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宦海无涯 >

第220章

宦海无涯-第220章

小说: 宦海无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否则就有王婆卖瓜之嫌。而且在材料里干巴巴地列举获得的荣誉,总不如亲眼目睹到获得的奖品视觉冲击来得强烈,试想一下。领导一进荣誉展示室,满眼都是审计局获得地锦旗匾额奖状奖杯,印象能不强烈吗?
    现在,看着常务副市长赵长风的模样,就是被荣誉展示室所展示出来的锦旗牌匾所吸引了。
    高胜强今年三十六岁,是华北财经大学会计系的八七年的毕业生。毕业后就被分配到邙北市审计局,在审计局一干就是十二年,终于在邙北市政府换届的时候熬成了审计局局长。但是高胜强知道。他这个局长的位子并不稳固,当初是他得到了刘光辉的赏识,才被提到审计局局长地位置上,可是他最近听说,刘光辉在邙北市最多再干一半年就要调走了,所以高胜强就急于找到一个新靠山,以保证他能在审计局的位置上顺利干下去。甚至可以再前进一步。
    平心而论。高胜强还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审计干部,而且还基本上保持了审计干部的本色,对贪腐有着很强的警惕性,这也是刘光辉之所以会提拔重用他的原因。因为刘光辉知道自己在邙北市不会太长的时间,希望保持邙北市地稳定,不希望出大事,以便他能顺利升迁。所以刘光辉就需要在审计局局长这个重要岗位上放一个有能力,不贪腐地好局长来替他把关,顺便震慑一下那些贪官。让他们不敢手脚伸得太长。在这种情况下,刘光辉才会力排众议,在市委常委会议上提名高胜强出任审计局局长。
    刘光辉很少在常委会上使用提名的权力,所以偶然用一下,市委书记蔡国洪和党群副书记付罡庭都不好意思拒绝。这姑且不说刘光辉背后的后台老板有多强硬。单单就是刘光辉为邙北市市委副书记、市长这个身份,就必须从邙北市的权力格局中分一杯羹。这是官场的潜规则。这个权力刘光辉不用,那是刘光辉自己的事情,但是刘光辉一旦决定要用,蔡国洪和付罡庭都要尊重一下刘光辉的权力,这样才符合团结的领导班子,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地形象。否则惹怒了刘光辉,刘光辉一旦决定反扑,对蔡国洪和付罡庭都没有好处。
    再一个说来,蔡国洪和付罡庭都明白刘光辉的心思,他提名高胜强并非是要把高胜强看成他的嫡系,而是请高胜强来做一尊门神,替他把一下关而已,所以蔡国洪和付罡庭都乐见其成…反正刘光辉是来邙北市镀金的干部,也干不了多久了。
    当然,刘光辉如此看重高胜强,并不是说高胜强就是一个完美无缺,不食人间烟火的好干部。作为一个凡夫俗子,高胜强并不完美,也有各种缺陷,比如高胜强虽然能力强,却好大喜功,喜欢搞一些话花点子,让领导知道他地能力;又比如,高胜强虽然不贪腐,但是却却并不是那种古板地食古不化的干部,只要不涉及到具体地钱物,高胜强对于一些职务上带来的特权和便利,还是乐于享受的。高胜强搞审计出身,他自然能分得清楚其中的轻重。
    高胜强自家知道自家的事情,因为他不贪腐,所以虽然吃穿用不发愁,但是除此之外可谓两袖清风,没有钱财去打点关系,所以在邙北市这种盛行以金钱开道的官场里就吃不开,除了刘光辉,无论他去抱哪位市领导的大腿,市领导也不会稀罕的除非他以审计原则来做交换对高胜强来说,用审计原则来交换就意味着被拉下水,意味着同流合污,虽然眼前可以换得一时的荣华富贵,但是这荣华富贵来得并不安稳,随时都可能东窗事发,深陷囹圄。每逢想起这些,高胜强就常常自嘲自己胆小,可是却又没有办法。谁让他是搞审计出身呢?
    正因为是搞审计出身,所以高胜强知道,假的就是假的,无论做得再完美,都会留下有漏洞,虽然一时间发现不了,但是终究是会被发现的,正如某位先哲所说,“你可以在某些时间欺骗所有的人,也可以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某些人,但是你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所有的人。”
    所以高胜强不是不想贪腐,而是不敢贪腐。他好容易遇到一个不用他贪腐、不用他拿审计原则来交换就赏识他的市长,可是这个市长又干不了多长时间就可能调走,这对高胜强来说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
    今天,常务副市长赵长风在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王建军的陪同下来视察工作,高胜强就打起全副精神来接待。因为高胜强知道,常务副市长赵长风也是空降干部。凡是空降干部,必然有强硬的后台,这在官场上是颠不破的规律。而赵长风又在市长刘光辉干不了多长时间就要离任这个关键时刻空降到邙北市来,这意味着什么?高胜强虽然不搞贪腐,这点政治敏感性还是有的,他推测,常务副市长赵长风有很大的可能在市长刘光辉离任后出任邙北市市长,而且作为常务副市长,赵长风又分管着审计局,所以高胜强至少要伺候好赵长风。
    赵长风笑呵呵地围绕着荣誉展示室兜了一圈,问高胜强道:“胜强同志,这个荣誉展示室是谁想出的主意?”
    高胜强连忙说道:“赵市长,这是我们局党组的集体智慧。”跟在高胜强身后的几位副局长见高胜强不居功,脸上都露出了微笑。
    赵长风扭头对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王建军说道:“建军同志,审计局这个办法不错,建立这个荣誉室,既可以让外界了解审计局的成绩,也可以增强审计局内部干部职工的集体荣誉感,进而激发他们的责任心,尽力维护审计局这得来不易的荣誉的强烈意识,这个办法可以推广,作为机关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和经验,好好总结。”
    王建军连忙说道:“赵市长,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回去我就组织人来审计局取经,好好总结审计局这行之有效的建立机关优秀荣誉文化的做法。”
    赵长风满意地点了点头,目光又落在一块匾额上,上面写着:“邙北市审计局获得一九九八年度中原省审计系统先进单位。”
    赵长风就说道:“胜强同志,审计局能获得全省审计系统先进单位,很不简单啊。”
    高胜强就笑逐颜开,说道:“还是赵市长专业啊,知道要在全省审计系统取得先进单位有多困难。不像有些领导,对这些成绩就不以为然。”
    刘俊康在后面接口说道:“高局长,赵市长是华北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的高材生,对审计当然内行。”
    高胜强浑身一颤:华北财经大学?





