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女亲王 >

第115章

女亲王-第115章

小说: 女亲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中国人当中,开始流行起了使用钢笔,因为那些学生们和一些好学的侍卫们,在参观德国的工厂时,终于发现了他们用的毛笔根本不能解决他们记笔记的难题,而钢笔又方便,又便于书写,于是在柏林一度使钢笔和硬纸笔记本大受中国人的欢迎。
    这是我所乐见的,毕竟毛笔字虽然是国粹,可我毕竟是现代来的,对于毛笔仍然极为过敏,如今看着大家用钢笔用的极为开心,而陈三立也对硬笔书法产生了兴趣,我则乐的不再每日练书法了。
    我见到了这个时代的“菩提树下大街”,这条街全长1、6公里,是欧洲著名的林荫大道,它是由腓特烈二世主持修建的,街道宽米,两旁绿树成荫。大街西端就是勃兰登堡门了,这座按照古希腊雅典卫城城门式样建成的建筑,用乳白色花岗岩筑成,门高米,由前后各根陶立式圆柱支撑,分成个入口处,城门上竖立着一座铜制的希腊胜利女神维克托里亚乘坐战车的雕像。雄伟的勃兰登堡门是柏林的象征,历经多年的风雨沧桑,堪称德国近代史的见证人。
    让我感到震惊的是,哥哥的那位德国友人,竟然是俾斯麦的外甥,这是最使我震惊的事情,不过这位个人只是来跟我打了一个招呼,送了我一座德国特色的座钟,便离开了,我猜到是因为他舅舅的关系,不便久留,似乎是有些怕连累到我,倒让我有些感动。
    俾斯麦已经下野,在老家当他的地主去了,俾斯麦在统一德国后,执行为大资产阶级和贵族地主利益服务的政策,推动了德国经济的发展。但他参与镇压了巴黎公社。
    在国内,他为了加紧镇压德国工人运动,颁布了所谓《镇压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社会治安的法令》。不过这位铁血宰相,虽然镇压了许多工人运动,可是他却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和医疗保险制度。
    而他的这一制度引起了陈三立等人的兴趣,特别到书店去买了关于这一制度的书籍回来看,而这也正式让陈三立等人对于我在国内,各个工厂里施行的那些福利制度有了新的看法,大多数人认为我应该是看了这些东西,而想出来的。
    不过在德国的一些资产阶级当中,从中国传回来的我所拟定的那个合同,使这一制度更加的完善了,这是我所没有想到的事情。
正文 第一五八章 为谁而战
    在到达柏林的第三天,威廉二世知道第二天中国的传统新年,特意在菩提树下大街东端的广场主持了中国节的开幕仪式,这让我极为意外,看来这人的心情应该很不错,因为以他这种性格,能这么细心的想到这一点,确实让人有些意外。
    中国节的开始,不只是在柏林,在整个欧洲都掀起了一阵旋风,到处都开始了一场中国风的热潮,凡是跟中国沾边的东西,一时间在欧洲开始走俏起来,而从中国带来的那些民间艺人们,更是赚了盆满,有些人甚至成了德国一些贵族家中的贵宾。
    这一切让许多中国的文化艺术很快速的在欧洲上层社会中传播开来,甚至有人以得到京剧中的一件道具为荣,哪怕是一根马鞭。
    我们在柏林呆了整整两个月,陈三立甚至被一些大学邀请,去进行了一些对于中国文化的演讲,这是他非常乐意做的事情,甚至乐此不彼。
    桃红的哥哥李鹏举在柏林进行了一次外科矫正手术,手术相当成功,可是毕竟他已经残废多年,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所以大多数时候仍然需要轮椅,不过有时候已经可以使用双拐站立,并短距离行走,这让两兄妹都喜不自禁,桃红更是,时不时地望着天空傻笑。
    当我们离开柏林时,又有许多学生留了下来,而且在那些从福建船政学堂和天津武备学堂中的学生居多,在柏林本就有许多在此留学的学生,于是和这些学生们竟然一拍即合,在柏林城郊租下了一整幢的公寓楼,全部搬了进去,相互照应,而第一个中国留学生协会成立,并为今后各国的中国留学生们在国外的权益保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在我们离开时,罗伯特决定一路随行,陪同我出访。并返回中国,而且还带上了家人,准备举家迁往中国,神父一家很简单,他本是个孤儿,结婚后没多久,夫人的娘家父母也去世了,他们如今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最大的十五,最小的十岁,正是活泼好动地时候,倒成了我和载沛的最佳玩伴,而载沛没多久,也和罗伯特的小儿子大卫成了好朋友,新的友谊显然让载沛从与小四儿的分别中解脱了出来。毕竟是小孩子,很快就恢复了正常,不过学习却更加努力了,这也是我和陈三立、萧大人都乐于见到的。
    我们从柏林出发,又再返回了德累斯顿。由法兰克福,往卢森堡。再到巴黎。离开时威廉二世再次向我示好,换乘了他专门让人在两个月前就让人开始装饰一新的一辆专列。
    我在火车上了有了自己单独的卧室,他得知我喜欢看书,又专门把一节车厢改成了一间书房,带会客厅,这让我大是开心,在首相送我上火车时。又专门拿出了一副蜀绣送给了威廉二世。以表谢意。
    一路之上都平安无事,每到一站都会受到热烈地欢迎。于是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倒有些游山玩水的意思了。进入法国境内已经是五月底了。
    这一天林黑儿来到我的书房,看着我欲言又上,我笑道:“林姐姐,这是怎么了?有什么事儿尽管说,是不是有中意的姐夫了?”
    她地脸一红。啐道:“胡说八道!”
    桃红几人也跟着笑了起来。这时林黑儿正色道:“我如今也算是知道了你常说起地科学是什么了。只是想来问问你。有一天。我们大清真地能像你描绘地那样吗?百姓真地能安居乐业?”
    “自然能。”
    林黑儿困惑地看着我。道:“你要怎么做呢?”
