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毒妃 作者:梅果 >

第1010章

重生之毒妃 作者:梅果-第1010章

小说: 重生之毒妃 作者:梅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应该是不是误会我什么了?”安元志问风朗道。
  风朗不知道该怎么回安元志这话,只能是冲安元志一躬身。
  “带五小姐回去吧,”安元志说:“好好待她,女人有时候傻一些也好。”
  所有人都能看明白的事,这位就是看不明白,不是傻又是什么?
  风朗迟疑了一下,跟安元志说:“五小姐不傻。”
  安元志冲风朗挥挥手,让他赶紧把风玲带走。
  “走吧,”风朗小声跟风玲说了一句。
  风玲这时才又跟安元志道:“那我父亲什么时候可以回来?”
  “养好了身子后,我还想看着风大将军驰骋沙场的样子呢,”安元志还是笑道。
  风玲到了如今也仍是个单纯的人,听安元志这么说,就放了心,脸上现了笑容。
  风朗却是能听明白安元志这话的意思,养好了身子,风光远的身子要是一直不好,那就得一直留在京城了,太医都是听安元志的,哪怕风光远的身子养好了,太医说没好,那谁能跟安元志说,放风光远回云霄关的话?
  安元志说:“还有事吗?”
  “打扰主子了,”风朗又冲安元志行了一礼。
  “私下里,不必这么多礼,”安元志说着话,解下了自己腰间的佩刀,跟站在身边的花林道:“把这刀,给风将军送过去。”
  花林看着安元志,样子有些傻。
  安元志催道:“快去啊。”
  花林手捧着安元志的佩刀,走到了风朗的跟前。
  这时,郑辰快步跑了来,看见这一幕后,吓了一跳。刚被安元志算计之后,风家人这会儿想不到安元志的好来,郑辰就怀疑安元志这是要赐死风朗了。
  安元志冲被人拦下的郑辰招了招手,然后跟风朗道:“你与五小姐大婚,我总得送件大礼才好,这刀我用了多年,送给你了。”
  “还不跪下谢主子?”郑辰听了安元志的话后,忙就跟风朗说道。
  安元志也就是还没有正式称帝罢了,这位赐的刀,他们风家得供起来才行。
  风朗乖乖地跪下了。
  花林把刀放到了风朗的手上,退回到安元志的身边站着了。
  风朗给安元志磕头谢恩。
  风玲看着风朗给安元志磕头,一开始心里还有那么一点点不自在,然后风五小姐自己也想明白了,如今的安元志,就是她父亲见了也得跪拜,她竟然还当这个人是当年的那个安五少爷,自己方才跑过来斥问安元志的行为,简直就是寻死。
  “起来吧,”安元志冲风朗抬了抬手。
  郑辰也谢安元志的赏,闭口不谈风光远和风方的事。
  安元志看着郑辰和风朗道:“日后风家就要靠你们两位了,两位也不要多想,当年云霄关一战,我与风大将军并肩杀敌结下的交情,我安元志此生不忘,”安元志说着话,站起了身来,走到了风家这两个入赘女婿的面前,一手搭一人的肩膀,笑道:“我不是能同苦却不能共甘的人。”
  风朗不知道自己能说什么,郑辰却忙跟安元志道:“末将谢主子。”
