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还珠)如果 >

第49章

(还珠)如果-第49章

小说: (还珠)如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香妃跪在地上,眼带梨花,“求求你们放了蒙丹吧!我会真心的伺候皇上的,我愿用我的余生换取蒙丹的性命!”

  弘昼眨了眨眼睛,“永瑢,天牢查问还活着的,那跑了的是不是叫蒙丹。”

  永瑢了解的点了点头,起身走了。

  弘昼看着香妃没了问下去的心思,这香妃是个没头脑的,还没问就招了,也太没趣了,他还想着人伺候下这香妃呢!

  多隆撇了撇嘴,他还以为有什么好戏可看呢!看着香妃被人带了下去,多隆想起自家夫人说的白吟霜,“皓祥,你哥的那个通房是不是以前在龙源楼卖唱的?”

  弘昼一听有八卦可听,刚刚还觉得没意思的没什么精神,立刻来兴质。

  “是,我忘记多隆也是认识的,这白吟霜倒是很会装可怜的,到现在大哥还记恨着你呢!”

  “我怎么着他了,若不是我和和乐好心的帮着把她爹葬下郊外,怕是她爹的尸首会被抛之野外,说不定被野狗啃干净了。不过那个白吟霜也不可能会记着还有个爹吧!”说完多隆还“呲,呲”二声。

  “你们还真是好心,那白吟霜连提都未提起此事,估莫着早就忘记了还有个爹吧!”皓祥对这白吟霜也没什么好感,开始收白吟霜不过是看着可以利用这人打激一下皓祯的,后来因为考究的事,便直接送了皓祯了。

  弘昼听着没趣,想要眯一会儿等着永瑢回来,再想法子,谁知皓祥接下来的话让弘昼又来了兴质。

  “格格说白吟霜的身世也是有些来头的,自然不会在意那个爹葬在哪里了。”皓祥想起那个被紫薇多次提起的襁褓,趁着没事,也扒上一扒。

  “就她那样子,能有什么来头。”多隆是不信的,不过小燕子从宫里回来似乎也说些什么襁褓的,当时自己怎么没注意听着。

  “白吟霜有一襁褓,那个襁褓的面料不是平常人家之物,倒是像进奉至宫里的物件。”

  “你是说,那白吟霜也许是宫里的这不可能吧!”多隆吞了吞口水,瞪大了眼睛,若是白吟霜真是宫里的那自己还调戏过白吟霜,怕是自己要吃些苦头。

  “你们就不怕传出去,被皇上听着了坎了你们的头?”弘昼咳嗽一声,瞪向二人。嘴里弘昼这么说,但对白吟霜的身世也起了好奇,反正他闲着,就好好查查这个白吟霜,若是真是那就跟皇上要些银子办葬礼,若是哪个王府里,他可以看热闹。

  多隆和皓祥立刻闭了嘴,不敢多说。弘昼满意的看着他们的样子,“皓祥,那个襁褓在哪里?”

  “还在格格那里,格格准备明个儿着人送进宫里。”

  “让和慎就别送进宫了,这些小事就别劳宫里的人动手了,本王处理好了。”

  “这”

  “让和慎把那襁褓送到本王府上就是了。”

  “嗻!”

  永瑢很快的就回来了,还带回来一条消息。跑掉的那人确实是蒙丹,而压着蒙丹回京的是皇上的御前侍卫。

  弘昼气愤了,皇上想干什么,让他查刺客,他的人还放了蒙丹。弘昼拍着桌子进宫去了,永瑢自然的跟着进宫,多隆和皓祥互视一眼,分别去办自己的差了。

  御书房里乾隆听着弟弟的愤怒的指责茫然了,努力的回想着自己什么时候让御前侍卫放了刺客?是哪个御前侍卫这么的大胆,居然敢放走刺客。乾隆愤怒了,“查,给朕仔细着查,是哪个不要命的把刺客放了。”

  京城里的龙源楼因为莫名奇妙的被封后,前些日子终于再次开了张,门面没变,却换了个牌匾,改名——全聚德。

  全聚德开业的第二天,便来了拿着一萧一剑的人,做在大厅里,喝着小酒,嘴里还念着歪诗“一箫一剑走江湖,千古情愁酒一壶。俩脚踏翻尘世路,以天为盖地为庐。”。诗念的挺有意境,却无人前来搭讪。

  萧剑不信邪,一连几日的在全聚德坐着等人来攀谈,这日萧剑正吃着传说中只有皇帝才能吃到的烤鸭,嘴里念着他已经念了几天的歪诗。萧剑的对面坐下一位公子,“这烤鸭跟酒一壶很不搭啊!”

