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枭雄与女囚 >

第149章

枭雄与女囚-第149章

小说: 枭雄与女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离家一说!”

“阿拉全听鹭鹭的。鹭鹭叫阿拉离婚阿拉就离婚,鹭鹭叫阿拉离婚不离家阿拉就离婚不离家,前提是,不管是哪种方式,阿拉就是要跟鹭鹭在一起。大不了阿拉跟鹭鹭搬出去,一辈子不分开!”苏素丽态度坚决。

看来,这个郑晓鹭做了苏素丽不少工作,也完全俘虏了苏素丽的心。否则这患有“精神病边缘症”的苏素丽不会好的这么快,也不会什么都听鹭鹭的。

“我的意见是离婚!你有什么条件就提出来。别想打我女儿的主意!”

苏素丽说:“我的条件就一个,只要答应把鹭鹭给我,我就带着孩子跟你离婚,否则,一切免谈!”

“我绝不会把鹭鹭给你!这是我的孩子,我和乔乔的孩子!除了孩子,你的任何条件我都答应!”沈非绝不让步。他后悔的要命,真不应该一到上海就把孩子丢给老父老母。他忽略了有一个苏素丽的存在,忽略了苏素丽会把这个孩子当做筹码来要挟自己。

“侬就是一个狠心的负心汉!阿拉也告诉侬,阿拉什么都不要,就要鹭鹭。阿拉可以没有侬,但是阿拉不可以没有鹭鹭!”说着,苏素丽嚎啕大哭起来,那架势又像精神病发作般。

而郑晓鹭却啥也拎不清,用自己的小手给苏素丽揩眼泪,嘴里还说:“大姆妈,别哭,咱们再慢慢商量商量。”

已经没有商量余地了。沈非的满腔期望都化为乌有。他站起身,对郑晓鹭说:“鹭鹭,跟爸爸走,爸爸带你去浦东。”

“不去!我不跟你去!除非你同意我的意见,否则我不离开大姆妈!”

还在哭泣的苏素丽见郑晓鹭这么维护自己,转而破涕为笑,一把搂紧晓鹭,挂着满脸泪水,在孩子的小脸蛋儿上猛地一阵亲吻!

老父老母低垂着头,给儿子打电话的那份高兴劲儿早就没有了。

完了。沈非这个婚是离不成了,起码是最近没办法离。那每天晚上静下心来都在向往着能够去监狱与吕乔团聚的希望不复存在。

沈非双腿发软,他从沙发上站起来,朝门外走去。走到门口,听鹭鹭喊自己,他回过头见晓鹭搂着苏素丽的脖子,一副亲呢神态。那小嘴里冒出一串甜言蜜语:

“爸爸,你要注意身体哦,想我了就来看看我,拜拜!”

沈非狠狠盯了女儿一眼,伸出个拳头在空中晃了晃,权作吓唬这丫头片子给自己找的麻烦。

沈非还没下楼,就接到了秘书打来的电话:

“总裁,市委市政府请您去开紧急会议。”

“什么内容?”沈非问道。

“是关于汶川大地震援助的内容。”秘书答。

“好,我现在就动身去市委。”沈非跨进汽车,系好安全带。

行驶在上海的马路上,想起市委市政府这次的会议,想起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他强迫自己把与苏素丽离婚这档子事儿从自己的脑海里抹去,只记住一点,一定要把鹭鹭夺回来。他不能因为吕乔不在身边而让苏素丽得逞。

这边的张君毅从监狱喜颠颠地回到公司后,身心俱佳。工作热情高涨,进入前所未有的状态。他的旧城改造已经出来了几块地皮,正在与规划设计部门洽谈设计构想。就在此时,他接到了市政府召开的关于援助地震灾区的投资商恳谈会通知。他立即上了车,催促司机小马尽快往市政府赶去。

