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1998 >

第235章

重生1998-第235章

小说: 重生199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狂妄!”,李云迪低声地说了一句。
    两个人都不知道生了什么事,纷纷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李云迪。
    “那个日本人,叫什么中村俊一的,刚刚居然和他的助手说,这次的冠军他势在必得,我们这几个人的水平,不过是小儿科,不值一提,哼,真不懂一个成绩只排在第六的选手,有什么资格这么说话,太可笑了。”,李云迪说着可笑,但脸上的神情却很不好看。
    那个日本选手在那儿大放劂词,却怎么也没想到这三个中国选手中,居然有一个懂得日语的,还在那儿一脸轻松地和助手聊着天儿。
    “和他一般见识干什么?有本事凭手底下的功夫说话。”,孙颖迪毫不在乎地笑道。
    “不过也许他真的有什么潜藏的实力也说不定,毕竟这个中村俊一,已经是一个成名的钢琴家了。”,陆维倒是比较谨慎地说道。
    “什么隐藏实力?要我看,也就在那儿虚张声势罢了,钢琴家怎么了,也就是在他们国家有点儿名气,他要真有水平,早就在国际上出名了。”,李云迪说着,脸上的表情颇为不屑。
    几个人正聊着,房间外面走进来一位穿着红色旗袍的礼仪小姐,笑着说道:“大家请跟我来,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说完,又用英语流利地重复了一遍。
    六个人跟在礼仪小姐的后面,走上了舞台。
    舞台中央,那架斯坦威钢琴依然静静地卧在那儿,看着它,选手们的眼里都闪过了一丝炽热的光,再过一会儿,他们就将在这架钢琴上,展开最后的角逐!
    舞台中央,一袭红色晚礼服的周滔容光焕,在看到选手和评委们都就位后,面对着摄像机,微笑着解说了起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微笑着点了点头,待掌声稍微平静些后,周滔继续道:“这里是由文化部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的决赛现场,我是主持人周滔!经过近一个月的激烈角逐和层层选拔,我们一共有六名选手,从近百名的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闯进了今天的决赛,他们是:
    中国选手李云迪!
    俄罗斯选手泰特林。安东!
    意大利选手庞帕。安东尼奥!
    中国选手陆维!
    中国选手孙颖迪!
    日本选手中村俊一!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们闯进最终的决赛!
    周滔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刚落,台下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而面对这**的一刻,几位选手的目光都变得热切起来,心里充满了对冠军的强烈渴望!
    介绍完几位选手后,照例是一位文化部的官员上台讲了一些预祝比赛圆满成功,选手取得好成绩之类的话,随后,随着主持人周滔的一声宣布,六名选手的冠军之争,正式拉开了帷幕!
    而随着周滔的这句话,台下的百余名记手中的设备,也同时开始了运转。对这场精彩程度根本不用怀疑的比赛,各大媒体根本是不遗余力,纷纷派出了最强大的记阵容!
    而随着中央电视台三个频道的同时直播,这场最终决赛的画面,也被实时地传到了世界各地的乐迷们眼前,美国科蒂斯、法国国立音乐学院,俄罗斯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中国中央音乐学院众多世界顶级音乐学院的学生和教授们的目光,也都聚集在了电视机前,关注着这场比赛。
    比赛开始。
    在观众们的掌声中,排在第一位出场的俄罗斯籍钢琴家——泰特林。安东,坐到了钢琴前。
   
第三百一十七章 强强对决!


