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往生记 >

第33章

往生记-第33章

小说: 往生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样子。
    “我哪知道?”大李眼皮都不抬,正趴在AppleII上编程序,“反正我也就玩玩游戏,写写程序。”
    最近大李又和长久学了几招,对计算机图形学入了迷,整天霸在AppleII上折腾图象。
    一般人以为计算机游戏也就是不过就是一段程序而已,只要将这语言那语言学好就行了。殊不知这是误入了歧途,大概他们把只要用c语言编写了五子棋游戏又或者汉诺塔之类的递归算法用图形显示算成了游戏程序。
    现代游戏的画面精美绝伦,其中应用的技术已经远远超出了游戏的范畴,这都归功于计算机图形学的进步。
    无论是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还是CAD建模,几乎都属于计算机图形学的领域,只是可笑当代华夏人只将这门技术当作了鸡肋。
    曹长久记得梦中潦倒的时候还曾经客串过游戏程序员,不过只做了半年就和老板闹翻了,这在当时国内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那是一个浮躁的年代,所有的社会资源完全是为了商业利益,游戏产业发达了,国人就看着眼红,资本就跟着进入,妄想如同撒豆子一般收获金钱。
    可是行业有行业的基本规律,不是人们喊着口号就可以冲上去的。
    曹长久记得清清楚楚,当年红警火热的时候,自己应朋友之邀,加入了一个工作室做程序员混点钱花花。
    饶是曹长久是抱着混口饭吃的心态加入,依然惊讶于这个团队的简陋。
    总共才十几个人,光市场推广人员就占了一半,资金也不多只有十几万,几乎都在市场部,拖欠工资那是家常便饭,除了长久之外的程序员和美工几乎都是凭着一股热情在支撑。
    长久不得不承认幕后老板的市场策划做的非常不错,连剧本还没出来的时候舆论攻势已经铺天盖地了,甚至动用了最具威力的杀手锏——爱国主义。
    美工们匆匆完成的海报登上了各家杂志报纸的版面,硝烟弥漫的战场背景下,手举冲锋枪勇士成了当时游戏迷们的期盼。
    于是几乎无人不谈这款产品,国内玩家们津津乐道,中国的红警诞生了。
    只有长久意识到自己似乎陷入了一个麻烦,没有策划,没有指导,没有资金,天知道什么时候能出货。
    做着发财梦的老板看到了商机,拖了一帮半吊子技术人员开练,实在让长久佩服其的坚毅果敢。
    只是长久悲哀的发现,整个程序组的进度完全跟不上趟,这帮程序员**有余,技术的根本没有。
    长久大惊之下询问他们做过游戏程序没有,回答做过。
    再问做过什么游戏程序,答曰:RPG,买的别人的模版改编的。
    长久终于崩溃了,本来就是来混日子的,哪曾想到居然误入一群菜鸟深处。
    自觉有点顶不住的长久找到了老板,诉说了自己的忧虑。
    老板倒是个干脆人,只问了一句:“他们只是小工,问题是你有没有把握成功?”
    长久考虑了一下,觉得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开发一个即时战斗的游戏不是难事:“成功没什么大问题,只是”
    “资金没问题,你需要什么只管开口,我只要结果。”老板又看了看表,“我知道你是高手,这个项目就交给你了。”
    年轻的长久还是拉不下脸来直接走人,只好硬着头皮带着学徒们日以继夜的赶工。
    没有技术经验,长久就开课教,让他们边做边学;没有开发工具,长久干脆就自己写。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长久估摸着按现在的开发进度,两年就可以完工。
    可是时不我待,长久最最害怕的事情终于来了——老板等不了,他不能容忍自己的钱投在里面太久,在老板看来,应该是喂一把米鸡就该下一个蛋,哪能两年没动静?
    “四个月!你只有四个月的时间!”老板发火了,“四个月你拿不出能用的东西来,就给我滚蛋,钱一分也没有。”
    长久哪能受这个气,要不是看着这帮小哥几个累死累活的可怜,他早就尥蹶子了,还能在这里混。
    曹长久当即收拾东西离开,背后还响着老板的咆哮:“没有你我们照样做!还真以为地球没你就不转了。”
    从那以后,曹长久也就没在这行里混过了,至于那个团队还真的在四个月之后做出了成品,轰动一时。
    老板的前期市场做的很好,据说全国的游戏经销商几乎都进了不少,全国的玩家都在排队等待发售。
    曹长久记得自己还特地买了一份那个叫血狮的即时战斗游戏,包装很不错,还是光盘版,只是不能安装,很简单,需要很大的内存和硬盘空间。
    好不容易装上去了,游戏画面也是惨不忍睹,士兵们手里的枪也和烧火棍差不多,至于AI更是如同弱智。
    曹长久玩了十分钟就把程序删了,他至少发现了二十几个Bug,整个游戏的框架几乎还停留在当时自己走人的阶段,完全没有改进,这只是一个半成品。
    果不其然,如同发售时候的火爆一般,经销商们的退货一样轰动,全国骂声一片,感觉受了愚弄得玩家们齐声声讨这个团队。
    这不是个案,全国人民同样在脑黄金的广告声中浮躁。
    曹长久发现自己又走神了,晃晃脑袋,努力从幻境中出来,看着大李在屏幕上画着一个又一个的方框,他还是很欣慰的。
    至少这个时代技术人员基本功还是很扎实的,曹长久心想。
    “做的怎么样了?”曹长久问道。
    “差不多完工了,先看看效果怎么样。”大李写完了最后几句程序,一按回车,屏幕上迸出一个界面,上面有四个的方形区域,闪烁着字母a、b、c、d。
    大李按了一下tab键,b字区域加亮显示,大李面露喜色,信心大增,又按下了回车键,屏幕顿了一下,b字区域忽然扩大了,貌似往下伸出了一截,分成了几个横幅,对应标着1、2、3、4。
    大李大喜,又试了其它字母,效果和第一个一摸一样。
    “成功了,我做出来了吧,这期作业我完成了!”大李伸了一个懒腰,得意的叫道。
    “切,还不是我告诉你做法,否则这下拉式菜单你一辈子也想不出来。”长久貌似不屑,心中其实也在感慨,自己当年不也是花了好久才搞清除了其中的关窍?看来这有人指导和自己摸索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正文 四十八
     更新时间:2008…12…13 3:23:29 本章字数:3429

