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女亲王 >

第292章

女亲王-第292章

小说: 女亲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暂时还是没有新的线索。”
    “秀妹妹可有什么想法?”
    我的心里一阵烦燥,不知道皇后这是什么意思?她是真心慰问,或是帮光绪探听消息的,我有些不耐烦了,抬起头,看向皇后,她显然吃了一惊,跟我的目光对了个正着。
    我淡淡地道:“启禀皇后娘娘,臣妇担心女儿的身子,若是娘娘没什么事情,臣妇想要靠罪出宫了。”
    皇后很明显,没有想到,我说变脸就变脸,只得干笑了两声,道:“妹妹言重了,其实本宫召你进宫,有一件事想跟你交个底。”
    “皇后娘娘请讲。”我的心定了定,暗道:“早说早了,非要说了那么废话才提正事儿。”
    “本宫听说,宫外有传言,说是你这次在南京遇刺,暗地里,是咱们宫里的人做的。”
    “皇后娘娘何出此言?宫外可没有这样的传言。”
    其实这个传言我又怎么可能不知道,更何况,这还是我命人传出去的,为的就是要打草惊蛇,可是那些人却太精明了,真真地做到了滴水不漏。
    但是真真的蛇没有惊动,看来,有人不愿意再保持沉默了,只是没想到,会是皇后来找我说这件事,本以为会是玉儿。
    想到这儿,我抬头盯了一眼坐在东首的玉儿,她却仍是那样,埋着头,一句话不说,甚至连动作也没有多的一下。
    光绪听着这话,却并没有接下去,沉默了一会儿,道:“睡了吧,明儿个朕还要早朝呢。”
    玉儿听着,心里一个突楞,知道皇上这是生气了,可是她更生气,却也是无可奈何,只得闭上嘴,不再说话,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她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等到醒来的时候,手往旁边一摸,空的,光绪已经不在了。
    玉儿无奈,只得去了坤宁宫,皇后看着她的脸色,便知道事情没成,也有些黯然,好半晌才道:“罢了,百姓们不是常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话粗,可理不粗,咱们既然已经是嫁给了皇上,他若要坚持,咱们也只能由着他了。”
    “娘娘,不是臣妾多心,昨儿个看着皇上的那个意思,似乎是珍妃做的主,但是他肯定知道的,我猜着,他是想的,这件事成了自然好,若是不成,也有珍妃背了这个责任。”
    “皇上有时候清醒的很,极是精明,什么都能算的着,可是更多的时候,却又不知道是他太天真,还是怎么的?”皇后的神色越来越难看。
    “娘娘,要不您召格格进宫如何?臣妾是没有资格的,可是您有啊?”玉儿忙道。
    “也罢,我便厚着这张脸召她一次。”
    孚王府
    我看着来召我觐见的太监,皱着眉头,问道:“只有皇后娘娘一人召我吗?”
