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鬼马喜剧之王 >

第275章

鬼马喜剧之王-第275章

小说: 鬼马喜剧之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派拉蒙影业公司首先宣布,要将科幻剧集《星际迷航》搬上荧幕。这部剧集之前在nbc电视台放映,是当时广受欢迎的一部科幻剧。后来派拉蒙购买了它的电影改编权,但是因为科幻电影票房低迷,所以一直都没有投入拍摄。
    如今《星球大战》的热映,催动了科幻片的热潮。所以派拉蒙影业就把尘封在剧本库中的《星际迷航》剧本搬了出来,然后抓紧时间招人拍摄起这部电影来。
    借助《星球大战》引领的科幻风潮,还有《星际迷航》在电视荧幕累积的忠实观众,这部电影一开拍立刻就引起了多方的关注,让它未播先火,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儿。
    而见此情景,美国很多电影公司都开始投资科幻电影,或者像这种荒野战士反抗邪恶的电影。而之前爱德华。普列斯曼一直推销不出去的《野蛮人柯南》,借着这股东风也吸引了一些电影公司的关注。
    环球公司就相中了这部电影,不过它却不打算多出钱。爱德华。普列斯曼本来希望能争取到两千万美金。但是环球影业公司却只答应出五百万,而且对这部电影的剧本也不十分认可。要求爱德华。普列斯曼必须再找名家重新编写。
    不过能拉到投资就比没有强,爱德华。普列斯曼拿到第一笔资金后,马上开始找名编剧编写起《野蛮人柯南》的剧本来。
    
    对于环球影业半道杀出,抢了本来自己钟意的剧本,让理查德。扎纽克非常不满。不过他也知道就算拿到《野蛮人柯南》的剧本,他也没有足够的钱去投资,所以只是郁闷了一会儿之后,就全然抛到脑后去了。
    而且他也像派拉蒙影业一样,将自己正在筹备拍摄的《异形》,给捅到了媒体上面。第一部将科幻与恐怖联系起来的电影,凶悍无比嗜杀成性的星际怪兽,一张异形的概念图就让年轻的观众嗨了起来。
    而20世纪福克斯投资拍摄的《超人》,同样也是科幻动作片的巨作。尤其超人这一漫画英雄形象本来就已经深入人心,所以更比派拉蒙的《星际迷航》更引人关注。
    经媒体报道之后,顿时也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而之前大热门的《星际迷航》,相比之下反而落入下乘,让派拉蒙影业吃了个闷亏。
    而对于派拉蒙影业投资《星际迷航》一事,其实最开心的不是那些《星际迷航》的电视迷,而是国民娱乐公司的总裁雷石东。
    他倾尽家产投资了派拉蒙的股票,如今随着派拉蒙影业宣布拍摄《星际迷航》,关注度大增之后股价也随之上涨,让雷石东狠赚了一笔。
    雷石东不禁暗自庆幸,幸亏自己当时没有抛售股票,由此也自然想到了许贯武之前所言。不禁又对许贯武多了一份信任,与他合作捞钱的想法更坚定了。
    
