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风流知青人生 >

第115章

风流知青人生-第115章

小说: 风流知青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笋叔,你好像脸色不大好。”杨楚生突然说。

    水笋叔手往右下腹按了一下,笑着说“没事,这里疼,忍忍就过去了。”

    “还是到医院检查一下吧?”许书记也关心一下。

    水平笋叔还是笑,就他们这些农民,检查什么?多少病都是靠着忍就过去了的。站起来,随着一群人走到已经有两寸长的秧苗田边。

    “不错,你们的秧苗看起来挺壮。”跟许书记同来的农科所副所长,看着秧苗就说。

    “我看,如果没有良种,我们的亩产量,今年就可能到达瓶颈。”杨楚生也说。

    这副所长又说“我们刚刚试种南优二号,如果可以,就打算在各个大队也试种一部分。”

    杨楚生还要说,却见水笋叔脸色发青,额头上挂着豆大的汗珠。急忙说“不行,可能是急性阑尾炎,到县医院吧。”

    水笋叔摇摇手,首先想到的当然是钱,擦一把汗,还想忍。

    忍不住了,杨楚生看水笋叔的脸色从青转成苍白。急忙大声说“送县医院!”

    水笋叔确实是急性阑尾炎,县医院的医生还是建议动手术。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生产队长,但其作用是相当大的。尤其是这时候,正值春耕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当然还有副队长,不过副队长还是建议,叫另外一个上来顶替水笋叔一下。

    真的责任很重大,别看社员们都对春耕前的准备工作怎样搞都懂,但要安排不好,搞不好就会误了农时。

    第三生产队的社员们,都聚集在祠堂里了,农民们什么叫权利他们不懂,但队长确实是社员们自己选的。

    “哎呀选什么,叫杨楚生顶几天就行。”贵喜大声就说。

    “你不说话也不会变哑巴,最多也就七天,水笋叔就回来了,副队长顶一下应该的嘛。”杨楚生本来是连会议也不想参加的,只是刘雪贞和孟跃进还在记工分。

    “从医院回来,就能马上到田里呀?人家让你当,你就当了呗,不就几天嘛。”副队长又说。

    杨楚生真是哭笑不得,一边说就几天时间,一边又说从医院回来了,还不能到田头。这什么情况?分明就怕责任太大。也对,这副队长平时是打他三大板屁股,也打不出一个响屁,这家伙就是太老实,胆子小。

    社员们却是绝大多数赞同,也就顶替而已,大家也不怕得罪水笋叔。秋月嫂大声就喊“你能打死狼,就不敢当几天队长?”

    “不是,我是外行。”杨楚生真的不想当。

    “凭什么他当,能当队长的人多了去了。”这是吴拥军的三哥说的。也因为有他们几兄弟在,桂香嫂只是坐,没有开口。

    这又有情况了,确实吧,能当队长的大有人在。最少随便找一个,经验也比杨楚生丰富,只是要是吴拥军的兄弟随便一个来当,社员们却是打心里不愿意。

    “还是让杨楚生当吧。”这是水笋叔的一个弟弟说的,他也还急,搞不好让吴拥军的兄弟们起来了,也就成了固定的了。

    “我能当!”吴拥军的三哥不爽地又喊,然后还小声说“他懂什么?”

    杨楚生本来身子还是靠在墙上,一付懒散的样子,可吴拥军的三哥这样一说,却让他坐直身子。他就是这样,现在他还真的想当。心里在想,老子就是要当队长,也大声说“行,你们都这样说了,那我就当。”

    “我同意!”秋月嫂大声就喊,这美村妇也是故意的,还站起来大声喊“同意的举手!”然后自己不是举一只,而是双手齐举,搞得还有一些社员在笑。

    “我不同意,杨楚生是知青。”吴拥军的大哥也站起来喊。

    杨楚生火也上来了,正想站起来,却见山猫站起来也喊“知青也是我们生产队的人,怎么不能当队长?”

