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白鲸 >

第32章

白鲸-第32章

小说: 白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地上的人对海洋总是不如对陆地那样有感情,对海洋中的动物也有一种不太喜欢的感觉,认为它们没有灵性,虽然生物学家早就指出,海洋中的动物和陆地上的动物原本是一家的。

可是人类却永远不可能把海洋彻底征服,也不可能让它在陆地面前俯首称臣,不管他们的力量发展到多大,技术发展到多先进。

海洋对于人类来讲,总是未知的,虽然哥伦布从那么早就环游了地球,但是海洋却永远也不会向人类低下头来。

海洋虽然没有对第一个环游地球的哥伦布施以暴行,没有让他永远地留在海洋之中,而是放他返回了他的故乡葡萄牙,但是,它的残暴的内心并没有改变和减弱,它一直把对人类的仇视埋在心里,把人类企图征服海洋的雄心击得粉碎,把企图征服海洋的人击得粉碎。

迄今为止,无数的灾难已经降临到了雄心勃勃冲向海洋的人的身上,而且这悲剧还在不断地上演着。

但是,人类却丝毫没有从中体会到什么,对海洋依旧很是慢怠,不给予起码的礼遇,更别说是尊敬。

对于本性阴险的海洋来讲,人类的这种态度无疑是对它的挑衅,所招致的也无疑是毁灭。

也许,这海洋真的就是《圣经》中记载的洪水,至今还没有退去,还占据着世界三分之二的领地。

海洋不仅仅是对于人类如此的无情,就是对于生息于自己的怀抱的生灵们也是如此。

就是被认为海洋中最有威力的大鲸,也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经常被巨浪冲向礁石,摔个七零八落,和同样零落的船只并排接受祭奠。

海洋是个六亲不认的家伙,除了它自己之外,没有任何什么可以控制和支配它,所有有这种思想的人都会是它的手下败将。

鲸吞食黄鱼,人捕杀鲸,海洋埋葬人。

人、生物和自然就这么相互凶残地角逐着。

看看这有时还显得平静和温柔的海洋吧,这里面竟隐藏着这么多的祸心。

再看看我们碧绿温和的大地,那才是我们真正可以寄托灵魂的所在呀。

虽然它也被海洋包围着,但是我们可以在那里乞求上帝的庇护,而在海洋呢,我们却听不见上帝的声音。

别离开陆地。

59.白乌贼

我们慢慢地驶过黄鱼群,向我们既定的东北方向驶去。

天气不错,海上一片安宁的气氛。

我们的大船徐徐前行,三只桅杆像是三棵棕桐树一样,悠悠摇荡着。

每隔一段时间,夜军那神秘的银白色的喷水就出现一次。

这天早晨,阳光灿烂,轻涛荡漾,天空一望无际地蔚蓝,气氛宁静得叫人感到简直有些夸张。

大个子在桅顶上瞭望。

他看到了远处一个奇怪的东西在海里浮沉着。

那东西是白色的,很大很大,速度却很慢很慢。

它慢吞吞地从海里冒出来,越冒越高,甚至直到腾空于海面之上了。

它的颜色是雪白的,甚至刺眼,就像是雪崩一样。

它在海面之上闪动了一会儿,又慢慢地沉了下去。

它就这样反复着。

大个子盯着那东西,心里在嘀咕着:

“也许这就是莫比·迪克吧?”

等到那大白家伙再次冒出来的时候,大个子叫了起来:

“看呀,它来了,白鲸,白鲸来了!”

他的声音之尖,就像是一把利剑,把正在打盹的水手们都给刺醒了。

“在哪里?”

水手们挤在甲板上。

“就在前方,正前方,快看!”

亚哈船长立在阳光下面,沿着大个子所指的方向向前望着。

一大团白色的东西映入了他的眼帘。

“快放艇!”

