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鬼马喜剧之王 >

第180章

鬼马喜剧之王-第180章

小说: 鬼马喜剧之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我信得过这位黄佰鸣的才华,更信得过你的眼光。”许贯武点了点头,“回头七人小组会议上我会支持你的。”
    麦佳听到这里笑了,拿着剧本找其他人寻求支持了。
    许贯武则站起身来,走到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脚下一幢幢大厦,忍不住哈哈大笑。
    中原五绝之中,已经有黄邴耀、黄佰鸣二人入手了,未来再将王精、刘振伟、徐可三人拿到手,未来香港电影的大半市场就归自己了。许贯武想想就忍不住想笑。
    笑完之后,许贯武想起刚刚还打算找史丹利调查公司的事,又连忙把方经理找了过来,让他调查一下现在电影市场上,究竟有多少正在拍的民初功夫片,以往两年之内的票房又是怎样,还有观众的评价到底如何。
    方经理得到许贯武的指示之后,马上派得力人手着手进行调查,预计有半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全部调查完毕。
    许贯武吩咐完之后,也不禁有些担忧,在他印象中,谐趣功夫片兴起于七十年代末,完结于八十年代初。
    先有许贯文拍摄《鬼马双星》、《半斤八两》,将功夫引入到了喜剧之中,到张彻执导傅盛主演功夫小子系列,又将少量喜剧元素引入了功夫之中。
    罗唯执导许贯杰、上官灵风主演的《小英雄大闹唐人街》,同样融合了部分喜剧元素。最后吴思源执导程龙主演的《蛇形刁手》以及后续的《醉拳》更是将喜剧和功夫完美融合,形成一种全新题材的电影——谐趣功夫片。
    不过谐趣功夫片的兴盛也只有零三年的时间而已,从第一部《蛇形刁手》开始算起,到程龙主演的《龙少爷》完结,民初谐趣功夫片就此告一段落。
    后面兴起的则是洪京宝的都市动作片,新艺城的摩登喜剧片以及程龙的搏命动作片,还有德宝的家庭喜剧片与邵氏推出的爱情喜剧片。
    “民初谐趣功夫片拍了也有两年多了,如果观众真的厌烦了怎么办?”许贯武忍不住有些皱眉道。
    是他提前催生了民生功夫片,让洪京宝、程龙等人免受了几年的波折,提前就进入到了辉煌期。也让张彻大导演的血腥功夫片票房大跌,市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但是这种提前催熟也并不是没有后患,因为一种电影题材类型提前诞生。后续题材却未必能够马上跟上。
    民初谐趣功夫片好歹也是跟之前的血腥功夫片一脉相承。最多加了一点喜剧元素少了些暴力镜头而已。所以还能够马上得到观众们的认同。
    但如果民初谐趣功夫片不再大受欢迎,难道要提前把都市动作喜剧片提前拿出来?
    七十年代末的观众,会喜欢像《五福星》、《最佳拍档》、《我爱夜来香》这一类的摩登题材的电影吗?
    估计会像八零年代的观众很难接受周星弛的无厘头电影一样,七十年代末的观众估计也很难接受《我爱夜来香》或者《难兄难弟》、《精装追女仔》这类的影片。
    因为除了科幻题材的电影之外,看其他电影观众还是希望能够贴近生活的,这样可以方便他们代入到角色。
    七十年代末的观众本身还没有到那个经济水平,还正为一日三餐日夜忙碌。你让他看《精装追女仔》学泡妞,或者看《警察故事》。让观众相信世上真有这么搏命的香港皇家警察,这也太难为观众了。
    而且思想观念有很大差别嘛,八十年代大家都看《英雄本色》、《天子门生》、《至尊无上》,钦佩小马哥义气无双,好男儿真汉子。
    九零年代年轻人就崇拜陈浩南了,一句“我是铜锣湾扛把子”,不知羡慕死多少无知少年。时代不同,观众的品味也不同。
    拍电影的还是原来那一批人,一样是王精监制,但前面他拍男儿义气的《至尊无上》。后面就只能拍《古惑仔》,浓墨重彩的乌鸦、雷耀扬。反而看起来比陈浩南还要出彩。
    原因就是观众变了,时代不同了,八零年代大家拍黑x电影还讲义气,是因为大家刚从农耕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大家心里面还有些信念。
    到九零年代,不用看别的,看同是王精导演的《新英雄本色》就知道了。郑伊建就是被老大出卖的。
    而到了新世纪,杜祺峰拍《龙城岁月》,黑x会开宗明义就讲利益了。古天楽饰演的吉米为了把盗版盘卖到内地去,从置身事外只赚大钱,也主动加入了抢龙头棍的行列。到最后最讲义气的张佳辉下场是什么?!
    
