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宦海无涯 >

第32章

宦海无涯-第32章

小说: 宦海无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陆同吓了一跳:“长风老弟,我也是说说而已,赵省长不喜欢就算了!”他心中暗自出来一把汗,连赵长风都这样说,看来赵强不收礼的传言绝对是真的了。
  见赵长风依旧冷着个脸,程陆同连忙陪着不是:“长风老弟,是程哥不对,来,我自罚一杯。”
  程陆同端起健力宝喝了一口,心中说道,这玩意儿酸酸甜甜麻麻的真难喝,年轻人怎么都喜欢这玩意儿。
  “程书记,没啥,不让我难做就好!”赵长风不敢在坐下去,如果待会儿程陆同再提出其他要求,他该怎么拒绝呢?
  “我吃好了,时间差不多了,该去招生了。程书记,下次我再陪你吧。”赵长风起身要走。
  “别,长风老弟,我还有正事没和你商量呢!”
  ----------------------
  从今天起,《宦海无涯》恢复一天三更,时间分别为上午八点、下午六点和晚上十点。请书友们投票支持老夏,老夏谢谢了!





    第一卷 发端 第五十一章 干部要读大专班
     更新时间:2008…12…8 0:14:48 本章字数:2556


  赵长风一惊,真是怕什么来什么,程陆同还真是找他有事。
  “程书记,我急着招生,有事回来再说吧。”赵长风推托道。
  程陆同笑道:“长风老弟,你安心的坐那里,我说的这个事情就是关于你的招生工作的。”
  赵长风心中嘘了口气,是招生工作就好办,他坐了回去。
  “程书记,莫非你亲戚朋友的子弟要上社会实践大专办?”
  “是啊。长风老弟觉得怎么样?”程陆同笑着看着赵长风。
  赵长风道:“程书记,我上午的时候给你解释过了。上这个大专班一个要看是不是在中原省。这文凭出了中原省就不管用。第二个,因为省教委的文件说的非常模糊,这社会实践大专班的文凭单位承认也可以不承认也可以,全看家里有没有够硬的关系。如果程书记说这个人这两个条件都能做到,那么来上华北财大上这个社会实践大专班也未尝不可,既然考不上正规大学,这也算是镀了一层金。”
  “哈哈,长风老弟就是实在啊!”程陆同笑了起来。
  赵长风心道,我不实在能行吗?系书记历程生和你关系那么铁,我这里会能骗得过你?
  程陆同说:“其实不是我的亲戚朋友的子弟想上这个大专班,而是我在考虑,是不是组织县里一批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干部,让他们来上这个社会实践大专班,提高一下自身的文化水平,优化一下知识结构层次,以便更好的为F县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工作服务。”
  “欢迎欢迎!”赵长风笑道:“程书记,这可是个大好事,你可以去找历书记联系啊。”
  “哎,那怎么能行!”程陆同严肃地说道:“我和历程生之间关系那么熟悉,如果我去找他,县里面的人怎么看我?会不会认为我在中间营私舞弊,拿了什么好处?”
  赵长风听到这里,已经完全明白程陆同的意思了。程陆同一定询问过历程生,知道招这个社会实践大专班有提成呢。所以这是特意给他送好处来了。什么怕找历程生联系县里人会说他营私舞弊完全是托辞,因为找赵长风和找历程生毫无区别,最后都是要到财金系去上学。如果县里人有所非议,找赵长风和找历程生结果都一样。
  赵长风猜测的不错,程陆同确实是打算给赵长风送好处来了,但是却又不是单单给赵长风送好处那么简单,程陆同打算让县里一批干部来上社会实践大专班还有其他方面的考量因素。
  这次程陆同来中州市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要通过赵长风去见一下赵省长,借感谢赵省长之机攀上赵省长这条线。攀上赵省长后,赵长风这条线基本上可以放弃了。对程陆同来说,通过赵长风一个年轻学生当传声筒去和赵省长打交道自然不如直接和赵省长打交道来的爽快。
  当然,程陆同也不是忘恩负义的人,赵长风又是赵省长的侄子,程陆同自然要好好感谢一下。可是怎么感谢赵长风,程陆同一时还没有想好。上次在国际大饭店的时候赵长风拒绝他两万块钱的好处费的情形程陆同还历历在目。赵长风第一次拒绝的就如此斩钉截铁,程陆同几乎可以断定,如果他第二次送给赵长风钱财几乎会是同样的下场。听说赵省长从不收礼,也许赵长风是受了叔叔的影响吧。
  送礼本来就是一门学问,程陆同身在官场,自然懂得其中一些奥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施行贿之实偏又无行贿之名。可是赵长风偏偏是一名学生,该寻找一份什么样的大礼让赵长风能够接收同时又不用背负受礼之名呢?
  说实话,这个问题程陆同很是挠头,他来中州市之前也没有想好。可是当程陆同碰巧在去华北财大的路上遇到了赵长风的时候他忽然间有了主意。
  看到社会实践大专班的招生简章和省教委的文件,听了赵长风这大专班实际上是学校创收的一种工具,程陆同就觉得后面肯定有些文章。既然创收,必然涉及到经济利益的分配,那么这些出来招生的学生可能会有一定的好处。
  离开赵长风之后,程陆同给历程生打了个电话,果然,招生的学生是有提成的。程陆同开心地笑了,如果他能帮赵长风介绍一些学生过来,那么赵长风不就可以获得学费的提成吗?这招生提成是学校规定的,拿的光明正大,赵长风自然不会拒绝了,即使赵省长知道,也没有什么理由指责赵长风吧?
  可是,历程生说,一个学生只能提成一百五,即使这个学生一次性把两年的学费都交了,才能提成三百块。对程陆同来说,给赵长风介绍三五个学生,让赵长风提成一千来块钱,这种东西程陆同拿不出手,而且也不能让赵长风有什么震动。赵长风的叔叔既然是省长,又怎么会把这一千块钱看在眼里呢?程陆同觉得,至少要给赵长风介绍一百个学生,让赵长风赚到三万多块钱的提成,才能让赵长风觉得帮他一次不冤枉,在下次他再需要赵长风向赵省长说话的时候赵长风才不会推辞。
  那么,去哪里找一百个愿意上掏五千块钱学费来上社会实践大专班的学生呢?程陆同想到了F县的干部。F县的干部中很多让都是中专或者是高中文凭,给他们提供一个深造的机会,让他们能拿到大专文凭,他们一定非常乐意。至于这个文凭的效力,根本就不用担心,程陆同身为F县一把手,他发下话,县委组织部门和人事部门敢不认账?况且还有省教委的红头文件呢。
  当然,这里头还牵涉到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干部读大专班的学费问题。虽然说文凭效力在县里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让他们自己出这个学费,这些干部们不一定会愿意。两年五千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即使对县里这些干部来说也是如此。程陆同想,如果县里能报销一半学费,那么等于两千五百块钱换一个大专文凭,对于县里这些干部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文凭的高低也是一种竞争力。
  F县在N市算是最富裕的县,财政状况非常好,不然毛有才和刘琦声不会为争夺F县的一把手斗个头破血流,最后便宜了程陆同。程陆同算了一下,按照他的办法,一百个学生县里承担二十五万,这完全不是什么事,以F县的财政状况,承担三百个学生的学费也绰绰有余。
  ----------------------
  今天第三更提前了,大家投票支持赵长风,支持老夏!





