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绝世独立:花月皎 >

第9章

穿越之绝世独立:花月皎-第9章

小说: 穿越之绝世独立:花月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凤之清有些许僵硬的回了个揖。


    堂上娇龙看着凤之清,这孩子起初对自己恭顺中带着疏远,相处了许久才稍稍好转,可自那件事起渐渐变得一副冷冷清清的性子,不愿让人亲近,而她这近两年确实有些力不从心,没有好好照顾于他。如今皎儿到来,她聪慧机智,乖巧可爱,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或许之清会有所改变。


    娇龙每回询问一些有关学业或饮食起居的事,凤之清都是恭敬地应声,娇龙毫无办法,凤之清的反应让娇龙的询问早已让人觉得公事化,可明知如此,还是要继续的。


    见时辰不早,便遣他回清风阁听课去。


    待到凤之清出了门,皎儿拉了拉娇龙的衣袖,道:“皎儿也想去读书。


    凤煜轩正好从门外进来,带进一阵清来,笑着道:“皎儿要先学容易的,等再长几岁,才能跟哥哥一起学。”


    皎儿不满了,“哥哥学的是什么?很难嚒?”


    凤煜轩笑着给她解释:“哥哥现在学兵书、骑马、射箭,皎儿要有兴趣,等以后让哥哥教你。”


    皎儿追问:“姑父,皎儿要几岁才算长大呢?”


    花月皎虽然认了凤煜轩与花娇龙为义父义母,可嘴上还是一时改不了口。


    这一叫唤让凤煜轩面上有些尴尬,一时说不出话来。


    皎儿见他面色,立刻意识到了,学着凤之清改口道:“父王,皎儿原先在家也学过一些字,皎儿想跟哥哥一起读书,要是当真一点都听不懂,皎儿就不去了。”


    凤煜轩脸色转好,对于皎儿的提议有些不置可否。


    皎儿乘胜追击,撒娇道:“父王,皎儿一定不出声,不会妨碍哥哥读书的。”


    心里暗暗苦笑,什么时候自己也会撒娇了


    娇龙想了想觉得可行,回想当年籽嫣在他身边的时候,那个孩子也经常会带着浅笑。如果皎儿可以跟之清朝夕相处,那个孩子或许就不会孤独了。


    凤煜轩与娇龙商议后同意了,这个儿子他看着他不断变化,内心是愧疚的,这些年来始终不知道要如何与他相处。




那忧郁的少年郎2

午后,凤煜轩带着皎儿去往清风阁,因为偏,是最静的一座偏院子。清风阁旁有一处园子,名为习园,住着的都是凤煜轩给儿子请来的师傅。


    清风阁里凤之清正在楼前的空地上练习射箭。皎儿见了很是兴奋,无论是在赤灵山上还是在花府,都是不练武的,顶多只是因为医学轩辕家会点穴罢了。


    墨竹看到王爷过来,附在凤之清耳边耳语了两句。凤之清连忙转身相迎,作缉行礼。


    皎儿好奇的看他身后凤之清交给墨竹的弓箭,眼中满是惊羡之色。


    凤煜轩经过习园的时候已派人去请所有的师傅到清风阁,师傅们早已听说王爷把王妃的侄女带回王府做义女,也早料到将来授课势必要多教一位,只是都言这女娃年纪尚小,王爷怎会如此安排,这不是给他们难题么?


    不到一刻的时辰,厅里便站满了老老少少的夫子,上有有年逾古稀白须飘飘的,下有有文质彬彬弱冠青年全齐了。


    凤煜轩给皎儿介绍,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四书五经、孔孟墨老、天文地理、人文历史、骑马射箭、行军布阵、兵法谋略、齐家治国


    满满二十位夫子,堪比前世的大学课程若是再加上女红刺绣悔了悔了


    皎儿正暗自头疼,便听凤煜轩笑言:“这许多都是男子需学之物,皎儿若没有兴趣的,可以不学。”


