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绝世独立:花月皎 >

第172章

穿越之绝世独立:花月皎-第172章

小说: 穿越之绝世独立:花月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锦龙一算日子已是二十有二,眼看日子临近,焦白不似有妥协之意,花锦龙无奈之下只得默许。


    这不,身为义父的花锦龙晌午派人到千秋楼把焦白请过来午膳,膳后便向他问起了婚事细节,喜宴名单与所需物品等,好在花家不缺银子也不缺人手,赶一赶也不至耽误了佳期。




私奔北上

三月二十六,花锦龙与海棠勉为其难前来千秋楼受一对新人高堂之礼,皎儿换了男装才得以同众人一起前去赴喜宴,尽管与宴者谁都能猜出带着花家少年与小世子的“少年”是何人。


    凤之淩这日也被邀前来,这二人虽不合,但好歹是妹妹的未婚夫婿,亲戚一场,大喜的日子也便暂摆了恩怨。


    据花子竣言,新嫂嫂复姓慕容,单名一个冰字,现已有身孕,与大哥乃是奉子成婚,难怪爹爹无奈让步,原来是日子等不起了。


    就在上月十五,湘儿陪母妃去庙里为她求神祈福途中撞见了新嫂嫂,那时新嫂嫂支吾不语,湘儿以为大哥欺负所致,大闹了千秋楼,总之是成了南桐城里的笑话,但因那时她尚且生死未卜,南桐城中长期深陷阴霾,城里人谁也不敢于人前长舌花家有关之人。


    皎儿听闻颇为新奇,想大哥那等姿容,那等心性,甚么样的女子能将他束缚,在花子竣的提议下,皎儿随两个弟弟跑去闹新房。


    神灵庇佑,郡主安然归来,传闻战事也已临近尾声,南桐城借这桩荒唐喜事一扫近两年阴霾,纷纷道花家娶媳之后就该嫁女了。


    五月初,平东王府来信,凤煜辀病倒,老爷子信中明言要见儿媳,凤之淩当即禀过伯父后登门来求岳父岳母,欲带皎儿回府。


    听凤之淩之言,他次日便要启程北上,这人竟想毫无礼数便从他花锦龙手中要走女儿,这哪儿成,换做贫民百姓家也不能答应!


    尽管以花家与镇南王府之势,一夜之间也能勉强搭出个说得过去的场面来,然而如此仓促出嫁不仅成了南桐城的笑话,恐怕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间,天下人都得拿此事当作笑柄,花锦龙是说甚么也不愿意。


    然而花锦龙万万料想不到,次日,女儿竟与人私奔了,气得花锦龙在家咬牙切齿,出门却还得笑脸迎人,打碎了牙只能往肚子里吞,家丑不可外扬啊,花家对外只能瞒着此事。


    其实两家之中唯花锦龙与花老太爷事先不知,花锦龙事后也明白过来,姐夫与姐姐定是早已知悉,否则女儿哪能出得了城。




触及尘封

五月十八,凤之淩带皎儿回府,王府内又是一派喜及而泣的场面,凤煜辀当场老泪纵横,半天道不出一句,皎儿倒不觉他重病在身,多半是诈病诳子回来,不过老人家因戎马半生颇显苍老,或多或少总有些伤病,看他外貌不似父王之弟。


    因一路上听凤之淩细说过众人,皎儿认人认对了八成,这让府里人深觉欣慰,尤其是不知为她掉了多少眼泪的安柯儿。


    安柯儿之子安然再过月余便有两周岁了,小童喊皎儿“姨娘”,皎儿却听凤之淩喊安柯儿“师母”,她究竟该随哪个辈分?


