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暴君我来自军情九处 >

第212章

暴君我来自军情九处-第212章

小说: 暴君我来自军情九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都知 道,陛下在初登帝位的时候,是怎样一番光景,年纪尚轻不说,国内更是势 力繁杂。当初不独独是南楚大臣,就连其他三国的国主百官,也无人看好。 但是只不过区区七年光景,南楚就己经打开国门,将边境向南绵延三千多里 ,更吞并东齐,在东齐的荣华宫乾安殿内议政,一跃成为大陆第一强国,此 事何解?”
  东方礼顿时哑口无言,心下却在暗骂这后生狡猾奸邪,竟然把矛头直指 楚皇,这时谁若是出言反对,登时等于是公然反对楚离。
  青夏一笑,一拂衣袖,继续说道:“可见,能不能办好差事,和是不是 德高望重,有没有一把胡子在下巴上,并没有什么相干。再者,大人所说, 东南土地广阔,事务繁杂,非干吏难以胜任。怎不去想想,历朝历代文治武 功卓越的大帝,所管辖的领土,无不大过东南沿海一代。各位皇帝们登位之 初,又有哪个曾经有过经验,但是只要知道知人善用,事事就不必亲力亲为 ,大有大管,小有小管,在下虽然不敢比作帝王之才,但是在各位大人的辅 佐下,管理区区一方行省,还是绰绰有余的。”
  “哼,胡吹大气,你有何能耐和政见,能在东齐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建立 起繁华治世?东南商贸立国,你又认得几个大商户呢?”于贤冷笑一声,不 屑的说道。
  青夏淡淡一笑,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只要价钱公道,有利可 谋,我就不信那些商人只认得你于贤大人,不认得我这个新任总督吗?”
  “得民心者自然震慑百姓,统筹全局,你一个无根无凭、名不见经传的稚 弱孩童,谁肯相信于你?”
  “这一点就不劳鲁大人操心了,”青夏转过头去,说道:“得民心者得天 下,可是何谓民心?给他们吃喝,轻徭薄赋,满口仁义道德就是圣明吗?错 了,趋得避害就是民心,得陇望蜀就是民心,生活富足就是民心,百姓才不 认得是你鲁大人施政还是我夏青掌权,谁能让他们吃饱喝足,穿暖有钱,他 们就会听谁的话。仁慈之君的统治之下,也有灾年百姓起兵造反,暴政施为 之中,也有愚忠的子民,说来说去,无外乎一个利字。”
  一名南楚年轻翰林皱眉说道:“这么说来,你有让东南百姓富足的策略 了。”
  “若无这点本事,在下怎敢在诸位大人面前侃侃而谈,今日夏青有幸来此 大殿之上,就是为了向陛下献策,以报陛下知遇之恩。”说罢,转头向楚离 缓缓拜下。
  楚离微微一笑,面容缓和,说道:“平身,你说吧,朕也想听听你有什 么山吞海志。”
  青夏站起来,转过身去,看着满朝文武,朗声说道:“东南行省目前有 六项必做之事,己经迫在眉睫,若不及早施行,大业难成。”
  一名言官问道:“何六项?”
  青夏一笑,登时好似明月出云,闲花照水,明艳不可方物。只见她登时 转过身来,对着上面的楚离朗声说道:“一,开海禁。二,练海军。三,广 积粮。四,海结盟。五,收海番。六,来匈奴。此为六要,缺一不可。”
  话音刚落,哗声大起,一些老臣差点被她这奇思妙想惊得昏死过去,青 夏凌然不惧,昂首站在朝堂之上,望着上面的男子,心底升起了从未有过的 信心。
  “简直大逆不道!”东方礼大声叫道:“陛下,此人祸国殃民,异想天开 ,若是真让他登上总督之位,我东南沿海都将成为一片焦土,民不聊生啊。 ”
  礼部尚书再一次痛哭失声,伏在地上,哭谏道:“若是此人掌管东南, 臣甘愿死在这朝堂上,也不愿眼睁睁看着东南百姓沦入险境。”
  “皇上,此人居心不良,不能相信啊!”