    好莱坞因为一部《星球大战》的面世,搅动的全美国都不大安生。相对而言,香港这边无疑就平淡了许多。
    《星球大战》的幕后投资人许贯武,如今又被人供到了神坛之上。近两千万美元的投资,两年之内收回数亿美元,年盈利率翻了十倍。绝对是一个令人疯狂的数字。寻常企业有两成的盈利率就乐疯了,为苹果公司代工的富士康,盈利率只有2%而已。五成以上就要烧高香拜佛了,一倍以上简直可以用鼻孔去看人了。十倍以上买噶的,那绝对就是神话一样了。
    之前因为曾智伟出走,而给许氏带来的难堪,如今也一扫而空。全港都在报道许贯武大赚数亿美元的新闻,遣词用句之中充满了羡慕嫉妒恨。没有人再关心曾智伟或者嘉禾的什么新闻,他们折腾一年顶多一两千万港币,但许贯武却是一两亿美金,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而许贯武旗下的《东方魅影》再次获得了独家专访权,发售之后,销量陡增了五成,而且还有不少杂志社、报社等来购买新闻版权。甚至连西方的报纸、杂志也发出了购买的申请。别看他们是世界级的传媒,但许贯武照样不给面儿。想拿新闻,找我的杂志社买去!
    眼看着许贯武再次成为头条人物,被众多市民冠以“香港之光”、“经营之神”、“点金之手”、“上帝之手”等称号,众多敌对公司当真是咬牙切齿的恨,而曾智伟也不由的反思,自己离开许氏转投嘉禾,是不是一个昏招儿?!(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仇得报
    七月份,对许贯武来说还有一件非常值得高兴地事儿。
    经过半年多的缜密调查和搜证,香港jing方终于掌握了马氏兄弟的畈毒证据。并且马上采取行动对马西如实施抓捕。
    但马西如在香港纵横多年,黑白两道都有不少朋友,所以提前就收到了风声,赶在jing方行动之前就坐船跑路,让jing方的缉捕行动扑了个空。
    马西如虽然已经仓皇跑路,但弟弟马西珍依然留在香港,仗着自己之前没有案底,而且jing方又没有实质证据,所以压根不怕jing察的抓捕。而事实上那些犯罪证据,已经被大哥带到台湾去了。
    那些犯罪证据中,就有议员、探长、jing司收受贿络的证据,如果马西珍在香港出事,马西如就会将证据公布,到时候拉这些人一起死。所以那些探长、议员、jing司都不敢得罪他,放任马西珍继续在香港zi you快活。
    不过马西如跑路两天之后,忽然廉政公署门前,急速驶过一辆汽车。汽车经过之时,从车上丢下了一个扎了口的麻袋。
    守门的卫兵随后解开麻袋,发现了被捆的严严实实的马西如,同时还有满满一箱的犯罪证据。录音带、照片、账目等等,足以定马氏兄弟,以及他那些保护伞的罪。
    廉政公署随后依照证据,马上就采取了行动。在当地驻守英军的配合下,在一夜的时间内,不仅扫清了马氏兄弟旗下所有的档口,而且将马氏家族与他们的保护伞也一扫而空。
    在香港横行多时的马氏兄弟。顷刻之间土崩瓦解。因为罪证确凿。而且保护伞全都被抓。所以马氏兄弟再也不能上演巨额保释,然后弃保潜逃的神话了。
    因为他们走私毒榀数目异常巨大,仅在六八年到七四年间,阿片数量就达到七百吨,所以两兄弟均被判处终身监禁,其他骨干分子、喽啰等等也被判二十年到两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当真可谓是大快人心。
    而他们利用畈毒所得的资金,洗白之后投资的物业、公司等等。也陆续被廉政公署查封。香港第一大报刊《东方ri报》因为牵涉太深,所以第一时间就被封停。而法院会在之后将其拍卖,所得均会收归公用。
    
