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狐作妃为:误惹嗜血暴君 >

第41章

狐作妃为:误惹嗜血暴君-第41章

小说: 狐作妃为:误惹嗜血暴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卿家,朕前几日身体微恙,未能早朝,许多事务都拖到了今日。”说着,北辰夜离微微扫视了一眼众位大臣中空出来的几个位置,然后不动声色的继续说道:“那么,右相,你先来与朕说说这几日诸位卿家可都有按照祖制按时来朝?”
  “回禀皇上,吏部侍郎王元启,定远将军李晋两人近日为来早朝。”右相上官云上前一步,向北辰夜离禀报道。
  上官云年约六旬,头发花白,长须垂胸,面容清瘦,看上去颇有仙风道骨,只是一双眼睛却不似寻常老人一般混混无神,随年过六旬,却依双目炯炯,他已是大禹国三朝元老,在朝中极有声望。
  北辰夜离登基之前他本是极力拥护太子继位的派系首脑,怎奈何太子有失德行,竟然与先皇的宠妃发生了奸…情,被贬为庶民,后被人暗杀于自己的府中。
  上官云继而转为中立,不再支持任何皇子,明哲保身直到北辰夜离继位。
  “哦。”北辰夜离淡淡的反问,“两位爱卿可是也如朕前几日一般,身体有恙?”
  “回禀皇上,微臣不知。”上官云拱手说道:“但臣见王元启、李晋二人年轻力壮,正是当年,不来早朝恐怕不是身体有恙。”
  “若不是身体有恙,两位爱卿却不来早朝,恐怕于礼不合吧。”北辰夜离淡淡的说道。
  “臣也以为不妥。”上官云说道:“臣奏请皇上为以正朝纲,请皇上处罚此二人!”
  “左相,”北辰夜离看了眼沉默不语,眼中却闪着寒光的左相王博,说道:“爱卿以为此事,朕当如何处置?”
  左相王博,也上前一步,与右相比肩站在文武百官之前,说道:“臣教子不严,恳请皇上处罚。”
  右相王博年约四旬,正是不惑之年,为人仪表堂堂,蓄着一字胡须,面目方正,虎目炯炯,一身贵气,随是上前请罪,态度却不卑不亢,仿佛对所有事情都成竹在胸一般。
  当年正是他所带领的王家一脉官员联合各大世家门阀支持北辰夜离继位,北辰夜离才得以从众皇子中脱颖而出,在先皇去世后得登大宝。
  刚才上官云口中所说出的两个大臣,王启元与李晋,一个是王博的三子,一个是他的女婿,两人俱是王氏一族在朝中的新生代官员。
  此刻两人同时被敌对的右相上官云抓住了把柄。未按照祖制前来上早朝,可是对皇帝不敬的死罪,即使他是左相,想要替两人开脱,恐怕也是力不从心,无法以理服人的。
  他心中顿时一阵暗恨,北辰夜离的这场病生的奇怪,好的也更奇怪,恐怕根本就没病,他等的就是这个时机,如此才好借机打压朝中各派。
  现在北辰夜离问起他该如何处置,在别人看来也许是给他一个台阶,其实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北辰夜离不过是在给他施压,逼着他弃车保帅。现在,他也只能尽量来为他们开脱些罪责了。
  怪只怪自家那个不争气的三子和女婿,竟然真的上了北辰夜离的迷惑计谋,居然大胆到违反祖制!干出这等荒唐的事情来!
  王博心中暗恨不已,几乎要咬碎满口的牙了。
  北辰夜离看了眼虽然面色平静,但眼中却一片暗恨的王博,继续状似漫不经心的说道:“左相言重了,虽说是子不教父之过,可是现在你与他同朝为官,都是朕的臣子,此事朕以为还是按照律例处置吧。右相,按照律例当如何处置?”
