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苦儿流浪记 >

第52章

苦儿流浪记-第52章

小说: 苦儿流浪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

往前走!

肩上挎着竖琴,背上背着小包儿,我们带着卡比一起重新走上了大道,十比高兴得不时在尘土里打几个滚。

当我们出了瓦尔斯城,双脚拍打着路面发出噼啪噼啪响声的时候,我承认自己心里有一种称心满意的感觉,这种脚步的响声和走在巷道里的稀温得如同烂泥一样的煤屑上的响声,是完全不一样的。多好的太阳,多美的树林啊!

在出发之前,我和马西亚长时间地讨论了我们的路线,我早已教会了他看地图的方法,现在,从这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他已经不再把用腿在路上走的途程看成比用手指在地图上指出的距离要远了。我们在认真权衡了利弊之后,决定不直接从瓦尔斯奔于塞尔再去夏凡侬;我们将取道克莱蒙①,因为这样走的话,路程并不远多少,但在眼下各种疾病的发病季节里,走这条须要经过圣奈克戴尔②、蒙多尔③、罗伊亚④、拉布尔布尔⑤等温泉城镇的路线,是能给我们带来好处的。我当推车工的时候,马西亚在巡回演出中碰到过一个曾去过这些城镇的耍熊把戏的人,他说那里可以挣钱。马西亚认为一百五十法郎要买头奶牛有可能还不够,他很想还多挣点。我们挣钱愈多,买的奶牛就愈漂亮,巴伯兰妈就愈高兴,我们也会愈感到幸福。

①克莱蒙:法国南部多姆山省首府,位于中央高原北部,其西为多姆山。

②③④⑤均为法国多姆山省境内城镇,以温泉著称。

就这样,我们便向克莱蒙走去。

在从巴黎到瓦尔斯的途中,我已经给马西亚上过课,教他读书识字,也教他音乐的基本原理;从瓦尔斯到克莱蒙,我继续给他上课。

要么我是个不高明的先生,这是很可能的;要么马西亚是个不长进的学生,这同样也是可能的。我发现他对读书识字还是那副老样子,显得又慢又吃力,关于他的这个弱点,我记得我是早已说过了的。

尽管马西亚有时也全神贯注地把眼睛盯在书本上不放,其实他是在白费功夫,因为他读着的全是书本上或者课文中的那些同他的想象力一拍即合的、带有天马行空的幻想的东西,而不是那些他必须用心记住的东西。

我有时很不耐烦,敲打着书本恼怒地叫了起来,说他的脑袋肯定是个木头疙瘩。

他并不发怒,只用温柔的大眼睛面带笑容地看着我。

“确实,我的脑袋只有在被打的时候才听使唤。”他说,“伽罗福里很聪明,他很快就发现了这个诀窍。”

他这么一说,我哪里还发得起火来呢?我笑了笑,我们又开始上课了。

但是在上音乐课的时候,那就不但没有出现过这些麻烦,而且从一开始,我的这个学生就在理解能力方面显示出他的惊人之处,这也是我已经说过的;现在他更取得了令人吃惊的进步,以致他提出的一些问题常常使我惊讶不止。惊讶之后,我感到很窘,他曾不止一次地把我问得目瞪口呆。

我承认,音乐课上出现的这些情况使我感到恼火,我是问心无愧地尽了教师的职责的,但当我回答不上我学生提出的问题时,我又觉得丢脸,认为他简直有点故意在我面前卖弄自己的聪明才智。

可是我的这个学生偏偏一刻也不放过提问的机会。

“为什么人们不用相同的谱号写曲子?”

“为什么在曲调上升时用升音符号,下降时用降音符号?”

“为什么一首乐曲的开头小节和结尾小节总是没有固定的节拍数?”

“为什么给小提琴的弦定音时只用这几个音符而不见其它的?”

对这最后一个属于小提琴方面的问题,我总算找到了合适的回答,我说小提琴不是我演奏的乐器,对该用怎样音符或不该用怎样音符来定音,我从来也没留意过。马西亚的嘴被我堵上了,他没有什么可以反驳的。

可是我的这种摆脱困境的方式,对回答象关于固定节拍数和降调之类的问题,就不能说也是管用的了。其实这些都属于十分简单的乐理问题,我是教音乐的,是视唱老师,是应该能作出回答的,否则就必然要失去威信和信任;说句大实话,这种必然性,我是已经有点察觉出来了,但我偏偏死爱着面子。

当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的时候,我只好学加斯巴尔大叔的样来摆脱窘境了。我问过加斯巴尔大叔,地下的煤是什么?他当时用满有把握的语气回答我说:“就是从地下挖出来的煤。”

谁说我没有本事来回答马西亚的问题?我用一点也不比加斯巴尔逊色的、同样也是满有把握的语气回答他说:

“它就是这样的,因为它应该是这样的,这是一条定律。”

在马西亚的天性里,他是从来也不会对定律、规则之类的东西作出反抗的,因此在遇到我在上面提到的那种情况时,他只是张着嘴,睁着两只大眼睛,用一种能使我对自己完全丧失信心的神态看着我。

在我们离开瓦尔斯三天以后,当他向我提出一个正好又是这样的问题时,我不是用“不知道”来回答他的“为什么”,而是冠冕堂皇地回答说:“因为就是这样”。

于是,他似乎有了什么心事,整整一天,我没有从他嘴里掏出一句话来,这种情况出现在一个爱说爱笑的马西亚身上,那是极不寻常的。经过我一再逼问,最后他总算开口说话了。

“你确实是位很好的老师,”他说,“我相信没有人能象你这样教我学会了这么多东西,但是……”他停下不说了。

“但是什么?”

