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西窗烛话 >

第49章

西窗烛话-第49章

小说: 西窗烛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27层下到1楼,再步行走下地下负楼,里面很潮湿,很黑暗,有机器的轰鸣声,还有几个工人在明亮的灯下往墙上贴着瓷砖;上到M层,一个小伙子在独自投篮,立定投篮、反弹投篮、转身投篮,动作做得令人眼花缭乱;到百佳物业去问了一下,所谓的40A,也就是5个千瓦,最大是8个千瓦,那个又高又旁的男人告诉我,最好在全铺木地板以前铺一层瓷砖,我有些持怀疑态度,但记住了可以换一个空气开关,就可以扩大用电负荷。

从四零三的那个山上蜿蜒而下,可能只有这一次,所以值得记下来。2007…4…18

飞越彩虹 从九码头到伍家岗

我是在胜利二路下车的。

103路车从馨岛国际后面的夷陵大道疾驶而过,我就有些后悔,我本该从武商量贩店门前坐在车上舒舒服服的兜圈子,却在樵湖二路傻等了半天,还被兜到长途汽车站转了一圈,从胜利四路顺坡而下,不过还是很正确地把我送到了我预想的目的地。

这里依然是闹热区,商铺云集、车来车往、人行如梭,和几年前在这里逗留的情况差不多,只是中心医院高坡上耸立起一栋带有医院标志的未完工的高层建筑,胜利二路那家我们曾经为庆贺妻子伤愈出院而举办过鱼宴的餐馆已经不见了,但那家东北饺子店还在,不知是否还是那对小夫妻在配合默契?

宜昌剧院已经阔别多少年了,虽然进行了粉刷,还拉着横幅吹嘘演出的一台大型歌舞剧如何精彩,却依然空无一人,还记得京剧团的小佘,多少年了?总有三十年吧,弹指一挥间;同样弹指一挥间的是宜昌客运港,那座船状的大楼如今冷落和陈旧多了,卖衣服的、餐馆、娱乐城、网吧甚至还有溜冰场都踞身于内,有预测说,宜万铁路开通以后,水路客运还会锐减一半以上;旁边的汽车客运站到显得热闹,停满了大大小小的客车;街对面是一派乱糟糟的建筑,除了餐馆就是各种旅行社的旅游线路推介,两个女人拉着宣传册在鼓动几个衣着朴素的外地人参加环坝一日游。

这里就是从胜利一路到白沙鹿圈长6700米、道宽40米的沿江大道延伸段的起点,也是我蓄谋已久的一次长足。原计划是乘9路车到伍家岗,步行到九码头,乘4路车返家,由于旧时同事孟高的邀请,由于上午无事,就决定反其道而行之,不论怎么走,都是对个人意志和体力的一次检阅,要知道,多年之前我也有过这样一次尝试,走到杨岔路而放弃,不过那是从二马路开始走起的。

向前就是九码头恒昌建材市场,木地板、木门、油漆、塑料管线还有锁具,从那些贴着瓷砖的平房顶上望过去,还可以望见南北天城层层叠叠的建筑;那栋五六层高的港务局办公大楼依然依旧,若干年前,我是这里的常客,为了那些竹器业务,从那些繁忙的大吊车和穿梭不断的电瓶平板车的空隙穿过去,现在却永远在见不到那样火热的工作场景了,就连当年所找的人的姓名也忘记的一干二净了。

在亚栈路附近,我看见了那个曾因为重新被发现而轰动一时的英国太古油库的大油罐,又高又大又粗,罐体上的螺旋体的检修铁梯已经几乎全锈断了,罐体下方的阀门处,看见了去年树立的文物保护的石牌,一边是新建的住宅楼,一边是拆迁工地,工人们正在拆除一排房子的山墙,灰尘滚滚,我有些发愁,那个旧油罐有存在的必要吗?

