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北齐书 >

第63章

北齐书-第63章

小说: 北齐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目前。”韶,高祖之婿也。仁之后为兖州,临别谓吏部崔暹曰:“贵州人士,

唯有孟业,宜铨举之,他人不可信也。”崔暹问业曰:“君往在定州,有何政绩,

使刘西兖如此钦叹?”答曰:“禀性愚直,唯知自修,无他长也。”

天保初,清河王岳拜司州牧,闻业名行,复召为法曹。业形貌短小,及谒见,

岳心鄙其眇小,笑而不言。后寻业断决之处,乃谓业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

过躯貌之用。”寻迁东郡守,以宽惠著。其年,麦一茎五穗,其馀三穗四穗共一

茎,合郡人以为政化所感。寻以病卒。

崔伯谦,字士逊,博陵人。父文业,巨鹿守。伯谦少孤贫,善养母。高祖召

赴晋阳,补相府功曹,称之曰:“清直奉公,真良佐也。”迁瀛州别驾。世宗以

为京畿司马,劳之曰:“卿骋足瀛部,已著康歌,督府务殷,是用相授。”族弟

暹,当时宠要,谦与之僚旧同门,非吉凶未曾造请。后除济北太守,恩信大行,

乃改鞭用熟皮为之,不忍见血,示耻而已。有朝贵行过郡境,问人太守治政何如。

对曰:“府君恩化,古者所无。”因诵民为歌曰:“崔府君,能治政,易鞭鞭,

布威德,民无争。”客曰:“既称恩化,何由复威?”曰:“长吏惮威,民庶蒙

惠。”民有贫弱未理者,皆曰:“我自有白须公,不虑不决。”后为银青光禄大

夫,卒。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父备,仕魏至卫尉少卿。琼幼时随父在边,尝谒

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

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文襄以仪同开府,引为刑狱参军,每加勉劳。并州

尝有强盗,长流参军推其事,所疑贼并已拷伏,失物家并识忍,唯不获盗赃。文

襄付琼更令穷审,乃别推得元景融等十馀人,并获赃验。文襄大笑,语前妄引贼

者曰:“尔辈若不遇我好参军,几致枉死。”

除南清河太守,其郡多盗,及琼至,民吏肃然,奸盗止息。或外境奸非,辄

从界中行过者,无不捉送。零陵县民魏双成失牛,疑其村人魏子宾,送至郡,一

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双成诉云:“府君放贼去,百姓牛何处可得?”

琼不理,密走私访,别获盗者。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有

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贼遂

去。平原郡有妖贼刘黑狗,构结徒侣,通于沧海。琼所部人连接村居,无相染累。

邻邑于此伏其德。郡中旧贼一百馀人,悉充左右,人间善恶,及长吏饮人一杯酒,

无不即知。琼性清慎,不发私书。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在郡多有

出息,常得郡县为征。及欲求谒,度知其意,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研虽

为债数来,无由启口。其弟子问其故,研曰:“每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何

由得论地上事。”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

来送。颍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仍致于听事梁上,竟不剖。人遂竞贡新果,

至门,闻知颍瓜犹在,相顾而去。有百姓乙普明兄弟争田,积年不断,各相援引,

乃至百人。琼召普明兄弟对众人谕之曰:“天下难得者兄弟,易求者田地,假令

得地失兄弟心如何?”因而下洒,从人莫不泪泣。普明弟兄叩头乞外更思,分异

十年,遂还同住。每年春,总集大儒卫觊隆、田元凤等讲于郡学,朝吏文案之暇,

悉令受书,时人指吏曹为学生屋。禁断淫祠,婚姻丧葬皆教令俭而中礼。又蚕月

预下绵绢度样于部内,其兵赋次第并立明式,至于调役,事必先办,郡县长吏常

无十杖稽失。当时州郡无不遣人至境,访其政术。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

食者千馀家。琼普集部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

贷粟。纲纪谓琼曰:“虽矜饥穑В肿锢鄹!鼻碓唬骸耙簧砘褡铮一钋

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此等相抚儿子,咸言府君

生汝。在郡六年,人庶怀之,遂无一人经州。前后四表,列为尤最。遭忧解职,

故人赠遗,一无所受。寻起为司直、廷尉正,朝士嗟其屈。尚书辛述曰:“既直

且正,名以定体,不虑不申。”

