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北齐书 >

第14章

北齐书-第14章

小说: 北齐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擢拜晏之为徐州刺史。文宣崩,兼司徒,导引梓宫,吹笛,云“至尊颇知臣不”,

又击胡鼓为乐。太后杖湜百余,未几薨。太后哭之哀,曰:“我恐其不成就,与

杖,何期带创死也!”乾明初,赠假黄钺、太师、司徒、录尚书事。子士义袭爵。

博陵文简王济,神武第十二子也。天保元年封。济尝从文宣巡幸,在路忽忆

太后,遂逃归。帝怒,临以白刃,因此惊恍。历位太尉。河清初,出为定州刺史。

天统五年,在州语人云:“计次第亦应到我。”后主闻之,阴使人杀之。赠假黄

钺、太尉、录尚书事。子智袭爵。

华山王凝,神武第十三子也。天保元年,封新平郡王;九年,改封安定;十

年,封华山。历位中书令、齐州刺史,就加太傅。薨于州,赠左丞相、太师、录

尚书。凝诸王中最为孱弱,妃王氏,太子洗马王洽女也,与仓头奸,凝知而不能

限禁。后事发,王氏赐死,诏杖凝一百。其愚如此。

冯翊王润,字子泽,神武第十四子也。幼时,神武称曰:“此吾家千里驹也。”

天保初封。历位东北道大行台、右仆射、都督、定州刺史。润美姿仪,年十四五,

母郑妃与之同寝,有秽杂之声。及长,廉慎方雅,习于吏职,至摘发隐伪,奸吏

无所匿其情。开府王回洛与六州大都督独孤枝侵窃官田,受纳贿赂,润按举其事。

二人表言,王出送台使,登魏文旧坛,南望叹息,不测其意。武成使元文遥就州

宣敕曰:“冯翊王少小谨慎,在州不为非法,朕信之熟矣。登高远望,人之常情,

鼠辈欲横相间构,曲生眉目。”于是回洛决鞭二百,独孤枝决杖一百。寻为尚书

令,领太子少师,历司徒、太尉、大司马、司州牧、太保、河南道行台、领录尚

书,别封文成郡公、太师、太宰,复为定州刺史。薨,赠假黄钺、左丞相。子茂

德嗣。

汉阳敬怀王洽,字敬延,神武第十五子也。天保元年封。五年,薨,年十三。

乾明元年,赠太保、司空。无子,以任城王第二子建德为后。

 卷十一 列传第三

◎文襄六王

○河南康舒王孝瑜广宁王孝珩河间王孝琬兰陵武王孝瓘安德王延宗

渔阳王绍信

文襄六男:文敬元皇后生河间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广宁王孝

珩,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陈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渔阳王绍信。

