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隋书 >

第176章

隋书-第176章

小说: 隋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所制器仗并合上心,而不得官者,为长宁兄弟犹未死耳。”定兴曰:“此无

用物,何不劝上杀之。”述因奏曰:“房陵诸子,年并成立。今欲动兵征讨,若

将从驾,则守掌为难;若留一处,又恐不可。进退无用,请早处分。”帝从之,

因鸩杀长宁,又遣以下七弟分配岭表,仍遣间使于路尽杀之。五年,大阅军实,

帝称甲仗为佳。述奏曰:”并云定兴之功也。”擢授少府丞。寻代何稠为少监,

转卫尉少卿,迁左御卫将军,仍知少府事。十一年,授左屯卫大将军。

凡述所荐达,皆至大官。赵行枢以太常乐户,家财亿计,述谓为兄,多受其

贿。称其骁勇,起家为折冲郎将。

○郭衍

郭衍,字彦文,自云太原介休人也。父以舍人从魏武帝入关,其后官至侍中。

衍少骁武,善骑射。周陈王纯引为左右,累迁大都督。时齐氏未平,衍奉诏于天

水募人,以镇东境,得乐徙千馀家,屯于陕城。拜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

司。每有寇至,辄率所领御之,一岁数告捷,颇为齐人所惮。王益亲任之。建德

中,周武帝出幸云阳,衍朝于行所,时议欲伐齐,衍请为前锋。攻河阴城,授仪

同大将军。武帝围晋州,虑齐兵来援,令衍从陈王守千里径。又从武帝与齐主大

战于晋州,追齐师至高壁,败之。仍从平并州,以功加授开府,封武强县公,邑

一千二百户,赐姓叱罗氏。宣政元年,为右中军熊渠中大夫。

尉迥之起逆,从韦孝宽战于武陟,进战于相州。先是,迥遣弟子勤为青州总

管,率青、齐之众来助迥。迥败,勤与迥子惇、祐等欲东奔青州。衍将精骑一千

追破之,执祐于阵,勤遂遁走,而惇亦逃逸。衍至济州,入据其城,又击其馀党

于济北,累战破之,执送京师。超授上柱国,封武山郡公。赏物七千段。密劝高

祖杀周室诸王,早行禅代。由是大被亲昵。开皇元年,敕复旧姓为郭氏。突厥犯

塞,以衍为行军总管,领兵屯于平凉。数岁,虏不入。征为开漕渠大监。部率水

工,凿渠引渭水,经大兴城北,东至于潼关,漕运四百馀里。关内赖之,名之曰

富民渠。五年,授瀛州刺史。遇秋霖大水,其属县多漂没,民皆上高树,依大家。

衍亲备船栰,并赍粮拯救之,民多获济。衍先开仓赈恤,后始闻奏。上大善之,

选授朔州总管。所部有恒安镇,北接蕃境,常劳转运。衍乃选沃饶地,置屯田,

岁剩粟万馀石,民免转输之劳。又筑桑乾镇,皆称旨。十年,从晋王广出镇扬州。

遇江表构逆,命衍为总管,领精锐万人先屯京口。于贵洲南与贼战,败之,生擒

魁帅,大获舟楫粮储,以充军实,乃讨东阳、永嘉、宣城、黟、歙诸洞,尽平之。

授蒋州刺史。

衍临下甚踞,事上奸谄。晋王爱昵之,宴赐隆厚。迁洪州总管。王有夺宗之

谋,托衍心腹,遣宇文述以情告之。衍大喜曰:“若所谋事果,自可为皇太子。

如其不谐,亦须据淮海,复梁、陈之旧。副君酒客,其如我何?”王因召衍,阴

共计议。又恐人疑无故来往,托以衍妻患啊蹂羰嫌惺跄芰浦R宰醋喔咦妫

高祖听衍共妻向江都,往来无度。衍又诈称桂州俚反,王乃奏衍行兵讨之。由是

