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明末1625 >

第13章

明末1625-第13章

小说: 明末1625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两银子一匹?”郑佳怡又是大惊,整个嘴巴都变成了“”型,急问:“怎么买这么高级的丝绸?”原来丝绸也分各种品级,差一点的两三两银子即可买到,好一点的,像这种“绸都”出品的上等丝绸,便要五至六两一匹,最顶级的贡品丝绸,却可以卖到十几两银子一匹了。
    “爹爹给了你100两银子,却不是叫你拿来买这些东西的,那是要你用来经营之用啊,你这般胡来,却怎生是好?”郑佳怡急道:“快把这丝绸拿去退掉。”她嘴上如此说,但要把这丝绸再拿去退掉,却又万般舍不得,心下踌躇,那声音都轻了。
    郑晓路见她可爱,有心捉弄一下她,就从那墙角又抱起四匹丝绸来,一古脑儿从她窗口塞了进去,堆在窗前的桌子上。这四匹分别是深黑色、深绿色、水蓝色、浅黄色与郑佳怡手上那匹朱红色相映成趣,一时间弄得她的闺房五光十色。
    郑佳怡抱着朱红色的丝绸不肯放手,又伸了一只手出来,摸摸黄色,又摸摸蓝色,再摸摸绿色,多摸得几下,脸上的表情也就不知道是哭还是笑了,是大喜,也是大悲,她心里默算,如果只是一匹丝绸,只花了六两银子,也许还没问题,但若是买了五匹,就是三十两银子,这般胡乱花销,被老爷子知道了,定要打断双腿。
    却听郑晓路笑道:“这四匹可不是送给你的啦,这深黑色的是给老爷子的,黑色适合他,庄重些。深绿色是给小弟的,男孩子便要穿得严肃点,但又不能太深沉。浅黄色的给三妹,她才14岁大的丫头,这般亮色最是秀美。水蓝色是给大妹的,只有这颜色才配得起她的温柔大方。”
    说到这里,他却停了下来,拿眼睛直瞅着郑佳怡手上的朱红色,郑佳怡会意,赶紧问道:“那为什么要给我买红色?这却是什么意思?”
    郑晓路哈哈笑道:“这红色却最是合你,川妹子,火暴脾气刀子嘴,整日里盯着这个盯着那个,便似个红灯笼一般。”郑佳怡听他说得有趣,也不着恼,刚想开怀大笑,突然想到这花掉的银两,又笑不出来了。
    郑晓路知她担心,想伸手去拍拍她肩膀安慰她没事,却见郑佳怡站得离窗口远远的,看来是吃他的亏太多,虽然又哭又笑的,仍然不自觉的站得离他十万八千里。郑晓路苦笑道:“我又不是洪水猛兽,却躲我这么远。银子的事你不用担心,鱼食我都已经买好了,这花掉三十两银子算得了什么,待过半年我的鱼儿长大了,便有千百倍的三十两。”
    他突然想起点事,便道:“还记得我前些天对你说过什么吗?”郑佳怡道:“你对我说的话太多,有的真有的假,我可不知道你在问哪一句。”
    郑晓路道:“我曾说过,明年春暖花开之前,必叫你换上新衣。没想到不用等明年,今年的夏天还没到,这新衣就已经来了。你且等着,明年春暖花开之前,我还要给你更大的惊喜。这些丝绸你且收好,大妹和三妹的,如果她们自己会做衣棠,你便让她们自己领了丝绸去裁剪。老爷子和小弟的衣服,就烦劳你代为量制了。”
    郑佳怡正待答应,突然一想,惊道:“咦,那你的衣服呢?”