    “妹的,难道没有解决之道了?”许贯武忍不住皱眉道。
    民初谐趣功夫片,因为自己的提前到来,已经拍摄了两年时间。而距离八零年代还有六年时间,这六年的路应该要怎么走?难道真的要把民初功夫片拍到烂拍到死,让观众看到最后全都吐了才罢休?
    许贯武一时间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貌似七零年代末,新1浪潮的导演就回流了。妹的,赶紧出来,给香港电影一条活路”
    许贯武记得新1浪潮电影之中,涌现出很多经典之作,如《山狗》、如《蝶变》、如《撞到正》、如《凶榜》、如《杀出西营盘》
    新1浪潮电影的导演很多都是海外留学归来,先在电视台磨练了一段时间之后,然后顺势进军电影界。因为他们接受西方先进电影知识的熏陶,所以相比香港本土导演来讲,更具开拓性也更加有冲劲儿。
    只是貌似新1浪潮还有两年的时间,而且新1浪潮导演之中,只有少量存活了下来。如徐可、许鞍华导演,其余的如余允抗导演、唐基明导演、章国明导演等等,则因为无法得到商业上的认同,最后也只能无奈的退出了电影圈。
    “有艺美院线培养多年的观众,这些导演的电影应该会有市场,也许新1浪潮电影会多持续一段时间。”许贯武忍不住想道。
    新1浪潮电影优点就是开拓性思维,拍摄了许多香港影片之前未涉及的题材,如科幻片《星际钝胎》、恐怖片《撞到正》、《凶榜》、警匪片《跳灰》、《点指兵兵》等等。为香港其他电影人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缺点就是没有系统的组织,纯粹属于个体户硬干蛮干,虽然偶尔有佳作问世,但同样会有诸多的缺点。
    像许鞍华导演首部执导的电影《疯劫》,故事本来是极好的,充满了侦探悬疑色彩。但是不知是剪辑的缘故,还是导演功力不到家,故事架构很明显出现问题,有些情节稀里糊涂根本没讲清楚。还有就是配乐、摄影等都跟不上主流。
    七零年代拍的片子,看起来就好像是五六十年代的粤语残片,画质模糊,配色阴暗,怎么能够得到年青一代观众的认可?
    而像徐可最开始执导的武侠功夫片《蝶变》,看得出来当时的徐老怪当真是野心很大,一心想要打造一部武侠题材经典,彻底颠覆现有的武侠片。以往所有的武侠片套路一点都没有用。(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三章 居安思危(下)
    在徐老怪首部执导的《蝶变》之中,主角方红叶是不通武功的,从电影开始到结束都没有展露过身手。就是这一点让投资人吴思源感到非常可惜,他劝了徐老怪老半天,建议他在影片最后让主角打一场,但徐老怪脖子梗梗着,死活就是不肯。
    结果这部戏上映之后叫好不叫座,票房失利,让吴思源现在想起来都有些耿耿于怀。不过他却也能自己劝自己,《蝶变》好歹也算开风气之先,是新武侠电影的探路者,频频出现在电影展上。总算钱没有白花拍了一部好片。
    在《蝶变》这部武侠电影之中,徐老怪还首次用现代科学解释了古代的神功武学。比如高来高去的轻功其实是借助钢丝,所谓内力一出山石崩裂其实是火药,刀枪不入其实是铁甲衣的威力,还有想要一统武林借助的不是盖世神功,而是类似于机关枪的天雷连珠火枪
    可以说徐老怪的首次进军电影界,一出手就大不一般,如果当年《蝶变》票房真的成功,倒也有可能被徐老怪创造新的历史。只是可惜这部《蝶变》虽然创意十足,但还是有不少缺点存在。
    比如尽管故事竭力渲染恐怖悬疑的气氛,但最后答案揭晓却实在有些坑爹。男主角方红叶本身是何来历也未交代清楚,沈家堡堡主缘何要请人来调查自己,也是悬案一桩,而且研制天雷连珠火枪这么大的秘密,竟然完全都不知道遮掩。大喇喇的摆在地下室里,还让方红叶一眼就识破天机。实在是猪一样的智商。
    尽管这部电影有很多情节上的硬伤。甚至都不能够自圆其说。但徐老怪首次执导电影,还是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
    首先就是镜头的运用,非常的老道;其次节奏的把握,气氛的烘托,悬念的营造等等都非常到位;还有最后那一场大战,虽然打的不太好看,笨手笨脚的,但是剪辑的却十分犀利。硬生生把几个完全不会拳脚的普通人,拍成了武功一流的高手;最后这部影片中还运用了少许的特技,无论是火药爆炸,还是借助钢丝玩轻功,都玩得似模似样。从这部电影就可以看出徐老怪天生对电影特技着迷了。
    
