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葫芦山下的修真者 作者:滚滚而来 >

第2章

葫芦山下的修真者 作者:滚滚而来-第2章

小说: 葫芦山下的修真者 作者:滚滚而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紫气进入莫真身体的那一瞬间,无数的信息也紧跟着进入了莫真的脑海里。
  随着这股庞大信息的注入,使得莫真的大脑一时无法适应,遂在一阵剧痛中昏阙了过去。
  然而,尽管莫真已经昏阙,那随着紫气和石莲涌入的庞大信息仍是在不停的进入他的脑海。
  这种信息涌入的方式很粗暴,如果是一般人经历了这种粗暴的灌输之后,就算不变成白痴,也会给大脑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不过,由于受到了紫气的保护,所以在信息的灌输过程中,莫真的大脑不仅没有受到伤害,反而在紫气的回护下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发和改造。
  不知过了多久,莫真才从昏阙中苏醒过来。这时候,他仍是躺在山洞里面,不过,那石台上面的石莲却已经不见了踪影,就连之前笼罩在山洞里面的神奇云雾,也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脑袋有些胀痛和晕眩,他坐在地上休息了一会,等到头部的胀痛感和晕眩感消失了之后,他才把脑海里面信息过滤了一遍。
  一段一段的记忆从他的脑海里涌现出来,就如同一幕幕的,不断的在他的脑海里播放着。
  原来,那个被逼自爆的人叫红云,其本体是天地间的第一朵云彩,因为曾经被一缕红光照耀,所以就变异成为一朵红色的云彩,其护身法宝就是洪荒著名的九九散魂葫芦。
  红云化形之后曾于紫霄宫听道祖鸿钧讲道,与他同一时期听道的,即有三清等赫赫有名的混元圣人,又有伏羲、冥河等成就非凡的大神通者,当然,也还有不少中途陨落的,而他红云就是中途陨落中的一员。
  持钟人名叫东皇太一,其手上的古钟,就是赫赫有名的混沌钟,与太极图、盘古幡一样,同为盘古斧所化,是有名的先天至宝之一;大鸟所化之人名为鲲鹏,其手上所持图样物见,是著名的河洛图书,原为妖帝帝俊所有,只不知为何到了这鲲鹏的手上。
  鲲鹏和东皇太一同为紫霄宫听道之人,他们追杀红云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红云身上的鸿蒙紫气。
  鸿蒙紫气又名大道之基,里面蕴含部分天地规则,炼化后可识天数、算气运,是修道之人成圣所必需具备的先决条件,没有炼化鸿蒙紫气,触摸到鸿蒙紫气里面所蕴含的天地规则,就不可能成就混元圣人。
  当年道祖鸿钧总共拿出了七道鸿蒙紫气,其中六道鸿蒙紫气分别赐给了三清、女娲、接引、准提,而最后一道鸿蒙紫气,却是赐给了红云道人。
  道祖鸿钧曾言,三清为盘古元神所化,身具开天功德,之后又立大教,可为圣;女娲有一场大功德要做,可为圣;接引、准提分属旁门,又立大教,亦可为圣;惟独获得鸿蒙紫气的红云道人,却没有找到其成圣机缘。
  红云是天地间第一朵云彩,自天地初开,鸿蒙未判时就开始修炼,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区别,说白了,三清、女娲、接引和准提都有成圣的机缘,是注定要成圣的人,而他红云虽然有了鸿蒙紫气,但没有成圣机缘,一样也成不了圣。
  再者,三清、女娲是道祖鸿钧的亲传弟子,接引、准提是鸿钧的记名弟子,而他红云却什么也不是,身份与紫霄宫其他的听道之人一样,没什么区别,匹夫无罪,怀壁其罪,他即无成圣机缘,又没有道祖正式承认的弟子身份,因此鸿蒙紫气对他而言,不仅不是他成圣的大道之基,反而是给他带来杀身之祸的祸根。