在监狱的吕乔却因为汶川大地震主动要求捐款1000元而遭到其他犯人的非议。认为吕乔的行为是哗众取宠,是想骗取监狱信任从而立功减刑。吕乔不服,与其他犯人发生激烈口角。与以往不同的是,吕乔这次不是孤军作战,她的身边围着许多她在监狱交的所谓朋友,可谓“战斗”阵势强大。吕乔的呼吁口号是,谁帮她辩赢这场论战,包括拳头出阵,所有“朋友”想要捐助汶川灾区的款项全部由她支付!于是,吕乔拉起来的这面旗帜,呼啦啦招来了一大帮“打手”和“油嘴”,车间的生产暂时停顿,车间空地上已经摆开了“援助地震灾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的辩论会。

这在监狱管理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事情。警官们不知如何处理。如果制止犯人自发地对地震灾区的援助,是态度问题;如果不制止这种自发行为,又与监狱管理条款相悖。于是监区长和教导员抱着谨慎态度紧急报告给监狱。监狱机关的教育改造科、狱政科、狱内侦查科等等科室都动了起来,因为高晓丹副监狱长出差未归,其他几位副监狱长带着科长们全都涌进了监狱长宋斌的办公室。

正在因为张君毅冒充“丈夫”来与吕乔相会感到头痛的宋斌还在纠结着这让自己难以释怀的心病,就接到六车间的紧急报告。没想到居然又听到了吕乔的大名而且还是这次“辩论”的带头人,甚至起因也是因为吕乔。心里不由地暗暗笑了起来。

还没等自己想出个好办法,就又见几位副监狱长和科室负责人都来到自己的办公室。索性,宋斌就地召开了会议,研究和探讨对策,并及时向监狱局作了报告。

宋斌说:“我认为,罪犯的自发意识出发点是好的,只能引导而不能遏制。”

当狱政科谈到,吕乔号召纠集同犯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就是谁帮她辩赢这场论战,其他犯人的捐款都由她全包。狱政科科长说:“我们把不准这种方式对不对,应该说为了援助灾区这种精神应该得到鼓励,但是又违背了‘服刑人员行为规范’中的有关条款,算不算是拉扯行为?算不算伙吃伙喝行为?”

宋斌说:“前提是他们有没有在一起伙吃伙喝搞拉扯?现在看来他们的目的是灾区,是为了捐款。所以我认为一定要请监狱局领导明确罪犯是否可以捐款。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我们才可以采取相应措施。”

教育管理科科长说:“现在这些罪犯都还在对持中,生产已全部停顿,召集罪犯吕乔很有号召力,嘴巴又能说会道,我都想把她调到教育科来当文化教员。”

宋斌说:“你的设想可以考虑,还可以加进另一条内容,做警示教育。这样不但可以让她本人对认罪服罪有帮助,又可以警示和教育他人。”

看来,再往下说,啥事也没法研究出来,反而讨论的走向却往对吕乔赞扬的方面发展。宋斌想想不行,只能点到为止,适可而止。所以宋斌看看他的几位科长,说:“咱们去车间,看看这些犯人的诉求,冷静处理,妥善处理,宽严处理,别有用心者坚决打压,拥护国家支援灾区者表扬。最终的处理结果等监狱局拿出具体方案再定。”

宋斌又进一步认识了这位罪犯吕乔,这位让自己动心,而又总是在监狱里弄些个名目繁多的吕乔。于私,他十分欣赏这个女人;于公,又总是给他找麻烦,让他这个在女子监狱只做决策不管具体事务的男监狱长三番五次地“抛头露面”站在吕乔的面前!

不过他很愿意去见吕乔。

『:』

第一百三十九章心有灵犀

更新时间2011…9…2516:37:23字数:3253

宋斌领着一帮人还没有走进六车间,就听见了一个高亢的声音在激动地呼号:

“是的,我们是犯了国法的人,是在服刑改造的人,是国家的罪人,但并不代表我们没有良知。那么多受了心灵和家园重创的人们正在等着我们伸出援助的手。位卑敢忧国,你敢吗?”