    凤煜辀将皎儿仍安置于沁馨园,考虑到他们二人车马劳顿,接风宴设在了次日。


    是夜,安柯儿把儿子丢给相公后跑去皎儿房里挤,皎儿听她从自己幼年说起,一直说到今时,两人又是哭又是笑地天明才睡下。


    六月,凤煜辀义子烨然、非雨、曦晨三路先后回府,至此西南战地仅余雪松、文昊、子骞三人,霰雪由始至终都在北门关守关。


    百里鸿、苏苏、程玉也一并随未婚夫婿陆续归来,身为将军女,百里鸿战场上不让须眉,苏苏则替大师姐安柯儿在平东王军中为医,患难之中与非雨生情,而弱女子程玉虽手无缚鸡之力却机敏足智,帐内曾多番妙计,三人入住沁馨园,园里愈发热闹了。


    原来凤煜辀的书信不仅发往江南诓了亲子,也诓了三个有婚约的义子,看来是战事将尽,平东王爷惦记那杯媳妇茶了


    一日晚膳后,几个姑娘一道纳凉谈笑,百里鸿快口,不慎提起云霄,皎儿闻言心口一阵绞痛,继而在众人惊呼声中昏死过去。


    安柯儿与苏苏联诊,猜测她的失忆症或许正是因云霄而起,他们这些在王府内未亲眼所见之人,尚且在铁证如山前痛心切骨,又何况是她亲历之人,被深信不疑之人亲手出卖远比目睹屠杀、被劫、脱逃、坠崖令人痛彻心扉,痛到深处,心欲尘封。


    其实平东王府上下亦是在回避此事,众人早已闭口不谈此人,但百里鸿无心快语不慎提及此人,无意间触动了她尘封的痛楚。


    安柯儿猜想她醒来或许便能将往事一一记起,也可能在日后逐渐苏醒,她昔日所回避的痛苦终将要亲自面对。




三分归一

恐她醒来忆起往事惊恐无助,安柯儿与苏苏轮守一夜,次日清晨,皎儿醒来,她道在梦里看见些许短暂又模糊的景象。


    不出安柯儿所料,尘封的往事将逐渐浮现,比起一夕之间尽数记起,她这般缓缓想起也当属幸事了罢。


    自此,皎儿每日醒来都有所收获,随着日积月累,半数凌乱的景象逐渐连贯起来,临近中秋,她惊觉自己竟是来自异世。


    然而两个月来,她却依然想不起遇袭之事,那日起直到于洛天谷中醒来,这期间始终空白,众人也都不肯再道令她昏厥的人名。


    皎儿因此常冥思苦想,对诸事皆心不在焉,凤之淩观其神态了然于心,他将父王择定的婚期延了两月,改在了他二人的生辰月。


    八月二十,西南传来捷报,昔日太子凤之淳弃父自保,带走凤煜珲一万残兵欲向西投奔兰古国,凤煜珲气极身亡,冷傲天念先帝恩德以亲王礼制将其安葬,凤之淳最终携五百残兵出境,死于兰古国边将刃下,兰古国将其首送来以示友好,至此天下罢兵休卒。


    然而与这份捷报同来的书信却真叫人苦恼,凤煜珲纵是昏君,名义上也终是身袭龙袍之人,而今他已身亡,国不可一日无君,冷傲天来信催新君入京执掌大宝,以安天下臣民。


    凤煜辀年前便与王兄凤煜轩书信商议,然而两家皆无人愿入那座金光灿灿的牢笼,此事不得以僵持至今,如今却是再避不过。


    凤煜辀前来试探凤之淩,凤之淩依旧是那句话,长幼有序,王伯在上,新君自当为王伯之子。


    凤煜辀自然明白他指的是王兄嫡子凤之祥,然而那孩子虚龄不过九岁,如此娃娃能当大任否?


    实际上,凤煜辀根本无须担忧,凤煜轩自寻回女儿便已思及此事,若凤之淩登位,依女儿的性子,割爱与否,都将郁郁半生。


    九月初八,冷傲天出城百里将镇南王及镇南王世子迎奉入京,初十,凤之祥龙袍加身,年号“祥元”,太上皇凤煜轩留京摄政。


    朝堂上,长清侯凤之清晋封镇国公,平东王凤煜辀来表请削藩入京,新帝准,封义王,令其先作调养年后入京,大将军冷傲天淩王每年当入京一月,其余时日不限,为了见到姐姐,小凤之祥自作主张地加了一条。


    自此,大凤皇朝三分归一。




洞房花烛

祥元元年十一月初八,平东王府四喜临门,皎儿、百里鸿、苏苏、程玉四人各自身着大红嫁衣,头盖喜帕由喜娘牵引跨入喜堂。


    在繁琐的叩拜礼后,四对新人在一片喜悦声中被送入洞房,这下可“愁”坏了安柯儿,她不知该去哪一处闹洞房


    天涯海阁,凤之淩接过喜娘递上的“称心如意”轻轻挑开喜帕,喜帕下的她并未易容,娇颜羞透红似火,十指交错羞喜交加。


    喜娘笑颜催促:“请王爷、王妃同饮合卺酒。”


    合卺交杯后,翠儿端来生饺,皎儿早已羞得恨不得此刻地上有洞,象征性交过一口,她低若蚊蝇轻吐众人期盼之辞:“生的!”