  “回禀皇上,按照我大禹国律法,此罪轻则罢官,重则处斩。”上官云一拱手说道。
  王博闻言顿时额头上冒出了一层冷汗。
  “处斩太过严重,王相也是皇亲国戚,与朕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朕以为此事从轻处理吧,王启元与李晋二人免去官位,回家好好反省吧。”北辰夜离说道。
  “臣谢皇上!”王博闻言,立刻朝着北辰夜离跪地谢恩。
  虽然,这“恩”谢得让他暗恨不已,但自己的人主动上了北辰夜离的圈套,他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皇上英明!”众大臣们也立刻口呼皇上英明,朝着北辰夜离跪拜磕头。
  “众卿还有何事启奏?”北辰夜离继续问道。
  大殿之中,众位大臣立刻将这几日拖延下来的需要皇帝亲自决断的事务汇报给北辰夜离。
  北辰夜离静静的听着,很快,这次早朝进行到最后,各派系都将争论的焦点汇聚在了那空缺出来的两个官位究竟该提拔何人担任。
  北辰夜离冷眼看着朝中众大臣明争暗斗,心中一片了然,他就是要看着他们争他们斗,只有这样他们才会露出马脚让他逮到。
  但北辰夜离只是任由各方争论不休,却并不做出任何决断,直到早朝结束,此事依旧没有结果。
  ======================================================================
  后宫之中,王昭仪一大早刚起来就听宫女禀报她说是皇上病体痊愈,今日一早便上早朝去了。
  她心中顿时又惊又喜,急忙让宫女给她梳妆打扮好,便急冲冲的带着一众宫女太监冲到了太后的慈宁宫。
  “姑母姑母!”王昭仪一边喊着太后一边冲进了太后的寝宫。
  “娘娘吉祥。”
  “娘娘万福。”
  宫女太监们一见是太后娘娘最亲近的嫡亲侄女王昭仪来了,便急忙向她行礼。
  王昭仪也不去理会这些宫女太监们,只是一个劲的冲进了太后寝宫的内殿。
  此时太后正在让宫女给她梳头。
  王昭仪的呼喊吓得梳头宫女手一抖,撤掉了太后头上几根头发。
  宫女惊的肝胆俱裂,立刻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求饶。
  太后淡淡的看了那宫女一眼,面色如常的对身边的贴身太监说道:“拉出去乱棍打死。”
  太监们立刻领命,上前解了那宫女的腰带塞住她的嘴,将她拖出了慈宁宫。
  这时,王昭仪已经冲进了太后寝宫的内室了。
  “姑母姑母,您听说了吗?皇上他已经病体痊愈了,而且今天一大早就去上早朝了呢!”王昭仪惊喜的对太后说道。
  太后微微皱起眉头,轻声责备道:“你现在好歹也是个昭仪了,怎么说也是现在皇上这后宫中品级最高的女人了,怎么可以像个寻找市井女子一般大呼小叫呢!实在是有失皇家威仪!”
  “姑母,人家是在您面前才这样的啊,在您这里有没有外人。”王昭仪走到太后的梳妆台旁,立刻就有宫女送上软凳,王昭仪坐了下来,拉着太后的手臂,不以为然的说道。此刻她还沉浸在北辰夜离康复的喜悦之中。
  “不管是人前还是人后,以后都要谨言慎行。”太后语重心长的说道:“当年你不听哀家的劝告私自跑去了皇上的寝宫,结果呢,你的身份明明都够封贵妃封皇后了,但就是因为当年的那个污点,如今只是依靠着你父亲兄长和哀家对皇上百般施压,皇上才封了你一个昭仪,难道经过此事,你还没长记性吗。”
  “姑母,玉儿知错了。玉儿今后一定谨记您的教诲。”王昭仪想起当年自己做的糊涂事,也是悔恨不已。若不是当年自己太过心急,只想早些得到皇上的宠爱,如此才好乘着皇上后宫空虚之际先抢下了皇上的欢心,如此才好平步青云,成为这后宫中的女主人。谁知反倒偷鸡不成蚀把米,落得今日尴尬的局面。

  第五章 太后与王昭仪
  “你若真能如此,那皇后之位绝不会是他人的。”太后拉过王昭仪挽着她胳膊的那只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说道。