    “还不是一样,都是画方框嘛,和做那个吃豆子没什么区别,呵呵。”大李说得轻松,这貌似简单的界面还是花了他三天三夜的时间。
    “好了好了,算你厉害,这个只是表面功夫,难得还在后头。”长久又拿出了一份写好的程序方案,“我琢磨了好久,准备写一个人人都用得着的程序,咱们好好探讨一下,操作界面就用这个下拉式菜单结构,一起看看。”
    大李赶忙讨饶:“兄弟,我可没时间跟你耗在这上面,你放过我吧,所里好多事情等着我去做啊。”
    “没事,就让你帮把手,我自己来做。”
    “商业报表程序?”大李看了方案奇怪的问,“你做这个干什么?”
    “卖啊,还能干什么?”长久道,“我琢磨着微电脑再便宜也只能是那些公司才会舍得买,家庭及个人用户毕竟是少数。公司买了电脑能干什么,这可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打字?还是作报表?反正肯定不是用来玩游戏的。”
    “这可都是英文的,国内谁会用这个?”
    “谁说要卖给国内的了,”长久哂道,“出口的,我和虞博士合计了,做软件卖国外去,赚老外的钱。”
    “啊?”这显然颠覆了大李的价值观,“程序也能卖钱?就这张软盘,有人这么傻嘛?你准备卖多少?”
    “不知道。”这倒把长久难住了,他对这东西的价格也没有概念,“大概能卖几十美元吧。”长久估计着美国人的承受能力,大胆的估了一个数字。
    “几十美元?”大李彻底傻了,瞪大了眼睛,仿佛看到美元哗哗的从天上往下飘,“那得买多少烧鸡啊!”
    “德行!”曹长久充满欲望的YY被大李这句话打断了,“你就不会想点其它上档次的?还烧鸡,我看你长得像烧鸡。”
    “兄弟!”大李讪笑着凑近,脸上仿佛开了花一般,“跟你打个商量,算我一份。”
    “哦?”长久斜眼看着大李,阴阳怪气的说道,“那不行啊,你都是有工作的人,太忙了,我不能妨碍你的前途啊。”
    “没那种事!”大李义愤填膺,“我早就憋着一股气了,以前都是我们求着鬼子卖我们东西,现在我也要让他们尝尝这个滋味。兄弟,别的不说了,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这个忙我是帮定了。就是日后赚了钱,可要记得分兄弟一份啊。”
    “没的说,你就瞧好吧。”
    ~~~~~
    AppleII是一部有缺陷的微型计算机,内存最大不过64k,cpu为当时最便宜的6502,好像不过几十美元。
    而且AppleII只能以大写字符输出文本,这极大的阻碍了这部机器的商业用途,没人愿意使用一部不能进行文字处理的机器,当时这些领域被王安公司的打字机霸占着。
    AppleII的显示系统是电视,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以其独到的电子工程学知识整合了电视电路,在别人还在用难看的显示器显示绿色字符的时候,AppleII已经可以接上一部多余的电视显示彩色图像了。
    正是这个创意才使得AppleII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在足有15000人的展会上,使用大屏幕彩电演示的AppleII成了人们讨论的话题。
    貌似苹果机的有点也就是这一个了,可是技术再次左右了市场,天才的苹果设计师沃兹再次展现了他的才华。
    沃老大当年供职惠普的时候曾经就拆过一部IBM的软盘驱动器,偷窥了一番内部构造,凭着他那天生对电路的直觉,硬生生的研制出了自己的软磁盘机,而且电路简单,成本更低。
    凭着软磁盘机这手独到的绝活,AppleII击败了同时代的所有竞争者,因为没有一个竞争者能够生产出与之匹敌的东西存储数据。
    性能好,结构简单,还有500美元的白菜价,使得苹果独有的软磁盘机帮助AppleII成为了几乎所有电脑爱好者的首选,AppleII当时的用户主要是程序员。
    正是这些硬件技术创新使得苹果在激烈的微机市场有了一席之地,但远未达到呼风唤雨的地步。
    真正将AppleII推向王座的则是程序史上第一款杀手级软件——VisiCalc,视算表。
    视算表称不上是一个好程序,它Bug百出,使用艰难,几乎就是一个不可能成功的产品。
    只是时势造英雄,当计算机还只是被当作一个高科技玩具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能让现代商业办公更为容易的软件,所造成的轰动可想而知。
    VisiCalc扮演的正是这样一个角色,一夜之间,AppleII成了所有公司财务人员的宠儿,看着屏幕上的表格数据向流水一样的卷动称得上是一种享受。
    曹长久打的正是这个主意,软件编程不是问题,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他并不确定VisiCalc到底什么时候上市的,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以长久的水平,做出来的软件肯定要比它好,姑且不论性能和Bug,光软件的易用性和亲和力就不在一个档次上——这个时代还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