    第三卷 初锋 第三十章 借势
     更新时间:2009…1…29 12:17:35 本章字数:3160


    赵长风心头有些不悦,看来刘俊康还需要多锤炼啊,虽然这话是在夸他内行,可是却也透露了他的信息。赵长风决定回去后点一下刘俊康,下次不能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高胜强这边却像是吃了兴奋剂一般,心中狂喜。他正发愁如何觅得靠山,这靠山就送上门来了。赵市长竟然也是华北财经大学毕业的,有了这一层校友关系,还怕赵市长以后不关照他吗?
    此时人多,高胜强倒也不着急和赵市长攀近乎,反正既然知道了是华北财大的校友,以后还怕没有机会吗?心中转着念头,嘴上却笑着说道:“有了赵市长这样的内行领导,我们审计局今后的工作成绩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参观过荣誉展示室,高胜强和王建军就陪着赵长风来到审计局会议室,在会议室内,赵长风和审计局的班子成员进行了座谈,听取了审计工作汇报,并就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审计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
    时间就到了中午,审计局已经安排了欢迎宴,欢迎赵市长和王建军秘书长一行。赵长风第一次到审计局来调研工作,自然要给审计局的同志一个面子,留下来吃饭,加深和审计局班子成员的感情,和下面的同志打成一片嘛。
    到了酒店,高胜强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单独跟在赵长风身边。就连忙小声说道:“赵市长。您是华北财大哪一年毕业生?”
    赵长风知道高胜强绝对不会平白无故问这么一句话地,就微笑了一下,说道:“我九四年毕业。怎么,胜强同志对华北财大熟悉吗?”
    高胜强连忙说道:“赵市长。我是华北财大八七届毕业生。”
    “哦?”赵长风就来了兴趣,笑着说道:“这么巧啊?没有想到在这里还能遇到学长呢。胜强同志是哪一个系地?”
    “赵市长,我是会计系的。我毕业哪一年,我们系党总支副书记历程生调到你们财金系了呢。”高胜强听刘俊康说赵长风是金融专业毕业,就拼命联想着和财政金融系有关的东西,以便能和赵长风拉近关系。
    “你认识历书记啊?真是太巧了呢!”赵长风也是高兴,毕竟他在邙北市人地两生,忽然间发现手下一个要害部门的局长是和他是校友,自然会感到亲切。
    “是啊,就是说呢。真巧呢!”高胜强见赵长风态度亲切。心中就很是兴奋。他正要继续说下去,却瞥见王建军和审计局两个副局长走了过来,就连忙说道:“赵市长,等您什么时候有空了,我去拜访您,好好聊聊母校地情况。”
    赵长风见高胜强懂事,心中也是喜欢,就点头说道:“好,回头有机会再聊。我们不要冷落了其他同志。”
    酒宴开始后。赵长风倒是不拿常务副市长的架子,和几个审计局里几个主要领导一一碰杯,态度甚是亲切,只是他和其他领导碰杯的时候,都是浅尝而止。唯独和高胜强碰杯的时候。把杯中酒一饮而尽。在别人看来,或许赵长风是因为高胜强是审计局的一把手特别给了点面子。但是高胜强却知道赵长风这个特别的举动中还包含有其他意思。
    赵长风一来到市政府办公楼,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在往常这个时候,这里早已经是人来人往,可是今天这里却出奇的安静。他正在正奇怪,却看见政府办副主任王建军从楼上下来了。
    “赵市长,”王建军跟赵长风打了个招呼,跨前两步,来到赵长风身边,低声说道:“市长发脾气了!”
    赵长风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却没有接王建军的话茬往下问。王建军见赵长风没有往下问,心中就感到有点失望,不过他还是忍不住继续说下去:“大龙溪的污染被《中原日报》曝光了,市长正在那里训斥张市长呢!”
    按照市政府的习惯,对一把手称呼为市长,而对副市长则要在市长前面冠上姓,称呼为某市长,而不会称呼为某副市长。所以王建军这句“市长正在训斥张市长”听起来有些拗口,但是赵长风却是明白。
    听到大龙溪污染被曝光地消息,赵长风心中一阵喜悦,看来阳江超地办事效率果然可以,他什么时候联系的记者,记者什么时候到的邙北市,赵长风这边还不知道呢,那边《中原日报》已经曝光了。不过表面上赵长风还是装作非常诧异,他眉头微微一皱,说道:“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
    “就是今天的《中原日报》,第三版。”王建军见引起了赵长风的诧异,心中就有了些许满足,他又对赵长风说道:“市长正在气头上,赵市长您”王建军故意收住了话头。
    赵长风知道,王建军是提醒他不尽量不要这个时候去刘光辉的办公室,以免触到霉头,就说道:“我明白。”
    王建军见讨好赵长风的目的已经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