河南康舒王孝瑜,字正德,文襄长子也。初封河南郡公,齐受禅,进爵为王。

历位中书令、司州牧。初,孝瑜养于神武宫中,与武成同年相爱。将诛杨愔等,

孝瑜预其谋。及武成即位,礼遇特隆。帝在晋阳,手敕之曰:“吾饮汾清二杯,

劝汝于邺酌两杯。”其亲爱如此。孝瑜容貌魁伟,精彩雄毅,谦慎宽厚,兼爱文

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覆棋不失一道。初,文襄于邺东起山池游观,时俗眩

之。孝瑜遂于第作水堂、龙舟,植幡槊于舟上,数集诸弟宴射为乐。武成幸其第,

见而悦之,故盛兴后园之玩,于是贵贱慕斅,处处营造。

武成常使和土开与胡后对坐握槊,孝瑜谏曰:“皇后天下之母,不可与臣下

接手。”帝深纳之。后又言赵郡王父死非命,不可亲。由是睿及士开皆侧目。士

开密告其奢僣,睿又言山东唯闻河南王,不闻有陛下。帝由是忌之。尔朱御女名

摩女,本事太后,孝瑜先与之通,后因太子婚夜,孝瑜窃与之言。武成大怒,顿

饮其酒三十七杯。体至肥大,腰带十围。使娄子彦载以出,鸩之于车。至西华门,

烦热躁闷,投水而绝。赠太尉、录尚书事。子弘节嗣。

孝瑜母,魏吏部尚书宋弁孙也,本魏颍川王斌之妃,为文襄所纳,生孝瑜,

孝瑜还第,为太妃。孝瑜妃,卢正山女,武成胡后之内姊也。孝瑜薨后,宋太妃

为卢妃所谮诉,武成杀之。

广宁王孝珩,文襄第二子也。历位司州牧、尚书令、司空、司徒、录尚书、

大将军、大司马。孝珩爱赏人物,学涉经史,好缀文,有伎艺。尝于厅事壁自画

一苍鹰,见者皆以为真,又作朝士图,亦当时之妙绝。

后主自晋州败奔邺,诏王公议于含光殿。孝珩以大敌既深,事藉机变,宜任

城王领幽州道兵入土门,扬声趣并州;独孤永业领洛州兵趣潼关,扬声趣长安;

臣请领京畿兵出滏口,鼓行逆战。敌闻南北有兵,自然溃散。又请出宫人珍宝赐

将士,帝不能用。承光即位,以孝珩为太宰。与呼延族、莫多娄敬显、尉相愿同

谋,期正月五日,孝珩于千秋门斩高阿那肱,相愿在内以禁兵应之,族与敬显自

游豫园勒兵出。既而阿那肱从别宅取便路入宫,事不果。乃求出拒西军,谓阿那

肱、韩长鸾、陈德信等云:“朝廷不赐遣击贼,岂不畏孝珩反耶?孝珩破宇文邕,

遂至长安,反时何与国家事。以今日之急,犹作如此猜疑。”高、韩恐其变,出

孝珩为沧州刺史。至州,以五千人会任城王于信都,共为匡复计。周齐王宪来伐,

兵弱不能敌。怒曰:“由高阿那肱小人,吾道穷矣!”齐叛臣乞扶令和以槊剌孝

珩坠马,奴白泽以身扞之,孝珩犹伤数处,遂见虏。齐王宪问孝珩齐亡所由,孝

珩自陈国难,辞泪俱下,俯仰有节。宪为之改容,亲为洗创傅药,礼遇甚厚。孝

珩独叹曰:“李穆叔言齐氏二十八年,今果然矣。自神武皇帝以外,吾诸父兄弟

无一人得至四十者,命也。嗣君无独见之明,宰相非柱石之寄,恨不得握兵符,

受庙算,展我心力耳。”至长安,依例授开府、县侯。后周武帝在云阳,宴齐君

臣,自弹胡琵琶,命孝珩吹笛。辞曰:“亡国之音,不足听也。”固命之,举笛

裁至口,泪下呜咽,武帝乃止。其年十月,疾甚,启归葬山东,从之。寻卒,令

还葬邺。

河间王孝琬,文襄第三子也。天保元年封。天统中,累迁尚书令。初,突厥

与周师入太原,武成将避之而东。孝琬叩马谏,请委赵郡王部分之,必整齐,帝

从其言。孝琬免胄将出,帝使追还。周军退,拜并州刺史。

孝琬以文襄世嫡,骄矜自负。河南王之死,诸王在宫内莫敢举声,唯孝琬大

哭而出。又怨执政,为草人而射之。和士开与祖珽谮之,云:“草人拟圣躬也。

又前突厥至州,孝琬脱兜鍪抵地,云‘岂是老妪,须着此’。此言属大家也。”

