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北齐书 >

第40章

北齐书-第40章

小说: 北齐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以天下为己任。世宗车服过度,诛戮变常,言谈进止,或有亏失,暹每厉色

极言,世宗亦为之止。有囚数百,世宗尽欲诛之,每催文帐。暹故缓之,不以时

进,世宗意释,竟以获免。

自出身从官,常日晏乃归。侵晓则与兄弟问母之起居,暮则尝食视寝,然后

至外斋对亲宾。一生不问家事。魏、梁通和,要贵皆遣人随聘使交易,暹惟寄求

佛经。梁武帝闻之,为缮写,以幡花宝盖赞呗送至馆焉。然而好大言,调戏无节。

密令沙门明藏著《佛性论》而署己名,传诸江表。子达拏年十三,暹命儒者权会

教其说《周易》两字,乃集朝贵名流,令达拏升高座开讲。赵郡睦仲让阳屈服之,

暹喜,擢为司徒中郎。邺下为之语曰:“讲义两行得中郎。”此皆暹之短也。

显祖初嗣霸业,司马子如等挟旧怨,言暹罪重,谓宜罚之。高隆之亦言宜宽

政网,去苛察法官,黜崔暹,则得远近人意。显祖从之。及践祚,谮毁之者犹不

息。帝乃令都督陈山提等搜暹家,甚贫匮,唯得高祖、世宗与暹书千馀纸,多论

军中大事。帝嗟赏之。仍不免众口,乃流暹于马城,昼则负土供役,夜则置地牢。

岁馀,奴告暹谋反,锁赴晋阳,无实,释而劳之。寻迁太常卿。帝谓群臣曰:

“崔太常清正,天下无双,卿等不及。”