初,琼任清河太守,裴献伯为济州刺史,酷于用法,琼恩于养人。房延祐为

乐陵郡,过州,裴问其外声,祐云:“唯闻太守善,刺史恶。”裴云:“得民誉

者非至公。”祐答言:“若尔,黄霸、龚遂君之罪人也。”后有敕,州各举清能。

裴以前言,恐为琼陷,琼申其枉滞,议者尚其公平。毕义云为御史中丞,以猛暴

任职,理官忌惮,莫敢有违。琼推察务在公平,得雪者甚众,寺署台案,始自于

琼。迁三公郎中。赵州及清河、南中有人频告谋反,前后皆付琼推捡,事多申雪。

尚书崔昂谓琼曰:“若欲立功名,当更思馀理,仍数雪反逆,身命何轻?”琼正

色曰:“所雪者怨枉,不放反逆。”昂大惭。京师为之语曰:“断决无疑苏珍之。”

迁左丞,行徐州事。徐州城中五级寺忽被盗铜像一百躯,有司征检,四邻防

宿及踪迹所疑,逮系数十人,琼一时放遣。寺僧怨诉不为推贼,琼遣僧,谢曰:

“但且还寺,得像自送。”尔后十日,抄贼姓名及赃处所,径收掩,悉获实验,

贼徒款引,道俗叹伏。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

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估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后

