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女亲王 >

第110章

女亲王-第110章

小说: 女亲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启超已经和李蕙仙完婚。他也为康有为地强学会吸引。加入其中。不过如今地梁启超却并不完全赞同康有为地一些言论。可是又担心他会因此得罪权贵。跟容闳一样。怕他招来杀身之祸。
    可是再焦虑又如何?自己怎么算也是个学生。况且康先生一向善言辞。陈先生和格格又不在。谁又能说服地了?就在他发愁地时候。李蕙仙笑着道:“你莫忘了。陈先生和格格不在。不是还有王爷吗?”
    梁启超忙叫下人备车。自己和少奶奶一起去孚王府探望老福晋。李蕙仙捂着嘴笑了起来。道:“你还真会拿我作筏子。”
    梁启超忙陪笑道:“还望夫人成全。”
    李蕙仙笑着去换了身正装,由梁启超扶着上了马车,直奔孚亲王府。
    他们却不知道,如今的载沛也是一副恨不能生吞了康有为,正坐在府里生闷气,不想管他吧,又知道他是个一心为国地人,况且又极有才华,死了可惜,管吧,却又无从管起,康有为向来固执,而且很少会服谁,愁,载沛都怀疑自己的头发都多了几根白发。
    当听得梁启超带着新婚妻子来府里探望老福晋,载沛第一个反应就是想躲,他不想见梁启超,因为他能猜到梁启超是为什么而来,可是他老婆是妹妹的好友,他也算是妹妹的同窗吧,这么些年来,这两口子一向和妹妹关系不错,若真是躲了,妹妹知道了,只怕又要怪自己,更何况妹妹若在,想来也是定要帮忙的。
    只得硬着头皮叫人把梁启超叫到了花房,如今载沛是极喜欢在这儿呆着,也喜欢在这儿见客,或处理一些公务,这里整个是玻璃造的,也不怕有人在外面偷听。
    梁启超刚进花房,就要行礼,载沛忙上前拦了,笑着道:“卓如,有些日子不见,看你胖了不少啊。”
    又看了眼他身后道:“你媳妇儿呢?”
    梁启超面上一红,道:“老福晋留了她说话呢。”
    载沛笑道:“应该的,蕙仙自小跟秀儿交好,我不在时,也常来这府里陪着我额娘的,如今秀儿不在,她来了,正好解解我额娘的相思之苦。”
    这话说地两人都笑了起来,梁启超心里有些发苦,有些想说康有为的事情,却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开口,两人都是同样的心情,一时之间,竟然花房里变地出奇的安静,下人们上了茶点之后,也早退的远远的了,只得主子摇铃招唤才敢进去了。
    过了一会儿,载沛见他傻在那儿,知道他是个老实人,也不为难,直接就问道:“你可是为了康先生来的?”
    梁启超忙点头道:“正是,草民正不知道应该如何跟王爷说呢。”
    “说了多少次了,没外人,就不要自称什么草民了。”
    “是,是学生愚鲁。”
    “你还真是,娶了媳妇,倒跟你那个媳妇一个模子里出来的,老是那么规规矩矩的了。”
    梁启超忙为自己的妻子辩道:“蕙仙不是死板。”
    “得得得,我又不是说她死板,你急什么?你师傅的事,我如今也愁着呢,都不知道咒了秀儿多少次了,什么人都带了,却偏偏没把他带上。”
    梁启超哭笑不得地道:“有你这样当哥哥地吗?咒自己的妹妹。”
    “不咒她咒谁,臭丫头,带着一帮子人跑出去风花雪月,就留下我在这里烈火中永生了。”
    梁启超笑喷出一口茶,道:“正经来找你想法子,你倒好,扯了这么多,就是不入正题。”
    载沛无奈的叹口气,道:“我这也是没辙了啊,陈先生和秀儿不在,只怕是谁也说不过他的了。”
    梁启超犹豫了半晌,道:“那咱们多叫几个人。”
    “叫谁?容先生?”