    这时在一旁看书地陈三立合上了书。也看着我。我见陈三立看着我。便笑道:“老师。您觉得咱们应该怎么做呢?”
    陈三立一愕。显然是没想到我会把问题丢给他。思考了一会。道:“我们现在最重要地是要让国家地兵力强大起来。不再惧怕洋人。”
    林黑儿看着他,问道:“如何强军呢?”
    陈三立笑了笑道:“自然是训练新军了。”林黑又问道:“如何训练新军呢?”
    陈三立显然没想到林黑儿会一追到底,想了一会儿,终于道:“使新军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战。”
    我心里一惊,笑了起来,我真是没有想到,陈三立在这个时候竟然想到了这个关键,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辛亥革命会胜利,又为什么解放战争会胜利,正是因为当兵地知道他们是为了什么而战,这也是八年抗战胜利的原因。
    清末时期地军队有多烂,又有多腐败,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大多数当兵的只是为了一份军响窝在里面,有人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是更多的人是连钟也懒得去撞一下了。
    这个时代的中国,不缺有血性的人,可是有血性的军人太少了,太多时候都属于被动反抗型,人家来了抵抗一会儿,实在打不过了,逃跑地居多,甲午战争之所以中国失败,逃兵过多也是原因之一,甚至是高级将领带头逃跑,等到事后来斩首已经没有什么用了。
    日本人在近代地崛起,最大的原因就是整个民族地一种不畏死的精神,日本地逃兵很少,在日本当逃兵的,回去了都是一个死字,可是清朝不一样,除非你是真闯了让高层觉得拉不下脸来的大祸,有些临阵脱逃的军官甚至回去了还能升官,这便让人总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里。在房里的秋谨听到说到有趣的问题,笑着让晓茜去通知了苏迪他们,于是把整节车厢给塞满了人,就连萧大人也跑了过来。
    萧大人在知道了前面的内容后,便转问陈三立,道:“陈大人,大清的军队自然是为了国家而战了,为了太后和皇上而战啊。”
    陈三立摇了摇头道:“这些日子,我每尝研究欧洲各国历史,发现他们每一次的变革几乎都是以百姓为主,大多数时候是属于为人民或为自己而战。”
    我的眼里闪出了惊喜,果然,牛人就是牛人,不过是出来了一趟,便把许多人要花几十年才能想明白的道理给弄清楚了。
    萧大人不赞同的驳道:“陈大人此言差矣,没有国又哪有家?”
    陈三立笑道:“萧大人,我打个比方,比如说一个作坊,这个作坊里的工人就是百姓,作坊老板给工人多少工钱,工人便做多少事,这话可对?”
    萧大人道:“那是自然。”
    “那如果有一天作坊里没有什么事儿做,作坊主人是不是仍然要给工人发工钱养着?才能在有事儿做的时候有人来做?”
    “正是这样。”萧大人点着头。
    陈三立又道:“若是有工人在无事的这段时间并不琢磨自己的活计,只有在有事儿做时才尽自己的本份,可仍然在拿着老板的工钱,况且还有人有可能并不尽心做事呢?再比如,我们都知道,一个作坊要能立足,除了要有过硬的手艺外,还要有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这不是作坊老板一个人能想到的。若有工人不只安守本本,还能有在自己的手艺上有所突破,那么这个工人就有可能得到老板的赏识,得到更多的工钱。”
    这时苏迪忽然问道:“若这个作坊老板是个昏的,工人立了功劳,让他赚了更多的钱,他不但没有奖赏工人,反而还要打压怎么办呢?”
    这时霍元甲也接口道:“正是,反之,老板若是给了他更多的工钱,可是他拿着钱却不做事,又怎么办呢?”
    陈三立笑了起来,道:“你们都说完了,还有我什么事儿?说到这个地步,你们还不明白吗?”
    “呵呵如今这个世道,老实做活儿的人太少了,而又能做到真正赏罚分明的也太少了,所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变多了。”萧大人说到这儿时,脸上露出了悟的表情,看来已经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可是还有学生,仍是一脸疑惑的看着陈三立,陈三立见萧大人已经明白,转脸一看,还有学生并没有完全闹清楚,便笑着问那些学生道:“你们觉得,只为拿一份军晌而当兵的人可靠,还是为了保家卫国去当兵的人可靠?”
    “自然是为了保家卫国去当兵的可靠。”有学生回答着,与些同时,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明白的表情。
    我发誓,自己是打心眼里笑出来的,忽然觉得自己带着这么一大帮人出来,真是太值了。不管以后大清会是什么样子,但我相信,至少会跟自己所知的历史大大不同了。
    这时又有人问道:“陈先生,可是当兵的大多数都是书念的少的,有些甚至是不认识字的,他们又怎么会明白这些呢?”
    这时罗胜却不赞同的道:“这是什么话?难道台湾的黑旗军里,个个都是识字的?”
    众人一阵沉默,陈三立想了想,道:“这不正应了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话了吗?上面的人若是正了,下面的人自然也就会正了。”
正文 第一五九章 法国遇袭
    林黑儿忽然道:“陈先生,萧大人说先有国才有家,可你为何又要认为先有家才有国?”
    萧大人笑了起来,道:“齐家治国平天下。”
    众人都笑了起来,秋谨笑着伏在林黑儿的耳旁说了几句话,她了然的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