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续姻缘 >

第22章

重生·续姻缘-第22章

小说: 重生·续姻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此,他们手中摸得着的权利小了,胆子也被吓小了。
  而她,被利用的很彻底,然后没用的棋子就被扔在澜照宫里面搁置了。
  如今,皇上突然就好心把八皇子送给她了。这是什么套路?黄鼠狼给鸡拜年?还是天上真的砸下个龙蛋来?
  而且这龙蛋还非彼寻常,虽说刚落了水受了惊吓着了寒,可太医院早就回禀说八皇子原来的元气足,精细调养个三两年保准一点儿问题都没有。而且八皇子已经平平安安地养到了五岁上头,五岁正正好,不像奶娃子那样窗户开大了条缝儿都能去条命。那六皇子跟了吴修仪,就是两岁上头一场风寒没的,她心里也跟着难受,不知道是宫里面哪一位的手笔。哎,不管大人之间如何的恩恩怨怨牵扯不清,孩子总是无辜的。不久邹嫔也跟着去了,不地道的讲,当时她心里可是痛快了一下,遭报应了吧。
  五岁的孩子,也不像□□岁的孩子那样心里存的事儿多,怎么养也养不熟。这一点上来说,徐皇后都没她运气好。当初没了嫡子的皇后收养四皇子的时候,四皇子都八岁了呢。
  就眼下看来,冯德妃真是否极泰来,运气好的不得了,收养八皇子简直是百利而无一害。连带的冯家也跟着沾光,宫里面有个失子又无宠的娘娘有什么用,可宫里面有个被圣上顾念旧时情分的、膝下教养皇子的娘娘,事儿可就不一样了。不光是面子好看,里子更实惠,久远的未来能不能沾上储君之光先不提,单看八皇子的母族,也就是襄国公府的大腿,那可是老粗老粗的了,勋贵中他家要是认了第二就没有哪一家敢认第一了。别的勋贵是一日没落一日,襄国公府确是圣宠不断,水涨船高。攀上了襄国公府,破落户儿的安庆侯府眼看就又要起来了。
  可这龙蛋,冯德妃接的犹如烫手山芋,夜不能寐地思考皇帝又想在冯家身上捞什么便宜,他还真是占便宜占不够啊。
  不过,等脸色虚白的八皇子被高德顺亲自送进栖霞殿,拘谨地跪下,犹豫不安地叩拜请安,唤她“母妃”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做戏,她已经忍不住湿了眼睛。多少年了,终于又有孩子叫自己“母妃”了
  以前长久躲在澜照宫养病不出门,可德妃也听好热闹的瑞香八卦地谈论过不少外面的事情,其中就包括八皇子往师傅的砚台里撒尿了,八皇子把小嫔妃养的黄鹂鸟的尾巴给拔秃了
  可看着眼前这个小心翼翼的孩子,以及眼中的担忧、慌乱与戒备,哪里还有原来横冲直撞的小霸王的张狂模样,冯德妃心里顿时软的一塌糊涂。宫里面,大人活的不容易,没有亲娘护着的孩子活的更不容易。宫里的孩子成熟的早,不是长熟的,是催熟的。
  这个孩子给死气沉沉的澜照宫上上下下带来了无数的改变,奴婢们脸上的笑容多起来了,也给她久已不见天日的心房撒进了阳光。这个突逢骤变一夕之间迅速长大的孩子,犹如受惊的小老鼠一般试摸着的讨好,让她这个做过母亲的人心疼不已,不自觉地放软声音,想让他知道这里是安全的,别怕。
  相处了一段时日后,这烫手山芋冯德妃已经是接的心甘情愿,她已经不再担心害怕,膝下多一个将来能争储位的皇子,又会给冯家带来怎样的腥风血雨?无论以后发生什么,她都无怨无悔。一个失子,一个失母,如今两人有这样一段母子缘分携手走一程,那日子就要更加努力经营地过下去。不管在景武帝的棋盘上,她被摆放在什么位子,都无关紧要。事已至此,命中注定的既然躲不掉,那就勇敢地走下去。如果命运最终还是不济,那更要在灾难尘埃落定之前好好享受生命之中偷来的好时光才是。
  不管你怎样算计,可事在人为,我未必没有翻盘的机会。
作者有话要说:  曾经看过一个公益广告。
  玻璃橱窗里面,展示着一件高贵奢华的皮草大衣,没有女人看了不会心动。
  玻璃橱窗外面,两只幼小的貂崽绝望地守护着,它们竖起身子,前肢趴在玻璃橱窗上。
  旁白是,你把皮草带回家,而它们的妈妈却永远也回不了家了。
  