  “姑母,玉儿今日听说皇上身体痊愈,一大早就去上早朝了,所以特地来将这个消息告诉姑母你。”王昭仪笑着对太后说道。
  “是吗?”太后依旧神态淡然的轻声应了一句。
  “可不是嘛,姑母,你说皇上这场病,说来就来,说走,这不,这么快就全好了。”王昭仪自顾自的拿过太后放在一旁的梳子亲自为太后梳起头来。
  听闻王昭仪此番话,太后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但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只是说道:“皇上乃天子,自有上天和祖宗庇佑,自然逢凶化吉,不会有大碍。”
  此刻她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王昭仪的话倒是提醒她了,北辰夜离登基为帝三年从生过病,此次突然病倒,其中恐怕有些蹊跷,特别是今日竟然毫无征兆的病体痊愈,早早的就去上了早朝
  太后心中越想越不对劲,于是她招来在身旁伺候的何公公,吩咐道:“小何子,你速去打听一下今日皇上早朝之时都有何举动。”
  “奴才遵命。”何公公立刻领命,退出了太后的寝殿。
  王昭仪仔细的给太后梳好了头,她有些疑惑的问太后,“姑母,您让何公公去打探皇上今日早朝又和举动做什么?朝堂之上有我父亲、几位兄长和我父亲的一众门生以及支持我们王家的各大门阀世家撑着,定是出不了什么大事的。”
  “虽说王家树大根深,出不了什么岔子,可你也不要小瞧了皇上,哀家觉着,皇上这场病生的蹊跷啊,这平静了三年多的天,似乎又要出什么变动了。”太后示意王昭仪和身旁的宫女扶她起来。
  王昭仪急忙和宫女们扶着太后走到小桌旁,桌上已经摆上十几道清淡的早点。
  “你一大早就跑到哀家这里来,怕是还没用早膳吧,今日就在这里陪哀家用些早膳吧。”太后说道。
  这早膳还没吃几口,就见何公公满头大汗的疾步走进了太后的寝宫的内室,额头上冒出一串汗珠,一见太后立刻急声呼道:“太后!”
  太后一见何公公这幅摸样便知道定是刚才她让他打探之事十有八九不是什么好结果。
  太后摆摆手,对身边伺候着的宫女们说道:“你们先下去吧,本宫这儿有王昭仪和何公公伺候着就行了。”
  宫女们朝太后福了福身,鱼贯退出了太后的寝宫的内室。
  “小何子,你快说,可是早朝时出了什么事?”宫女们一离开,太后立刻向何公公询问道。
  “太后娘娘,大事不好啊,今日皇上突然病愈去上了早朝,可左相大人家的三公子吏部侍郎王启元大人和左相大人的女婿定远将军李晋大人两人今日竟未按照祖制来上早朝,右相大人奏请皇上惩处二人以示警戒,又说按照律法王侍郎与李将军所犯之罪轻则罢黜官位,重则立即处斩!”何公公压低声音,语苏急切的向太后汇报到。
  “什么!”坐在太后身旁的王昭仪闻言顿时惊叫出声。“那我三哥和妹夫现在怎么样了?皇上那边是怎么说的?”
  太后虽面上依旧一片平静,但袖子中的双手却不由自主的绞紧了手中捏着的帕子。太后也顾不得训斥王昭仪大呼小叫有失皇家威仪了,她只是双目锐利的看向何公公,沉声说道:“你继续说,把打探到的消息全都原原本本的告诉哀家!”
  “是,老奴遵旨。”何公公不敢有丝毫隐瞒,于是继续说道:“右相虽奏请皇上严惩违反祖制不来上早朝的王侍郎和李将军,可皇上顾念到与左相与王侍郎和李将军之间的关系,故而只是罢黜了王侍郎与李将军的官位,责令其回家反省。”
  听完何公公打探来的消息,太后心中已经将整件事串联起来仔仔细细的想了一遍了。她在这宫中经营了十几年,大风大浪也见多了,此刻她已然明了今日之事是北辰夜离暗中设下了圈套专门等着王家来钻的。王启元和李晋两人没有来上早朝其中的缘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