“但是,可能有些东西连你自己也并不知道,唉,就是学者也会有这种情形,对吗?所以当你回答我‘因为应该是这样’的时候,实际上可能还有别的原因可以解释,而你却解释不出来,这是因为别人也没有告诉过你。我看,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买一本书。啊,当然不是很贵的书。从这本书里可以找到音乐的原理。”

“有道理。”

“可不是吗?我想过,你一定会觉得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一本书里所有的东西,你毕竟不可能全都知道;再说,你知道的也并不是从书本上学来的。”

“一个好的教师胜过一本最好的书。”

“你刚才说的这句话,倒提醒了我还要跟你说件事。如果你愿意,我想去找一个真正的教师给我讲一堂课,只讲一堂就够了,他会把我不懂的东西都给我讲清楚的。”

“为什么你一个人的时候不去找一个真正的教师上课呢?”

“因为找一个真正的教师是要付钱的,我不想花你的钱去付这堂课的学费。”

马西亚跟我提到他要找一个真正的教师,这句话刺伤了我,但我的愚蠢的虚荣心被他的最后那句话打败了。

“你真是个好得少有的小家伙,”我对他说,“我的钱就是你的钱,既然你和我一样也挣了钱,而且还常常比我挣得多,你想上多少课就可以上多少课,再说我也打算学,我们一起学。”

接着,我勇敢地承认了我的无知:

“这样的话,我也同样可以学到我不懂的东西。”

教师,我们要找的真正的教师,决不是普通的乡村教师,应该是一位艺术家,一位只有在大城市里才能找到的音乐大师。地图告诉我,在到达克莱蒙之前,沿路最大的城市要算芒德①了。芒德果真是大城市吗?我不清楚,可是它的名字是那样醒目地标在地图上,这多少总能说明一点它的地位的重要性吧,我不相信地图还能相信什么呢?

①芒德:法国南部城市,洛泽尔省首府,在克莱蒙东南面。

事情就这样决定了,我们将在芒德为这一堂音乐课付出一大笔开支,尽管在这些可怜的洛泽尔省的山区里,我们的收入将不止是很微薄,也许比“微薄”更糟也难说,因为在那些地方,村子很稀少,而且都很穷,但是我一定要让马西亚快活快活,这件事应该实现得越快越好。

我们穿过了整个梅让喀斯②,这是世界上最贫穷最荒凉的穷乡僻壤,没有树林和水,没有庄稼,没有村庄,也没有居民,没有任何有生命的东西,它那沉寂、僻静、广袤的景色,只对那些乘车的匆匆过客才有吸引力。但我们终究还是到了芒德。

②梅让喀斯:法国中部和南部的大喀斯地区的一部分,为石灰高原。

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是天黑以后好几个钟头了,当晚就要找寻老师听课是不可能的,再说我们因为赶路已经累成半死了。

但马西亚是那样急不可待地想立刻知道芒德有没有音乐教师,因为在他看来,芒德丝毫没有我对他说的大城市的味道。吃晚饭的时候,我向我们下榻的客栈女主人打听,城里有没有教授音乐课的名乐师。

她回答我们说,她对我们的问话感到非常吃惊,我们怎么会没有听到过艾思比纳苏先生呢?

“我们从远处来。”我说。

“那么说是很远啰?”

“从意大利来。”马西亚回答。

她脸上的惊讶和责备的神气缓解了,既然是从那么远的地方来的人,无知是情有可原的;不难猜想,要是我们是从里昂或马赛来的,那她是不屑答理我们这些没有受过教育、连艾思比纳苏先生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的人的。

“我相信我们真的碰上好运了。”我用意大利语对马西亚说。

我的同伴马西亚的眼睛闪着光芒。艾思比纳苏先生肯定不需要在课程上作什么准备便能轻而易举地回答他的所有的问题,他决不会为了解释降调用降音符号和升调用升音符号而感到为难的。

但我有些担忧,一个有名望的音乐家会给我们这样可怜的穷光蛋上课吗?

“艾思比纳苏先生很忙吗?”我问道。

“啊,是呀!能不忙吗?我相信他一定很忙。”

“您认为他明天早上愿意接待我们吗?”

“当然啰!这还用说吗?他接待所有的人,只要这个人口袋里有钱。”

听到这么一说,我们就放下了心。在睡觉以前,尽管非常疲乏,我们还是用很长一段时间准备了第二天要向这位杰出的教授提出的各种问题。

到了第二天,我们两个人都把自己周身上下认真打扮了一番,其实所谓打扮,也只是把身上稍微收拾得干净一点,因为这是我们唯一能做到的,我们除了穿在身上的以外,并没有别的衣服可换。我们都带上了乐器,马西亚拿着小提琴,我拿着坚琴,然后就向艾思比纳苏先生家里走去。

和往常一样,卡比想和我们一道去,可是我们把它拴在客栈的马厩里。我们认为带着一条狗到芒德城有名的音乐家家里去是不适宜的。

我们在一所房子前面停了下来,因为人家已经告诉我们这就是教授的家,但是我们真以为是弄错了,这是一所有着铺面的房子,有两块磨剃刀用的皮子在这间铺子的门面上摇来晃去,这绝对不可能是一个音乐教师的注宅的标记。

我们站在那里望着这间铺面,不可能弄错,这分明是一家剃头店。有人刚好从它门前走过,我们拦住了这个人,问艾思比纳苏先生住哪里。

“就在那里。”他指了指剃头后说。

不管怎么说,一个音乐教授为什么就不能住在剃头师傅的家里呢?

我们走了进去。铺子分成同样大小的相通的两间,右边那间的板壁上,摆着刷子、梳子、头油瓶子和肥皂;左边那间的桌子上和墙壁上,放着和挂着的全是乐器,有小提琴、短号和长短号。

“哪位是艾思比纳苏先生?”马西亚问。

一个身材矮小的男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