    在喜娘与丫鬟一长串祝词之后,喜房里终于清静下来,然而这清静却更为挠心。


    皎儿受不住了,秀眉微凝侧首瞪他,却不料身边人突然长臂一伸,将她纳入怀中,沁心的梅香刹那间将她包裹。


    “淩——”薄唇轻俯封上她欲启的口,他轻吮她娇艳如红梅般的唇,羞得她噤声闭目不敢妄动。


    凤之淩柔情轻吻浅尝美好,薄唇释放娇艳,轻拥她入怀无声轻笑,皎儿依偎在他胸前,倾听他的心跳,轻轻环上他的腰际。


    彼此相拥片刻,她突然仰首,红唇轻啄他的薄唇,凤之淩怔愣之际却听她霸道地放出狠话:“盖印便不得反悔,从今往后淩哥哥若敢出墙,可莫怪皎儿无情!”


    凤之淩闻言哭笑不得,心中却是极喜,一把将其紧紧纳入怀中,应声道:“好。”


    红烛摇曳,酒劲上涌,皎儿渐渐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内心的紧张促使她本能地搜寻起借口来:“淩哥哥,我饿了”


    半个时辰后,皎儿放下筷子,用茶水漱了口,起身前偷眼看去被逮了个正着,对面那双凤眸正柔情无限含笑凝视于她


    饱食壮胆,皎儿起身一咳红着脸提议道:“淩哥哥,早些休息吧!”


    凤之淩起身上前,前额抵上她的额,取笑道:“此话怎可由你来道”


    杏眸染上愠意,她撇嘴道:“那你权当不曾听闻!”


    凤之淩似笑非笑,薄唇移至她耳畔轻声道:“可我分明听到了。”


    喜帐内,薄唇缓缓在她凝脂般的肌肤上轻触游移,她无力地沦陷在他温柔的深情之中。


    喜帐外,一对红烛相视而笑,偷窥帐内旖旎春色。


    ——正文完结


    2011…7…12


    明日上传《后记:笑等梅开梅谢》一章,后续将推出三篇番外,第一篇为《焦白》,请喜欢的亲继续关注。




后记:笑等梅开梅谢

祥元二年暮春,凤煜辀祭过亡妻欲携子、媳入京,临行前接到京中来旨。


    小皇帝已将原齐王府易为义王府,原楚王府易为淩王府,青州城内原平东王府则赐于淩王、淩王妃有生之年游赏居用。


    因淩王之“淩”字,取于其名“之淩”,其字“潇淩”,为凤煜辀对亲子爱称也,而义王之“义”字,则能彰显父子二人之忠义,故而令淩王子嗣日后世袭祖义王位。


    淩王,这位大凤皇朝唯一非皇帝赐封,而被新帝与天下臣民所认同与赞誉的无藩亲王,在其往后数十年间过得极其惬意多姿。


    每年腊月起至次年暮春,淩王大多携妻居于青州城昔日平东王府内,清明忌拜过母妃,随娇妻南下至岳父家中,每到这时在赤灵山上学“艺”的女儿便下山与爹娘团聚,中秋前夫妇二人则入京与老父王及儿子团圆,直到过了子月的生辰二人再赴青州城。


    除天南地北走亲外,夫妇二人期间也顺路或特地访友,譬如谯阳郡内的洛天谷、安平郡内的无极宫、北门关外的天池宫。


    天下一统,太平安康,昔日属下均于各地为官,淩王夫妇往来大江南北仅一车二仆即可,仆从三年一换,也不耽误人家成家。


    如此为王,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然而上至皇帝,下至臣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