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东周列国志 >

第13章

东周列国志-第13章

小说: 东周列国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暴好战,有悟号称工之志;见诸侯戴周,朝聘不绝,以此犹怀观望。及周桓王兵败于郑,熊

通益无忌惮,悟谋遂决。令尹斗伯比进曰:“楚去王号已久,今欲复称,恐骇观听。必先以

威力制服诸侯方可。”熊通曰:“其道如何广伯比对曰:“汉东之国,椎随为大。君姑以兵

临随,而遣使求成焉。随服,则汉淮诸国,无不顺矣。”熊通从之,乃亲率大军,屯于暇。

遣大夫迢章,求成千随。随有一贤臣,名曰季梁,又有一谈臣,名曰少师。随侯喜溯而疏

贤,所以少师有宠,及楚使至随,随侯召二臣问之。季粱奏曰:“楚强随弱,今来求成,其

心不可测也。姑外为应承,而内修备御,方保无虞。”少师曰:“臣请奉成约、往探楚

军。”随侯乃使少师至暇,与楚结盟。斗伯比闻少师将至,奏熊通曰:“臣闻少师乃浅近之

徒,以谈得宠。今奉使来此探吾虚实,宜藏其壮锐,以者弱示之。彼将轻我,其气必骄。骄

必怠,然后我可以得志。”大夫熊率比曰:“季梁在彼,何益干事?”伯比曰:“非为今

日,吾以图其后也。”熊通从其计;少师人楚营,左右瞻视,见戈甲朽敝,人或者或弱,不

堪战斗,遂有矜高之色。谓熊通曰:“吾两国各守疆字,不识上国之求成何意?”熊通谬应

曰:“敝邑连年荒歉,百姓疲赢。诚恐小国合党为梗,故欲与上国的为兄弟,为唇齿之援

耳。”少师对曰:“汉东小国,皆敝邑号令所及,君不必虑也。”熊通遂与少师结盟。少师

行后,熊通传令班师。少师还见随侯,述楚军赢弱之状:“幸而得盟,即刻班师,其惧我甚

矣!愿假臣偏师追袭之,纵不能悉俘以归,亦可掠取其半,使楚今后不敢正眼视随。随侯以

为然。方欲起师,季梁闻之,趋入谏曰:“不可,不可!楚自若敖吩冒以来,世修其政,冯

陵江汉,积有岁年。熊通斌侄而自立,凶暴更甚。无故请成,包藏祸心。今以老弱示我,盖

诱我耳。若追之,必堕其计。”随侯卜之,不吉,遂不迫楚师。熊通闻季梁谏止追兵,复召

斗伯比问计。伯比献策曰:“请合诸侯于沈鹿。若随人来会,服从必矣,如其不至,则以叛

盟伐之。”熊通遂遣使遍告汉东诸国,以孟夏之朔,于沈鹿取齐。

至期,巴、庸、猴、邓、邵、绞、罗、郧、贰、转、申、江诸国毕集,惟黄、随二国不

至。楚子使遭章责黄。黄子遣使告罪。又使屈暇责随,随侯不服。熊通乃率师伐随,军于汉

淮二水之间。随侯集群臣问拒楚之策。季梁进曰:“楚初合诸侯,以兵临我,其锋方锐,未

可轻敌。不如卑辞以请成。楚苟听我,复修旧好足矣。其或不听,曲在于楚。楚欺我之辞

卑,士有怠心。我见楚之拒请,士有怒气。我怒彼怠,庶可一战,以图侥幸乎!”少师从旁

攘臂言曰:“尔何怯之甚也!楚人远来,乃自送死耳!若不速战,恐楚人复如前番遁逃,岂