大修甲仗,阴养士卒。及王入为太子,征授左监门率,转左宗卫率。高祖于仁寿

宫将大渐,太子与杨素矫诏,令衍、宇文述领东宫兵,帖上台宿卫,门禁并由之。

及上崩,汉王起逆,而京师空虚,使衍驰还,总兵居守。大业元年,拜左武卫大

将军。帝幸江都,令衍统左军,改授光禄大夫。又从讨吐谷浑,出金山道,纳绛

二万馀户。衍能揣上意,阿谀顺旨。帝每谓人曰:“唯有郭衍,心与朕同。”又

尝劝帝取乐,五日一视事,无得效高祖空自劬劳。帝从之,益称其孝顺。初,新

令行,衍封爵从例除。六年,以恩幸封真定侯。七年,从往江都,卒。赠左卫大

将军,赗赐甚厚,谥曰襄。长子臻,武牙郎将。次子嗣本,孝昌县令。

史臣曰:謇謇匪躬,为臣之高节,和而不同,事君之常道。宇文述、郭衍以

水济水,如脂如韦,便辟足恭,柔颜取悦。君所谓可,亦曰可焉,君所谓不,亦

曰不焉。无所是非,不能轻重,默默苟容,偷安高位,甘素餐之责,受彼己之讥。

此固君子所不为,亦丘明之深耻也。

 卷六十二 列传第二十七

○王韶

王韶,字子相,自云太原晋阳人也,世居京兆。祖谐,原州刺史。父谅,早

卒。韶幼而方雅,颇好奇节,有识者异之。在周累以军功官至车骑大将军、议同

三司。复转军正。武帝既拔晋州,意欲班师,韶谏曰:“齐失纪纲,于兹累世,

天奖王室,一战而扼其喉。加以主昏于上,民惧于下,取乱侮亡,正在今日。方

欲释之而去,以臣愚固,深所未解,愿陛下图之。”帝大悦,赐缣一百匹。及平

齐氏,以功进位开府,封晋阳县公,邑五百户,赐口马杂畜以万计。迁内史中大

夫。宣帝即位,拜丰州刺史,改封昌乐县公。高祖受禅,进爵项城郡公,邑二千

户。转灵州刺史,加位大将军。

晋王广之镇并州也,除行台右仆射,赐彩五百匹。韶性刚直,王甚惮之,每

事谘询,不致违于法度。韶尝奉使检行长城,其后王穿池起三山,韶既还,自锁

而谏,王谢而罢之。高祖闻而嘉叹,赐金百两,并后宫四人。平陈之役,以本官

为元帅府司马,帅师趣河阳,与大军会。既至寿阳,与高颎支度军机,无所壅滞。

及克金陵,韶即镇焉。晋王广班师,留韶于石头防遏,委以后事,几岁余。征还,

高祖谓公卿曰:“晋王以幼稚出藩,遂能克平吴、越,绥静江湖,子相之力也。”

于是进位柱国,赐奴婢三百口,绵绢五千段。

开皇十一年,上幸并州,以其称职,特加劳勉。其后,上谓韶曰:“自朕至

此,公须鬓渐白,无乃忧劳所致?柱石之望,唯在于公,努力勉之!”韶辞谢曰:

“臣比衰暮,殊不解作官人。”高祖曰:“是何意也?不解者,是未用心耳。”

韶对曰:“臣昔在昏季,犹且用心,况逢明圣,敢不罄竭!但神化精微,非驽蹇

所逮。加以今年六十有六,桑榆云晚,比于畴昔,昏忘又多。岂敢自宽,以速身

累,恐以衰暮,亏紊朝纲耳。”上劳而遣之。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仍为长史。岁

馀,驰驿入京,劳敝而卒,时年六十八。高祖甚伤惜之,谓秦王使者曰:“语尔

王,我前令子相缓来,如何乃遣驰驿?杀我子相,岂不由汝邪?”言甚凄怆。使

有司为之立宅,曰:“往者何用宅为,但以表我深心耳。”又曰:“子相受我委

寄,十有馀年,终始不易,宠章未极,舍我而死乎!”发言流涕。因命取子相封

事数十纸,传示群臣。上曰:“其直言匡正,裨益甚多,吾每披寻,未尝释手。”