    郑晓路笑道:“我还要管稻田,网箱,还要鼓捣鱼食,还要做许多许多的事,一身布衣正是合适,要是弄身丝衣在身上,却怎么做事?”郑佳怡急得向前走了几步,贴到窗边道:“可是家里这许多收入,都是你辛苦赚回,怎么偏偏你没得到半点好处,叫我等怎么过意得去。”
    郑晓路嬉皮笑脸地应道:“若是过意不去,你给我一些好处便是。”郑佳怡奇道:“我能给你什么好处。”
    郑晓路伸长脖子,将右脸拼命地向那窗里贴去,歪着嘴道:“若你在我脸上亲上一口,我再辛苦也值得了。”郑佳怡脸色大变,又立即向后退出老远,怒道:“没说上两句好话,便又露出流氓气来,你快给我滚。”
    郑晓路哈哈一笑,道:“如果你改变主意,我随时等你来慰劳我哦。”说完自回前院去了。
    郑佳怡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想起他的奇形怪状,恨得牙齿咯咯作响。转念又想,若他真的强行索要好处,亲他脸颊是万万不能,但如果只是牵牵小手,摸摸手背,却也还使得。想到这里,不由大羞,赶紧呸了两声,暗暗责怪自己怎么思路越来越像那个流氓。然而终究禁不住又想到,若是真的让他摸了手背,他就算是欺辱了我,他自己曾发下毒誓,如果再欺辱我,定要被五雷轰顶,不得好死。看来还是不能让他摸手背的,真让他摸到,就是害了他了。当晚,郑佳怡躺在床上,便是满脑子的胡思乱想,一晚上都没睡得踏实。
    编者按:明末时的丝绸价格,这个老实说,本文里的价格是我杜撰的,那会儿是否六两银子一匹,我实在无法考证。但我是经过了一定的推断的。首先就是丝绸极贵,有许多可以证明的方法,我就不多证明了,这个所谓的极贵,总之是贵到贫民买不起。但经过我仔细研究,在明朝时,有很多富农,商人,都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购买丝绸,也就是说“极贵”又有点掺水,如果真的极贵,富农又怎么买得起呢?
    参考了一下丝绸之路上中欧国家购买中国丝绸的价格,是13两白银左右,最后,我凭着自已的独断,偏见和空乏的猜测,将四川的丝绸价格定为:低档的2-3两白银,中档的4两,上等的6两,极品的10两。!~!
    ..
第十一章 制作鱼饲料
    郑晓路花了很长时间,才弄出了鱼饲料。他用了整整七十两白银来买来的材料都堆在前院里。这些材料中除了大麦和风干的弥猴桃片,几乎都不值什么钱,四川人此时还不吃动物内脏,因此猪、羊、牛的内脏下水几乎就没花什么钱,只是向屠夫随便散了些银子,人家就源源不断地给送了来,麸皮和豆饼也是极为廉价的废物再利用罢了。
    当时一石米的价格才只是二两银子,而一石米重达190斤左右,郑晓路这七十两白银如果用来买上好的白米,也可以购买接近七千斤,用来买这些乱七八遭的材料,那又是数以倍计,十几辆牛车拉回来的材料如同小山一般。
    郑晓路心中有点懊悔,自己看惯了穿越书,见惯了主角们一挥千万两,实在没想到七十两银子就有这样的购买能力,这小山一般的材料却如何是好?算了,赶紧弄成鱼饲料吧,如果弄得慢了,天上下一场雨,那就全完蛋了。
    他架起石磨,然后拿出个小秤,将各种材料按自己抄好的比例先称出总共100斤,便将这100斤材料分批倒进石磨里,通通磨成粉末。说起来慢,磨起来倒也挺快,100斤材料也就一个时辰,轻轻松松就磨完了。郑晓路看了看这堆成小山的材料,心想,还不算太倒霉,虽然买得太多了点,但是磨上一星期就可以磨完,只希望这个星期别下雨才好。
    他这一大堆的材料自然把郑家人都惊动了,郑老爷子看着这山一般的材料,也没说啥,他对郑晓路倒是颇有信心,屋里还收存着八百多两银子呢,都是郑晓路赚回来的,所以他看了一眼,只是叫郑晓路好好做,便自己回屋了。大小姐郑佳忻什么都由着家里的男人做主,看了一眼,啥也没说,就绕头而行。三小姐和小少爷,便把这材料小山当成游乐场,抓着麸皮在那里当沙子玩。结果又是郑佳怡忍不住了,她跑到材料山边,还是离郑晓路远远的站着,问道:“我说你这个臭流氓,又在搞什么稀奇物事,喂鱼的鱼食用得着一次买这么多吗?”