    马西如之所以跑路之后,还会被人丢回廉政公署门口,背后当然是许贯武搞的鬼。从去年他就开始布局,安排人潜到马氏兄弟身边担任卧底,逐步取得了马氏兄弟的信任。
    而马西如跑路的这艘渔船,也一样是许贯武提前安排的。跑路刚刚跑到一半,马西如的手下就叛变了,几位忠心的手下直接丢进大海喂鲨鱼。而马西如则被带回到香港受审。
    见到马氏兄弟的势力一朝覆灭,许贯武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事情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现在总算是报了仇了。
    而那些担任卧底的人,许贯武也没有亏待他们,每人五十万港币,直接送去台湾享福了。对这些道上的人,许贯武是即利用又提防,虽然他们这次帮他除掉了马氏兄弟,但难保有天不会反过来咬他。而送去台湾正好由竹联帮他照顾,顺便也可以监视他们,不会让他们有其他企图。
    解决了所有手尾之后,许贯武就静等着法院拍卖《东方ri报》了。他那些编辑、记者、发行渠道、新闻渠道、印刷机器等等,都是非常不错的资源,尤其是发行渠道和新闻渠道,这是一家报馆能够立足的根基。
    至于编辑和记者,许贯武倒是不怎么缺乏,不过如果他们能够留下,自然也是极好的事情。
    看中《东方ri报》的并不是只有许贯武一人,这份报纸发行量非常大,一度是香港最畅销的报纸,可惜随后被《天天ri报》给抢去了头衔。不过它依然还是收费报纸中的销量第一,和《星岛ri报》堪称一时瑜亮。
    如此销量巨大,又有很高名气,又有固定读者,又有广告客户的报纸,自然是非常值得投资的。香港有钱人那么的多,而且大都已经意识到了,在现在这个资讯大爆炸的时代,拥有一家自己的传媒,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事实上从八零年代起,很多香港富豪都开始涉足传媒界,比如李家诚父子就创立了香港卫星电视,郑宇彤、何弘燊与林氏家族涉足了亚洲电视,南洋富豪郭贺年收购了《南华早报》
    之所以如此众多的富豪都进军传媒界,一方面是为了宣传自己,正本清源;另一方面,他们都意识到了传媒的重要xing。尤其是身为新兴的富豪,为了追求政治上的权益,争取自己的话语权,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媒体,是非常有必要的。
    只是拥有自己的媒体很容易,但想要经营好它却是件难事。无论是李家诚父子的卫星电视、还是郑宇彤、何弘燊的亚洲电视,最后都因为经营不善,而相继选择了退出。
    
    八月份,许贯武年初为发行录影带,开创的便利店“便易得”,遭受到了英资背景的两家连锁大超市大利连、百佳的共同抵制。他们联手向超市供货商施压,要求他们停止向便易得供货。
    原因在于便易得连锁便利店成立以来,不断以便利亲民、廉价易得为口号,推出的货品价格均比大利连、百佳这种大超市便宜一成。而每ri的打折促销产品,更是便宜两成到三成。
    加上便易得连锁店开店的位置,都是选择人口密集的小区,全部都是便利店黄金位置。再加上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营业,所以吸引了大批的顾客前来购物,而大利连、百佳等这些超级市场的营业额则急速下降,引起了他们非常大的不满。
    许贯武的便易得之所以货品价格便宜,是因为他本来就没指着它能赚多少钱。大致能把人工费、成本费等赚回来就好。不像百佳、大利连这些纯粹是为了追求利益的。
    所以便易得一开始定的价格就非常低。号称是只有一分钱的利润。而大利连和百佳等这些大超市。如果按照许贯武的定价来做生意,那他们就亏本亏大了。卖的越多亏本也就越多。
    毕竟他们的超市占地规模巨大,单单水电杂费每月都得数十万,加上聘请的那么多员工,成本是便易得十倍、二十倍还要多。所以如果便易得定价三毛,还可以赚一分的话,大利连、百佳定价三毛,就得亏一毛多。所以他们为了维持经营。起码得定到四毛多,而通常为了盈利的话,他们都会定到五毛。
    前后相差就有两毛钱,在香港这个平民居多,大家节省过ri子的年代,自然哪家货物美价廉去哪家了。
    那些三姑六婆也算的清楚,如果生活用品,ri用杂货全从便易得买,他们每个月可以少支出几百块。一个月几百块,一年就是好几千。这可是节省下来的这在当时算得上是笔大钱。
    百佳和大利连论价格战比不过便易得,论宣传战也比不过便易得。便易得连锁超市有《天天ri报》、tvb等做后盾。《天天ri报》本来的定位就是亲民,亲民的内容、亲民的免费、亲民的服务,而用半版的位置,每天刊登打折促销新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