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极恶皇后 >

第64章

极恶皇后-第64章

小说: 极恶皇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塞给他一张五百两的银票,“我只说几句话。很快的。”
看在钱地份上,也看我是个女人,不具危险性。篾片终于松口说:“好吧。我试试。”
只见他上去了一会,下来的时候。后面已经跟着姓梁地了。两个人一起朝门外走去。
机不可失,我赶紧咚咚咚跑了上去。一把推开玉颜的门。开门见山地跟她说:“我是太子妃”。
玉颜忙要跪下去见礼,我拉住她说:“时间紧张,这些礼数就不必了。我上来只是想求姑娘一件事。”
玉颜说:“太子妃有什么尽管吩咐,那个求字,玉颜怎么当得起。“那好,我也不拐弯子了。我就是想请教一下姑娘,要怎么才能让这位梁大少答应捐米呢?”
玉颜呆了一下。
我解释道:“现在外面的情况姑娘想必也知道,灾民们真的很可怜,我们带来的救济粮就快用完了。其他地富户们虽说也捐了一些,但数量有限,补不了多少空。只有这位号称荆襄第一米商的梁公子,听说去年收了南方近三成的粮食进仓,官府的粮仓都没他家的粮仓多。可是我们去他家三次了,一粒米都没要到,姑娘能不能教我什么办法,让他答应拿点米出来救救急?”
玉颜为难地笑着说:“不是民女不帮太子妃,而是”么?”气古怪,为人又心狠手辣。别说我只是一个烟花女子,他今天喜欢,明天可能就甩了的。就是他的朋友,也没有人敢要他捐米的。因为梁大少的口头禅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也决不让天下人负我。”
我笑道:“这不是魏武帝曹操地座右铭吗?现在又成这位梁大少的口头禅了?这人真是没救了,吝啬鬼投胎就算了,还抄袭这条臭名昭著的名人语录,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砰!
门被一脚踢开了,一个人冲了进来。先是皮笑肉不笑地看着玉颜说:“我脾气古怪,为人又心狠手辣,这就是你对我的评价?好,很好!”
转过来又看着我说:“我是吝啬鬼投胎就算了,还抄袭臭名昭著地名人语录,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太子妃,要论起无耻,我似乎还比不上令尊吧,令尊才是无耻地祖师爷呢。你跟你那白痴太子一个劲地要我捐,怎么没听说你们太尉府捐多少啊。”
啪!
“你可以说我父亲无耻,但我决不允许任何人说我的夫君是白痴。”
“大少?”玉颜看着梁景仁脸上清晰地五个手指印,心疼地想去摸摸,手却被推开了。接下来某人的嗓音竟然奇怪地带着兴奋和暧昧:“他明明就是白痴嘛,为什么还不让人家说。”
脑子里火花一闪,难道,这天下以“无耻”为立身准则的极品男人,都跟俺爹是一个德性的?
不管了,死马当成活马医,不管什么招,先使出来再说吧。
先把玉颜拖开,然后操起一把板凳就砸过去,某人一边抱头鼠窜一边还在喊着:“他就是白痴嘛,我又没说错。”
“你找死!”一阵追赶后,终于拽住了他的衣服。
连砸带揍一顿猛扁后,我气喘吁吁地踩着他的屁股问:“你到底捐不捐米?”唉,我妈也真不容易,这打人其实挺累的。
“捐!”
“捐多少?”
“太子妃说捐多少,就捐多少。”
“我说捐出一半。”
“那就捐出一半。”
“剩下的一半,不准再卖高价!”
“这个不用太子妃说,小的捐出了一半,会极大地缓解市场上缺米的情况,米价自然就跌下来了。”
我突然想到了一点:这个人,无根无底而巨富,又姓梁,还长得这么帅,会不会,“你就是石崇的爱姬梁绿珠的哥哥?”