不可惜。”随侯惑其言,乃以少师为戎右,以季梁为御,亲自出师御楚,布阵于青林山之

下。季梁升车以望楚师,谓随侯曰:“楚兵分左右二军。楚俗以左为上,其君必在左,君之

所在,精兵聚焉。请专攻其右军,若右败,则左亦丧气矣。”少师曰:“避楚君而不攻,宁

不贻笑于楚人乎?”随侯从其言,先攻楚左军。楚开阵以纳随师。随侯杀入阵中,楚四面伏

兵皆起,人人勇猛,个个精强。少师与楚将斗丹交锋,不十合,被斗丹斩于车下。季梁保著

随侯死战,楚兵不退。随侯弃了戎车,微服混于小军之中;季梁杀条血路,方脱重围。点视

军卒,十分不存三口。随侯谓季梁曰:“孤不听汝言,以至于此!”问:“少师何在?”有

军人见其被杀,奏知随侯,随侯叹息不已。季梁曰:“此误国之人,君何惜焉?为今之计,

作速请成为上。”随侯曰:“孤今以国听子。”季梁乃入楚军求成。熊通大怒曰:“汝主叛

盟拒会,以兵相抗。今兵败求成,非诚心也。”季梁面不改色,从容进曰:“昔者奸臣少

师,恃宠贪功,强寡君于行阵,实非出寡君之意。今少师已死,寡君自知其罪,遣下臣稽首

于麾下。君若赦看,当倡率汉东君长,朝夕在庭,永为南服。惟君裁之!”斗伯比曰:“天

意不欲亡随,故去其谈佞。随未可灭也。不若许成,使倡率汉东君长,颂楚功绩于周,因假

位号,以镇服蛮夷,于楚无不利焉。”熊通曰:“善。”乃使遭章私谓季梁臼:“寡君奄有

江汉,欲假位号,以镇服蛮夷。若激惠上国,率群蛮以请于周室,幸而得请,寡君之荣,实

惟上国之赐。寡君俄兵以待命。”季梁归言于随侯,随侯不敢不从。乃自以汉东诸侯之意,

颂楚功绩,请王室以王号假楚,弹压蛮夷。桓王不许。熊通闻之,怒曰:“吾先人熊窝,有

辅导二王之劳,仅封微国,远在荆山。今地辟民众,蛮夷莫不臣服,而王不加位,是无赏

也,郑人射王肩,而王不能讨,是无罚也。无赏无罚,何以为王!且王号,我先君熊渠之所

自称也。孤亦光复;日号,安用周为?”遂即中军自立为楚武王,与随人结盟而去。汉东诸

国,各遣使称贺。桓王虽怒楚,无如之何。自此周室愈弱,而楚益无厌。熊通卒,传子熊

货,迁都于鄂。役属群蛮,展浸乎有侵犯中国之势。后来若非召陵之师,城猴之战,则其势

不可遏矣。

话分两头。再说郑庄公自胜工师,深嘉公子元之功,大城栋邑,使之居守,比于附庸。

诸大夫各有封赏;惟祝呐之功不录。祝响自言于庄公。公曰:“射王而录其功,人将议

我。”祝聪忿恨,疽发于背而死。庄公私给其家,命厚葬之。

周桓王十九年夏,庄公有疾,召祭足至床头,谓曰:“寡人有子十一人。自世子忽之

外,于突、子檀、子仪,皆有贵征。于突才智福禄,似又出三子之上。三子皆非令终之相

也。寡人意欲传位于突,何如?”祭足曰:“邓曼,元妃也,子忽嫡长,久居储位,且屡建

大功,国人信从。废嫡立庶,臣不敢奉命!”庄公曰:“突志非安于下位者,若立忽,惟有

出突于外家耳。”祭足曰:“知子莫如父,惟君命之。”庄公叹曰:“郑国自此多事矣!”