柏油路面,双向六车道,有宽阔的铺着方砖和盲道的人行道,有非机动车道,有长长的花坛作为隔离带,那里面是很小的灌木丛和一些花草,戴着草帽的工人正在拖着长长的塑料软管浇着水,早已是春暖花开,路边的一些香樟树依然没有见到一片新芽,,有些路段甚至右绝大多数树干仍在冬眠中。

远远望得见前面长江里有一座大桥,模模糊糊,刚开始,我以为是位于虎牙的长江公路大桥,还在为能望见如此之远而吃惊,而沾沾自喜,但没走几步就哑然而笑,那事实上那只是宜万铁路大桥,只是因为能见度不高,有些朦朦胧胧的雾气看得不那么清晰而已。

沿着大道的内侧快步行走,除了废弃的破烂厂房,不太光鲜的许多居民楼和小片的蔬菜地以外,就是规模大小不一但数量众多的建筑工地,用围墙长长的圈上一块地,单位倒是简单明了,像什么进出口检疫,水运口岸,剩下的全都是房产工地,在那些六七层的旧楼中间,十几层,二十几层的高楼在拔地而起,防护网上醒目的表明层数,还有红红绿绿的条幅在庆祝胜利封顶。

运河汇入长江的入口,夷陵大道那边叫万寿桥,沿江大道这边叫太平桥,再走过杨岔路,就来到了位于以前汽渡的江临天下,红褐色的墙砖,长条的窗户,凸凹变化的线条还有瘦高的设计,台江置业第一次向乡巴佬的宜昌人诠释了海派建筑的魅力,看不出入住率有多高,临江的一长排商铺冷冷清清也是不争的事实,有老人在沿街锻炼身体,背身行走,看得人心惊肉跳,老人却从容不迫。

因为近来有一外乡人公布了一批英国植物学家1908年拍摄的一组关于宜昌的老照片而轰动一时,天然塔和照片上几乎一模一样,只是以前高高的山梁变成了沿江大道的一个斜坡而已,一些工人正在脚手架上清理着塔身的垃圾和杂草,这座天然塔被宜昌纸厂封闭了多少年,现在重见青天,我走过的时候,天然她外面的那道土墙已经拆得只剩下一小段了,枝干可惜,一天后,报载,一个记载着清代重修的“功德碑”在拆墙时被意外发现,这确是一件可值得高兴的事。

走过号称宜昌顶级豪宅的28…32层的金色海岸,就是建设中的宜万铁路大桥。桥身已经合龙,桥上正在树立起高高的支柱,吊篮里的几个工人正在给大道旁边的桥墩粉刷涂料,,工地就在路边的一个高台上,几个锈迹斑斑的水泥仓,几排破烂的简易工棚,一些身穿迷彩服的男人不知在争执着什么。外面的围墙上有不少图片,都是中铁大桥局所修建的各式大桥,也叫彩虹飞渡,天堑变通途。

现在展现在眼前的是泰江置业的江山风华项目。这些在长江边连绵数里的连排别墅楼的确令人震撼,不得不承认无论是设计、修建还是景观建设都是一流的,绿草茵茵的草坪、蜿蜒伸展的甬道、坡顶的三层小楼,有面对长江的露台还有令人怀旧的老虎窗,精致的木扶梯,叫人称好不已,只是有些疑惑,以后铁路桥铺成通车,每天数十趟列车从头顶上轰隆隆的飞过,那未免也太热闹了吧?

与之相邻的是泰江置业的江山多娇项目,包括原来的王家河油库、果品冷库和八一钢厂地块,规模宏大,开发商也自吹是“超大航母”。用黄墙围着,里面的建筑几乎全拆光了,荒芜的土地上蒿草疯长,还有些肮脏的水荡,只是空无一人。还是很多年前,那是刚参加工作不久,我到这里找朋友玩耍;后来还在这里歇过脚,那是和家新一起到对河联棚回来,我采购生涯的开始阶段。

这是一段最艰难的行走。仲春的太阳把气温推向接近三十度,沿江大道上几乎看不见一个人影,早就汗流浃背了,皮鞋上蒙着一层灰,脚也开始痛起来,我知道眼花是因为血糖太浓,血脂太高,原先尿急的感觉早就不翼而飞,这也许是这段路唯一的一次步行,我决定坚持下去。偶尔可以看见32路车空空荡荡的驶过,从高高的长航信号塔下经过的时候,一队驳船在慢吞吞的向长江下游开去,我自己瞄准的前面目标是一个如今已变得稀罕的渊源出现的大烟囱。

