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白鲸 >

第43章

白鲸-第43章

小说: 白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作为哺乳动物的鲸类就不是这样了,它们像我们人类一样,长有和我们人类一样的肺,它们直接用肺而不是用鳃来呼吸。

因为肺必须接受纯净的不含有水的空气,所以鲸就必须要定时地来到水面呼吸空气了。

鲸没有鼻子,又不可能靠嘴来呼吸。

这是因为,它的嘴藏在水面以下八英尺深的地方,而且它的气管儿和嘴没有通路可联通和交流。这一点,和我们人类不一样。

正是因为如此,鲸有一个喷水孔,实际上也是一个吸气孔。

为了最为方便的呼吸,这个孔儿长在了头顶几,可以说是因地制宜。

于是,鲸就用了这个长在头顶儿的孔儿呼吸,把空气送进肺,再把和空气一起吸进的海水喷出去。

这喷出去的海水,就是我们平常所见的喷泉,也就是我们赖以发现鲸的渠道了。

大家知道,人和所有的哺乳动物一样,是随时随地离不开空气的。

以人为例,不管你是醒着还是睡着,是在陆地上还是在水中,你都无法摆脱这个规律。

如果你非要试一试,摆脱你固有的呼吸行为的话,多了不说,就算是半个小时不呼吸,那么,所等待着你的,就只有完蛋了。

傻瓜都不会那样干。

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和人在呼吸方面都是一样的。

我在这里说几乎,是因为也有个别的哺乳动物不是这样,比如我们一直议论着鲸。

所有呼吸空气的动物,都是靠空气中的氧气来供给血液使用。

人类之所以不断地呼吸,就是他要不断地供给血液以氧气,因为人的一次正常呼吸所取得的氧量,只能供应两三次脉搏跳动所需的用量。

如果吸收一次空气就能维持血液一个小时甚至更多的用氧量的话,那该有多好,人类就可以向许多不能涉足的领域挑战了。

可事实不是这样,人类只能像目前这样做。

于是人类就只能羡慕鲸类了,因为鲸类可以达到我们刚才所乞求的程度,即一个多钟头不呼吸。

鲸类之所以可以这样,有超越人类的本领,是因为它体内的一种杰出的装置或者说是构造。

在鲸的肋骨和脊骨两边,各有一种人类所没有的东西,这种东西就像是一堆曲曲弯弯地连成一根儿的管子,总的长度可能很长,是用来储藏血液用的。

也就是说,鲸类在做完一次呼吸活动之后,它体内的所有的这些管道内就都能储满已经补充好了氧气的血液,等待着被使用。

这些血液存在鲸的体内,在鲸不能呼吸的时候在它的体内循环使用,足可以供它使用一个多小时。

难怪,原来鲸的体内有这样一只储藏器,这是人类和其他的哺乳动物所望尘莫及的。

鲸的换气有着它不变的规律,也就是说,如果不受干扰的话,鲸每一次在水面上所停留的时间是相等的,喷水的次数也是相等的。

道理很简单,鲸的体内存储有氧血液的储蓄器是固定的,不能改变的,所以,它每一次需要吸进的氧气的总量也是一定的。

如果你见它在没有人打扰的情况下从海底浮上来,喷了七十次水,也就是呼吸了七十次之后又沉了下去的话,那么它下一次浮上来,也注定要呼吸七十次,除非它受了你的惊吓而提前潜下去。

不过,即使它受了你的惊吓而提前潜了下去,也不会潜在水里呆一个钟头再出来。

如果真要是那样的话,那么世界上也许就没有捕鲸业而言了。

这是因为,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世界上所有的捕鲸船,都将一无所获,即使你有天大的本事。

