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为官 >

第12章

重生为官-第12章

小说: 重生为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敢!只要有你许老弟,我就敢!”肖明虽然有了几分醉意,可对自己的本事还是很清楚的,自己是守成有余,开拓不足,交给他一个企业让他管理,他保证可以管理得有条不紊,可股市这东西,一天一个变化,他实在是无法掌控。
  许立摇摇头,道:“我还是个学生,当然不可能总是呆在香港,我是想和肖大哥合作,一起财。”
  “合作?怎么合作?如果没有你我一个人恐怕真的不行!”肖明对自己没有什么信心。
  不过许立也正是看好肖明这一点,如果把钱交线肖明,倒是不用担心他胡乱出手。“肖大哥,我准备用这四千万成立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由你任总经理,负责公司日常工作。你放心,我也不是放手不管,我回到北京后咱们电话联系,你只要按照我说的做,保证年内便让你成为百万富翁,用不上三年,你就是千万富翁,怎么样?”
  “这”肖明一时还真下不了决心,在远胜贸易公司,虽然挣得不算太多,可比起其他人已经算是好的了,每年能有五万的纯收入,在98年怎么也算是金领阶层,可如果与许立合作,赚了还好说,可一旦亏了,可就是血本无归,他有些犹豫了。
  “肖大哥,你放心,如果你肯加入到我的公司,我可以给你5%的股份,而且每年给你百万年薪,不会让你吃亏的!”
  “嗯?”肖明一听许立开出如此优惠的条件,所有的犹豫都烟消云散。“好,许老弟既然如此看得起我肖明,我肖明再不答应,就是不识抬举了。今天开始,我肖明就跟着你干了!”
  许立微笑着点点头,道:“肖大哥,你就安心的等着做你的亿万富翁吧!”
  肖明在远胜公司时,主要负责的就是外联,经常飞往世界各地,对世界各地的法律法规都有所了解,因此肖明建议,公司最好是开在英属维尔京。
  维尔京群岛是世界避税天堂,面积仅有153平方公里,却吸引了35万家公司在这里扎堆,原因是该岛政府1984年通过的《国际商业公司法》,允许外国企业在本地设立“离岸公司”,并提供极为优惠的政策:在当地设立的公司除每年交纳6oo美元的营业执照续牌费外,免交所有当地税项;公司无注册资本最低限制,任何货币都可作为资本注册;注册公司只需一位股东和董事,公司人员中也不必有当地居民;无需申报管理者资料,账目和年报也不必公开。
  有人做过计算,这个小岛平均每个居民拥有近2o家企业,一个篮球场的面积上就有一家公司。由于这些离岸金融中心没有外汇管制,保密程度高,资金转移不受任何限制,所以也成为国际洗钱活动最猖獗的地方。据估计,每年大约有5ooo亿到1。5万亿美元的资金通过洗钱改头换面。
  许立这次出来办理的是仅有一周的香港签证,根本不可能跟肖明一同前往维尔京,所以一切都交给肖明办理,而许立则在香港等待。
  三天后,肖明风尘扑扑的回到了香港,将办理完的各种手续交给许立。这次肖明按许立的吩咐在维尔京注册了一家名叫暴风的离岸公司,由许立任董事长,肖明为总经理,其中许立有8o%的股份,肖明有有5%,孙极有5%,项龙和胖子和都有3%,于亮有2%,二子虽然一分钱没出,许立却也给他留了2%的股份。
  在孙极等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他们已经都成了暴风公司的董事,以后他们就是什么也不作,仅是公司分红就足够他们富贵一生了。
  许立一周的假期已经结束,不过在肖明的强列要求他,许立答应陪他去见孙得远。毕竟孙得远是看在眼镜的面子上才特地派了肖明来帮许立的。可许立倒好,只用了两天时间,便将肖明挖到了自己帐下,如果不亲自跟孙得远打声招呼,以后可不好说话了。而且肖明也决非那种不讲感情的人,在远胜公司工作这几年,孙得胜一直照顾他,如果没有孙得胜,当年就凭他一个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怎么可能留在上海?恐怕早被分配回老家,也许当个乡村小学的老师,或者到乡里当个办事员之类的。
  两人从香港回到大陆后,直接坐飞机飞往上海。孙得远对许立的来访倍感意外,可当他听说了许立的来意后,更是吃惊不小,没想到眼前这个少年在香港仅仅一周时间,便将资产翻了一翻,还注册了一家风险投资公司,这让孙得远不得不正视起眼前这个少年。
  