☆、樱桃事件(一)

  春去来几日,夏云忽嵯峨。 刚入五月的帝京,气候虽然仍旧湿润清和,但正午前后已经渐渐带出来了丝丝燥热。
  不过几日,就到了端阳节,这一天宫里到处都是艾草的清香,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自古就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习俗。这要搁在平常百姓家,那就直接在门楣上插一把艾草就是了,到了皇家,确是要到处熏艾的。难道是害怕朱红描金彩漆的宫门插上一把艾草就损失了皇家的体面?或者是怕破坏风水不成?如画想,好在宫里面没有把佩戴香包,吃粽子和喝雄黄酒这几个环节给省略了。不然,这端阳节还过得有什么意思啊?
  如画没有佩戴配发下来香包,因为蔡姑姑就有一手做香包的好手艺。蔡姑姑先用一层丝布包裹着朱砂、雄黄和香药,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巧手做各种不同形状,半个大拇指大小的红辣椒,桂圆大小的相思豆,鹌鹑蛋大小的黄南瓜。。。大大小小的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极了。放在鼻头下面深吸一口气,清香四溢,提神醒脑。
  端阳节吃粽子也是老习俗了,有叫“角黍”的,有叫“筒粽”的。形状也是五花八门,有三个角的、四个角的、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因为宫里面的主子们什么口味的都有,所以膳房也是大排场,做出来的粽子口味繁多,有北方的糯米白棕、小枣棕、豆沙粽、黄黍棕,有江浙的八宝粽、鸡肉粽、鲜肉粽,还有闽南的碱粽,四川的椒盐粽,两广的芦兜粽如画不着边际地想到,由后宫主子们爱吃的家乡的粽子种类可见,皇上果真是收罗天下美人啊。
  如画先剥了一个有“黄金裹玛瑙”的美称的黄黍棕,黄澄澄的粘黍中嵌著红艳艳的枣儿,果真是“粽”如其名啊,咬上一口,又软又绵又香甜。再剥一个肉粽,哎呦,里面有卤肉、香菇、蛋黄、虾米、笋干,看着就让人流口水。如画一边吃着美味一边在心里面感叹不已:怪不得常言道,好死不如赖活着!死了,可就什么也吃不到了不是?
  只是再好吃的东西,肚子也是有限的。如画吃了四个就有些撑着了,不由得怀疑小邓子说的是真是假。小邓子说他家乡的兜棕大的有两三斤那么大,难道要一家人围在一起一人一口的轮着吃?那么大的粽子,如画估计自己啃一天也未必吃的完。如画觉得小邓子八成在吹牛皮,他进宫的时候才几岁啊,哪能记得那么清楚啊,八成是想家的时候胡诌的。
  选好时辰皇上的仪仗打头,浩浩荡荡地带着一众妃嫔出宫与民同乐,观赏划龙舟比赛,听有幸跟着出宫的随从奴婢们说,那可是观者无数,摩肩接踵,山呼“万岁”之声撼天动地。
  宫里面的主子们华服美钗却少有人怜惜,毕竟皇帝只有一个,孤寂的很,难得热闹一回,于是能凑上去的都跟了皇上出宫,整个后宫瞬间空荡了不少,余下的奴婢们也欢欢喜喜的找相熟的人串个门说个闲话联络联络感情,大胆地喝口小酒也不用背着人儿,端阳节嘛,管天管地还能管着人不让喝酒,当然,喝的是雄黄酒。
  放风回来的主子们笑意多心情好,奴婢们也跟着脚步松快,宫里的好气氛一直延续了好几天。
  如画喜欢这个季节,因为樱桃、黄杏、梅子、蜜桃等时令佳果渐次成熟,这样的时节,瓜果种类丰富繁多,也不像冬日里小主子们也难得吃上一回青菜叶子,即使最下等的奴婢也能一饱口福。