  不过,既然道祖已将鸿蒙紫气赐给了他,他也不可能将鸿蒙紫气拱手让人,修道之人本来就是逆天而行,为了能够证道成圣,就算冒着天大的危险,也只能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比起其他人而言,他得到了鸿蒙紫气,好歹也有了一个与鸿蒙紫气进行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对于他的修炼,肯定是有着莫大的好处的。
  有鉴于此,红云自得到鸿蒙紫气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将鸿蒙紫气炼化的打算。
  三清等人得到鸿蒙紫气之后,都是尽可能的将鸿蒙紫气炼化,使其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从而达到触摸天地规则,证得大道的目的。
  而红云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得到了鸿蒙紫气之后,他不仅没有去炼化鸿蒙紫气,反而将自己的元神往鸿蒙紫气上附着,当然了,鸿蒙紫气蕴含大道规则,为天地间最为神秘之物,想要将元神附着在它上面,也不是一件随便就能做到的事。
  好在红云修炼的就是灵魂法则,其对于灵魂的了解,放眼整个洪荒都是无人可及,所以经过不懈的努力之后,他还是找到了将元神附着在鸿蒙紫气上面的办法。
  他将自己的元神分化为千缕万丝,然后耐心的将其中的一丝一缕元神用他所理解到的灵魂法则附着到鸿蒙紫气之上,从而将元神锲合到鸿蒙紫气的大道规则上面。
  整个过程繁琐复杂,极为耗时,所以直到他被鲲鹏、东皇太一围攻,他亦只在鸿蒙紫气上附着了一半的元神。


正文 第02章 葫芦山
  而另一半元神,则被红云一分为二,其中小部分被他送到了随身法宝九九散魂葫芦里面,大部分则做为引子引爆了全身的法力,重创了对他不怀好意的鲲鹏。
  幸亏红云道人在得到鸿蒙紫气之后没有选择直接将其炼化,而是选择将自身的元神锲合附着在鸿蒙紫气上面,这样在其他人看来,红云被逼自爆元神,最后身化灰灰,亿载修为皆成画饼,彻底的消散于天地之间。
  而实际上,红云不仅没有彻底消散,反而依靠鸿蒙紫气躲过了一劫。
  难怪当年红云宁愿自爆元神,也不愿将鸿蒙紫气交出来,原来,鸿蒙紫气要是落到了东皇太一或者是鲲鹏的手上,其锲合在紫气上面的元神肯定逃脱不了被灭杀的结局,到那时候,红云所面临的,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了。
  因为他知道,既便是他交出了鸿蒙紫气,得到了鸿蒙紫气的东皇太一与鲲鹏,也不会放过他附着在紫气上面的元神。
  修道之人,讲究的是因果,不管是谁得到了鸿蒙紫气,都将与他这个紫气的原主结下因果,在因果了结之前,他们就算是得到了鸿蒙紫气,也无法证得混元,成就至圣。
  而了结因果最彻底的办法,就是一方的彻底陨落,更何况在鸿蒙紫气上,还附着有他一半的元神,就算是为了这一半的远神,他也不能够放弃鸿蒙紫气,所以红云最后还是选择了用一部分元神引爆全身法力。
  其实对这样的结果,红云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因为这样一来,他不仅没有失去鸿蒙紫气,还能保留一半的元神,只要元神还在,只要鸿蒙紫气还在,他就有着恢复实力、报仇雪恨的一天。
  陨落之后,他的真灵直接进入了六道轮回,又经历了无数次的轮回转世,直到这一世被一种莫名的牵引下来到了这个山洞里。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不仅找回了他的鸿蒙紫气,还顺带的得到了混沌钟的钟槌,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没能找回他的九九散魂葫芦。
  他不知道混沌钟的钟槌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除非东皇太一也在他自爆的过程中身陨了,然后混沌钟破碎,只剩下钟槌。然而以他对混沌钟的了解,他知道就算是他引爆了全部元神,燃烧了全身法力,也不能把混沌钟损伤到钟罩与钟槌分离的地步。