    “回格格,是的,娘娘说,格格在南京遇刺,想亲自见您一次,也好安心一些。”
    “本来这没什么,只是,我女儿昨儿个开始有些发热,不便进宫了,就我一人去吧。”我站了起来,也不等那个太监带路,便要往门外走去。
    他怔了一下,忙道:“格格,这只怕是不太妥当吧?娘娘的意思是,召您和小格格一起进宫的。”
    “罗嗦,我说一人进宫就一人进宫,走吧。”我斜了他一眼,不再理他,径往外面走去。
    那太监一脸的哭相,可是却也是无法,他难道还敢强制这位主儿带着小格格进宫?他可没那个胆子。
    于是只得乖乖地闭上嘴,跟在后面,快步向王府门口走去,等到进了宫,到坤宁宫,他朗声朝着里面唱喏了一声:“孚亲王府大格格觐见”
    很快便有个太监又从里面走了出来,到了我跟前,笑着请了个安,道:“格格吉祥,皇后娘娘已经等候多时了。”
    在看到我是一人进宫时,他愣了一下,但是很快恢复了常色,并没有多问,在前面带着路,一直陪我进了门。
    我向在正位的皇后叶赫那拉氏请了安之后,又向一旁的玉妃行礼,一番下来,皇后又叫赐座,又叫上茶,我只是默默的应着,叫我坐我便坐,叫我喝茶,我便喝茶,多的话,一句没有。
    皇后却似乎并不在意,而玉妃自我进门后,除了向她行礼时,她让了一让,也是一直低着头,一句话未讲。
    皇后看着这
正文 第740章 宫心
    第740章宫心
    我默默地听着,并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大体是,皇后和玉妃从这个小太监的身上,感觉到了一丝怪异,可是却说不上来,就是这个小太监,太完美了,完美的有些过了火。
    这是女人的直觉,对危险的事物,一般女人都比男人要先察觉出不妥当来,从古至今都是这样,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第六感,这个小太监的问题,只怕是要查也不太好查。
    皇后叶赫那拉氏和玉妃所说的那个太监,叫小桂子,此小桂子,非金庸先生笔下的那个小桂子,今年十六,十六岁不算大,也不算小,他们给出的资料,这个小太监是五岁上净身入的宫。
    有些早,不过,五岁的孩子被净身,然后送进皇宫的,不在少数,家里的日子过不下去了,只有这样,把孩子卖进宫去,还能换些银两,让一家人渡过难关,可是一般都是兄弟姐妹众多的,才会这样做。
    但是这个小桂子,在家中是独子,却净了身,进宫两年后,父母便因为瘟疫过世了,而同时死掉的,还有整整一个村子的人,这个身世,咋一看,没什么缺点,可是当人对一件事情持有怀疑的态度时,那么,这件事,只怕就混身都是漏洞,唯一的完美的,就是让你找不着证据。
    皇后和玉妃,条件有限,查来查去,也就查到这些,虽然觉得可疑,却又无从下手,二人又在得到我遇刺的消息时,更有些慌乱,害怕这个小太监就是珍妃和外头的人联系的关键。
    玉妃说完之后,看向我,道:“秀格格,这也只是我跟皇后的一些猜测,具体的,还需要你去查这件事,我跟皇后处在深宫之中,怎么调查,也是有限的,更何况,这也关系到皇宫大内的安全,所以还请秀格格能上心。”
    听到这儿,不用她们多说,我也是要去调查的了,这件事儿,漏洞太多,内务府的底子好些又遗失了,所以皇后他们去查的时候,所得的资料也不多,大体就是她们告诉我的那些。
    我点了点了头,道:“皇后娘娘,玉妃娘娘,请二位放心,我一定会尽快调查,以保障皇宫之内的安全。”
    我说了这句话之后,却能看到皇后面上显出了些许的失望,似乎我的回答并不能让她满意,于是她又看向玉妃,后者也似乎不太满意于这个答案,一脸的焦燥,已经完全失去了刚开始的沉稳。
    于是我闭上嘴,不再说话,只是看着她们二人,心里只想着一件事,打死也不开这个口,凭什么每次都是我自动送上门去呢?这次非要她们自己开口,这件事我才更好办,而她们也会更尽心做我的内应。
    二人见我忽然不语,互望了一眼,知道这位主儿只怕是不信她们二人,否则也不回进宫的时候,找借口不带女儿进宫了,沉吟了一下,皇后道:“妹妹知道,我是个愚笨之人,太后在世时,也常说我不够机灵,所以,我也就不跟妹妹绕弯了。”