是吕乔。宋斌又暗暗地笑了。

“我问大家,大家敢吗?”吕乔又重复了一句,整个车间响起了一片掌声。是女犯们自发的掌声。

“为了汶川灾区的人们,为了因为灾难而死去的人们,我提议大家默哀三分钟。”

车间里一片静肃。宋斌悄悄地对六车间的教导员耳语几句,马上,六车间的数码相机全部派上了用场,电子灯一闪一闪,记录了这个感人的场面。

警官们围在这群自发默哀的罪犯外围,没有一点声响,更没有平时对罪犯触犯监规严厉的训斥。他们同罪犯是一样的心情,同样为汶川灾区受难的人们送上一份哀思。

宋斌站在车间大门口,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吕乔的所有动作。那种有可能爆发犯人之间的群殴已经解除,代之为对国难当前的忧患意识。而引领罪犯达到统一思想的并不是监狱警察们,而是罪犯吕乔。

默哀完毕,吕乔又说:“我不想在这里重复自己曾经所犯的监规错误,我只是想提醒大家懂得一个道理:在我的民族遇到危难的时刻,在我的同胞遭受失去亲人痛苦的时候,我一定要尽自己所有,伸出援助之手,为自己,也为同犯们,尽一份绵薄之力。”

已经看似达到统一思想的场面被一个声音而撕破:

“你是可以尽绵薄之力,那我们呢?我们没有丈夫,没有亲人,没有家庭的帮助,我们的收入全部用于折算成奖分用于减刑,每个月的生活费只够买卫生巾,买日用品,没有多余的钱支援灾区,你说怎么办?你一个人可以帮我们全都垫付吗?”

另一个声音也发出来了:“是的,我问你,你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是你自己挣得吗?”

一片嘈杂。

这就是监狱,这就是监狱的人犯。可以说,这个监狱就是一个社会,而且比社会还社会,每个人的想法全都是真实的,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说不拢,谈不清,那就拳头相见。

吕乔的激情和慷慨陈词只给这些人们枯萎的心灵灌进了一点点露水,实际的问题又冒了出来。吕乔悲哀地说:“只要警官允许,我账上的钱可以全部捐出!”

宋斌还是松了一口气。他为自己的判断而欣慰。这群服刑者究竟可不可以为灾区捐款,是主要矛盾。但是从自己的看法上来分析,估计上级不一定会同意罪犯为灾区捐款,因为她们是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是没有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同时也没有社会给予报酬的人。既然是这种情况,就不应把她们列入捐款之列。

当宋斌还在思索的时候,就听吕乔又来了精神:

“同犯们,刚才有人说到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是一个符合实际的问题。我只想补充说的一点是:只要是在刑事判决书上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就可以为灾区捐款,在这个基础上又有一定经济条件的人就可以为灾区捐款!”

吕乔的聪明所在是因为她甄别了“政治权利”这个基点,在这个基点上就把剥夺了政治权利的罪犯排除出去,反对的声音也就相对削弱,加之又在“政治权利”这个基础上明确有一定“经济条件”,又把一部分没有经济条件者排除出去,这样一来,吕乔的拥护者都是“纯洁”的了。

几位副监狱长都与宋斌交换了一下眼神,看来不用再讨论,监狱班子成员的意见已经达到一致。

站在车间门口,宋斌做了以下指示:第一,捐款与否按照监狱局下发通知为准;第二,所有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表现突出,或者没有严重违反监规纪律的罪犯,每人一个书面表扬,列入罪犯奖惩记录中备档;第三,动员吕乔和所有附和发起这次讨论的犯人带头恢复车间生产;第四,吕乔调教育科直属中队担任文化教员。

吕乔因“标新立异”把自己给弄到了教育科直属中队当文化教员。这个改造期间的转折究竟如何,谁也说不好,连宋斌也是琢磨不定。不过,宋斌还是挺高兴的,因为这个动议是教育改造科提出来的,自己不显山不露水地就把动议落到了实处。另外一个原因是,吕乔到了教育科直属中队,自己与吕乔见面的机会倒是更多了。

第二天,监狱局的通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