因为鲸没有一次呼吸够,所以,它还得再一次悄悄地露出水面来吸,为的是给它的储藏器里补足,否则的话,它是不会彻底地潜到大海深处去的。

鲸在没有喷够七十次水的时候,它的有氧血液的储藏功能大大打了折扣,这就促使它一次又一次地浮上来呼吸,因而也就留给了捕鲸者捕杀它们的机会。

捅鲸者正是利用了鲸的这种特点,一次又一次进行攻击并屡屡得手的。

所以,就是再强大的东西,也会有它的弱点,一旦让它的敌人掌握了它的弱点并想到了利用的办法,那它就只有在敌人的攻击下完蛋的份儿了。

鲸的喷水简直是自然界的一个奇观。

可是,你却不能靠近它。

这是任何一个捕鲸者都知道的事情。

原因有两点。

一是,大鲸绝对不会允许你靠近它,更别说是钻进它的喷泉的中心去了。

能追上它,跟住它就已经很要功夫了,你要是能做到上面的事,除非是在童话里,或者你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不可改变的代价。

二是,即使你能够进去,你也不敢。

这里抛开鲸本身的危险不谈,且说它喷出来的水。

如果你和喷泉的水接触一下的话,你就会明白。

所有和水或水气接触到的地方,皮肤都会火辣辣地疼,就好像沾了一种强腐蚀性的东西一样。

再严重一些,他的所有的皮肤都会裂开来。

如果进了眼睛,那眼睛也会瞎掉的。

谁也不知道这是因为什么?

86.壮丽又让人魂飞魄散的鲸尾

在已经做了海鬼的捕鲸人之中,死于被大鲸生吃活剥的只占少数。

绝大多数,都是被大鲸的尾巴打发掉的,就像我们在前面曾经讲过的。“一路平安号”的大副曼塞尔魂归西天时的情景一样。

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曼塞尔魂归西天时的情景。

“突然,一个巨大的白身影从水里一跃而出,小山一样的尾巴排山倒海一样地扇动着。”

“曼塞尔愣住了,还没有等醒过神来,就已经被大尾巴扇了出去。”

“大副的身子在空中划了个弧线,落在了五十码开外的海面上。”

这就是大鲸的尾巴的可怖之处。

这情景叫人听了不禁打一个寒颤。

对有经验的捕鲸人来讲,鲸尾巴可不是什么吉祥的东西,别让它沾上,沾上就完蛋。

所以,他们对大鲸的尾巴惟恐避之不及。

对于捕鲸人来讲,可能不见得是“谈鲸色变”,但肯定是“谈鲸尾色变”。

有人赞美羚羊的眼睛,说它虽不明亮但却温柔;

有人赞美鸟的羽毛,无法感觉但很美丽。

同这些多情善感的诗人相比,我却更加喜欢鲸的尾巴。

虽然它并不漂亮,但它充满力量和威力,而且,在它的威力的表像之下,竟是翩翩的风度和儒雅的举止。

先让我们来看看抹香鲸的尾巴有多大。

一般来说,尾巴的计算是从它的和人腰差不多粗的地方,也就是尾根开始的。

自此向上,总的算下来,至少是五十平方英尺左右。

从结实浑圆的尾根向上,尾巴逐渐开始分岔并最终分成两块,而且越来越薄,大概只有不到一英寸厚。

这两片尾巴宽大、坚硬和平坦,彼此分开,中间还隔得很远。

如果从一端量到另一端,横里应该在二十英尺以上。

整整一条尾巴都是由肌肉构成的,但是分为三层,每一层都是筋。

第一和第三层的筋又长又直,第二层的筋很短,这样能使上下两层联结的更紧密,也就使这尾巴更加结实,更具有无法抗拒的力量。

尾巴的结实程度还不仅仅如此,就是鲸的整个儿躯干上的筋,也都是和尾巴上的筋连在一起的。

打个比方,鲸的全身几乎就是罩着一层钢筋网,而这网最终在鲸的尾巴上交结。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有的力量也都是在尾巴上集结在一起的。

