。

太宰华督闻变,挺剑登车,将起兵讨乱。行至东宫之西,正遇长万。长万并不交言,一

朝刺去,华督坠于车下,又复一就杀之。遂奉阂公之从弟公子游为君,尽逐戴、武、宣、

穆、庄之族。群公子出奔萧,公子御说奔毫。长万曰:“御说文而有才,且君之嫡弟,今在

毫,必有变。若杀御说,群公于不足虑也。”乃使其于南宫牛同猛获率师围毫。

冬十月,萧叔大心率戴、武、宣、穆、庄五族之众,又合曹回之师救毫。公子御说悉起

毫人,开城接应。内外夹攻,南宫牛大败被杀。宋兵尽降于御说。猛获不敢回宋,径投卫国

去了。戴叔皮献策于御说:“即用降兵旗号,假称南宫牛等已克毫邑,擒了御说,得胜回

朝。”先使数人一路传言,南宫长万信之,不做准备。群公子兵到,赚开城门,一拥而入,

只叫:“单要拿逆贼长万一人,余人勿得惊慌。”长万仓忙无计,急奔朝中,欲奉于游出

奔。见满朝俱是甲士填塞,有内侍走出,言:“子游已被众军所杀。长万长叹一声,思列国

惟陈与宋无交,欲待奔陈。又想家有八十余岁老母,呗曰:“天伦不可弃也!”复翻身至

家,扶母登辇,左手挟朝,右手推辇而行,斩门而出,其行如风,无人敢拦阻者。宋国至

陈,相去二百六十余里,长万推辇,一日便到。如此神力,古今罕有。

却说群公子既杀子游,遂奉公子御说即位,是为桓公。拜戴叔皮为大夫。选五族之贤

者,为公族大夫。萧叔大心仍归守萧。遣使往卫,请执猛获。再遣使往陈,请执南宫长万。

公于目夷时止五岁,侍于宋桓公之侧,笑曰:“长万不来矣!”宋公曰:“童子何以知

之?”目夷曰:“勇力人所敬也,宋之所弃,陈必庇之。空手而行,何爱于我?”宋公大

悟,乃命贵重宝以赂之。

先说宋使至卫,卫惠公问于群臣曰:“与猛获,与不与孰便?”群臣皆曰:“人急而投

我,奈何弃之?”大夫公孙耳谏曰:“天下之恶,一也。宋之恶,犹卫之恶。留一恶人,于

卫何益。况卫宋之好;日矣,不遣获,未必怒。庇一人之恶,而失一国之欢,非计之善

也。”卫候曰:“善。”乃缚猛获以界宋。

再说宋使至陈,以重宝献于陈宣公。宣公贪其赂,许送长万。又虑长万绝力难制,必须

以计困之。乃使公子结谓长万曰:“寡君得吾子,犹获十城。宋人虽百请,犹不从也。寡君

恐吾子见疑,使结布腹心。如以陈国偏小,更适大国,亦愿从容数月,为吾子治车乘。”长

万位曰:“君能容万,万又何求?”公子结乃携酒为欢,结为兄弟。明日长万亲至公子结之

家称谢。公子结复留款,酒半,大出婢妾劝酬。长万欢饮大醉,卧于坐席。公子结使力士以

犀革包裹,用牛筋束之;并囚其老母,星夜传至于宋。至半路,长万方醒,奋身贼踏,革坚

缚固,终不能脱。将及宋城,犀革俱被挣破,手足皆露于外,押送军人以褪击之,烃骨俱

折。宋桓公命与猛获一同绑至市曹,剁为肉泥,使腐人治为酪,遍赐群臣曰:人臣有不能事

君者,视此酿矣!”八十岁老母,亦并诛之。髯翁有诗叹曰:

可惜赳赳力绝伦,但知母子昧君臣。

到头骄戮难追悔,好谕将来造逆人。

宋桓公以萧叔大心有救毫之功,升萧为附庸,称大心为萧君。念华督死难,仍用其子家

为司马。自是华氏世为宋大夫。

再说齐桓公自长勺大挫之后,深悔用兵。乃委国管仲,日与妇人饮酒为乐。有以国事来

告者,桓公曰:“何不告仲父?”时有竖貂者,乃桓公之幸童。因欲亲近内庭,不便往来,

乃自宫以进。桓公怜之,宠信愈加,不离左右。又齐之雍邑人名巫考,谓之雍巫,字易牙,

为人多权术,工射御,兼精于烹调之技。一日,卫姬病,易牙和五味以进,卫姬食之而愈,

因爱近之。易牙又以滋味媚竖貂,貂荐之于桓公。桓公召易牙而问曰:“汝善调味乎?”对

曰:“然。”桓公戏曰:“寡人尝乌鲁虫鱼之味几遍矣。所不知者,人肉味何如耳?”易牙

既退,及午膳,献蒸肉一盘,嫩如乳羊,而甘美过之。桓公食之尽,问易牙曰:“此何肉,

而美至此?”易牙跪而对曰:“此人肉也。”桓公大惊,问:“何从得之?”易牙曰:“臣

之长于三岁矣。臣闻‘忠君者不有其家。’君未尝人味,臣故杀予以适君之口。”桓公曰:

