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福气妃 >

第51章

福气妃-第51章

小说: 福气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阶下停了三台车轿,一辆显然是前脚从远条宫出来的皇帝御辇,一台青质八鸾软轿则是太后辇,余下一张青油盖翟羽肩舆,像是后妃驾乘,肩舆下等着的不是别人,正是郦贤妃,被一名侍女搀着,刚听到风声,比谢福儿早一步赶到。
  在蒋皇后面前告状后害得自己被皇帝唾弃,郦贤妃虽明白是中宫唆使挑事,但迁怒的还是谢福儿,一来有自知之明,蒋氏扳不倒,二来谢氏得宠,这才犯了她大忌。
  被陷害是大事。可吃醋,那才是女人最容不得的。
  今天是谢氏封位和侍寝双喜临门的初夜,郦贤妃一夜辗转反侧,胸口窝着一把火似的烧得慌,恰巧一向体弱的安庆公主近来有些咳嗽,这几天又在自己这儿养着,每晚都要哭闹几场才睡着,郦氏听房间那边小孩儿哭声听得心里发烦,琢磨这几天借安庆生病为由,再去叫皇帝来,却怕皇帝又说自己照顾公主不经心,正是心烦意乱大骂保姆,好事来了。
  眼线来报,说是太子好像出了什么事,皇上居然丢下了新人,大半夜亲自过去了。
  郦贤妃登时就大喜,坏了谢氏侍寝吉日,自己也能趁这机会安抚御前,跟皇帝冰释前嫌,果真大好事,披了了斗篷匆匆赶到东宫这边,此刻见到远条宫的新人来了,略偏过头颈,却掩不住幸灾乐祸。
  谢福儿过去给郦氏行了礼,刚上阶,被一名竖帽玄衫的主事舍人挡住。
  赵宫人在旁边开腔:“美人来给圣上送朝服朝冠。”
  舍人叫人进去通禀,虽没赶谢福儿走,仍不放行:“劳烦夫人亲跑一趟了,就烦劳夫人在殿外等圣上出来。”
  赵宫人正要发作,谢福儿把她一扯,小声问那名舍人:“殿下是不是有什么不妥?”连郦贤妃都不让入内,晾在外头,太子肯定出了不一般的事。
  舍人答非所问,恭敬回应:“夫人有心了。”
  谢福儿也没多问了,带着赵宫人和苏娃到廊檐下,拣了个避风处。
  刚等了一会儿,苏娃面带惊恐,夜色里轻拉了赵宫人一把:“你们听到什么声音没——”
  宫廷中的高墙花岗石砌成,是古来最讲究的建城材料,砌毕又用糯米羼石灰涂过几层,固若金汤,隔音挡风效果一绝,可就算这样,竟也挡不住高墙厚瓦那边传来诡异的呜咽。
  因为距离和一层层的殿门墙壁,这声音已经湮弱了很多,但还是不绝于耳,宫苑空旷,哭声夹杂着北风,就像是受伤的野兽在夜间低嚎苦吟。
  这会儿是阴气最深寒的时辰,听得一行人鸡皮疙瘩直冒,约莫大半刻,那夜半惊魂的人声才低弱了下去,最后消弭于夜空。
  正在这时,殿门处哐当作响,有人出殿,正是胥不骄在里头听了舍人传报,直接出来了,左右一望,几步走近,声音压得极哑:“美人把朝服给老奴吧,今晚皇上怕是过不去远条宫了,美人先行回去歇息。”
  谢福儿开声:“胥大人,太子到底怎么样了?皇上还在里头么?”
  胥不骄踌躇俄顷,说:“傍晚时分,殿下摔打东西,近侍们只当跟前两天一样,收拾碎片亟待去埋,不想过了戌时,愈演愈烈,失了魂智,躁狂起来这才惊动了皇上和太后两边。太医已诊过脉,太子情绪好转,已经睡下了,现如今正在会诊。太后受了惊吓,念着孙儿,非要等殿下醒了才走,皇上见太后不走,也不好离开,眼下在偏殿休息,怕是天亮了直接上朝。”
  “太子这是发了癔症么?”苏娃惊呼一声,见赵宫人狠剜自己一眼,即时捂住嘴。
  前些日含丙殿的传闻和刚才飘过宫墙的声音得了证实,谢福儿愕然,含丙殿的这些奴婢,大事虚瞒着不报,要不是卢太姬当机立断,还要瞒到什么时候却也心知肚明,要真是那些失心散魂的怔仲之病,就不是一般的病症,对于一般百姓家中出了这类病人都羞于启齿,对于皇家来讲,更是禁忌,太子染了这种病,也不知道有什么影响,东宫的奴婢们不敢贸然提,也是自然。
  可是,太子怎么就突然得了这种病?