炀帝即位,追赠司徒、尚书令、灵豳等十州刺史、魏国公。子士隆嗣。

士隆略知书计,尤便弓马,慷慨有父风。大业之世,颇见亲重,官至备身将

军,改封耿公。数令讨击山贼,往往有捷。越王侗称帝,士隆率数千兵自江、淮

而至。会王世充僣号,甚礼重之,署尚书右仆射。士隆忧愤,疽发背卒。

○元岩

元岩,字君山,河南洛阳人也。父祯,魏敷州刺史。岩好读书,不治章句,

刚鲠有器局,以名节自许,少与渤海高颎、太原王韶同志友善。仕周,释褐宣威

将军、武贲给事。大冢宰宇文护见而器之,以为中外记室。累迁内史中大夫,昌

国县伯。宣帝嗣位,为政昏暴,京兆郡丞乐运乃舆榇诣朝堂,陈帝八失,言甚切

至。帝大怒,将戮之。朝臣皆恐惧,莫有救者。岩谓人曰:“臧洪同日,尚可俱

死,其况比干乎!若乐运不免,吾将与之俱毙。”诣阁请见,言于帝曰:“乐运

知书奏必死,所以不顾身命者,欲取后世之名。陛下若杀之,乃成其名,落其术

内耳。不如劳而遣之,以广圣度。”运因获免。后帝将诛乌丸轨,岩不肯署诏。

御正颜之仪切谏不入,岩进继之,脱巾顿颡,三拜三进。帝曰:“汝欲党乌丸轨

邪?”岩曰:“臣非党轨,正恐滥诛失天下之望。”帝怒,使阉竖搏其面,遂废

于家。

高祖为丞相,加位开府、民部中大夫。及受禅,拜兵部尚书,进爵平昌郡公,

邑二千户。岩性严重,明达世务,每有奏议,侃然正色,庭诤面折,无所回避。

上及公卿,皆敬惮之。时高祖初即位,每惩周代诸侯微弱,以致灭亡,由是分王

诸子,权侔王室,以为磐石之固,遣晋王广镇并州,蜀王秀镇益州。二王年并幼

稚,于是盛选贞良有重望者为之僚佐。于时岩与王韶俱以骨鲠知名,物议称二人

才具侔于高颎,由是拜岩为益州总管长史,韶为河北道行台右仆射。高祖谓之曰:

“公宰相大器,今屈辅我儿,如曹参相齐之意也。”及岩到官,法令明肃,吏民

称焉。蜀王性好奢侈,尝欲取獠口以为阉人,又欲生剖死囚,取胆为药。岩皆不

奉教,排阁切谏,王辄谢而止,惮岩为人,每循法度。蜀中狱讼,岩所裁断,莫

不悦服。其有得罪者,相谓曰:“平昌公与吾罪,吾何怨焉。”上甚嘉之,赏赐

优洽。十三年,卒官,上悼惜久之。益州父老,莫不殒涕,于今思之。岩卒之后,

蜀王竟行其志,渐致非法,造浑天仪、司南车、记里鼓,凡所被服,拟于天子。

又共妃出猎,以弹弹人,多捕山獠,以充宦者。僚佐无能谏止。及秀得罪,上曰:

“元岩若在,吾儿岂有是乎!”子弘嗣。仕历给事郎、司朝谒者、北平通守。

○刘行本

刘行本,沛人也。父瑰,仕梁,历职清显。行本起家武陵国常侍。遇萧修以

梁州北附,遂与叔父橛谥埽⒕泳┱字路帷C恳苑矶廖拢ν#

虽衣食乏绝,晏如也。性刚烈,有不可夺之志。周大冢宰宇文护引为中外府记室。

武帝亲总万机,转御正中士,兼领起居注。累迁掌朝下大夫。周代故事,天子临

轩,掌朝典笔砚,持至御坐,则承御大夫取以进之。及行本为掌朝,将进笔于帝,

承御复欲取之。行本抗声谓承御曰:“笔不可得。”帝惊视问之,行本言于帝曰:

“臣闻设官分职,各有司存。臣既不得佩承御刀,承御亦焉得取臣笔。”帝曰:

“然。”因令二司各行所职。及宣帝嗣位,多失德,行本切谏忤旨,出为河内太

守。

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进攻怀州。行本率吏民拒之,拜仪同,赐爵文安县

子。及践阼,征拜谏议大夫,检校治书侍御史。未几,迁黄门侍郎。上尝怒一郎,

于殿前笞之。行本进曰:“此人素清,其过又小,愿陛下少宽假之。”上不顾。

行本于是正当上前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臣左右。臣言若是,陛下安得不听?

臣言若非,当致之于理,以明国法,岂得轻臣而不顾也!臣所言非私。”因置笏

于地而退,上敛容谢之,遂原所笞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