    梁启超点点头,载沛摇摇头,道:“不够,只怕还得叫上黄大夫父女才行了。再加上你们两口子。”
    又想了想,载沛接着道:“咱们还不能直接就劝,还得旁敲侧击的才行吧?”
    梁启超忽然拍着大腿,道:“去陈先生家,许久也没见着师母了,大家顺便去看看。”
    载沛恍然大悟道:“是了,还有书房里的书。”
    “正是呢,陈先生的书中有许多他的注解,还有好多也有子君的注解,他们两人看书,向来都比别人见解独到,拿书引着康先生,暂时拖着他地注意力。”
    载沛想了会儿,又有些不确定地道:“只是师母一个妇道人家,康先生常在那儿呆着,只怕是不方便吧。”
    这时只听得一阵娇笑,却是蕙仙走了进来,向载沛行了一礼,道:“陈先生不在,你们就惦记着他的东西了,我可得写信告诉子君,让她好好臊臊你们。”
    三人以前太熟,倒也不拘礼,载沛笑着道:“写吧,写吧,让那个臭丫头看看她哥哥我有多惨。”
    蕙仙却斜了他一眼,道:“没听说过,一个男人三妻四妾的抱着,还叫惨?”
    梁启超也好笑的看着载沛,载沛心里一闷,有些恼道:“明知道我心里不快活,你这死丫头还来招我,跟秀儿一样是个没心没肺的。”
    蕙仙忙笑道:“干哥哥,可是妹妹我的不是了,我以后不提就是了。”
    原来年初的时候,老福晋已经收了蕙仙做义女,所以蕙仙和载沛也是兄妹相称的。
    载沛摇摇头,道:“你既然来了,也帮着想想法子,看看怎么解决这事儿?”
    蕙仙笑了笑,道:“枉你们两个平日也是聪明的,怎么就想不到把师母接到这府里来陪着福晋,也免得师母一人在家寂寞?”
    载沛想了想,大笑道:“正是,卓如,你就去跟康先生说,陈先生来信,说是把陈府借给他住,直到他看完书房里地书为止。”
    梁启超也笑道:“是个好法子,只是康先生若要是问那封信呢?”
    “好办,就说是在我额娘手里,因为额娘怕妹妹在外面胡闹,全靠陈先生来信禀报地,他自然不好来找我额娘要信了?”
    三人相视一笑。
正文 第一五二章 剑胆琴心
    王五今天很高兴,自己的好朋友谭嗣同回来了,他特地备了酒菜,让王明顺下了贴子,去请他来自己的家里。
    这些年自己跟着格格做了这许多事,也曾给谭嗣同传过消息过去,让他也回京城,可是却总是晚一步,信送到时,人又换地方了。每每想到这个曾跟自己学艺的小兄弟,便总会会心一笑。
    他又再次打开了格格临走前交给自己的一个匣子,里面是一张琴谱,格格曾说,此曲是她有日做梦梦到的,可惜不适合自己,因为格格不擅长中国乐器,但是却觉得这曲子跟他常提起的谭嗣同极为相配。
    王五不是很通乐理,便是知道谭嗣同爱琴,格格给的东西又向来是好的,况且光看那曲子配上的词,王五便觉得是首好曲子,不过可惜,格格和谭兄弟却是错过了。
    他父亲已经由甘肃道台调任湖北巡抚,可是京中仍有老宅,谭嗣同一进城门就有人给王五传了信,他也顾不得谭嗣同是否疲劳,马上下了贴子,请谭嗣同晚上过府一叙。
    王明顺早叫人备好了一桌酒菜,陪着师傅等着了,就在师徒两人焦急等候之时,就听得院里传来一个声音:“五哥,五哥。”
    王五大喜,跑到厅外一看,一个剑眉星目,却有一身儒雅气息的青年男子,果然是谭嗣同,大笑着迎了上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复生,可真是想煞哥哥了。”
    谭嗣同笑着道:“五哥如今可是风光了,每日里必然已经忙不及想兄弟了。”
    王明顺在一旁看着,只是笑,谭嗣同一见他却也是上前一拍他王顺的肩膀,道“顺子,你如今可出息了,我在湖北都听到你的大名了。大清第一学堂的总教习。厉害。”
    王明顺也笑道:“还说我,你自己也不一样,弄的自己神龙见首不见尾,可跟那些个小说里的大侠没什么区别了。”
    谭嗣同哈哈一笑,道:“我倒真是想做个行走江湖的侠客呢。”
    王五笑着道:“不管你当不当侠客。先进去再说。顺子可是备了一桌地好酒、好菜等着你了。”
    三人哈哈大笑着一同步入客厅。谭嗣同一进门。就见到了那把供在桌上地短刀。刀柄古朴。而刀鞘也是朴实无华。但又隐隐透着股寒意。啧啧称奇。问道:“这把就是那位格格所赠?”