    凤之清淡然的看着变化多端若有所思的小脸,不动声色。


    皎儿按着自己喜好去掉了四书五经、孔孟墨老、行军布阵,选了十三位师傅。转过头来看到一屋子人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甚至连凤之清眼里也充满异色。想想也难怪,在封建时代,一个女子,还是个女娃娃大言不惭口出狂言的要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天文地理、人文历史、骑马射箭、兵法谋略、齐家治国


    看来真是吓着他们了。某女忽视,只当没看见。


**


    皎儿自此便每日跟着到千娇阁请安的凤之清到清风阁蹭读、蹭午膳。


    凤之清始终一副清清淡淡的摸样,任凭皎儿给清风阁带来无限生机,却不为所动。


**


    这日,凤煜轩接到京中来的圣旨,原来凤煜轩月前上折请旨封皎儿为郡主,按男子“之字辈”、女子“籽”字辈赐名凤籽月获准。


    皎儿闻听呐呐的说不出话来,轩辕子月——如今还是“籽月”为何逃总不开这让人悲伤的字呢?


    自此对皎儿的称呼从“小姐”改为“郡主”,凤煜轩与娇龙唤她月儿,皎儿显得并不高兴,缠着娇龙唤她“阿籽”,倒也应许了。


**


    又过月余,百翼燊从青州城回来,顺路来南桐城接皎儿。


    百翼燊未能治愈平东王世子凤之淩之疾,只是保住了他性命,也留下了一双腿,只是这双腿自膝盖以下却再无知觉,因伤的太重当世药王百翼燊也已束手无策。


    当皎儿跟着外公百翼燊离开时,凤之清再一次感受到清风阁的冷冷清清,那两年前的刻骨伤痛浮上心头。




秋猎1

五年一瞬,匆匆而过,转眼已是洪德十六年初秋。


    花家已在初夏便置下了王府附近一处老宅,此时正在重新修葺,入冬便可举家迁来。当年凤煜轩接了岳父同来王府,可毕竟住不习惯,匆匆两月便又回去了,之后偶尔当皎儿在王府住时来小住半月。


    凤之清已是十五六岁翩翩少年,束发为髻。而皎儿也已过垂髫之年。


    今日的天气格外晴朗,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是个外出郊游的好日子,同时也是狩猎的好日子。


    由于前几年凤煜轩去狩猎时因皎儿尚小,都是被凤煜轩环在自己马背上的,这两年里皎儿下了苦功练习骑术,要是学好了,以后上赤灵山也方便多了,再者将来始终是要去江湖上闯荡一番的。


    前几日皎儿便听父王正准备过几日狩猎,便缠着自己也要独自骑马。凤煜轩怎肯答应,皎儿平时练习的是匹幼马,虽然性情温和,但狩猎之时定然不行,而且也跟不上大队人马。


    皎儿心虚的低下头小声的坦白:“父王其实阿籽近一年乘父王母妃不注意都是练习成马的。”