  萧剑看着对面的人,“有何不搭还请指教。”

  “改成千古情愁鸭一只,也不失乐趣。”说话的是已经观察萧剑数天的尔泰,“在下福尔泰,对兄台没有冒犯的意思,只是觉得兄台的诗很是有趣。”

  “无妨,诗不就是让人念的吗!每人都有每人解愁的方式。在下萧剑,不知可有幸跟福兄交个朋友。”

  “能交到这么风趣的朋友是尔泰的幸事,兄台叫我尔泰即可。”

  “尔泰,哈哈,尔泰叫我萧剑便罢!”

  二人相视一笑。

  尔泰不知道,他交的这个朋友以后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灾难,萧剑也不会清楚,这个朋友会让他成了过街的老鼠。

  乾隆很快的查出当日出的御前侍卫都有谁,正在全聚德跟萧剑喝酒,谈天谈地谈爱情,二人谁也没说自己的身份,萧剑却看出福尔泰不是平凡老百姓,而尔泰却只当萧剑是个江湖的侠客。福家的小厮跑了进来,在福尔泰耳边说些一段话,福尔泰瞪着眼睛,“萧剑,家里有点事,尔泰先告辞,改日再来请吃酒。”尔泰起身抱拳。

  “无妨,家中事自然重要,若有用得着萧剑的地方,直管说来。”萧剑客气的说着。

  福尔泰感激的看了一眼萧剑,转身跟着小厮出去了,萧剑结了帐,小心的跟着福尔泰后面,一路追了去。进到福尔泰换了侍卫的着装,进了皇宫,萧剑才显了身,嘴角勾起算计的笑容。

  御书房里跪着六人,都是当天跟着去的御前侍卫,其实便有福尔泰一个。乾隆看着跪着的六人,一个一个的盘算着,哪一个都不像是能放走刺客的人,当视线落到尔泰的身上时,乾隆犹豫了。去年出游时的遇到刺客的事乾隆还记在心底,此次又出了刺客,福家又有人在里面,乾隆第一个怀疑的便就是福尔泰。

  福尔泰并不知皇上召他们这些人进宫是为了什么,但福尔泰可比福尔康聪明许多,能猜到皇上召他们进宫为的事情不会简单。

  “那日是谁负责押解刺客的?”乾隆独独看向福尔泰。

  “回皇上,那日是”福尔泰明白了,是刺客出了问题,福尔泰犹豫着要怎么说时,另一个侍卫便开了口。“皇上,那日是臣和福尔泰押解刺客。”

  乾隆更加的肯定刺客是福尔泰放走的了,“那刺客那里去了!”

  福尔泰傻了,刺客跑了?“臣等不知。”

  “不知,你们是怎么看着的,贝勒爷没交代你们仔细着吗?”乾隆开始为自己的安全担心了,这刺客会不会跑进宫来行刺啊!

  “臣等将刺客全都送进了天牢。”几个侍卫心里开始盘算起那日的刺客。

  “那个蒙丹是怎么跑掉的,你们送进天牢多少人?”弘昼看着几个侍卫,皱起了眉。

  “十五人。等臣不认识蒙丹。”

  “那个叫着‘含香,难道你忘记了你是风儿,我是沙吗?’,你们不认识?”永瑢瞪着跪着的侍卫,想将这些人千刀万刮,自己的三哥还在躺着,这些人竟然把刺客放走了。“明明是十六个刺客,那一个你们藏哪里去了?”