    郑晓路嘿嘿一笑,道:“我们自己用不完,还可以卖给别的人嘛。你忘了?我前些天贱卖了许多鱼苗,这些人不都是我们的潜在客户吗?”
    “潜在客户?”郑佳怡听他又胡说八道,顿时大为不满。
    郑晓路知道自己说漏了嘴,赶紧解释道:“反正这些买了我们鱼苗的人,过不了多久都会来买我的鱼食,你不信便走着瞧吧。”
    郑佳怡倒有些相信,最近这郑晓路阎王爷保佑,实实在在做了几件实在的事,他说这鱼食能卖掉,那多半就真的能卖掉。郑佳怡便不再多问,她也没别的事情可做,就站在那里看着郑晓路拿石磨磨那材料。
    此时已是四月天,阳光虽然还算温柔,但长时间的转动石磨,也很费力气,郑晓路虽然身体壮健,但也出了一身大汗。这农村大院,也没什么讲究,他就打了个光膀子。郑佳怡见他满头大汗,背上健康的褐色肌肉上也是汗水淋漓,颇有些不忍心。便转回屋去,拿了张汗巾过来,站得老远,扔给郑晓路道:“擦擦汗吧,你这人,干起活儿来倒也踏实,偏就一张嘴讨厌,手脚也不懂得安分。”
    郑晓路哈哈一笑,道:“彼此彼此!”他怕赶上阴雨天,不想担误了时间,汗水也顾不上擦,只管拼命地磨着,也顾不上和郑佳怡说话。郑佳怡见他没时间擦汗,多看了一会儿,不知道怎么就有点心痛了起来,于是慢吞吞地靠过来,小心地道:“看你没时间擦汗,我就来帮你擦一下,你可别又动手动脚,若是你敢乱动,我就老大耳括子打你。”
    郑晓路顾不上理她,只是“嗯”了一声。郑佳怡便拿起汗巾,在他背上擦了起来,这古代女人真的很好对付,我都逼得她要去寻死了,转过头来,她又忘了我的坏,还帮我擦汗。郑晓路心里暗想,不过我那个也算不得坏啦,正常男人哪个不耍耍流氓。
    背上一双手,温温柔柔,郑佳怡柔声道:“怎么转性了?认认真真的干着活,也不来不来和我胡扯了?”她本想说“也不来欺辱我了”,但转念一想,这么说就好似我很想被他欺辱似的,于是赶紧把话转成了“不来和我胡扯”。
    郑晓路感觉着背后的温柔,认真道:“我想法变了!刚刚复活那会儿,我便想着混混日子,安安稳稳地小心做人。但是这些日子里,我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畸形,我不能心安理得地看着,懒懒洋洋地活着。我要变,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这些该死的破规矩。如果我改不了了这规矩,我就打乱它,我就干扰它,我就用我的一辈子和它死缠烂打。”
    郑佳怡笑道:“又来胡说八道,什么改变破规矩改变自己的,好好的说这些干嘛,怪唬人的。”
    郑晓路头也不会,沉声道:“我会很拼命的干活,把我脑子里的那些学问通通拿出来,我要赚很多钱,我要当大官,到那时呃到时候的事到时候再说好了!”郑晓路差点就把“到时候我助你逃脱女子悲惨的命运”这句话给说了出来。“行啦行啦,快回去织衣服吧,五大匹丝绸呢,你就不忙吗?在这里看着我做什么。”
    郑佳怡其实真的很忙,那些丝绸要拿来做成什么样的衣服让她头痛无比,这可是六两银子一匹的丝绸,要是做的衣服不好看,那就真只有哭死的份了。她见郑晓路确实忙得没什么时候搭理她,竟然有点些微的失望,便把汗巾搭在郑晓路肩上,道:“别累坏了,磨一会儿就休息一下。”
    这堆鱼食还真不好磨,郑晓路足足磨了十天,才终于把它们都磨成了粉状,然后搅拌均匀,用装白米的麻袋一袋一袋地装好,扛进郑家大院的地窑里。这地窑是郑家用来存放稻米的,非常干净,一点都不潮湿。晒好的鱼食放在这个地窑里,保存上一两年也没有问题。
    一个麻袋装了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