    王明顺忙恭敬地过去把刀请了过来。谭嗣同拨出刀来。一阵嗡鸣声。赞道:“果是把好刀。也唯有五哥才当配地上此刀了。”
    王五哈哈一笑道:“你却错了。这刀放在这儿。我却从未用过。”
    谭嗣同奇道:“这是为何?王五笑着摇摇头道:“如今我已经很少跟人动手了。也就是教徒弟地时候。可也是用地他们手里地刀。我早想明白了。一个人地功夫好坏。不在兵器。还是在心地。如今我正打算过些日子把这把刀传给顺子。”
    王明顺忙道:“师傅不可。这是格格送给您老人家地。”
    王五笑道:“你呀。跟着他们兄妹那么久,怎么还不明白,他们从不在意一件好东西落在谁的手里,只在意这件东西落在那人手里能不能发挥最大的用处,如今为师已经不需要这把刀了,相信格格也会赞成我把刀交给你的。”
    谭嗣同听了半天,笑道:“这位格格说话倒有些道理,宝物只有放在能发挥它最大用处的人手里才行,正是这个道理呢。”
    王五笑着请他坐了。师徒二人也跟着落座,同时王五又捧出了那只匣子,道:“复生,这是格格临走时让我转交给你的,她说此曲乃是她梦到中所得。”
    谭嗣同稀奇的看着王五道:“这位格格可奇了,从未与我谋面,却送我一首曲子?还是梦中所得?”
    “正是,她说她在梦里到了一个很奇怪的地方,然后听到一个又矮又胖地老头唱的。那老头长的不怎样。却一副天生地傲然之气,行为作派又极是直爽、潇洒。谭嗣同接过匣子。打开来,拿出那张琴谱,看了起来,没多会,啪的一声拍着桌子道:“好,好一个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好啊,好啊,涛浪淘尽红尘俗世知多少,好!”
    一连几个好,王五也喜上眉梢,果然,格格送出的东西绝不会差的。便笑道:“格格临走前曾说,此曲,当今之世,只有兄弟你的性情能配的上。”
    谭嗣同激动地道:“真乃知音啊,可惜,可惜,我怎么没早些回来?”
    王明顺笑道:“复生,这曲子真有那么好?”
    “自然是好的,今日我没带琴来,倒是可惜了,我清唱给你们听,沧海笑,滔滔两岸潮”
    一曲唱毕王五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道:“好,好啊!”
    王明顺也是同样的表情,道:“真是合了我们武人的脾气了。”
    谭嗣同叹道:“我如今最想见地有三个人,一个是那位写出《射雕英雄传》的金墉先生,一位便是这位格格,再一位,就是那位强学会的康广厦。”
    他一说完,王五和王明顺一口酒喷了出来,王明顺已经开始笑了起来,谭嗣同推了他一把,问道:“笑什么?”
    王明顺呵呵了两声,道:“你为何想见一个写小说的?”
    “这本小说写的好啊?侠之小者行侠仗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正是吾辈之向往。”谭嗣同一脸神往地道。
    “那你只怕是见不着了,这位金先生只有格格见过,据他说,金先生交给她几本手稿之后便与世长辞了。”
    谭嗣同一脸失望,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