可见,鲸尾巴的巨大力量是来自于它的全身的。

别看它的尾巴大而重,可一点也不笨。

每当你看到它在不被人打扰的情况下在海上悠然驶过,你都会被它的大家风范而倾倒。

大鲸的风范在于它的泰山般的稳重,帝王般的雍容,绅士般的举止和长辈般的庄严。

当然,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它不受惊吓的情况下让你感觉到的。

等到你把它逼急了,如果不是你送它去见上帝的话,你所领略到的,就只有它的让你最后再叹为观止的力量了。

你在这力量之中做了鬼。

鲸尾可以说是鲸的全身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同时兼有多项功能。

首先是起到前进的推动作用:

它长在大鲸的最后,就像是在一条大船的船尾安了引擎一样,只要它的尾巴在身体下面向前一弯,再向后迅速一收,大鲸的身体就会借助鲸尾的推力,猛烈地向前一蹿。

如此一次又一次,大鲸就能狂奔猛游。

第二,鲸尾是大鲸战斗的武器。

除了大鲸们自己之间争斗时,用头撞和用嘴咬外,其余的时候一律是用它的尾巴。

在它被捕鲸人惹翻,向小艇进攻时,只要有一定的空间,让它能把尾巴运作好,那所有的被攻击目标都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不管是人还是小艇,在它的尾巴的威力之下,都显得是那么的脆弱和微不足道,或者是被卷上九天魂归黄泉,或者是船碎楫摧漂流四海。

在大鲸的尾巴面前,惟一聪明的办法就是赶快躲避,躲得越远越好。

第三,鲸尾是大鲸重要的触觉器官。

据我的观察,大鲸的尾巴非常灵活,触感非常灵敏,在这一点上可以和任何动物相比。

大概只有大象的鼻子可以和它相媲美。

在平常时,大鲸摆着尾,在海面上摇来摇去,像一个贵妇一样的悠闲自在。

可是这尾巴一旦要是碰上谁,哪怕就是无意间的,那感觉可就不像是贵妇那么美妙了。

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人的末数也就到了。

它的尾巴好像能感觉到一切,哪怕是一小点点危险在向它靠近。

第四,好像只能说大鲸的尾巴是它自己的一个玩物。

当大鲸在自认为安全的海里嬉戏玩耍的时候,你经常会看到它把自己的大尾巴向天空中一举,紧接着又向海面上平着一拍,只听得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就像是放了大炮一样,震人心魄。

这声音可以传出好远,在方圆几英里之内回荡。

也许,这就是大鲸自得其乐的游戏。

第五,尾巴是大鲸的旗帜。

大鲸在潜到海面以下,而尾巴露出海面时,露出的部分总共恐怕有三十英尺高。

这是多么壮丽的景象呀,大鲸就是以这种方式,向海底的所有生物显示着自己至尊的王者地位。

我在一次口出的时候曾经目睹过鲸群竖起尾巴前进的壮观景象,我顿时产生了一种对鲸群的崇拜,我为它们整齐而坚定地向着太阳前进的场面而激动,我觉着,在世间所有的万物生灵之中,鲸是最虔诚的动物。

上述这些只不过是简简单单地通过我们对鲸的最直接的观察而得来的。

这只是最表象的东西。

其实,这同鲸类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相比,只不过是极小极少的一部分。

而有些部分,根本不是我们所能了解的,至少不是我们在大鲸活着的时候能够了解的。

而面对死去的大鲸,我们又无法真实地知道它在活着的时候,在某一方面究竟是怎样的。

死去的无法代替活着的,这是动物的共同规律。

身体的完结代表着一切的完结,包括曾经让别人闻风丧胆的一切因素。

若能死有余威,那就说明死者生前的威力简直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

对捕鲸人来讲,虽然和鲸们打一辈子交道,可谁也不敢说对鲸有着全面的认识。

鲸身上的谜是无尽的,每一个谜都是一个奇迹。

等奇迹都被解开,鲸的命数也就到头了。

也许有一天,鲸将灭绝在人类的手里。

终究会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