亚哈船长命令。

四只小艇一会儿就出现在了海面上,亚哈船长的小艇一马当先。

他们迅速地划向他们的猎物。

快要接近的时候,那东西又沉了下去,我们只好把桨放下等着。

等到那东西又在原地浮上来的时候,我们顿时被一种奇异的景致吸引住了。

这哪里是什么白鲸,分明是一大团软绵绵的像是棉花一样的东西,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着奶白色的光。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那家伙竟有大概八分之一海里见方那么大,并且还从身体的中央辐射出了无数条细长的手臂来,这些手臂弯弯曲曲,七缠八绕的,像是一大群蟒蛇一样。

看着这怪物在波涛间不住地浮游,谁都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

“我宁肯和莫比·迪克拼一场,也不愿意和这个大白妖怪纠缠。”

斯达巴克看着它说。

“可那到底是什么呢?亚哈先生。”

弗拉斯克问亚哈船长。

“大乌贼鱼,我们捕鲸船看到这东西的机会不多,只是听人说过。”

不知什么时候,亚哈船长的小艇已经掉头回去了。

看到了大白乌贼鱼,大家都觉着有些晦气,认为这是不祥的预兆。

可是,大家毕竟开了眼,因为这么大的海洋生物,恐怕以前谁都没有见到过。

只有少数多少有点见识的水手,才隐隐约约地感到,好像抹香鲸这回真的要来了。

原因并不太明了,因为以前他们曾看到大抹香鲸吐出过什么东西的残臂,竟有二二英尺长,现在看来,就是这乌贼鱼的了。

所以他们觉着这乌贼是大抹香鲸的食物。

既然见到了大抹香鲸的食物,那么恐怕离抹香鲸不会太远了。

60.捕鲸索和人生的危险

下面,我很快就要讲到“裴廓德号”开始捕鲸的事儿了。

在开始讲捕鲸的事儿之前,我必须先给大家讲清一件我们在捕鲸时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器具。

这就是捕鲸索。

在我们这些出海捕鲸的人看来,捕鲸索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令人恐惧的。

捕鲸索是用大麻做成的专门用来捕鲸的绳子。

捕鲸索每根有三分之二英寸粗,至于长度,根据捕获对象各有不同。

以捕抹香鲸的绳子为例,每根都要有一千二百多英尺以上长。

做这种捕鲸索是很要功夫的。

先把一缕一缕的大麻搓成五十一股细绳儿,再把五十一股分成三份儿,每份合成一大股儿,最后,再把这三大股合成为一整根儿。

这样做出来的捕鲸索是十分结实的。

有人做过实验,仅每一小股就足可以吊起一百三十磅的重量,这样计算下来,整根绳子就几乎可以吊起三吨以上的重量了。

原来用的捕鲸索都是以大麻为原料制成的,做成之后再薄薄地喷上一层油,这样既容易编制,又能使绳索结实,还会有光泽。

但有经验的编织者和水手都知道,千万不要喷得太多,否则绳索的坚实程度就要受到影响了。

现在,美国人用的捕鲸索都是用马尼拉绳做的,因为马尼拉绳比大麻绳更结实,更有弹性,也更好看,更适合于小的捕鲸艇使用。

如果说大麻做的捕鲸索是皮肤泛着黝黑光泽的印第安人的话,那么马尼拉索则是个皮肤泛着金色光泽的高加索的西加塞亚人。

在捕鲸船上,捕鲸索被专门地缠放在索桶里。

索桶的中间有个芯样的东西,捕鲸索就围着它来绕,从中间向外,一层一层的,绕得很结实。

绕捕鲸索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有时候,绕好一根捕鲸索要花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

因为,绕索的人知道如果绕得不整齐,这些绳子打结或纠缠的话,那么当把绳子撒出去之后,很有可能会把船上的人的手脚甚至整个身子都勒住,叫人动弹不得,那样的话,后果就严重了。

在英国人的捕鲸船上,一般的情况下,都会有两个盛绳子的桶。

他们这样做很聪明,可以很容易地把这两个桶安置在船舱里。

而美国人就不是这样了,他们只有一个大桶,直径和深度都有近三英尺。

要把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安放在地方有限的船舱里,实在是大伤脑筋,要知道,不管从哪个方面讲,这家伙都给捕鲸小艇增加了不小的负担。