    第一卷 发端 第五十二章 一箭双雕
     更新时间:2008…12…8 0:14:48 本章字数:2535


  前面说过,程陆同让F县的干部来就读大专班不仅仅是想还赵长风的人情,他还有别的考量。
  F县的干部本来分为两派,毛有才一派、刘琦声一派。虽然F县中还有象程陆同这样当初并没有假如任何一派的干部,但是毕竟是极少数,按照程陆同估计,F县至少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干部都成为毛有才一派或者刘琦声一派中一份子。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毛有才和刘琦声斗个血肉横飞,最后程陆同却脱颖而出,捡起了F县县委书记的职务,这让毛有才和刘琦声如何甘心?虽然毛有才和刘琦声最后都从F县调走了,但是当初拥护他们的干部还在,他们的势力还在。
  程陆同担任县委书记后,这些毛派和刘派的干部虽然不敢公开反对程陆同,但是对程陆同的命令却免不了阳奉阴违,在F县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程陆同对此状况非常头疼,如果公开跳出来反对他,和他作对,程陆同还可以下辣手找几个闹得最欢腾的人进行处理,以起杀鸡儆猴的效果。可是这些干部们却都是成了精的,他们绝对不会公开跳出来和程陆同唱反调。他们是消极抵抗,对你程陆同书记的建议和措施我们都赞同,但是一旦付出于事实,我们要么在执行中打个折扣,要么就干脆就不执行,气得你七窍生烟偏偏又拿我们无可奈何。
  程陆同考虑了很久,觉得对于F县的干部还是得先礼后兵,先以收买安抚为主。若是到最后安抚政策不起作用,再考虑铁腕镇压的强势政策——这时候程陆同他就出师有名,占据了道义上的上风,,老子给尽你们脸面,又施以这么多好处,你们还不领情,就别怪老子不客气了!
  在程陆同看来,收买安抚是上策,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而铁腕镇压是下策,虽然道义上他无亏欠,但是杀敌一千毕竟自伤八百,若是这些干部豁出去闹将起来,对程陆同也是很不利的。虽然上级领导未必会相信那些干部们的话,但是你程陆同身为F县的县委书记震不住下面的干部,显然是缺乏领导能力,那么程陆同这一把手的前途就很值得怀疑了。
  收买!收买安抚为主啊!千万不可意气用事!程陆同在心中劝自己。
  可是如何收买县里这一大批干部呢?程陆同还真有点拿不定主意。虽然程陆同知道这些干部多是泥腿子乡巴佬出身,没见过什么大世面,给点小恩小惠就能收买过来,可是他们数量太多啊,几乎占了县里干部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一下子收买这么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干部,不能不说是一个难题。若是只收买其中一部分,那么其余的没有得到好处尝到甜头的干部们恐怕会闹得更凶,这就与程陆同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程陆同在从F县到中州的路上还一直考虑这个问题。直到他遇到赵长风,遇到社会实践大专班,程陆同的这个困扰才迎刃而解。
  一箭双雕!
  F县里的干部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文凭已经成为制约他们进一步发展的硬件。这些干部中虽然也有人通过考党校、考成*人函授之类的途径获得了文凭,但是能走这种途径的干部非常有限,程陆同知道,别说是闭卷考试,就是拿着书本让这些干部到考场上去抄,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也不知道该抄哪里。所以这些干部大都对文凭这件事情死了心,认为一辈子都是这样了,再也获得不了更高的文凭了。假如这时候忽然间有个人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能够获得一个组织部门和人事部门都承认的文凭,他们会怎么想?
  程陆同觉得,这个忽然间冒出来的社会实践大专班不仅仅是这些干部们的机会,也是他程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