  “再说了,”安元志压低了声音又道:“老泰山不在,你们两个的日子是不是也能好过一点?”说完这话,安元志看着很得意地,冲风光远的这两个倒插门女婿挤了挤眼睛。
  郑辰和风朗都傻眼了,这是个要当皇帝的人该有的举动吗?
  “想风大将军了,可以去京城看他么,”安元志又说:“中原再怎么说也比边疆之地好,大将军劳苦大半生了,我也想让他享享清福。”
  郑辰想了半天,冲安元志一抱拳,说:“有劳主子为家父费心了。”
  “应该的,”安元志笑着把两人的肩膀又拍了一下,说:“再说客气话就见外了。”
  郑辰这下子跟风朗一样,被安元志弄得无话可说了。
  “还有事吗?”安元志问这两位道。
  郑辰和风朗都摇头。
  “那就先这样吧,”安元志说:“有事我再叫你们。”
  “末将告退,”风朗学着自己姐夫的样子,跟安元志行礼告退。
  风玲这会儿都不敢看安元志了,紧紧跟在风朗的身后。
  安元志看着风玲,眯一下眼睛,转身又坐到了原处,跟花林说:“去帐里再给我拿把刀来。”
  花林领命,撒腿就往安元志的寝帐跑了。
  郑辰把风玲和风朗带进了风家军的营盘里,身为姐夫他也不好说风玲什么,跑开忙活自己的事去了。
  风朗在郑辰走了后,小声问风玲道:“你不后悔吗?”
  风玲一开始没听懂风朗在问什么,说:“后悔什么?”
  “那是未来的皇帝,”凤朗说道。
  风玲忙就摇头。
  风朗摇了摇头,嘀咕了一句:“我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放着皇帝的女人不做,非要嫁自己这个残废了的小侍卫,风玲这是在图什么?
  “我想跟你过日子,”风玲把风朗的右手一拉。
  风朗带着风玲往营帐里走去,五小姐不后悔,那他还矫情什么?
  这天晚上,安元志跟众将在帅帐里议事议了一夜,等天快亮时,众将才告退。安元志摸自己的衣兜,荣双给他配了养胃的药丸,每次胃不舒服的时候,安元志就吃两粒压一压胃部的不适。
  药瓶拿在了手里,安元志又往衣兜里摸了摸,拿出一方绣帕来。
  很多年过去了,被火烧过的绣帕泛着阵年的旧黄色,绣线的颜色也已经褪了个干净,只绣了半幅的并蒂莲花看着也有些变形了。安元志一个人坐在帅帐里,捧着这方绣帕看了很久,绣着朵并蒂莲花的女孩很多年没有到过他的梦中了,不过这女孩的样子,安元志还记得很清楚。
  “情爱。”
  安元志念了一声这个词,现在有很多的女人在跟他要这个东西,只是他给不了了,因为没有的东西,要他如何给?
  “来人,”安元志冲帐外喊了一声。
  老六子从帐外走了进来。
  “传令下去,”安元志把绣帕握在了手里,跟老六子道:“一个时辰后,我们攻打向南河。”
  “是,”老六子大声领命道。
  将绣帕小心翼翼地重新收起,安元志坐着等了一会儿,在花林几个人进了帐后,他起身,由花林几个人伺候着穿上了自己的战甲。绣帕就在靠近自己心口的地方放着,安元志轻拍一下这一处,有的时候,安元志也不知道自己这是在干什么,在那么多的情爱垂手可得时,他却还是想着一个自己永远也不可能再见的女子。梅果 作品专栏:

☆、章番外4永宁王朝

  南疆一战,一战两年。
  在这期间,太师安书界病故于京都城,到底没能看见自己的五子登基成皇的那一天。
  宣宗复元三年初冬,白承英身边大将武仁安叛君,私开云霄关南门,卫国军得以兵不血刃地攻下云霄关。
  宣宗白承英由亲信将领护卫,逃出云霄关北门,于云霄关外的忠烈祠,被安元志的先锋将军云洛带兵围困。
  双方兵马血战五日。
  第六日清晨,天降大雪,宣宗白承英自尽于忠烈祠的正殿里,臣子,侍卫,近侍一共一百三十二人,悉数殉主。
  云洛是最先看见白承英尸体的人,马上就命人回关通禀安元志。
  安元志在一个时辰之后,才姗姗来迟。
  “主子,”云洛替安元志牵了马缰绳。
  安元志下马,小声问道:“全都死了?”
  云洛说:“是,末将带人找过了,没有活人。”
  安元志点一下头,让云洛带兵守在外面,他只带着上官平安走进了忠烈祠里。
  忠烈祠里的尸体还是原样放着,大雪将这些尸体掩埋了大半,安元志和上官平安尽量小心,不踩着这些躺满了忠烈祠前院的尸体。
  等到了忠烈祠前,突然一阵风起,风雪迷了安元志的眼。
  “舅舅?”上官平安忙扶住了揉眼睛的安元志。
  安元志摇头一笑,道:“看来这些亡魂不愿意我进去啊。”
  上官平安抬头看看飞雪的天空,说:“舅舅,现在谁还能拦您的路?”
  安元志推开了虚掩着的门,迈步走进了忠烈祠的正殿。
  白承英坐在正殿里唯一的一张椅子上,身着战甲,周身不见血迹,神情平静,若不是事先知道这位未代皇帝已死,安元志还真以为这位只是睡着了。
  地上的尸体挡住了安元志和上官平安往白承英跟前去的路,地上还汪着血水。
  “结束了,”安元志看着白承英,跟自己的外甥道。
  上官平安道:“舅舅,南疆六国的兵马逃走了,这事您就这么算了吗?”
  安元志扭头看了上官平安一眼,说:“开疆辟土之事,急不得。”
  上官平安脸上绽出欣喜的笑容,道:“舅舅是要称帝了吗?”
  安元志又望向了坐在自己对面的白承英,跟上官平安小声道:“我其实不想杀他。”
  上官平安不解道:“什么?”
  “他人不坏,”安元志说道:“只可惜他是白承英。”
  “那他不自尽,舅舅你是不是要荣养他?”上官平安问道。
  “我是有这个打算,”安元志道:“可他不给我这个机会。”
  “舅舅若是败了,会给他荣养你的机会吗?”上官平安又问。
  安元志想了想,弯起食指在外甥的脑门上敲了一下,笑骂了一句:“臭小子。”
  上官平安指一指白承英,“要厚葬吗?”
  安元志踩着拦路的尸体,走到了白承英的跟前,伸手试一下白承英的颈脉。
  上官平安没有跟上前去,站在原地等着。
  确定白承英是真的死了后,安元志低声跟白承英道:“争江山,成王败寇,你不要怪我。”
  白承英这些年过得没有安元志这么意气风发,衰老的厉害。
  面前的人闭着双眼,安元志还是抬手又在白承英的双眼上抹了一下,然后转身走开,跟上官平安道:“厚葬他,命乔林来办这事儿。”
  上官平安应了一声是,跟着安元志往外走,小声问道:“要把他葬在哪里?”
  安元志说:“白氏皇陵。”
  上官平安又说:“那这些殉死的人?”
  安元志停下脚步看了看一地的尸体。道:“随葬。”
  随着安元志这随葬二字,祈顺王朝的命运尘埃落定。
  同年的隆冬,安元志于京都城举行了登基大典,新的王朝就这样,在历时七年血战之后,取代了旧朝。
  这日的京都城漫天飞雪,银装素裹。
  安元志身着龙袍,一步步走上了金銮大殿前的台阶,他昔时的兄弟,朋友,部下,此时都跪在了他的脚下,从此以后,安元志是君,而他们是臣了。
  安元志最后站在了金銮大殿的高台之上,上万的工匠用了七年的时间,为他重新修建了一座帝宫,将祈顺王朝的痕迹彻底抹去,换上了新颜。
  格子手拿着诏书,高声宣读安元志为帝后的第一道圣谕。
  “定国号为永宁。”
  格子读到这一句的时候,天空放晴,连降了三日的大雪突然间就停歇下来。
  安元志看着金銮大殿下的金水桥,阳光此时穿过了云层,将桥上的白雪染成了金色。
  “那你喜欢什么名字?”
  “我常听乔先生说,这个世道要是有个明君,让我们这些人能过上好日子,永远太平安宁就好了,我喜欢永宁这个名字。”
  “这世上哪有永远的事?”
  “怎么就没有永远的事?永宁这个名字好,我喜欢。”
  眼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