第二十二章 一生兄弟
      对肖明的辞职,孙得远显得十分大度。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见识了许立在香港挣钱的手段后,换作是自己,恐怕也很难不为其所诱惑。
  而当孙得远看到许立拿出的股份证明时,他对许立已经不简单的是震惊,而是有些佩服。儿子5%的股份,已经相当于二百多万,而且孙极也曾将其他几个同学的情况都告诉过他,特别是二子的事,孙得远也有所了解,他当然知道以二子的家庭情况,决没有可能拿出钱来投资,那怕是明知道会赚钱。可没想到许立竟也给了他2%的股份,这只能说明许立一方面重视兄弟感情,另一方面他有着长远的眼光,毕竟北大出来的学生,将来都有着不可限量的前途,许立此举算是将这几人都绑在了他的战车上。
  “好了,别说你还给小极留了5%的股份,如今你的暴风公司起码也有我孙家一份,你能看得上肖明也是他的福气。就是暴风公司与我们没有一点关系,肖明真的要走,我还能硬留他吗?强扭的瓜不甜。现在肖明虽说到了你暴风公司,可与我们还是一家人,你们就不要客气,也许将来有一天,我还得求到你们呢!好了,不多说了,今天中午一起吃顿饭,就当是我为你们新公司开业庆祝!”
  “好,多谢孙叔叔!”许立对此次能够完美的解决肖明的问题感到高兴。
  用过午饭后,肖明按许立的吩咐,再次返回香港,继续操作港股。而许立则赶回北京,毕竟他现在的身份还是个在校的学生,还得以学业为重。
  许立回到学校时已经是当天晚上六点多,天已经黑透了。寝室其他人在得知许立今天晚上返校的消息后,早在东北小吃部定了一桌好菜,等着为许立接风。
  在东北小吃部的包间里,当许立拿出股权声明时,在坐的几个人都惊呆了,没想到自己当时不过投入区区几万几十万,最多的孙极也不过投了一百万,可转眼间都翻了一倍不止,而且竟还成了一家注册资金达四千多万的风险投资公司的股东。
  虽然在声明上也已注明,该股权只有分红的权利,没有买卖的权利,包括分给肖明的股份也是如此,也就是说,暴风公司始终还是在许立一个人的手上,其他人都只有年终分红的权利而已,决不会对许立在公司的地位有任何威胁。
  可即是如此,现在在坐的这几个人也都已经成了百万富翁。大家都是激动无比,尤其是二子。对众人投资许立的事,他也是看在眼里,却帮不上任何忙,毕竟他每月的生活费都是问题,让他到那里凑钱。可没想到自己一分钱没出,却也被分配到了2%的股份,如果折合成*人民币,那可是近百万啊!
  二子原本黝黑的脸,此时已经透出红光,一把拉住许立道:“粟子,这、这不合适!我不能白白要你的股份,我”
  “谁说是白给你了?这些股份只是我提前预付给你的工资,我可准备雇佣你一辈子的,你不会是看不起老弟,想要拒绝我吧!”
  “不、不是,我”面对许立,二子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端起面前的酒杯,一口干了下去,才道:“行,粟子,我认你这个兄弟,什么也不说了,我这辈子算是交给你了!”
  “哈、哈,大家都是兄弟对不对?以后还得互相扶持才行,钱算什么?不过是一堆破纸罢了,钱能买来咱们的兄弟情谊吗?不能!”许立正色道。
  这一夜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尤其是二子,更是醉得一塌糊涂。不过第二天酒醒后,对昨晚大家在酒桌上的誓言却没有人忘记,不离不弃,一生兄弟!
  许立回到学校后,基本恢复了往日平静的生活,毕竟除了同寝的兄弟和王惠一家人外,其他人都不知道,在3o8寝竟然有五个百万富翁和一个千万富翁。许立每天晚上都会与肖明通一个电话,听肖明对当天港股的汇报,同时对肖明下一步的投资作出布署。虽然在在许立的记忆中,港股会一直上涨到一万点以上,可许立却吃不准到底是那天上涨,而炒恒指又是每天结帐,只要有那一天恒指下挫几百点,那许立好不容易积攒下的这几千万可就打了水飘了。
  为了保险,许立让肖明放弃继续炒做恒指,而是转回国内投资股票,毕竟还是对自己本国的熟悉一些。此时许立不得不庆幸,1999年全国炒股热,自己虽然是在学校可也不能避免这股热潮。特别是自己寝室有灯炮这个财迷。
  当年灯炮因为连续几个月买彩票,却连个末等奖也没中过,最后转换门庭,投身于炒股的大潮当中,而且还带着胖子一同炒股。自从寝室里有了这两个股迷后,寝室里的电脑也上了网,与股市大盘同时开机。虽然大多听到的都是灯炮和胖子的报怨声,可他们也有财的时侯,只要他们买的股票一上涨,定然是到外面改善伙食。可一但股票亏的厉害,也一定是要出去吃的,因为胖子和灯炮要借酒消愁,而其他人当然要安慰他们一下。其实这都不过是为了照顾二子罢了。
  从99年以后的两年里,许立对股票的事听得多了,当然也记住了一些,最起码1999年全年上涨幅度最大的十支股票他都是耳熟能详。比如说1999年涨幅最高的亿安科技(原深锦兴a、ooo8)、科利华(原阿城钢铁、6oo799)等。同时在1999年中国股市还将迎来颇有纪念意义的“5。19”行情。记得当时可是把胖子和灯炮给乐坏了,从股市牛蹄飞扬的那天起,全寝每天晚上都是下馆子,一直到6月底的一个半月时间,胖子和灯炮一共赚了十几万,可后来却因为投资不甚,到毕业时这些钱也基本赔光了。
  有了这些记忆的许立当然可以放心的指挥肖明任意驰骋在中国的股市当中,而不必担心会赔钱。
  
第二十三章 时光匆匆
      大学的生活,永远是快乐与幸福并存,时光也在这种不经意间匆匆而过。转眼已是2ooo年6月份,许立这届学生即将迎来他们的毕业典礼。
  就在其他学生抓紧这最后的时间,而忙着找接收单位时,许立所在的3o8寝却因为六人都已是暴风公司的股东而不必担心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许立早已帮他们想好了今后的路,就算毕业后真的能分配上一个好工作,他们也没打算去上班,毕竟现在这六人早已成了千万、甚至是亿万富翁,那里还会甘于平谈。如果不能闯出一番事业来,那自己真的是白活了一辈子。
  还是那家东北小吃部,不过这家小吃部虽然招牌没换,地点没变,却也非当年那个不过五、六十平的小地方,如今的东北小吃部在胖子的帮助下,已将附近十几家商铺全部买了下来,盖起了一幢四层的小楼,老王现在可真是名副其实的王老板。虽然环境有所改善,饭菜的质量大幅提高,可价格不变,这里早已成为北大学生聚会的必到之地。就算是十几年后,依旧有早年毕业,已经是功成名就的学生特地回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