终于,我看见了路边耸立的“稻花香玉米汁”的巨幅广告,看见了热火朝天的江天一色的建筑工地,看见了沿江大道与白沙路相接的转弯处的时候,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承诺;当我从十三中(田家炳中学)门口和五一广场转角走过,当我从东方名都和裕波旭棉厂门前走过,当我从酷热的阳光下走进东方机械厂的办公室,看见头发斑白的老孟向我微笑的时候,我感到很欣慰,我终于证明了我的体力和意志。2007…4…13

飞越彩虹 五一行走

5月1日星期二农历三月十五晴26度

西陵二路的改扩建已经开始,用隔离栏封闭了半幅路面,车辆准下不准上,正在挖排水管道,一大群农民工在土沟里挥舞着铁锹和锄头,那倒是他们的老本行,一辆挖掘机轰鸣着,水泥路面被凿出一个个的圆洞。

沿着那条小路横跨403厂铁路线,从凸凹不平的路上走到715所,那里大变样了,那些破破烂烂的餐馆和小菜场不见了踪影,路面被挖开了一道道的沟渠,这里是体育场路延伸段,有一栋高层住宅楼刚刚封顶,我感到这里应该叫绿罗路似乎恰当一些。

从底层进入馨岛国际,商铺已经开始装修,到处布满了各种管道,从喷射的消防设施到空调的通风管道,还有比人还粗的管道,电焊的亮光,切割机的尖利叫声还有钻头的沉闷的声音搅在了一起,楼下堆满了空调机组。

5月2日星期三农历三月十六阴26度

沿着西陵二路上行,改扩建工程不紧不慢的进行,有些为那些原本就埋得不深的管道和通信光缆发愁,不知道坡度是准备把那里削低一点,不知道狭窄的路面如何取直,不知道那些小商贩何处栖身。

三峡大学还是充满朝气的,年轻的孩子们三五成群边谈边走,笑容洋溢在青春的唇边,有不少大学生正准备登车出游,看看车牌,有三峡大坝,车溪还有三峡人家。沿着云深路前行,多年以前我曾经从这里走过,那还是一片田园风光,青菜、橘树、水渠、农舍还有一条弯弯曲曲向山里延伸的道路。

这里现在有一个规模很大的训练场,有人在跑步,有人在踢着足球,旁边就是沁苑,是个学生公寓,17路公交车从此经过,车里全是学生,我沿着车行的方向先后走过医学院(不知为什么,那些现代化的教学楼却取名为生命科学楼、机械楼),对面的护理学院,学生情侣比比皆是,手携手,十指相扣,相依相偎,显得很甜蜜的。

从成人教育学院穿过,楼下有一尊孔圣人的塑像,是一个香港人送的,后面亲笔写的颂歌水平太低,但孔夫子弓着背,笑容可掬的站在基座上,还是很和蔼可亲的,竖立的时间用的是孔历,这就叫人目瞪口呆了,谁能换算出来呢?

5月4日星期五农历三月十八晴30度

早早出门,从常刘路走向望州岗,隔着铁路线可以看到对面肖家岗上的几栋住宅楼正在拔地而起,大踏步的下坡,一路几乎全是工程配件的商店,直到走过中石化的加油站,在葛洲坝三峡医院的对面,终于看见了夜明珠恒昌建材市场的大门。

这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建材市场,过去的厂房全都变成了一排排的商铺,彩旗飘飘,到处是五一打折的广告,从地板、瓷砖到油漆、涂料,从灯具、布艺到楼梯、木门,但凡装潢建材,应有尽有,我到的还早,不少商铺还没有开门,几条铁路线横穿而过,有不少微型货车停在那里等待着货主。

我回到沙河那条路上,背对着原来的工厂爬上了铁路线,太阳很热,铁轨上的行人很多,让过了一辆宜昌到无锡的长长的客车,还是走两边尽是苗圃的黄河路一直到三峡大学的西大门,这才看见16路公交车的起点,只是乘车的人寥寥无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