    情况有点乱,这知青能不能当队长,还真的为这事吵起来了。要是以前,吴拥军几兄弟一吼,谁也不敢吭一声。现在却不同,有了杨楚生大战五虎之事,社员们的心里,也有他们也不过如此的想法。

    “问水鸡叔去!”山猫又大声说。

    这话一说,秋月嫂就往外走,当然直冲水鸡叔的家。

    这老水鸡本来正想跟老婆睡觉了,老夫老妻的,难得有一次勾了几个眼神,准备想进入被窝里冬眠,却不想秋月嫂带着磁性的声音就知道喊。

    “搞什么?”水鸡叔披上四个袋子足足能装下二十斤稻谷的中山装,打开门就问。

    “谁说知青不能当队长的,能!”水鸡叔听秋月说完,大声就说。看着秋月嫂屁颠颠,回身还用上跑,“砰”一声,不关门难道还到祠堂给杨楚生助阵不成。

    “谁说知青不能当队长的,水鸡叔说能!”秋月嫂豪气直冲云天,就跟领了圣旨一样。

    哈哈!山猫这家伙故意的,又手捧着脸,做出一个大笑的样子。

    吴拥军的三哥还瞪着秋月嫂,要是以前,这一瞪,就有让她打一个寒战,然后乖乖坐下的威力。

    秋月嫂正眼没看他一眼,她看的可是杨楚生,大声又喊“同意的就举手。”

    怎么着?吴拥军的三哥站起来就走,然后几兄弟连同老婆都走,不走真的没面子了。

    只有桂香嫂还坐着,她也举起手,因为她也不怕。

    “行,我先顶替几天。”杨楚生也大声说,虽然只是几天,但当的是一口气。

1215 111759131。第131章 联产承包

    1215111759131。第131章联产承包

    杨楚生还能来个代理生产队长,哈哈!刘雪贞和孟跃进都乐,这孟同志还爽爽地说“搞不好知青也能当大队书记。”

    “呸,谁稀罕什么大队书记,还不如工厂的工人。”刘雪贞也是心有所想吧,搞不好这家伙真的当大队书记,不想回到滨海市,那怎办?就一辈子当农民。

    王升虽然也是笑,只是心里面真有点失落。真他娘的郁闷,他可没少了到那个干部家里坐过,公社的还有大队的。家里寄给他的钱,那些纸币春节都成了干部家孩子的压岁钱,搞得他现在一走路,口袋里就是“呛呛呛”响起一阵硬币的声音,但还是一个小知青。

    水鸡叔却还支持,要说杨楚生吧,现在就这红光大队,真要他当个大队书记或者革委会主任,绝对能得到绝大多数社员的拥护。

    季节到了一年之中的第二个季节雨水,南滨省的气候,已经没有春节前后那样的寒冷。

    “噢!”杨楚生朝着前面的牛吆喝,其实吧,当几天队长也不用管什么,这几天功夫,最主要的,就是先犁第一次水稻田。早造的水稻田得犁两遍,开春先翻一遍,到了临近插秧的时候,再犁一遍。所以这家伙在犁田了,没进知青农场的,算不上真正的知青,插队知青要不会犁田,也冤了知青两字。

    农民们也要开始了一年中,为了一家人的肚子忙碌的时候了。各个生产队都忙,在没有插秧之前,各个生产队的安排,就是赶紧先种上番薯,这时候种的番薯,刚好就在农历五六月份,青黄不接的时候收获。