“是的,小的就是绿珠的哥哥。”
难怪这么有钱的,原来是石崇的小舅子。《极品太子妃》,书号:167585
目前已经进入了新书榜的前三甲,很值得一看哦。
第五章  第十八节  怎么又抢起来了
有了梁景仁捐的米,我们去重灾区的时候底气就足多了。
说实话,手里没粮食,我根本不敢让太子去那种地方。没救济粮,你不说你是去赈灾的还好,说了会被人打死的。
你空手来赈灾?我们都快饿死了,你还跟老子开这种没油没盐,淡出鸟儿来的玩笑,欠揍是不是?
自魏篡汉以来,礼乐崩坏,人心不古。百姓心中敬君如敬神的概念早就没了。尤其我们现在所站的地方,不久以前还是东吴的土地。在某些百姓眼里,只怕还把我们当侵略者呢。只不过因为他们本来的国君也是个根本就不值得拥戴的暴君,这才没有公然反抗我们。
如果原属于东吴的荆、扬等地出现了这样的大灾情,朝廷都不出面赈灾,就很容易激发当地老百姓的反晋情绪。
这也正是导致皇上焦虑成病的主要原因。辛辛苦苦,几代人浴血奋战才打来的天下,要是因为一场天灾就失去了半壁江山,那皇上还有什么脸去见司马家的列祖列宗?
后来,皇上病了,太子代父出巡,在北边的阴平、广武等地震灾区只稍微意思了一下就赶紧南下,还不是因为南方才更让朝廷不放心?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因为征服人心,比征服土地更不容易。
这天,当我们的船到达汉阳江口后,汉阳太守派的人已经焦急地在岸上等着了。
他跪在地上一边擦汗一边说:“江大人派小臣来的时候,一再叮嘱小臣,千万不要让太子殿下和齐王殿下登岸。。手机小说站wAp。.CN更新最快。太子还没开口。齐王已经问道:“汉阳城里发生什么事了?”
“太守衙门被一帮乱民围住了。昨天夜里城里的米行被抢,江大人派人抓了几个为首闹事地。结果,今天一大早。府衙就被围得水泄不通。”
这时太子开口说:“米价不是已经降下来了吗?前天我们在江陵的时候,那里的米已经降到十五两一石了。襄阳那边三十两一石地时候都没人哄抢。怎么这边十五两一石倒还抢起来了?”
那人回道:“这一点连江大人也很纳闷。前些天这里的米价也达到过三十两一石地,那时候江大人每天派人盯着几家米行,就怕出现哄抢。这两天眼看着米价一天天降下来了,江大人本来还很高兴的,以为总算度过难关了。以后就会慢慢好起来的。谁知道就是这个时候偏偏出事了。”
这时,跟在我们后面的另一艘船也靠岸了。从那艘船上跳下来一个人问:“被抢的是哪家米行?”
这个人回头看见了,赶紧说:“就是你地梁记米行。“
梁景仁听了,不怒反笑道:“这倒好玩了,还有人敢抢我的米。又对太子说:“殿下,小民知道这抢米的幕后主使是谁,他纯粹是冲小民来的。两位殿下还有众人大人不如先到小民的山间别墅歇息一下。等小民去解决了那些趁机捣乱的人,再请殿下和各位大人们去府衙。”
说完他就跟着太守派来的人走了。
倒把齐王和杨太傅弄得面面相觑。这人的派头,怎么比他们还大啊?放着这么多官府的人不用。让他们去“歇息一下”,他自己去处理?
这时齐王看着我问:“这位梁大掌柜,你们是怎么搞定他地?不是说他一贯目无官长。桀骜不驯,是整个荆襄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吗?”
我想。这时候。大概连杨太傅也知道我就是太子妃了吧,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而已。我也就不再自称什么奴才了。直接跟齐王对话道:“这个嘛,我们也是在一个特定的场所凑巧遇上了他,就跟他聊天,结果发现他是石崇地小舅子。因为石崇跟我爹还算有点交情,借着这层关系,才最终说服了他。”
这下几位荆州本地的官员,包括荆州牧郭大人都露出了难以置信地表情,看着我问:“他是石崇地小舅子?”