    新浪潮电影是治疗港片过度早熟的一剂良药,香港电影最大的缺点就是过度商业化。
    过度商业化的表现之一就是某个题材红了,立马就会有无数部电影跟风拍摄。就好像癌细胞一样,一旦某部分癌变之后,立刻大批癌细胞就扩展出来了。
    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不断创造新的电影类型,刀剑武侠片拍绝了就拍民初功夫片。民初功夫片拍绝了就拍都市动作片,都市动作片拍绝了就拍新派武侠片。新派武侠片拍绝了就拍电脑特技片
    而且创作新电影类型的能力必须要快,否则凭借港片年产三百部的能力,每年都要开创新的电影题材才可以。
    除了开创新的电影题材,还要深挖原有的电影题材。比如恐怖片就有分杀人狂魔类、鬼怪恶魔类、惊悚悬疑类、灾难变异类等等。
    香港电影题材其实也蛮多的,但都是流于表面而已,没有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深挖扩展。
    比如已知的都市动作类电影,从八零年代的《奇谋妙计五福星》到九零年代的《运财五福星》,十多年的时间过去,题材还是题材,表演还是那个表演,套路还是那个套路,故事比十多年前的还不如,难怪年轻人都不愿意看。
    王精八零年代就拍《赌神》、拍《赌侠》,到了九零年代还在拍《赌侠2》、拍《赌神2》,到了新世纪还在拍《赌圣3》、拍《雀圣》1、2、3、拍《我的老婆是赌圣》赌片拍了十几二十部,除了越拍越难看之外,请问对赌片还有什么新的创造么?
    还不如师傅林政英,半生心血花在僵尸片上,而且还做出了不少新的构思。《僵尸先生》之中还只是打一个老僵尸,到《僵尸家族》之中就打一家子僵尸,而且小僵尸还成了人类的朋友,算是僵尸片的一大创新。到《灵幻先生》一部中,鉴于打僵尸不再有新意,林政英又引入了邪派术士。到《驱魔警察》之中,更加入了警匪片的元素,而且还由本土邪派术士转到了日本九菊派术士。《一眉道人》之中,更引入了西方的吸血鬼,而且还把养小鬼变成了养小僵尸,增添了不少童真趣味。
    只是可惜一个人盖房八个人拆,林政英师傅一个人求变,其他人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