  谢福儿心里有些揣测,更加不安,平定了情绪,喊来贤志达接过朝服,朝胥不骄说:“今天圣驾宿在远条宫,虽然皇上临时有事,但本宫也脱不去伺候的责任,进去亲自给圣上送朝服是常理。”
  胥不骄见她端起宫主架子,语气也重了几分:“这会儿不是您进去的时候。”停了一下,把谢福儿单独拉到一边,声音收细:“殿下发病时直呼美人名字,这事,皇上勒令含丙殿宫人不得外传。”话说到这里,她总得明白了。
  自己竟成了高长宽的病因。
  不单是明白,谢福儿哑然了,柏梁台一事在脑子里滚了一边,前因后果联系起来,这是太子要的目的不成——
  胥不骄一把接过朝服,正要转身回殿,苏娃上前拽住他大袖,跪下哀求:“美人不好进去,就由奴婢代劳送一趟吧。”
  赵宫人心想倒好,叫皇上明白美人是有心的,从旁帮劝了两句。
  胥不骄本来就不大愿意违这新红人的意思,再不多说什么,叹口气:“得,老奴带她进去成了吧。”
  赵宫人见胥不骄领着苏娃进去了,劝谢福儿:“苏娃进去,皇上就知道美人来过了。夜长风冷,美人听中常侍的先回去吧,皇上一时半会儿怕也不会出来。”
  太子犯病是不是别有深意不谈,把她掺合进去那就是大问题。
  就算皇帝对外瞒住他病中叫自己的名字,也不见得皇帝心里没疙瘩。
  现在不比以前,不是普通宫人,没有哪个天子能够容忍后宫女人跟外男牵扯。
  中间人传话靠不住,谢福儿还是想亲自跟他见一面,拢拢衣领:“再等等。”
  ~~
  内殿,苏娃捧服进去,见裘袍身影倚在临时搭砌的小憩软榻上,屏气跪下:“奴婢远条宫苏氏,奉谢美人命,来给圣上送朝服。”
  皇帝奔波大半夜,睡不着,此刻浸在太子刚才失态模样里,心里被一片阴影盖着,抚摸拇指上的白玉扳指,正在思虑,猛然一听,身子直起来:“福儿来了?”
  苏娃心如小鹿撞,皇上对美人果真圣眷不浅,今晚那么一闹,又经了太子这种大事,还是念念不忘。
  宫人升夫人,是一笔传奇,自然也是年轻宫娥们私下的一笔谈资。
  将谢福儿当做榜样的也是有。
  苏娃进远条宫之前,也跟别人一样,将这位新主当成了魁首偶像。
  她趴下头去,答应:“来过了,等了半天,这会儿应该是回去了。”
  回去了?皇帝眼色黯然。
  苏娃审视天颜,试探:“可要将美人追召回来?” 见皇帝不说话,把朝服放在榻边的长案上,瞥一眼天子袍子下摆,迟疑说:“圣上可有疼麻感?”
  皇帝本来忘了那一茬,被她提起来,顺手摸了一把膝盖头,摇头:“亏你小小一个宫人还能够记挂。”那人却不记得。
  苏娃头一回得了天子赞赏,如饮甜酒:“美人也是记挂的。”见皇帝弯腰揉腿,有些吃力,忙说:“奴婢来帮圣上按摩腿脚。”
  巧手覆上膝头,敝膝掀开,袍角翻起,酥手就如发热磁石在扯紧的关节筋脉上贡献温度和力度,沿着男子结实绷挺的腿肌爬行。
  苏娃能感觉他的舒散意,提了几分勇气,婉婉笑:“圣上压力大。”肌肉硬得像石块。
  那妮子也给这么伺候过自己几回,也是笑得春暖花开。
  皇帝牵动了心思,愈发不是滋味,双臂枕在脑勺后,貌若不经心地问:“她什么时候来的,就是来送朝服?”