我比他们更惊讶地问:“难道几位大人都不知道这位梁大掌柜的来历吗?”
他们一起摇头。郭大人说:“他是最近几年才突然冒出来地,以前在哪里,是做什么的,没有人知道。他也从来不跟官府打交道,也不去结交地方世族,所以关于他的事,外面知道得很少。他算是我们荆襄第一富豪,同时也是第一神秘人。”
齐王问了一句:“那他是靠什么起家的呢?”
另一位陈大人说:“这个也没人知道,只知道他前两年突然从外地来襄阳开米行,一开始米价就比其他几家米行略低些。那几家米行就联合起来,一起把价压得更低,想把他挤兑走。谁知道,别人低,他就更低,米价就那样一直低下去。低得另外几家都快要哭出来了,只得派人去求他。”
我笑着插了一句:“这人不能求的,越求他越不答允。”就像我和太子起初三次上门求他捐米,每去一次,都发现他比上一次态度更强硬了,脸上的笑容也越嘲弄也就是,越欠扁了。
陈大人赶紧说:“是啊是啊,外面的人都说他脑子有毛病,不管什么事,你越求他,他越变本加厉。这几家米行不求他还好,越求他就把米价压得越低。据说求一次,就再压低一次。就这样,只用了一、两年,就把其他几家小米行全拖垮了。现在只剩下一家盛记还勉强维持着。”
说到这里几位荆州官员全恍然大悟地说:“难怪他能把米价压得那么低,还能持续一年以上。他是石崇的小舅子嘛,背后有巨大的财力支撑,自然就不怕先亏上一两年了。”
这时太子说:“可是我们在江陵的时候,明明看到那家叫盛记的米行,生意也很兴隆啊。”
郭大人笑着说:“盛记我们本来都以为支撑不了多久的,结果盛记的老板情急之下,使出了奇招。”
“什么奇招啊?”“把他的女儿嫁给了楚王做侧妃,得到了楚王的大力支持。现在,虽说盛记始终比梁记差一点,但也称得上第二了。”
说到这里,大家心里其实已经明白了,这哄抢米的,多半就是盛记派的人了。
第五章 第十九节 汉阳街头
如果这个盛记米行是仗着楚王的势,想趁机抬高米价,甚至对降低米价的梁记进行哄抢、打压的话,这件事就好办了。
因为楚王司马玮是太子的弟弟。初封始平王,去年才被改封为楚王并被皇上恩准来到楚地他的封国。
楚王的母亲审美人,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宫人。偶尔得幸生下楚王后,才被册封为美人。审美人在宫中连九嫔都算不上,自然毫无势力。想不到她的儿子一被封为番王,就纵容家人胡作非为。
太子一听说了楚王的名号,立刻一脸怒气地对张泓说:“你去把楚王叫来。我们费尽心力,好不容易才把米价降下来,他倒好,居然暗地里支持家人捣乱。”
我想了想说:“殿下,楚王的母亲审娘娘也跟他一起来了。审娘娘虽说名位不高,但年纪好像比先皇后还长几岁,算是宫里的老人了。不如,我们亲自去一趟楚王府吧。”
太子听了,正中下怀,赶紧改口说:“你说得很对,既然审娘娘在楚王府,我们就亲自跑一趟吧。”
我就知道,能到处走走看看,他当然求之不得了。一开始齐王和杨太傅他们不放心,想跟着去。可是他们跟着,还有什么搞头呢?我还想带太子在汉阳街上玩玩呢。
最后,齐王他们去了梁景仁的别墅,我和张泓陪着太子去楚王府。
我们只坐了一会儿车就下来了,叫张泓先随车去通知楚王。我和太子带了几个随从徒步前行。
汉阳这边的灾情果然比襄阳那边严重得多,街上的店铺关了一半。开着的,也货品稀少。总之是一片萧条景象。
我们选了一家中等规模地杂货店。特意进去问店主:“为什么货架空了一半呢?难道现在连货都进不到了?”不会只是一场水灾,就让民间连日用品都匮乏到这种程度了吧?
店主苦笑着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