  蒙丹在哪里?蒙丹那日因为都忙碌着救三阿哥,在运这些刺客回京的路途中,从马车上轱辘下去了,只能说这些侍卫看管不严。蒙丹被一个路过的老乡救了起来,带回家里,开了大价钱把蒙丹救活了。也只能怪乾隆没想到那些个侍卫看管不严,以为刺客全都送进天牢里,没去搜城。

  “把他们都给朕关进大理寺,”乾隆愤怒了,这刺客抓不到他怎么可能有安心的睡觉。“弘昼,永瑢,给朕搜城,把这刺客给朕搜出来。”

  弘昼和永瑢带着侍卫搜城之前,老乡因为给蒙丹治病花没了钱,又要去进些小货件回来卖,又不放心蒙丹,请了邻居把蒙丹抬上他的小货车,赶着小货车去了天津淘货去了。弘昼和永瑢带着侍卫把京城里的大街小巷翻了个底朝天,还是没找着蒙丹。

  乾隆天天在朝堂上咆哮,福伦成了乾隆主要的发泄对象。一连几天乾隆都是寝在坤宁宫里,晚上不让皇后睡觉,门外安排数十名侍卫把守,让皇后看着窗外是不是什么黑影之类的。落雪被乾隆抽疯般的行为折腾的出了时差,天天白天被眠,晚上给乾隆守夜,心里大骂,你个老不死的,蒙丹不喜勒杀你,人家是要救情妹妹,你把香妃吊在门口几天,蒙丹肯定会出现。当然这些话落雪是不会说的,她好不容易找了个生活的乐趣,天天听着宫女们讲着前面皇上又骂了哪个。

  乾隆派人把阿里和卓押进宫来,指着阿里和卓大骂了一顿,又当着阿里和卓的面,派了兵。

  阿里和卓就差没抱着乾隆大腿哭着喊冤了,阿里和卓左一把眼泪,右一把鼻涕的说着刺客不是他派的,乾隆看着阿里和卓嘴角冷笑,对一个投降来的部落首领,乾隆本就没有完全的信任,现在又出了这事,更是不可能相信阿里和卓说的话,阿里和卓又不敢说自己女儿跟着蒙丹私奔了七次。阿里和卓被关进了天牢,跟着那些刺客关在了一起,里面还有回营里的百姓,阿里和卓看着那些无辜的百姓愤怒的眼神,只能缩在一角,任着他们往他身上吐吐沫。

  四十五

  天牢里陪同蒙丹一起去行刺的刺客的待遇非常不好的,不能说泱泱大国的大清不给他们饭吃,只能说他们饭量太大,而侍卫给他们的食物都是定量的,那些刺客们哪里吃得饱,再要又没有,想去抢回部百姓的,可是发现那些百姓正如狼似虎般的盯着他们。慢慢的阿里和卓没了饭吃,而那些刺客的饭也被百姓抢了去,刺客们饿了三天后,终于大叫着把为什么行刺的事实说了出来。

  回族百姓听着刺客行刺的原由后,瞪大了双眼看向缩在角落里的阿里和卓,他们一直信奉的公主居然是这么的不耻,而他们的回部族长居然还能把这么一个公主送给皇上,他们在想什么,想让大清把回部全部剿灭吗?

  天牢里的侍卫听不懂回语,回部里的百姓在京城里呆的时间也不长,二方沟通不了,于是明明可以立功的侍卫错失了良机。

  刺客一直没有消息,乾隆很是恼火,弘昼对抓刺客没了兴趣,开始查起襁褓的事,襁褓的面料确实是送进宫的物件,宫里的娘娘们一面赏出去的布品也不是少数。十几年前的事,那时还是孝贤执掌后宫,这些东西赏出去有没有记录,弘昼还真有些不确定了。借着进宫给太后请安的机会,弘昼问太后,十几年前宫里赏出去的东西可还有记碌?

  太后对弘昼问起的事情觉得疑惑,但太后对这个对亲儿子没有威胁的养在身边几年的儿子还是挺有好感的,问也问的说有,着人去皇后那里取了来。

  弘昼又趁着宫女去取记录的功夫主动的交代了他在帮着侄女查襁褓的事,他觉得那襁褓藏着天大的私密。

  太后看向弘昼,眼里透着不信,不确定的开口,“真的吗?”

  弘昼对太后点了点头,“那襁褓不是普通的面料,不是宫里的,那便是王府之中才能有的。”

  太后瞪大了眼睛,太后对“宫里”的字眼很是敏感,立刻表了态,“给哀家仔细着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