初,魏世谣言:“河南种谷河北生,白杨树头金鸡鸣。”珽以说曰:“河南、河

北,河间也。金鸡鸣,孝琬将建金鸡而大赦。”帝颇惑之。时孝琬得佛牙,置于

第内,夜有神光。昭玄都法顺请以奏闻,不从。帝闻,使搜之,得镇库槊幡数百。

帝闻之,以为反。讯其诸姬,有陈氏者无宠,诬对曰“孝琬画作陛下形哭之”,

然实是文襄像,孝琬时时对之泣。帝怒,使武卫赫连辅玄倒鞭挝之。孝琬呼阿叔,

帝怒曰:“谁是尔叔?敢唤我作叔!”孝琬曰:“神武皇帝嫡孙,文襄皇帝嫡子,

魏孝静皇帝外甥,何为不得唤作叔也?”帝愈怒,折其两胫而死。瘗诸西山,帝

崩后,乃改葬。子正礼嗣,幼聪颖,能诵《左氏春秋》。齐亡,迁绵州卒。

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

恭尽力击之。芒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

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

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后为太尉,与段韶

讨栢谷,又攻定阳。韶病,长恭总其众。前后以战功别封巨鹿、长乐、乐平、

高阳等郡公。

芒山之捷,后主谓长恭曰:“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对曰:“家事亲

切,不觉遂然。”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及在定阳,其属尉相愿谓曰:“王既

受朝寄,何得如此贪残?”长恭未答。相愿曰:“岂不由芒山大捷,恐以威武见

忌,欲自秽乎?”长恭曰:“然。”相愿曰:“朝廷若忌王,于此犯便当行罚,

求福反以速祸。”长恭泣下,前膝请以安身术。相愿曰:“王前既有勋,今复告

捷,威声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事。”长恭然其言,未能退。及江淮寇扰,恐

复为将,叹曰:“我去年面肿,今何不发。”自是有疾不疗。武平四年五月,帝

使徐之范饮以毒药。长恭谓妃郑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

妃曰:“何不求见天颜?”长恭曰:“天颜何由可见。”遂饮药薨。赠太尉。

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

士共之。初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表列其赃,免官。及讨定阳,士深在军,恐祸

及。长恭闻之曰:“吾本无此意。”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尝入朝而仆

从尽散,唯有一人,长恭独还,无所谴罚,武成赏其功,命贾护为买妾二十人,

唯受其一。有千金责券,临死日,尽燔之。

安德王延宗,文襄第五子也。母陈氏,广阳王妓也。延宗幼为文宣所养,年

十二,犹骑置腹上,令溺己脐中,抱之曰:“可怜止有此一个。”问欲作何王,

对曰:“欲作冲天王。”文宣问杨愔,愔曰:“天下无此郡名,愿使安于德。”

于是封安德焉。为定州刺史,于楼上大便,使人在下张口承之。以蒸猪糁和人粪

以饲左右,有难色者鞭之。孝昭帝闻之,使赵道德就州杖之一百。道德以延宗受

杖不谨,又加三十。又以囚试刀,验其利钝。骄纵多不法。武成使挞之,杀其昵

近九人,从是深自改悔。兰陵王芒山凯捷,自陈兵势,诸兄弟咸壮之。延宗独曰:

“四兄非大丈夫,何不乘胜径入?使延宗当此势,关西岂得复存!”及兰陵死,

妃郑氏以颈珠施佛。广宁王使赎之。延宗手书以谏,而泪满纸。河间死,延宗哭

之泪亦甚。又为草人以像武成,鞭而讯之曰:“何故杀我兄!”奴告之,武成覆

卧延宗于地,马鞭挝之二百,几死。后历司徒、太尉。

及平阳之役,后主自御之,命延宗率右军先战,城下擒周开府宗挺。及大战,

延宗以麾下再入周军,莫不披靡。诸军败,延宗独全军。后主将奔晋阳,延宗言:

“大家但在营莫动,以兵马付臣,臣能破之。”帝不纳。及至并州又闻周军已入

雀鼠谷,乃以延宗为相国、并州刺史,总山西兵事。谓曰:“并州阿兄自取,儿

今去也。”延宗曰:“陛下为社稷莫动,臣为陛下出死力战。”骆提婆曰:“至

尊计已成,王不得辄沮。”后主竟奔邺。在并将率咸请曰:“王若不作天子,诸

人实不能出死力。”延宗不得已,即皇帝位,下诏曰:“武平孱弱,政由宦竖,

衅结萧墙,盗起疆埸。斩关夜遁,莫知所之,则我高祖之业将坠于地。王公卿士,

猥见推逼,今便祗承宝位。可大赦天下,改武平七年为德昌元年。”以晋昌王唐

邕为宰辅,齐昌王莫多娄敬显、沐阳王和阿于子、右卫大将军段畅、武卫将军相

里僧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