  如画喜欢樱桃,简直是百吃不厌,往年她能偷偷地比后宫的某些主子们先吃到的樱桃,都是她爹李福全特意为她淘换的。宫里就是这样奇怪,明明主子们尊贵奴才们下贱,可主子们也没少被奴才们穿小鞋。那些时鲜的稀奇水果,比如进贡上来的鲜荔枝,经过层层盘剥才能送到后宫的小嫔妃手里,原本的大半盘早就变成了三五颗。如画猜测,高德顺肚子子肯定都塞了几十颗了。这叫什么,过一层手,涮一层油。
  如今,人非昔比,今年宫外面进上来的头一茬子的樱桃,不用再劳动李福全私底下周全,如画就光明正大的得了三份。这头一份说起来那可就是无上的荣耀了,皇上亲口赏的,说来也真是凑巧加命好,幸与不幸相融合的结果。
  自从如画一朝发达起来得特旨任了宫正司司正一职,不仅自己个儿算是名利双收、前途光明远大,早就借了高德顺之手抬举的李福全也是跟着进一步水涨船高,眼看父女二人相辅相成,气焰嚣天指日可待。可李福群在御前走动露脸的次数却渐渐淡了下来,别人不知道,如画心里面明白清楚,树大招风,李福全一来是为了减少红眼,避祸,二来是因为他们父女越是低调沉稳,越是能够在皇上心里面加分。
  而如画这边,却是被姚宫正看似无意地赏识着。这样的上司不嫉妒贤能、不为难下属,如果没有前世的经历,如画真的要对处处体恤宽厚的姚宫正感恩戴德,划入她的心腹跟班一类的,说不得也要效忠姚宫正背后隐藏的主子,中宫徐皇后了。
  如画心里面根本不用怀疑她是不是有意的,姚宫正绝对是真心、刻意那样做的。要放在前世,如画会觉得姚宫正根本没有她以前想象中那样的内藏奸诈、深不可测,不过就是这样抬一个踩一个的浅显策略而已,拉拢自己兼挑拨自己与楚司正的紧张关系。
  如今重来一世,如画深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道理。什么最难测?人心最难测!踩高捧低,笑人贫恨人富,怨人有而我无,人心最易失衡,所以说平常心难能可贵。往夕的崔司正扯着曹贵妃那面虎皮做大旗,张牙舞爪的,楚司正不争不抢,面上一派平和寡言。如画只当楚司正涵养好,忍性好。如今换做资历年龄浅薄的自己,几乎处处被姚宫正放在压楚司正半头甚至一头的位置,可人家楚司正依旧的沉默不语,不急不缓,别说出言挑衅穿小鞋了,当面就连眉头都不曾蹙一下。
  俗话说得好,宁得罪君子无得罪小人。就连庙里的和尚天天吃斋念佛说什么众生平等的,可受红尘香火久了,也清净不起来了,更别提是在后宫这个大染缸里面浸染了大半辈子的楚司正了。楚司正越是这样,如画心里就越是提着一股紧张劲儿,提醒自己要小心防备才是,人前人后越是放低身段,甚至是自降为小辈给楚司正足够的尊重。楚司正此种之人,若是伪善,那绝对是大奸之人,需要万分小心不能轻易得罪了去,否则,必将后患无穷尽也。因为这样的人,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能黑死你。
  用李福全的话来说,人,不管他多能装,日子久了都会露出蛛丝马迹的破绽来。用蔡姑姑的经验来讲,那就是耳闻目见久之必然黑白分明。
  可人家楚司正硬是从来没有吐过一句带点儿味道的话,没有酸味,更没有涩意。如画觉得自己时时刻刻在拿自己的冷脸贴楚司正的冷屁股,不管她怎样刻意交好,私底下讨好,人家任何时候摆出来的都是一张波澜不惊,与世无争,不受纷扰的面孔。于是日久相处下来,如画真心实意地觉得楚司正如果一直这样保持下去、永远不会变脸,那么她的最难得之处,就是她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