捕鲸小艇上除了六个标枪手和舵桨手之外,就只有些桨什么的和这只大桶了。

打个比方,如果找一大块漆布盖在大桶上面的话,就好像是六个人划着小艇,给可恶的大鲸鱼送去了一个硕大的结婚蛋糕。

捕鲸索绕进了桶里,而两个头儿却都被留在了外面。

为什么下面的头儿也要留在外面呢?原来,这样做是有道理的。

鲸鱼被标枪扎中之后,很有可能往海底钻,有时会把一整根绳子都拖尽。

如果那家伙钻得太快的话,会把小艇也一起带入海中,拖向海底,那样的话,任凭你在水中如何扑腾叫喊,也不会再找到你的小艇了。

它已经被鲸鱼拖着送给了龙王。

如果你的捕鲸索两头都是露在外面的话,就好得多了。

当被扎中的鲸带着捕鲸索没命地逃窜的时候,你只需把下面的头儿和临船的捕鲸索连在一起,这样一根绳子变成了两根绳子,被扎中的大鲸就只能拖着两根绳子在两只船的下面游荡了。

要讲清楚捕鲸索的安置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可要讲清楚捕鲸索的使用,则更要麻烦几倍。

先把捕鲸索的上端从桶里拉出来,绕过船尾的一个起滑轮作用的圆柱儿,再笔直地拉到船头,交叉着绕在每一把桨和橹的把儿上,再拉到最前面的木楔或沟槽里,绕在沟槽里一个有扣轴的地方,别让它脱了。

这还没完,还得从扣轴那里拉到船头的饰物上转一圈儿,绕回来,在索桶上绕六十到一百二十英尺,再绕回船舷,拉到船尾,同标枪的绳子接在一起,这才算完事儿。

够复杂的吧?

捕鲸索就这样复杂到极点地绕在捕鲸小艇上,简直是把捕鲸小艇五花大绑,捆个结结实实。

对于捕鲸小艇上的每一个水手来讲,这些绳索都是天罗地网。

如果是一个没出过海的人看了这阵势,是一定会要胆怯三分的。

这些绳索就像是无数条蟒蛇,眼花缭乱地缠满了印第安人的全身,小艇上的每一个水手都置身于这危险之中了。

当标枪被抛出去的时候,他们的危险也就随之而至了。

那只被扎中的鲸鱼咆哮起来,飞奔而去,那罗网也随之突然发作起来。

捕鲸小艇上的所有装置都高速飞滚着运转起来。

这时候,捕鲸小艇剧烈地摇晃起来,每个人都无法掌握自己的平衡。

他们的心里颤抖着,像是上了绞刑架一样。

他们明白:自己已经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了。

然而就在危险没有出现以前,船上的每一个人还在尽力地放松着自己。

他们互相逗着,开着玩笑,说着俏皮话,斗着嘴,远比在一般的时候说得机智和精彩。

可是,谁知道他们是不是就此去了鬼门关呢?

如果你是干这一行的话,你经常可以得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幸的消息,谁谁让捕鲸索给缠住了,摔出去了,完蛋了。

当然,你也会亲眼见到。

这是捕鲸者所面临的众多灾难的一种。

暴雨来临之前的场面也许比暴雨倾盆而下的场面更让人感到恐怖。

死寂,黑暗,乌云压城城欲摧。

一枝来复枪,如果不告诉你它是一种武器的话,也许并不会感到它的可怕,然而它的膛里装着火药和弹丸。

和上面的两个比喻一样,当捕鲸索还没有发生致命的作用之前,它静静地绕在船上的索桶里。

如果你只是作为观光者坐在艇内的话,你也许不会感到它的恐怖。

然而,船上要接受挑战的六个人并不是这样,他们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命运。

恐惧笼罩了他们。

然而仅仅是这几个人被危险笼罩了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