“于退矣!”桓公以易牙为爱己,亦宠信之。卫姬复从中称誉。自此竖貂易牙内外用事,阴

忌管仲。至是,竖貂与易牙合词进曰:“闻‘君出令,臣奉令’,今君一则仲父,二则仲

父,齐国疑于无君矣!”桓公笑曰:“寡人于仲父,犹身之有股肽也。有股脓方成其身,有

仲父方成其君。尔等小人何知?二人乃不敢再言。管仲秉政三年,齐国大治。髯仙有诗云:

疑人勿用用无疑,仲父当年独制齐。

都似桓公能信任,貂巫百口亦何为了

是时楚方强盛,灭邓,克权,服随,败郧,盟绞,役息。凡汉东小国,无不称臣纳贡。

惟蔡恃与齐侯婚姻,中国诸侯通盟同兵,未曾服楚。至文王熊货,称王已及二世。有斗祈、

屈重、斗泊比、遭章、斗廉,胃拳诸人为辅,虎视汉阳,渐有侵轶中原之意。

却说蔡哀侯献舞,与息侯同娶陈女为夫木。蔡娶在先,息娶在后。息夫人妨氏有绝世之

貌,因归宁于陈,道经蔡国。蔡哀侯曰:“吾姨至此,岂可不一相见?”乃使人要至宫中款

待,语及戏滤,全无敬客之意。息肋大怒而去。及自陈返息,遂不入蔡国。息侯闻蔡侯怠慢

其妻,思有以报之。乃遣使入贡于楚,因密告楚文王曰:“蔡恃中国,不肯纳款。若楚兵加

我,我因求救于蔡,蔡君勇而轻,必然亲来相救。我因与楚合兵攻之,献舞可虏也。既虏献

舞,不患蔡不朝贡矣。”楚文王大喜,乃兴兵伐息。息侯求救于蔡,蔡哀侯果起大兵,亲来

救息。安营未定,楚伏兵齐起。哀侯不能抵当,急走息城。息候闭门不纳,乃大败而走。楚

兵从后追赶,直至芋野,活虏哀侯归国。息侯大犒楚军,送楚文王出境而返。蔡哀侯始知中

了息侯之计,恨之入骨。楚文王回国,欲杀蔡哀侯烹之,以飨太庙。胃拳谏曰:“王方有事

中原,若杀献舞,诸侯皆惧矣!不如归之,以取成焉。”再四苦谏,楚文王只是不从。窝拳

愤气勃发,乃左手执王之袖,右手拔佩刀拟王曰:“臣当与王俱死,不忍见王之失诸侯

也!”楚王惧,连声曰:“孤听汝!“遂舍蔡侯。篱拳曰:“王幸听臣言,楚国之福。然臣

而劫君,罪当万死。请伏斧饭!”楚王曰:“卿忠心贯日,孤不罪也。”淆拳曰:“王虽赦

臣,臣何敢自赦?”即以佩刀自断其足,大呼曰:“人臣有无礼于君者,视此!”楚王命藏

其足千大府,“以识孤违谏之过!”使医人疗治窝拳之病,虽愈不能行走。楚王使为大阔,

以掌城门,尊之曰太伯。遂释蔡侯归国,大排筵席,为之饯行,席中盛张女乐。有弹筝女

子,仪容秀丽,楚王指谓蔡侯曰:“此女色技俱胜,可进一瞒。”即命此女以大献送蔡侯,

蔡侯一饮而尽。还斟大献,亲为楚王寿。楚王笑曰:“君生平所见,有绝世美色否?”蔡侯

想起息侯导楚败蔡之仇,乃曰:“天下女色,未有如息劝之美者,真天人也。”楚王已“其

色何如?”蔡侯曰:“目如秋水,脸似桃花,长短适中,举动生态,目中未见其二!”楚王

曰:“寡人得一,见息夫人,死不恨矣!”蔡侯曰:“以君之威,虽齐姬来了,致之不难,

何况字下一妇人乎?”楚王大悦,是日尽欢而散。蔡侯遂辞归本曰。

楚王思蔡侯之言,欲得息劝,假以巡方为名,来至息国。息侯迎谒道左,极其恭敬。新

自辟除馆舍,设大飨于朝堂,息侯执爵而前,为楚王寿。楚王接爵在手,微笑而言曰:“昔

者寡人曾效微劳于君夫人,今寡人至此,君夫人何惜为寡人进一筋乎?”息侯惧楚之咸,不

敢违拒,连声唯唯,即时传语宫中。不一时,但闻环侃之声,夫人妨氏盛服而至,别设毯

褥,再拜称谢。楚王答礼不迭。肋氏取白五厄满斟以进。素手与玉色相映,楚王视之大惊。

果然天上徒闻,人间罕见,便欲以手亲接其厄。那妫氏不慌不忙,将厄递与宫人,转递楚

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