  苏娃见天子一双慧眼熊熊,明朗英睿,垂脸禀道:“美人半个时辰前来的,送了朝服后与中常侍攀谈了两句,问了几句太子的事,耽搁了会儿。”
  室内炭炉汩汩喷热中,宫女发觉室内的温度骤然凉了下来。
  苏娃没在意,近距离与龙体接触中,心猿意马,越了界线。
  虽然弹指一瞬,更像无意,皇帝浓眉一跳,还是发觉了。
  一双瞳森寒得就跟殿外的漫漫冬夜,就如一把无形钳子掐住苏娃纤嫩的咽喉。
  刚刚的和蔼,荡然无存。
  她慌乱缩回手,跪着退了尺余远:“奴婢失手。”
  “下去,回美人那里去。”
  ~~
  下半夜时,东宫外夜露深重。
  苏娃出来后过了半个时辰,朱门大开,噼啪脚步伴着开道声断续传出。
  郦贤妃困意顿消,头一个冲上前去。
  陈太后到底是年迈人,左不过皇帝和马氏的劝,撑到下夜,还是回宫了。
  皇帝叫人好生守在太子枕畔,留下几名太医,尾随太后出了含丙殿。
  隔着层层人群,谢福儿见到陈太后望过来,眼神不用多看,已经能叫人抬不起头。
  随后目光被隔断,皇帝似在跟太后说什么,随后把太后送上了软轿,目送太后离开,身板子在夜色中才转过来。
  谢福儿刚要迎上去,只见胥不骄声音打破殿前宁静:“皇上起驾,往椒风宫。”
  郦贤妃一脸喜色。
  那人头也不回,袍一撩,跨上车辇。
  第56章
  没有不透风的墙,太子高长宽一夕之间爆发癔症,不消几天,传遍朝野。
  高氏皇族从没有出现过这类遗传性精神疾病,太子发病,不是偶然,一时间流言纷纭。
  引太子病发的人事,虽然太医院没有对外明白清楚地宣诸,但是臣子联系群芳荟、柏梁台事件,都基本能笃定,导火索不是别的,恐怕就是女色误人。
  心怡的官家千金,就差一纸婚旨,遣进宫里当女史以待宫规调*教,没想调着教着,太子妃的规矩没来得及学,竟被皇帝捷足先登给享了,从此萧郎是路人,再不消打这指望。
  众人继续自行脑补,恰逢储君因为二王案禁闭在东宫好几个月,不见人面,不闻人声,本就压抑憋屈,加上年纪轻,性子浅,想不通,撑不过压力,几方面的忧虑夹在一起,受了刺激,临到谢氏侍寝当夜,竟来了个大爆发。
  天家虽薄情的多,但出的痴情种子也不少,只是大伙儿都没料到自家这太子也是一名。
  又不知是从哪里放出风,太子少时被萧昭仪带到感业寺去进香偶遇谢夫人携女的事也被传出来了,渲染得越发绘声绘色,原来早有前缘呵,难怪。
  经过太医会诊和精心调制,太子病势还算稳定,只是大半时间呆忪无语,比不得正常人。
  最先提出让太子去外地颐养的陈太后这边。
  劝谏理由也不复杂,这病不适合在宫中疗养。
  一来现如今太子仍半痴不好,就算瞒得了一时,也怕哪日犯病,狼狈行迹暴露在臣民面前,成了京人谈资笑柄,贻误皇家面子,送往行在或者封地去秘密休养,等康复再接回来,是为上策。
  二来太医说过,这病药石难治,全靠环境和心情,在宫里如论如何是没有那个条件的,说这话时,陈太后语气略有深意地看着皇帝,明显意有所指,就指望这儿子能够有一丁点儿愧疚之情。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太子就算是被摘了脑袋,也不能对皇帝抱怨半句,可是稍微有血性点儿的男子,哪个又真的对着一个夺了心头好的人没有半点介怀呢?也当是叫皇帝和太子两人距离产生美感,暂时松口气。
  陈太后连太子的休养地都替皇帝考虑在前头了,提议洛阳,也算是个风水好地。
  任太后口水说干,皇帝一口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