    凤煜轩额上顿时无数黑线,这丫头竟然买通了陈副将和那些侍卫、家丁和婢女,敢情就瞒着他们夫妇,竟觉背后一片凉飕飕的,若是有什么不测,他该如何跟花家交代


    凤煜轩亲自验了皎儿的骑术,竟挑不出刺来,轻罚了那些个知情不报,欺上的人。


    这日,凤煜轩带着之清与皎儿带了十几个亲随上了城北的绿松山狩猎。绿松山是座小山,地势不高,山路尚算平整,是凤煜轩的私人猎场。


    皎儿自幼在赤灵山上跟着外公外婆玩草,上了绿松山顿感亲切,时值初秋,翠绿依然,色彩斑斓。


    绿松山上最多的就是野鸭、山鸡和野兔,没有大型的野兽,凤煜轩才敢让皎儿独自骑马,但仍吩咐陈副将带几人紧随其后。


    凤煜轩带着凤之清没多久就不见了身影,皎儿年龄尚小,始终是跟不上他二人,便优哉游哉的自己玩自己的,倒也猎到了两只野兔。


    皎儿带的是弓弩,女子本不善弓,何况还是个小姑娘,自然没什么臂力,凤煜轩命人制了把精致的弓弩给她。


    临近午时,皎儿找了一处溪流旁休息。




秋猎2

远处一阵马蹄飞扬,扫起一片尘土,来人正是凤煜轩。他的身后正扶着一抹熟悉颜色,正是那朝夕相处的凤之清,已经失去意识。


    凤煜轩下马边抱下凤之清,边喊皎儿过去,其实皎儿早已向他奔去。


    凤之清伤口处肿胀、发硬、流血不止,肤色泛着紫黑,正在不断扩散,心跳早已过速,呼吸困难,鼻中已有少许出血,全身轻微抽搐。


    皎儿自幼师承药王百翼燊,皎儿取出一颗浅黄色药丸喂凤之清服下,走了几步,拔了几颗不起眼的小草,搓了搓给抹到了他伤口处。


    凤煜轩放下心来,阿籽自幼师承药王百翼燊,看她气定神闲,必是无大碍了。


    凤之清虽服下药丸,但体内蛇毒并不能瞬间消去,暂时不能移动,人马便在此处休息。


    午时已过,大家都饿了,凤煜轩下令烤些野味。侍卫捡了些柴,架了火,迅速做着烧烤。


    皎儿拔了一些草在溪水里洗了洗挫碎了撒在侍卫们正在烤着的肉上,香味更浓了。王府的人早已见过这手法,往年也是如此这般调味,第一次见的时候个个都惊羡不已。没多久,侍卫便拿着烤好的兔肉过来。


    皎儿吃了一些,见凤之清缓缓醒来,嘴唇干涩,皎儿取了水过去,凤之清平躺着,水从上往下一滴一滴的滴入他口中,他还没有力气做起来。


    他应该饿了,可又没力气咀嚼食物,皎儿心想。


    皎儿取了一块较嫩的兔肉,用手撕的极细,送到凤之清嘴边。


    凤之清望着她,没有反应。


    这小手僵在半空是缩也不是,硬塞也不是,尴尬万分,心里有些恼了,她向来不易动怒,因为知道生气往往乐了对方,可此时还是恼了


    这几年里,凤之清总是这副神情,俗话说,时间久了,石头都能捂热,可他永远都是人前风轻云淡,人后忧郁伤感。


    皎儿正要收回右手,没料到凤之清竟张了口等她喂他一时间皎儿欣喜万分,总算不枉费自己那么多年来跟前跟后的缠着他。


    皎儿迅速的撕下一条条兔肉给凤之清,远处凤煜轩和众亲随见了,都似笑非笑。皎儿回头扫了一眼,众人齐刷刷转过头去,这些人哪个不知这小郡主不止有个药王外公,还有个毒仙外婆


    皎儿心里纳闷,这些人想什么呢?自己不过是个十岁小姑娘,跟凤之清有兄妹关系,何以如此八公,真是心术不正!




生辰1

洪德十六年冬,皎儿下山后直奔杭州花府宅子。花家月前已陆陆续续将府里物品运往南桐城新宅,花府里现下只剩爹爹与几个家丁,正是收尾之际,爷爷、娘和弟弟都已前往新宅。皎儿这五年多来,只每年回去探望两趟,每每只是停留两三日,如今举家搬迁,这宅子按着花家的理财法则是要寻个好价钱出让的,往后便再也不是“花府”了,乘现在再去看一眼住了许多年的宅子。


    自从月前花老爷和海棠子竣来了南桐城,娇龙便隔三差五的来串门,堂堂镇南王妃赖在花府蹭吃蹭喝一日两顿,晚膳之后多半都是让王爷上门接回去的,说是远嫁多年,未能尽孝,如今两家住的这般近,自是应当常来走动。


    这日,又是一个子月望日。今日午时前,锦龙与皎儿便可到达南桐城。一大早,花府张灯结彩,凤煜轩与花娇龙都到了花府新宅。皎儿自从离开花家,便没有在自家过过生辰,每年都是在轩辕家,这日正巧双喜临门。


    花子竣在大门与厅堂之间早已来回数次,那小嘴撅的一次比一次高。


    皎儿与子竣一年只见两回,每次也都只有一两日功夫,不知是应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