    我忙道:“娘娘太过谦了。”
    “这不是过谦,当年我刚进宫的时候,是什么样儿,别人不清楚,难道妹妹还不清楚?我要相貌没相貌,又不聪明,没有才华,唯一可以说道的,也不过是因为太后是我的亲姑母罢了,在这宫里头,吃了多少亏,才能熬到现在。”
    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道:“今儿个请妹妹进宫,倒不是为了诉苦,只是这些年,妹妹因为一些误会,跟皇上,也跟我和玉妃妹妹起了不少的误会。”
    她说着,又看了我几眼,我仍是面无表情,并不接话,她又继续道:“我知道,这些年来,你大哥做事有时候的确欠妥当,让你受了不少委屈,我还记得,那会儿我跟皇上尚未大婚,却常在姑母身边,看着你和皇上兄妹情深,不知道有多羡慕呢。”
    她的声音变的极是温柔,看着我,双眼中竟然含着泪水,一副心酸的样子,接着道:“如今这大清朝已经不叫大清了,叫中华了,皇上这些年真的委屈,太后在的时候,他是如此,太后不在了,他还是那样,空有一身的抱负,却总是不得施展,处处都要受制与人,这换成是谁,心也会不甘的。”
    我有些讶异,皇后看来还真是豁出去了,这样说光绪,也不知道光绪知不知道,我沉默着,仍是不接话,毕竟皇后这是在说皇上的不是,我总不能跟着她一块数落光绪的不是。
    “皇上跟珍妃的感情,这大清朝,不知道的有几个?说实话,她若是死了,我便是要去烧高香的,可是没了珍妃,皇上就跟失了魂儿似的,珍妃在外的那几年,他虽说仍是照常理着国事,可到了夜深的时候,却总是惦记着,我跟玉妃在他身边,却是能清清楚楚的感觉到,皇上在怨,他不怨妹妹把珍妃接出宫去,他只怨自己没本事,没约束好珍妃,才让她闯下大祸,出了事儿,又不能保护她,他的心里苦着呢。”
    玉妃的心里突了一下,皇后说的这话,却是事先没有说好的,怎么会提这些?当初珍妃被接出宫,倒是有一半的人是认为她死定了,后来珍妃回宫,不只是珍妃自己,就是皇上,也把这件事视为奇耻大辱,可是上面上,却要做出一副感激他们兄妹没有杀了珍妃,还不敢太过亲近,生怕他们兄妹起疑。
    可是玉儿却是极为清楚的,珍妃被送回宫,就证明了,他们根本就不把珍妃放在眼里,而珍妃的回宫,到底是福是祸,当时谁也说不清楚,但是照现在来看,却肯定是件祸事。
    他们如何斗,自己不在乎,她唯一在乎的,就是两个孩子的安危,她不希望大人的争斗,波及到两个孩子,可是自古以来,宫庭的斗争,每每最无辜的,就是孩子,他们又正是毫无还手之力的时候,这一切,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等死。
    她的眼角微微上挑,偷偷打量着皇后,却见她也正打量着秀格格,希望能从她的面上知道秀格格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可是今天的秀格格,似乎是个油盐不进的主儿,从头至尾,绝对不主动说话,皇后一心想让她做出更多的承诺,可是却反被她给套出了不少话。
    叶赫那拉氏有些心急了,她是极害怕的,皇上和珍妃做了些什么,她不清楚,也不想弄清楚,但是她现在唯一想要的,就是别人去查清楚,然后让别人知道,她跟这件事情是没有关系的,不是她跟光绪没有夫妻感情,而是她没有办法和光绪夫妻情深。
    如果珍妃没有进宫,那皇上跟自己终会日久生情,更何况,即便是现在,皇上就算再宠珍妃,也不许她再如同以前一样,在自己跟前放肆了,这就是一个让人意外的变化。
    皇上仍然宠珍妃,可是却跟以前稍有不同,不再是一味的宠溺,而是有分寸的,所以现在的宫内,并没有谁能再破坏规矩了,皇上面上不显,可是却在这一点上,很坚持,珍妃曾经试图要破坏她不在的期间所建立的规矩,可是,不只是她的姐姐瑾妃反对,就是皇上,还特意冷落了她三个月,同时把她变相的软禁了,就是瑾妃,也不许进去探望。
    珍妃也从那时明白,这里不再是一样的了,她没了兄弟,也没有父母,叔叔一家,几乎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