  莫真记得当年红云自爆元身之前,东皇太一就躲进了混沌钟里面,以当时的状况而言,就算是有人身陨,也应该是毫无防护的鲲鹏身陨才对呀。
  代表着混沌钟钟槌的石莲,与代表着成圣之机的鸿蒙紫气,同时进入了莫真的身体,它们各自施放了一部分属于他们自己的记忆之后,便在莫真的脑海里沉睡下来。
  在莫真的脑海里,混沌钟钟锤就象是一朵高洁无暇的莲花,只能令人仰视,而鸿蒙紫气,更是如高高在上的帝王般,时时刻刻都在散发着无穷威压,让人无法正视,就连附着在鸿蒙紫气上的红云元神,也不是莫真现阶段所能染指和接触的。
  好在作为至高存在的鸿蒙紫气,天生便带有掩蔽天机的能力,就算是圣人,也无法算计到它的存在,进入了莫真的身体之后,与莫真有关的一切,自然就进入了鸿蒙紫气的掩蔽范围。
  不然的话,鸿蒙紫气和混沌种钟钟槌这两样东西,一个是能够造就一位圣人的关键之物,一个是四大先天至宝之一的关键部件,无一不是令人垂涎三尺的至宝,就连圣人见了,也免不了要产生将其据为己有的贪念,对其他大神通者而言,更是有着致命的诱惑力。
  在那些大神通者当中,也不乏身具算计神通的强者,诸位圣人,更是算计预知的高手,如果没有鸿蒙紫气掩蔽天机,一直与鸿蒙紫气在一起的混沌钟钟槌,恐怕早就落入了某位圣人的手里了。
  钟槌施放出来的记忆,就是当年盘古大神开天时的记忆片段,而鸿蒙紫气所释放出来的记忆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红云将自己的元神锲合到鸿蒙紫气上面的一些片段,包括红云在锲合过程中用到的秘术神通,只是由于其太过深奥,莫真就算看到了,也如同看了一部现代电脑合成的魔幻大片,根本就没有在这个过程中领悟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另外一部分记忆碎片,是红云被鲲鹏、东皇太一围攻陨身的全过程。
  而附着在鸿蒙紫气上面的红云元神所释放出来的记忆碎片,却是有些混乱,其中即有他化形前的修炼过程,有其在紫霄宫听道祖讲道的瞬间片段,还有他陨落前的点点滴滴,其中还有一些修炼功法,可惜都是些毫不迟连贯的只言片语,根本就不能形成系统的修炼方式。
  不过,莫真还是在那些记忆碎片找到了一个有用的信息,就在距离这个山洞不远的地方,在一个山谷里,那只曾经伴随他经历过无穷岁月的九九散魂葫芦,就掉落在那山谷某处洼地的一个深洞里。
  莫真肉体凡胎,虽然身具鸿蒙紫气、混沌钟槌等先天至宝,却不能引为己用,所以到目前为止,他还是凡人一个,在没有辅助工具的情况下,他不敢也不可能冒险去深洞下面寻找他的九九散魂葫芦。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要想有所收获,必要的防护措施和必要的工具都是必需的。
  他匆忙爬出山洞,一路跌跌撞撞的下到了山下。
  回到家里,莫真先是不管不顾的睡到了一觉,直到这天晚上八点多的时候,他才从睡梦中苏醒过来。
  莫真住在三楼,醒来之后,他觉得饿了,便下楼在附近的一个夜宵摊位上吃了些东西,一边吃着,他还一边回想着今天早上在山洞里的遭遇。
  他得到鸿蒙紫气和混沌钟槌的山洞就在古县县城以南十九里之外的尖刀山上,之所以叫尖刀山,是因为在这座山上曾经爆发过一场大战,当年有一个尖刀连在这里与国民党三十五军的一个团遭遇,双方爆发了一场惨烈的大战。
  后来为了记念参加战斗的尖刀团,加上此山形似尖刀,人们便将这座山改名为尖刀山,事实上,在此之前,当地老人都把这山叫做葫芦山,在当地的传说中,这座山原本是由一个从天上掉下来的葫芦变化而成,后来时光流逝,沧海桑田,其本来形似一只葫芦的山形,慢慢的风化成为了如今的尖刀形状。
  解决了温饱问题,莫真回到家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家里的电脑,开始在网上搜索与鸿蒙紫气、混沌种有关的资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