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活之漫漫人生路 >

第88章

重活之漫漫人生路-第88章

小说: 重活之漫漫人生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书记见左江坐了下来就问:“小江,听说你爸爸当上松江铁路局长了,怎么样,工作还顺利吧?”
    陶书记这一问左江就立即想起当时陶菲告诉他父亲马上就要提拔铁路局长的事情,左江虽然不知道提拔一个铁路局长需要征求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意见这一说,但是消息是通过陶菲透露过来的就一定和陶书记有关,今天陶书记旧事重提他就能确定陶书记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于是说:“我爸的工作还算顺利吧,就是当上局长后工作更忙了,整天看不到他的人。”
    陶书记说:“是啊,铁路的春运压力很大,容不得半点的差池,不容易啊!”说到这里他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后很随意地说:“铁道部似乎对松江铁路局很重视,研究新一任的局长人选时还到我这里征求过意见!”
    左江一下子便豁然开朗了,很真诚地说:“谢谢陶伯伯!”
    陶书记见左江年龄虽小但一点就透心里很欣慰,他当时推荐左政的时候有左江这方面的因素,但是比重很小,做为省委书记不会感情用事的,主要是左政积极为桐江市争取建设立交桥的事情打动了他,一个靠近地方政府的铁路局长对一个省经济发展帮助极大,松江省的三大支柱产业,木材、煤炭和粮食主要都靠铁路运输,这些东西运出去了才是钱,由于铁路的车皮紧张,对松江省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陶书记摆摆手说:“谢什么,这是你父亲应该得到的!”
    左江见陶书记对这个话题不再多说就自然地转变了话题:“陶伯伯,铁路局长这个位置看似风光,但却是坐在火山口上,稍有一点闪失前途也就完了。”因为左江的重生改革了父亲左政的命运,历史已经不是再按照从前的轨迹发展了,对于今后能出现什么情况左江也不知道了,但88年是龙年,是中国多灾多难的一年,也是铁路事故的频发年,因为那一年一连发生三起重大旅客列车事故,造成大量旅客和铁路工作人员伤亡,其中还有多名外国旅客,国内的社会影响很大,当时的铁道部长引咎辞职。左江很担心父亲左政到时有个什么闪失。
    陶书记对铁路的这种状况也挺熟悉,很赞同左江的话:“是啊,铁路的风险很高!”
    这时,门铃响了,刘妈听到后急忙从厨房出来去开门,门一开,桐江市委书记项南走了进来,见陶书记坐在沙发上就赶紧上前几步说:“陶书记,过年好!今天我是专门来给老书记拜年的!”
    陶书记看以项南很亲切,站起身来说:“小项,你来的正好,今年家里来了一位小客人,你嫂子正在厨房做菜呢,一会中午一起吃饭。”陶书记站起来的时候左江也随着站了起来,见来人是项南,由于陶书记说话的时候他不能插话,就向项点头示意。
    项南也看到左江了,有点惊奇,但是陶书记的话更让她惊奇,陶夫人能下厨房做菜了说明她的病好了,便哈哈笑着好:“陶书记,嫂子的身体看来恢复得不错,我还真是挺有口福的!”
    陶书记说:“是的,小项,你嫂子的身体恢复得很好!”说到这里他就要把左江介绍给项南,项南看明白了陶书记的意思就赶紧对左江说:“小江,没想到在陶书记的家里能遇到你!”