    泰特林。安东坐在钢琴前,稍稍平静了一下,便将双手放在了琴键的中音区,稍稍地向前推了推,像是在感受琴键的触感。
    全场观众和媒体的目光,此刻全部聚集在这个个子不高的俄罗斯选手身上,等待着聆听他的演奏。
    众人的目光下,泰特林。安东的手动了,双手迅速有力地在琴键上一抽,一串神气的短琶音响了起来,同时,也揭开了这场国际钢琴比赛最终决赛的序幕!
    双手有力地在琴键上不间断地弹奏着短琶音,先前的两个还可以清晰地听出分句,随即这短暂的音流开始慢慢地连成了一片,泰特林。安东的双手,在琴键上忙碌地跳起了舞蹈。
    李斯特超级练习曲第四——sto!
    进入了决赛,几乎所有的选手都拿出了压箱底的功夫,所选择的曲子,无一不是自己最强的保留曲目。而做为第一个练习曲环节,几乎所有的选手,无一例外地选择的全都是李斯特的超级技巧练习曲!
    这sto是李斯特超级技巧练习曲第四,带有浓重的李斯特炫技风格。几乎从乐曲的一开始,演奏的双手就开始了挑战极限的手指体操。
    在舞台上方明亮的舞台灯照射下,泰特林。安东的一双手犹如穿花蝴蝶般,在黑白分明的琴键上飞舞,一双手时而五指箕张,看上去每个手指似乎都在独立而快速地落下又抬起,时而如同一只受惊的鸟儿般缩作一团,只有两、三个手指做着轻快地轮指或颤音,时而如同大马金刀般,在手臂的带动下如同一根根僵立的短柱般,奏响巨大而通透的和弦!那种双手在琴键上快速移动。带给了观众们极大的视觉冲击,甚至让他们忽略了“听”,而将注意力全部都移到了“看”上!
    这样一难度巨大的曲子,对于泰特林。安东来说,也显然是达到了他的演奏极限。只见他脸上地神情小心而专注,目光更是一刻不停地看着琴键上的双手。丝毫不敢掉以轻心。毕竟,对于这样一几乎在一小节内,就可以挤进三、四十个音符,每一秒钟,双手都要在琴键上进行至少两个八度的把位移动的练习曲来说,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可以导致巨大的失误。
    这样具有强烈视觉效果地演奏,也让观众们看得紧张之极,随着泰特林。安东的演奏。每一名观众几乎都不自觉地摒息凝神,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
    四分多钟的演奏,如同一场最激烈的手指体操。透过舞台后方的大屏幕,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泰特林。安东的鼻尖上,已经渗出了一层密密的汗珠。
    当最后一个和弦奏出时。泰特林。安东地右手。夸张地弹到了空中。似乎要将这紧张至极地四分钟地情绪完全泄出来一般。而一张脸上。也满是兴奋地神色。因为。这样一已经达到他演奏技巧极限地曲子。居然一个错误也没出。对于这样地表现。他简直是太满意了。
    稍做休息。待舞台下方地观众们地掌声平复了一些后。泰特林。安东开始演奏他地第二支曲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作品《秋之歌》
    《秋之歌》。柴可夫斯基著名钢琴套曲《四季》中地一。原名为《十月——秋之歌》。虽然不如《六月——船歌》那么著名。但也是一以优美抒情而著称地曲子。
    泰特林。安东地双手在琴键上缓缓地沉了下去。斯坦威钢琴中传出阵阵安静中带着哀伤地小调和弦。似伏尔加河畔那洒满落日余晖地平静水面般。带着一股浓郁地俄罗斯风味。
    作为一名俄罗斯籍选手。对于柴可夫斯基这样一位本国地钢琴家。泰特林。安东自然不陌生。同时。喜欢俄罗斯音乐地他。在研究柴可夫斯基作品上。也下了很大地一番功夫。因此。在这场最终地决赛上。泰特林。安东才选择了这自己最擅长地作品。而他地演奏。也没有让众位评委失望。掌握得恰到好处地抒缓。从始至终地平静而略带哀伤地旋律。都让人们感受到了他对这作品极其深刻地理解。
    同刚刚演奏sto紧张地神情不同。此刻泰特林。安东地脸上。满是一片安详写意。十指轻舒。每个音符。都如同带着深深地乡情般。偎贴着他地心灵。
    琴声渐行渐远,泰特林。安东那似在深思般的脸上,也慢慢地淡出了一丝笑容。
    最后一个和弦结束在指尖,泰特林。安东的演奏近乎完美,面对着台下的观众和媒体,鞠躬示意地他,脸上满是自信地笑容。
    即兴创作,音乐知识,接下来的两个环节,泰特林。安东也是表现不俗,完全展现出了闯进决赛地选手的巨大实力!
    而第一位选手的表现就如此精彩,更是点燃了场下观众们的**,欢呼着,对接下来的出场选手,目光中更是透出深深的渴望。
    泰特林。安东一脸满意地走下了舞台,随即,主持人周滔宣布第二名参赛选手,赫然是在预赛和复赛排名第一的李云迪!
    这位长着一头长,身材偏瘦的中国选手一出场,马上引起了台下一阵近乎疯狂的掌声与欢呼。虽然钢琴比赛中,所谓的“主场优势”并不像体育比赛那么明显,但并不代表没有。毕竟此刻台下的千余名观众和媒体,有将近一半都是中国人,本国的选手出场,又是在预赛和复赛中表现优异,自然引爆了观众们的热情。而李云迪那带着青年人特有的活力的面孔,也是赢得了不少女乐迷们的青睐,随着李云迪的出场,舞台的各个角落里,突然举起了不少印着李云迪头像的标语牌,看着那醒目的“云迪加油!”等字样,不禁让人怀疑自己来到了流行音乐会的现场。
    而对观众们的热情反应,李云迪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不断地点着头。
    看到李云迪还没有开始演奏,就已经有了这么大的声势,其他在休息室里的选手都有一丝羡慕,更有的则露出了一丝嫉妒。
    琴键上的双手,毫无征兆地跑动起来。
    肖邦练习曲p。10No。4
    到了决赛,李云迪再无保留,所选作品,全部都是自己最擅长的作品。
    虽然此刻李云迪还没有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冠军,但无疑,对于肖邦作品的理解,李云迪远比一般的钢琴家要深厚的多。
    左手在琴键上微微地弹跳着,奏出短促而结实的和弦,右手的五根手指,却如同忙碌的蜜蜂般,在温暖的中音区和明亮的高音区不断地飞舞盘横。急促而紧张的音流,从乐曲一开始,就连续不停地从指间倾泄出来。
    然而,如此急促的旋律,李云迪手上的动作却始终十分舒适自然。远远看去,李云迪急速跑动的右手,手型却如同教科书般标准,无论跑动如何急促,指关注突出的弧度始终没有一丝变化,看上去是那么赏心悦目。这样的手型,也充分说明了李云迪在钢琴的基本功方面的扎实程度。教钢琴的老师经常会强调一个慢字,很多初学都不理解。不明白为什么简简单单的一个抬指,一个穿指动作,老师们却要要求他们做上几十、上百乃至数千遍。直到自己有一天也演奏起了贝多芬、肖邦的奏鸣曲、协奏曲时,才感叹当初老师的苦心。像是现在,人们只看到李云迪的演奏看上去是那么省力,自然,却不知道,他要做到现在这样的程度,需要付出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看着李云迪的演奏,陆维完全明白,要锻炼出如此一个近乎于没有毛病的手型,需要练习有多大的恒心和毅力。正因为如此,陆维对这个自己夺冠的最大对手,内心里充满了敬意。
    肖邦的这习曲,是一左右手都“照顾”得十分周到的练习曲,右手快速的旋律过后,紧跟着相似的旋律便移到了左手的低音区。而闲下来的右手,则继续左手刚刚的工作——伴奏。
    李云迪的左手,表现同样完美。人们几乎听不出那移动到了左手的主旋律,同刚刚右手的演奏有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