  齐楚两朝大臣,翰林院,詹事府,督察监,御史台,满朝文官,王公大 臣们,一个个像是尾巴上拴了炮仗的犀牛,脖子粗脸红,引经据典,口若悬 河,仿佛是进京赶考做文章一般,哭谏死谏全套戏码上声,诸多老臣老泪纵 横,眼睛瞪得像铜铃一般大,眼看着就要上前和那个胡说八道,唯恐天下不 乱嘴上没毛的后生干上一架。就连那些大多数只会些自己名字的武将,也露 胳膊挽袖子的跃跃欲试,虽然他们根本就不明白这小子所说的这六点里面到 底有什么猫腻。
  东方礼刚刚说完退了下去,南楚三朝老臣崔大学士又赤膊上阵了,冷眼 瞧了青夏一眼,两条老眉毛一拧,朗声说道:“皇上,古往今来,历代圣贤 之君王治理天下,无不以道德教化四方,以文武为臂指治理百姓,以圣人之 言选贤任能,故选拔一方大臣、亲贤臣远小人,则为圣君;而亲小人远贤臣 则嬉戏游东,疏于政事,致使小人当道、朝政腐败。陛下弱冠之年接掌大任 ,更应恪守条令,遵从先贤。此人不学无术,不通教化,实在难当大任啊! ”
  孙清诚红着眼睛怒道:“东南多寇,海禁施行方能免除寇患,你竟然说 要开海禁,简直滑天下之大稽!海番蛮夷,幽居海外诸岛,不通教化,怎可 与他们结盟,简直丢人现眼,我天朝的脸面都被你丢尽了。如今西川内乱, 我朝四海升平,国泰民安,何以要去掺和匈奴的事,我看你这人分明就是敌 国来的奸细,妄图治我朝于死地。”
  青夏冷哼一声,说道:“四海升平,国泰民安,说顺了嘴谁都会说。东 齐刚刚被皇上平定,南方叛乱战火正浓,前几天倭寇还饶边,杀了几百个百 姓,难道在孙尚书眼中,这就是四海升平的盛世之象吗?”
  孙清诚冷笑一声,说道:“倭寇不过是一群亡命之徒作乱,小打小闹兴 不起见布不起雨,我朝大军刚至,就己经仓皇逃窜,不过是芥癣之疾而非社 稷之患。匈奴蛮人负隅蛮荒,政权纷乱,并无大志,何足为虑。更何况除了 华容小道,与我国并不接壤,小题大作,不过是危言耸听罢了。”
  “哦?既然在孙大人眼里倭寇不过是一群亡命之徒、芥癣之疾,又为何 要为了阻止倭寇进犯而关闭海缰?既然大人这般有信心,那么开海禁也不无 不可了。”
  “我,我不是这个意思,圣人言。。。。。。”孙清诚一愣,连忙辩解道。
  “够了!”青夏突然上前一步,怒声说道:“大丈夫安身立命,当生于忧 患死于安乐,你身为朝廷命官,毫无忧患意识,反而在这里混淆视听,大谈 什么国泰民安之举。陛下战功立国,怎会被你蒙蔽?如今天下三分,四方藩 国蠢蠢欲动,风向哪边吹,旗就向哪边倒。我们若是固步自封,作着天朝上 国、当世第一的迷梦,早晚会身首异处,被他人所蚕食。况且,如今西方各 国发展迅速,施政当因时而变,抱着一本论语,满口之乎者也,难道就能凸 显你的学问了?墨守成规,不知变通,难道也是圣人教你的?东齐就是因为 有了你们这些食古不化的大臣,才会落得今朝王朝磨灭的惨淡下场,难道你 们投诚之后,还想将我们大楚也拉下水吗?”
  东方礼、鲁肖、孙清诚等齐臣一个个气的几乎脑充血,他说着说着竟然 拉拢起南楚大臣排挤他们了,这人也太无耻了。
  “当年泰武帝因海寇滋扰边境,就颁布了禁海令,上万靠海吃饭的百姓被 迁居内陆。致使土地不够用,饭食不够吃,海军携懈怠,如今懂得驾船的己 经十无一二。偌大的海缰成了西洋人东洋人的后花园子,随便谁都可以来掺 上一脚。反观之,海寇不但没有消减,反而愈演愈烈。这是为何?天下熙攘 ,无不为利而来,商贸不通,多少良民百姓铤而走险,甘心为盗?诸位大人 怎么想?十年前,根本没听说谁能扬帆出海,可是如今,西班牙葡萄牙的海 般早就己经扬帆万里来到我华夏国土,诸位怎知再过百年之后,这大海不会 变成通途,洋人的坚般利炮不会凿开我们的国门?若是真有那一日,你们就 是毁灭我华夏千年基业的罪魁祸首,历史对你们自有公论!”