    正文 第129章 重要信息
     更新时间:2009…2…24 10:51:27 本章字数:3188


    陶书记见项南认识左江便惊奇地说:“小项,你怎么认识小江?”
    项南呵呵笑着说:“陶书记,小江可是我们桐江福泰立交桥的第一功夫啊,我怎么敢不认识呢,我和朱市长可是专门宴请过他的!”
    陶书记一听也是呵呵笑着说:“应该,确实应该,吃水不忘打井人么!来,小项,我们做下来谈。”
    左江给项南拜个年后也坐了下来,刘妈给项南沏了一杯茶后又回厨房去了,姚静华和陶菲听到项南的动静后也出来和他打招呼,姚静华说:“小项,你先坐,我去做菜,一会儿就好!”陶菲给项南拜年说:“小项叔叔,过年好!”然后就随姚静华去了厨房。
    陶书记见项南认识左江,当然更能看出左江长得十分像儿子陶江,当然要给他说一下小江与他们的关系,便对项南说:“小项,小江是陶菲认的弟弟,经常到我们家里来做客,你嫂子和我也非常喜欢他,既然你们认识就更好了,一会儿吃饭的时候你可要敬小江一杯酒啊,人家可是为你们桐江做了贡献的!”
    项南一听陶书记说的话,就知道他们根本没提过左江长得像陶江这个话题,而从嫂子姚静华的精神状态上看,很可能与这个左江大有关系,他跟随陶书记多年很默契,陶书记一点他就明白,于是说:“陶书记,不用您说我也要敬小江酒,为我们桐江市省了那么多钱,只请吃顿饭是远远不够的,今天我就借老书记的酒再一次向小江表示感谢!”
    左江已经被陶书记和项南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见状急忙说:“陶伯伯、项叔叔,你们就别夸我了,不断一会儿就该喝醉了!”
    陶书记和项南一听,相对哈哈大笑了起来。
    两人大笑过后有了个短暂的冷场,项南看了一眼左江又望着陶书记。陶书记知道项南这是要向他汇报桐江第一制药厂的事情。来之前项南已经在电话里向他提及了此事,见左江在场就征求一下他的意见,于是他就点了一下头。
    项南从皮包中拿出一沓文件放在茶几上,望着陶书记说:“陶书记,松江第一制药厂改革的事情现在很棘手。总资产三千多万的一个大厂子现在天和公司只愿意出一千万收购,而且还只能安置百分之十的工人,再多一点他们都不愿意加。”
    陶书记想了想说:“小项,你们就没想想别的办法么,比如另外再找一家愿意接手地公司。”
    项南说:“陶书记,能想的办法我们都想,想找一家有实力接手的公司还真难,就这家天和有实力也真的是想接手,但是条件太苛刻了。建国市长也很着急,但我们也不能看着国有资产这么白白的流失啊!”
    桐江第一制药厂是一家拥有固定资产3000多万元,1000多名员工地国有企业,。但是由于生产设备老化,工艺陈旧,生产的药品品种单一。再加上药品的研究开发跟不上去。再加上厂领导中饱私囊,贪污腐化,欠债越来越多,背着沉重的包袱在负债前行,到了去年终于崩溃,欠下银行的贷款高达3500万,严重的资不抵债。没有一家银行再肯为它贷款了。去年7月只能被迫停产倒闭,1000多名职工顿时流离失所。陷入了生活的困境,这时以原厂长为首贪污团伙浮出水面,1000多名职工群情激愤,多次到市委市政府请愿告状,市委市政府虽然果断出击,严厉的惩处了犯罪分子,但是这1000多名职工的生活却成了问题,最后,最终下决心对第一制药厂进行改革。
    但是桐江市委市政府太一厢情愿了,3500万外加安置1000多名员工,这么大地“盘子”在整个松江省根本没有几家私营企业有能力接收,谁也背负不起这么沉重的包袱。后来香港和广东一家企业合资的天和制药公司对第一制药厂进行考察后,有意接手,他们看中的长白山自然地药材资源和制药厂一些熟练的制药工人,几经谈判之下才谈到了今天的这种结果,而天和制药公司正是拿准了桐江市委市政府急于甩掉包袱地死脉,咬死不松口,摆出一副强硬地姿态,想大占桐江市的便宜。而第一制药厂因为没钱过年到市委市政府门前静坐请愿,逼得项南和朱建国只好从市财政中挤出20多万元资金给每个职工发了200元钱过年,总算暂时平息了这场风波,如果第一制药厂不赶快改革完,后面还会有不知道什么严重的事情会出现。
    陶书记点点头说:“是的,小项,改革虽然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我们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国有资产流失,那样我们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有些事情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呀!”
    项南说:“不过,天和制药公司说得也有一些道理,他们说第一制药厂设备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堆废铁,根本就没有用,他们接手后得重新在国外进口设备,说我方做价太高,经过核实,做价是有一些水分,但也没像天和制药公司说得那么离谱,只第一制药厂的那块土地的价格就不止一千万地,我们岂不是把药厂白送给他们一样!”
    左江坐一直坐在一边听着,他越听越气愤,这会儿终于忍不住了,就插嘴说:“项叔叔,他们这也太欺负人了,坚决不能答应他们,让他们哪来滚哪去吧!”
    项南也是越说越气愤,听到左江出声声援心里地气顺了一点,陶书记看了左江一眼说:“小江说得对,我们不能便宜那些黑心的奸商,但是这个问题总是要解决地,小项,不行这件事情你就先放一放,慢慢的寻找解决之道,实在不行省里通过其它渠道可以适应帮你们一下。”
    项南叹了一口气说:“陶书记,看来只能先这样了!”
    左江前世经历过国有企业改革的所有事情,对国有企业改革这方面的事情也算比较清楚,但也毕竟一直有铁路工作,没有参与过地方企业改革的事情,只是知道改革一个大的方向,可具体怎么操作他不清楚。国有资产大量被侵吞的事件在改革的过程比比皆是,他对此是十分的气愤。
    左江看到项南放在茶几上的一沓资料问:“项叔叔,哪是第一制药厂的资料吧,我看看可以吗?”
    项南说:“是的,小江你想看就看看吧。”说着将一沓资料递给了左江,反正也不是什么保密的资料,让左江看看也无妨,从立交桥的事情上项南已经看出左江不是一般的聪明,知道迂回去解决问题,说不定他看过之后给提一些建设的意见呢。
    左江接过那沓资料慢慢地看了起来,桐江第一制药厂建厂于1954年,现在拥有员工1100多人,是一家老牌的国有企业,地处桐江市拱北路128号,是现在桐江市的边缘地带,厂房总占地面积35000多平方米
    看到这里左江就没有往下再看,现在的拱北路128号是桐江市的边缘地带不假,但是12年后随着桐江市城市建设的北移这里就变成了市中心,那时这里的土地的是寸土寸金,35000多平方米的地价才1000多万,每平方米的价格不到300元,把这块地买来就是什么都不做,12年后就能番几十倍的!
    这对于左江来说是一条十分的重要的赚钱信息,左江现在也有能力把这块土地吃下来,左江现在需要考虑的是这么做的可行性,毕竟要买不能只买土地而是整个药厂,另外还有1100多职工的安置问题,这其中牵扯到许多方面的问题,自己总不能买来之后放在那里坐等土地升值吧,那样费用太高了,如果单纯的想赚钱,他根本不用费这么大的劲,年后把钱投到美国股市里就行了,因为美国的经济大萧条一过就是连续三年的牛市,三年中左江把自己的资产番上百倍都不是问题。
    但是总不能看着国有资产就这样流失吧,既然自己重生了就要为此做什么,可是制药这个行业左江根本就什么也不懂,吃下来也做不了,投资的风险太大!但转念一想,陶书记已经让项南先把这事放一放了,暂时还不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局面,自己还有时间,可以询问一下专业的人员,再慢慢想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