为大理卿而齐亡,仕周为博陵太守。

房豹,字仲干,清河人。祖法寿,《魏书》有传。父翼宗。豹体貌魁岸,美

音仪。释褐开府参军,兼行台郎中,随慕容绍宗。绍宗自云有水厄,遂于战舰中

浴,并自投于水,冀以厌当之。豹曰:“夫命也在天,岂人理所能延促?公若实

有灾眚,恐非禳所能解;若其实无,何禳之有。”绍宗笑曰:“不能免俗,聊复

尔耳。”未几而绍宗遇溺,时论以为知微。

迁乐陵太守,镇以凝重,哀矜贫弱。豹阶庭简静,圄囹空虚。郡治濒海,水

味多卤苦,豹命凿一井,遂得甘泉,遐迩以为政化所致。豹罢归后,井味复咸。

齐灭,还乡园自养,频征,辞疾。终于家。

路去病,阳平人也。风神疏朗,仪表瑰异。释褐开府参军。敕用士人为县宰,

以去病为定州饶阳令。去病明闲时务,性颇严毅,人不敢欺,然至廉平,为吏民

叹服。擢为成安令。京城下有邺、临漳、成安三县,辇毂之下,旧号难治,重以

政乱时难,纲维不立,功臣内戚,请嘱百端。去病消息事宜,以理抗答,势要之

徒,虽厮养小人莫不惮其风格,亦不至嫌恨。自迁邺以还,三县令治术,去病独

为称首。周武平齐,重其能官,与济阴郡守公孙景茂二人不被替代,发诏褒扬。

隋大业中,卒于冀氏县令。

 卷四十七 列传第三十九

◎酷吏

○邸珍宋游道卢斐毕义云

夫人之性灵,禀受或异,刚柔区别,缓急相形,未有深察是非,莫不肆其情

欲。至于详观水火、更佩韦弦者,鲜矣。狱吏为患,其所从来久矣。自魏途不竞,

网漏寰区,高祖惩其宽怠,颇亦威严驭物,使内外群官,咸知禁网。今录邸珍等

以存《酷吏》,惩示劝励云。

邸珍,字宝安,本中山上曲阳人也。从高祖起义,拜为长史。性严暴,求取

无厌。后兼尚书右仆射、大行台,节度诸军事。珍御下残酷,众士离心,为民所

害。后赠定州刺史。

宋游道,广平人,其先自敦煌徙焉。父季预,为渤海太守。游道弱冠随父在

郡,父亡,吏人赠遗,一无所受。事母以孝闻。与叔父别居,叔父为奴诬以逆,

游道诱令返,雪而杀之。魏广阳王深北伐,请为铠曹,及为定州刺史,又以为府

佐。广阳王为葛荣所杀,元徽诬其降贼,收录妻子,游道为诉得释,与广阳王子

迎丧返葬。中尉郦善长嘉其气节,引为殿中侍御史,台中语曰:“见贼能讨宋游

道。”

孝庄即位,除左中兵郎中,为尚书令临淮王彧谴责,游道乃执版长揖曰:

“下官谢王瞋,不谢王理。”即日诣阙上书曰:“徐州刺史元孚频有表云:‘伪

梁广发士卒,来图彭城,乞增羽林二千。’以孚宗室重臣,告请应实,所以量奏

给武官千人。孚今代下,以路阻自防,遂纳在防羽林八百人,辞云:‘疆境无事,

乞将还家。’臣忝局司,深知不可。尚书令临淮王彧即孚之兄子,遣省事谢远三

日之中八度逼迫,云宜依判许。臣不敢附下罔上,孤负圣明。但孚身在任,乞师

相继,及其代下,便请放还,进退为身,无忧国之意。所请不合,其罪下科。或

乃召臣于尚书都堂云:‘卿一小郎,忧国之心,岂厚于我?’丑骂溢口,不顾朝

章,右仆射臣世隆、吏部郎中臣薛严掳兮湃瞬⒔晕偶3际迪字毖裕疲

‘忠臣奉国,事在其心,亦复何简贵贱。比自北海入洛,王不能致身死难,方清

宫以迎暴贼。郑先护立义广州,王复建旗往讨。趋恶如流,伐善何速。今得冠冕

百僚,乃欲为私害政。’为臣此言,彧赐怒更甚。臣既不佞,干犯贵臣,乞解郎

中。”帝召见游道嘉劳之。彧亦奏言:“臣忝冠百僚,遂使一郎攘袂高声,肆言

顿挫,乞解尚书令。”帝乃下敕听解台郎。

后除司州中从事。时将还邺,会霖雨,行旅拥于河桥。游道于幕下朝夕宴歌,

行者曰:“何时节,作此声也,固大痴。”游道应曰:“何时节而不作此声也?

亦大痴。”后神武自太原来朝,见之曰:“此人宋游道耶?常闻其名,今日始识

其面。”迁游道别驾。后日,神武之司州,飨朝士,举觞属游道曰:“饮高欢手

中酒者大丈夫,卿之为人,合饮此酒。”及还晋阳,百官辞于紫阳。神武执游道

手曰:“甚知朝贵中有憎忌卿者,但用心,莫怀畏虑,当使卿位与之相似。”于

是启以游道为中尉。文襄执请,乃以吏部郎中崔暹为御史中尉,以游道为尚书左

丞。文襄谓暹游道曰:“卿一人处南台,一人处北省,当使天下肃然。”游道入

省,劾太师咸阳王坦、太保孙腾、司徒高隆之、司空侯景、录尚书元弼、尚书令

司马子如官贷金银,催征酬价,虽非指事赃贿,终是不避权豪。又奏驳尚书违失

数百条,省中豪吏王儒之徒并鞭斥之。始依故事,于尚收省立门名,以记出入早

晚,令仆已下皆侧目。

魏安平王坐事亡,章武二王及诸王妃、太妃是其近亲者皆被征责。都官郎中

毕义云主其事,有奏而禁,有不奏辄禁者。游道判下廷尉科罪,高隆之不同,于

是反诬游道厉色挫辱己,遂枉考群令史证成之,与仆射襄城王旭、尚书郑述祖等

上言曰:“饰伪乱真,国法所必去;附下罔上,王政所不容。谨案尚书左丞宋游

道名望本阙,功绩何纪。属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