乃使公子突出居于宋。五月,庄公芜。世子忽即位,是为昭公。使诸大夫分聘各国。祭足聘

宋,因便察子突之变。

却说公子突之母,乃宋雍氏之女,名曰雍姑。雍氏宗族,多仕于宋,宋庄公甚宠任之。

公子突被出在宋,思念其母雍皓,与雍氏商议归郑之策。雍氏告于宋公,宋公许为之计。适

祭足行聘至宋,宋公喜曰:“子突之归,只在祭仲身上也。”乃使南宫长万伏甲士于朝,以

待祭足入朝。致聘行礼毕,甲士趋出,将祭足拘执。祭足大呼:“外臣何罪?宋公曰:“姑

至军府言之。”是日,祭足被囚于军府,甲士周围把守,水泄不通。祭足疑惧,坐不安席。

至晚,太宰华督携酒亲至军府,与祭足压惊。祭足臼:“寡君使足修好上国,未有开罪,不

知何以触怒?将寡君之礼,或有所缺,抑使臣之不职乎?”华督曰:“皆非也,公子突之出

于雍,谁不知之。今子突窜伏在宋,寡君悯焉!且子忽柔懦,不堪为君。吾子若能行废立之

事,寡君愿与吾于世修姻好。惟吾子图之!”祭足曰:“寡君之立,先君所命也。以臣废

君,诸侯将讨吾罪矣。”华督曰:“雍姑有宠于郑先君,母宠子贵,不亦可乎?且腻逆之

事,何国蔑有?惟力是视,谁加罪焉!”因附祭足之耳曰:“吾寡君之立,亦有废而后兴。

子必行之,寡君当任其无咎。”祭足皱眉不答。华督又曰:“子必不从,寡君将命南宫长万

为将,发车六百乘,纳公子突于郑。出军之日,斩吾子以殉于军,吾见子止于今日矣!”祭

足大惧,只得应诺。华督复要之立誓。祭足曰:“所不立公子突者,神明砸之!”史官有诗

讥祭足云:

丈夫宠辱不能惊,国相如何受胁陵!

若是忠臣拼一死,宋人未必敢相轻。

华督连夜还报宋公,说:“祭足已听命了。”

次日,宋公使人召公子突至于密室,谓曰:“寡人与雍氏有言;许归吾子。今郑国告立

新君,有密书及寡人曰:‘必杀之,愿割三城为谢。’寡人不忍,故私告于。”公于突拜

曰:“突不幸,越在上国。突之死生,已属于君,若以君之灵,使得重见先人之宗庙,惟君

所命,岂惟三城!”宋公曰:“寡人囚祭仲’于军府,正惟公子之故。此大事非仲不成,寡

人将盟之。”乃并召祭足使与子突相见,亦召雍氏,将废忽立突之事说明。三人敌血定盟,

宋公自力司盟,太宰华督莅事。宋公使于突立下誓约,三城之外,定要白壁百双,黄金万

锐,每多输谷三万捶,以为酬谢之礼。祭足书名为证。公于突急于得国,无不应承。宋公又

要公子突将国政尽委祭足,突亦允之。又闻祭足有女,使许配雍氏之子雍纠,就教带雍纠归

国成亲,仕以大夫之职。祭足亦不敢不从。

公子突与雍纠皆微服,诈为商贾,驾车跟随祭足,以九月朔日至郑,藏于祭足之家。祭

足伪称有疾,不能趋朝。诸大夫惧至祭府问安。祭足伏死士百人于壁衣之中,请诸大夫至内

室相见。诸大夫见祭足面色充盈,衣冠齐整,大惊曰:“相君无恙,何不入朝?”祭足曰:

“足非身病,乃国病也。先君宠爱子突,嘱诸宋公,今宋将遣南宫长万为将,率车六百乘,

辅突伐郑。郑国未宁,何以当之?”诸大夫面面相觑,不敢置对。祭足曰:“今日欲解宋

兵,惟有废立可免耳。公子突见在,诸君从否,愿一言而决!”高渠弥因世子忽谏止上卿之

位,素与子忽有隙,挺身抚剑而言曰:“相君此言,社稷之福。吾等愿见新君!”众人闻高

渠弥之言,疑与祭足有约,又窥见壁衣有人,各怀惊惧,齐声唯唯。祭足乃呼公子突至,纳

之上坐。祭足与高渠弥先下拜。诸大夫没奈何,只得同拜伏于地。祭足预先写就连名表章,

使人上之,言:“宋人以重兵纳突,臣等不能事君矣。”又自作密启,启中言:“主君之

立,实非先君之意,乃臣足主之。今宋囚臣而纳突,要臣以盟,臣恐身死无益于君,已口许

之。今兵将及郊,群臣畏宋之强,协谋往迎。主公不若从权,暂时避位,容臣乘间再图迎

复。”未写一誓云:“违此言者,有如日!”郑昭公接了表文及密启,自知孤立无助,与妫

妃位别,出奔卫国去了。

九月己亥日,祭足奉公子突即位,是为厉公。大小政事,皆决于祭足。以女妻雍纠,谓

之雍姬。言于厉公,官雍纠以大夫之职。雍氏原是厉公外家,厉公在宋时,与雍氏亲密往

来,所以厉公宠信雍纠哑于祭足。自厉公即位,国人俱己安服。惟公子曹公子仪二人,心怀

不平。又恐厉公加害,是月,公子蟹奔蔡,公子仪奔陈。宋公闻子突定位,遣人致书来贺。

因此一番使命,挑起两国干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