初,世宗欲以妹嫁暹子,而会世宗崩,遂寝。至是,群臣宴于宣光殿,贵戚

之子多在焉。显祖历与之语,于坐上亲作书与暹曰:“贤子达拏,甚有才学。亡

兄女乐安主,魏帝外甥,内外敬待,胜朕诸妹,思成大兄宿志。”乃以主降达拏。

天保末,为右仆射。帝谓左右曰:“崔暹谏我饮酒过多,然我饮何所妨?”常山

王私谓暹曰:“至尊或多醉,太后尚不能致言,吾兄弟杜口,仆射独能犯颜,内

外深相感愧。”十年,暹以疾卒,帝抚灵而哭。赠开府。

达拏温良清谨,有识学,少历职为司农卿。入周,谋反伏诛。天保时,显祖

尝问乐安公主:“达拏于汝何似?”答曰:“甚相敬重,唯阿家憎儿。”显祖召

达拏母入内,杀之,投尸漳水。齐灭,达拏杀主以复仇。

高德政,字士贞,渤海蓚人。父颢,魏沧州刺史。德政幼而敏慧,有风神仪

表。显祖引为开府参军,知管记事,甚相亲狎。高祖又擢为相府掾,委以腹心。

迁黄门侍郎。世宗嗣业,如晋阳,显祖在京居守,令德政参掌机密,弥见亲重。

世宗暴崩,事出仓卒,群情草草。勋将等以缵戎事重,劝帝早赴晋阳。帝亦回遑

不能自决,夜中召杨愔、杜弼、崔季舒及德政等,始定策焉。以杨愔居守。

德政与帝旧相昵爱,言无不尽。散骑常侍徐之才、馆客宋景业先为天文图谶

之学,又陈山提家客杨子术有所援引,并因德政劝显祖行禅代之事。德政又披心

固请。帝乃手书与杨愔,具论诸人劝进意。德政恐愔犹豫不决,自请驰驿赴京,

托以馀事,唯与杨愔言,愔方相应和。德政还未至,帝便发晋阳,至平城都,召

诸勋将入,告以禅让之事。诸将等忽闻,皆愕然,莫敢答者。时杜弼为长史,密

启显祖云:“关西是国家劲敌,若今受魏禅,恐其称义兵挟天子而东向,王将何

以待之?”显祖入,召弼入与徐之才相告。之才云:“今与王争天下者,彼意亦

欲为帝,譬如逐兔满市,一人得之,众心皆定。今若先受魏禅,关西自应息心。

纵欲屈强,止当逐我称帝。必宜知机先觉,无容后以学人。”弼无以答。帝已遣

驰驿向邺,书与太尉高岳、尚书令高隆之、领军娄睿、侍中张亮、黄门赵彦深、

杨愔等。岳等驰传至高阳驿,帝使约曰:“知诸贵等意,不须来。”唯杨愔见,

高岳等并还。帝以众人意未协,又先得太后旨云:“汝父如龙,汝兄如虎,尚以

人臣终,汝何容欲行舜、禹事?此亦非汝意,正是高德政教汝。”又说者以为昔

周武王再驾盟津,然始革命,于是乃旋晋阳。自是居常不悦。徐之才、宋景业等

每言卜筮杂占阴阳纬侯,必宜五月应天顺人,德政亦劝不已。仍白帝追魏收。收

至,令撰禅让诏册、九锡建台及劝进文表。

至五月初,帝发晋阳。德政又录在邺诸事条进于帝,帝令陈山提驰驿赍事条

并密书与杨愔。大略令撰仪注,防察魏室诸王。山提以五月至邺,杨愔即召太常

卿邢邵、七兵尚书崔䴙、度支尚书陆操、詹事王昕、黄门侍郎阳休之、中书侍郎

裴让之等议撰仪注。六日,要魏太傅咸阳王坦等总集,引人北宫,留于东斋,受

禅后,乃放还宅。帝初发至亭前,所乘马忽倒,意甚恶之,大以沉吟。至平城都,

便不复肯进。德政、徐之才苦请帝曰:“山提先去,若为形容,恐其漏泄不果。”

即命司马子如、杜弼驰驿续入,观察物情。七日,子如等至邺,众人以事势已决,

无敢异言。八日,杨愔书中旨,以魏襄城王旭并司空公潘相乐、侍中张亮、黄门

赵彦深入通奏事。魏孝静在昭阳殿引见。旭云:“五行递运,有始有终,齐王圣

德钦明,万方归仰,臣等昧死闻奏,愿陛下则尧禅舜。”魏帝便敛容曰:“此事

推挹已久,谨当逊避。”又道:“若尔,须作诏。”中书侍郎崔劼奏云:“诏已

作讫。”即付杨愔进于魏静帝。凡有十馀条,悉书。魏静云:“安置朕何所,复

若为去?”杨愔对:“在北城别有馆宇,还备法驾,依常仗卫而去。”魏静帝于

是下御坐,就东廊,口咏范蔚宗《后汉书赞》云:“献生不辰,身播国屯,终我

四百,永作虞宾。”所司寻奏请发。魏静帝曰:“人念遗簪弊屦,欲与六宫别,

可乎?”乃入与夫人嫔御以下诀别,莫不殻ъぱ谔椤f烧怨钍峡谒谐滤纪跏疲

“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魏静帝登车出万春门,直长赵道德在车中陪侍,

百官在门外拜辞。遂入北城下司马子如南宅。帝至城南顿所。受禅之日,除德政

为侍中,寻封蓝田公。七年,迁尚书右仆射,兼侍中,食渤海郡干。德政与尚书

令杨愔纲纪政事,多有弘益。

显祖末年,纵酒酣醉,所为不法,德政屡进忠言。后召德政饮,不从,又进

言于前,谏曰:“陛下道我寻休,今乃甚于既往,其若社稷何,其若太后何!”