  东方礼大怒,再也不复之前的沉重,指着青夏的鼻子,叫道:“你,你 血口喷人,你胡言乱语,你坏我名声,你。。。。。。”
  青夏看也不看他一眼,转头对着南楚众臣和高高在上的楚离说道:“陛 下,诸位大臣,海禁必须开,海军必须练,否则百年之后,我们的后世子孙 就会被世界遥遥的甩在后面。倭寇必须除,但是我们要拒敌于国门之外,而 不是坐在这里等着别人打上来。他们能够跑到我们家来开火放炮,我们为何 就不能到他们的土地上把他们变成我们的藩国?我们人口远大于他们,军队 远强于他们,我们国富民强,土地广阔,有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他们来屠 杀我们的百姓,我们就去杀了他们的皇帝,他们来殘害我们的子民,我们就 去挑了他们的皇诚。大海也是我们的国土,难道我们能因为那个小的还不如 我们一个行省大的国家,就因噎废食吓得连国门都不敢开,吓的要将大海这 个聚宝盆拱手让人?”
  “如今西川对战北泰,匈奴局中观望,隐隐竟有和西川结盟之势。我们是 北泰的盟友,盟友有难,我们坐视不理,那么将来,谁还肯相信我们这个不 信不义之人。况且,匈奴是异族,虎狼般殘暴,若是让他们进了中原,整个 华夏大陆文明一遭尽毁。大陆战乱己经攀至顶点,全面大战一触即发,利用 这段时间,通商、练兵、屯粮、结盟、兼并、派出探马斥候、搜集大陆情报 、备战,一样不可或缺。只有充足的准备,精良的士兵,没有后顾之忧的后 方,才能保证我大楚在将来也许三五年,也许长达十多年的战争中立于不败 之地,助陛下成就千古不世之丰功!”
  “说得好!”楚离突然厉喝一声,沉声说道:“夏青听令,从今日起,你 就是南楚东南行省的军政总督,负责文政赋税、军权戎边、监察百官之责, 你要尽心竭力,不要姑负朕对你的期望。”
  “谢陛下!”青夏砰然跪在地上,朗声说道:“臣必当忠心为国,追随陛 下鞍前马后,建一番工业,共进退,不言离!”
  楚离闻言微微一笑,笑容里带着一丝淡淡的期许,轻声说道:“好,共 进退,不言离,你要记住今天的这番话。”
  “陛下圣明!”南楚众武将顿时跪在地上,大声喝道。
  米己下锅,木己成舟,其他大臣无奈的齐齐跪倒,沉声说道:“陛下圣 明!”
  提拔一个从无任何功绩,甚至无人知晓的人为一方重臣,本就是不可能 的事情。但是就是这件不可能的事情,在楚离刚刚收复东齐的积威和青夏舌 绽莲花之下,竟然完成了。后世的史官们为这一天起了一个很气派的名字, 叫做吞海之日。
  正所谓潜龙隐匿流沙江,一遭云吞海洋,满朝文武为之恼,不知此龙是凤 凰。
  后方乱世之中,与北泰华阳女将和西川昭南少将并称为当世三大女中丈夫 的庄氏青夏,在今日终于踏上了她从政的第一步,这幅乱世的璀璨画卷,终 于轰轰烈烈的铺展开来。
  
六合归一 第一百六十三章  北伐伊始
  名义上是早朝,结束的时候却己经是日照西斜,整整过去了一日。既然己 经以公开的身份露了面,自然就要事事谨慎,以免露了马脚。做戏需做全套 ,楚离当朝赐了朝服玉册东南行省总督的令信和调动军队的玉谍,青夏三拜 九扣,拜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