    刘雪贞也在犁田,可别小看女知青,要在知青农场,女知青杀猪那身子也是相当的利索。

    “噢!”刘雪贞一只手扶着犁,嘴里也喊,然后眼睛却往杨楚生瞧,他们一个犁的是水田,一个是种番薯的旱园。

    “喂,你在犁什么?”杨楚生朝着她喊。

    刘雪贞急忙脸往犁一转,好家伙,身后这一条犁线,就跟一条蛇一样弯曲,这美女禁不住笑。

    “杨楚生,上来!”水鸡叔跟几个大队干部走过来了,大声就喊,看他的犁田技术也不怎么好。

    “每个生产队都在种番薯,你们生产队怎么没动静?”水鸡叔又问。

    杨楚生腿上的泥还在往下滴,也说“水笋叔回来了,让他拿主意吧。”

    水鸡叔还笑“告诉你,水笋这家伙说了,还是让你当这个队长。”说完了,那管杨楚生在发呆,带着干部们往养猪场走。

    晕了,杨楚生能不呆嘛,原来农民狡猾起来也是没有上限的。这水笋叔也就做个阑尾炎的手术,却想将队长的重任往他肩膀上压,是不是体内比人家少了一截肠子,变聪明了。

    社员们又得开会,因为杨楚生不想当队长了。反正吧,当不当队长无所谓,问题是,不说明,也就是代理的,这根本就不行。

    “喂,水笋叔都回来了,我这队长完成任务了吧?”杨楚生看着记工员收起记工簿了,水笋叔也在,大声就喊。

    水笋叔一边卷着烟丝,一边说“算了,这队长你来当,你行。”说完了朝着社员们又说“杨楚生来了快一年了,如果没有他,我们现在已经要开始为肚子发愁,这个队长,早就应该让他当。”

    社员们是心里愿意,只是冲着水笋叔的面子,没有人说出来。既然他自己这样说了,大家不同意才怪,有不同意的,也只是吴拥军他们一家。

    “对,让他当队长,也省了过不久,公社又要将他叫到什么地方。”秋月嫂第一个说话。

    “不行不行,我不懂。”杨楚生说的是真的,生产队长要是不懂农活,那不笑话。

    第三生产队要换队长,还是换杨楚生,其他生产队的社员记完工分也不想走,就看个热闹。

    水笋叔点上喇叭烟才说“都是关系到大家的肚子,你不懂,社员们就懂。”

    “你是不是还想逃港啊?当队长,也不影响你往那边跑。”山猫这家伙也喊。

    秋月嫂朝着这只山猫翻一个白眼,大声说“不要乱说,会害死人的。”这美村妇说完了,双手就举。

    “哈哈哈!”秒月嫂这一举,立刻就是大片的笑声。她还不知道,她的外衣,有一边的肩窝处裂了一道口子,还好天气不热,里面还有一件长袖的浅色衣服。要不然,肯定是黑丝往外伸。

    桂香嫂也在笑,她也举起手,是第二个举手的了。

    “是不是,你来当队长,大家都拥护,当吧。”水笋叔笑着说。

    这就当了,这生产队长,算是华夏倒数第一的干部吧,当起来挺容易的,社员们多数通过了,跟大队说一声,那就行了。

    杨楚生是队长,哈哈,十八岁多,全县最年轻的生产队长无疑。

    水鸡叔还感到可惜,他是有将这家伙拉到大队之心,要没有逃港这事,早就是大队的一个小干部了。

    当个队长,要说容易也容易,就是跟以前一样的生产方式,照样种这一亩几分地,那就容易。说难也难,杨楚生有想打破生产方式之心,当起来就难。

    按照现有的政策,实行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已经是触及到政策的底线了,还能搞什么方式?

    杨楚生还是走进水笋叔家里,跟副队长一起进去的,他有主意,政策底线可以触及,问题是做法。就如他跟郭副书记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你疯了?”水笋叔听了这家伙的主意,吓了一大跳。这家伙一当队长,就要搞什么“联产责任制”。

    “不疯,我们只是将生产队分组而已,就跟学校一样,一个班分成几个组,还是生产队的嘛。”杨楚生也说,这主意他是打定了,反正应该行,就是不行,他最多也就再到县劳改场去一趟。

    “那跟大队说一下吧。”水笋叔又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