帝不悦。又谓左右云:“高德政恒以精神凌逼人。”德政甚惧,乃称疾屏居佛寺,

兼学坐禅,为退身之计。帝谓杨愔曰:“我大忧德政,其病何似?”愔以禅代之

际,因德政言情切至,方致诚款,常内忌之。由是答云:“陛下若用作冀州刺史,

病即自差。”帝从之,德政见除书而起。帝大怒,召德政谓之曰:“闻尔病,我

为尔针。”亲以刀子刺之,血流沾地。又使曳下,斩去其趾。刘桃枝捉刀不敢下。

帝起临阶砌,切责桃枝曰:“尔头即堕地!”因索大刀自带,欲下阶。桃枝乃斩

足之三指。帝怒不解,禁德政于门下,其夜开城门,以毡舆送还家。旦日,德政

妻出宝物满四床,欲以寄人。帝奄至其宅,见而怒曰:“我府藏犹无此物!“诘

其所从得,皆诸元赂之也。遂曳出斩之。时妻出拜,又斩之,并其子祭酒伯坚。

德政死后,显祖谓群臣曰:“高德政常言宜用汉人,除鲜卑,此即合死。又教我

诛诸元,我今杀之,为诸元报仇也。”帝后悔,赠太保,嫡孙王臣袭焉。

崔昂,字怀远,博陵安平人也。祖挺,魏州刺史。昂年七岁而孤,伯父吏部

尚书孝芬尝谓所亲曰:“此儿终当远至,是吾家千里驹也。”昂性端直少华,沉

深有志略,坚实难倾动。少好章句,颇综文词。世宗广开幕府,引为记室参军,

委以腹心之任。世宗入辅朝政,召为开府长史。时勋将亲族兵客在都下放纵,多

行不轨,孙腾、司马子如之门尤剧。昂受世宗密旨,以法绳之,未几之间,内外

齐肃。迁尚书左丞,其年,又兼度支尚书。左丞之兼尚书,近代未有,唯昂独为

冠首,朝野荣之。

武定六年,甘露降于宫阙,文武官僚同贺显阳殿。魏帝问仆射崔暹、尚书杨

愔等曰:“自古甘露之瑞,汉、魏多少,可各言往代所降之处,德化感致所由。”

次问昂,昂曰:“案《符瑞图》,王者德致于天,则甘露降。吉凶两门,不由符

瑞,故桑雉为戒,实启中兴,小鸟孕大,未闻福感。所愿陛下虽休勿休。”帝为

敛容曰:“朕既无德,何以当此。”

齐受禅,迁散骑常侍,兼太府卿、大司农卿。二寺所掌,世号繁剧,昂校理

有术,下无奸伪,经手历目,知无不为,朝廷叹其至公。又奏上横市妄费事三百

一十四条,诏下,依启状速议以闻。其年,与太子少师邢邵议定国初礼,仍封华

阳县男。又诏删定律令,损益礼乐,令尚书右仆射薛人氖嗽诹炀

定。又敕昂云:若诸人不相遵纳,卿可依事启闻。”昂奉敕笑曰:“正合生平之

愿。”昂素勤慎,奉敕之后,弥自警勖,部分科条,校正今古,所增损十有七八。

转廷尉卿。昂本性清严,凡见黩货辈,疾之若仇,以是治狱文深,世论不以平恕

相许。

显祖幸东山,百官预宴,升射堂。帝召昂于御坐前,谓曰:“旧人多出为州,

我欲以台阁中相付,当用卿为令仆,勿望刺史。卿六十外当与卿本州,中间州不

可得也。”后九卿以上陪集东宫,帝指昂及尉瑾、司马子瑞谓太子曰:“此是国

家柱石,汝宜记之。”未几,复侍宴金凤台,帝历数诸人,咸有罪负,至昂曰:

“崔昂直臣,魏收才士,妇兄妹夫,俱省罪过。”天保十年,策拜仪同燕子献,

百司陪列,昂在行中。帝特召昂至御所,曰:“历思群臣可纲纪省闼者,唯冀卿

一人。”即日除为兼右仆射。数日后,昂因入奏事,帝谓尚书令杨愔曰:“昨不

与崔昂正者,言其太速,欲明年真之。终是除正,何事早晚,可除正仆射。”明

日,即拜为真。杨愔曰:“昨不与崔昂正者,言其太速,欲明年真之。终是除正,

何事早晚,可除正仆射。”明日,即拜为真。杨愔少时与昂不平,显祖崩后,遂

免昂仆射,除仪同三司。后坐事除名。卒祠部尚书。

昂有风调才识,旧立坚正刚直之名。然好探揣上意,感激时主,或列阴私罪

失,深为显祖所知赏,发言奖护,人莫之能毁。议曹律令,京畿密狱,及朝廷之

大事多委之。尚严猛,好行鞭挞,虽苦楚万端,对之自若。前者崔暹、季舒为之

亲援,后乃高德政是其中表,常有挟恃,意色矜高,以此不为名流所服。子液嗣。

 卷三十一 列传第二十三

○王昕(弟晞)

王昕,字元景,北海剧人。六世祖猛,秦苻坚丞相,家于华山之鄜城。父云,

仕魏朝有名望。昕少笃学读书,太尉汝南王悦辟骑兵参军。旧事,王出射,武服

持刀陪从,昕未尝依行列。悦好逸游,或骋骑信宿,昕辄弃还。悦乃令骑马在前,

手为驱策。昕舍辔高拱,任为所之。左右言其诞慢。悦曰:“府望惟在此贤,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