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宦海无涯 >

第136章

宦海无涯-第136章

小说: 宦海无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利息的确高得吓人,也就是说吴主任只要把一百万元拿出去在蔡达明那里放一个月,蔡达明就要支付他五万元的利息。
    面对高额回报的诱惑,吴主任心动了。但是,于此同时,吴主任不得不提醒自己,要警惕高回报之后的高风险。可是转念又一想,蔡达明也不是普通人,他父亲是中州市常务副市长,本人又是中原省第二大外贸公司众诚外贸公司的副总,总不至于为了区区一百万就跑路吧?
    于是吴主任就按照陶主任指点的高招,玩起来虚假国债交易的指定放款来了。
    十一月快结束时,蔡达明按照私下协议要求,即使把一百万打回资金管理中心帐户上。到了十二月开始,吴主任又指示业务部把一百万元通过中州信托投资公司转给蔡达明。
    十二月底,蔡达明依旧很守约,把一百万打回资金管理中心帐户上。这让吴主任非常高兴,就这一百万元转了转手,两个月扣除其他费用之后,他就赚了将近八万。这样算下来,只要多进行几笔这样的交易,一年赚上个四五十万轻轻松松的。假如真的能捞这么多钱,那么即使没有后台,用这些钱去当做资本攀一个后台也不是什么难事。
    蔡达明好像知道吴主任的心思,他忽然间对吴主任说,从一月份开始,他每月想要拆借一千二百万
    这个数字把吴主任吓了一跳。一千二百万,蔡达明想干什么?
    蔡达明就把和俄罗斯富商彼得洛维奇签订的出口合同拿给吴主任看,又提供了彼得洛维奇方面打过来的美金水单,再加上已经翻译好地俄罗斯进口商品管理目录。这一切都让吴主任相信,这笔出口大冰箱的生意是铁定赚钱的买卖。
    即使这样,吴主任心中依旧是有点惴惴不安。一千二百万和一百万概念完全不同,在这个问题上他必须考虑好,评估所有的风险之后才能决定是否和蔡达明合作。
    蔡达明看吴主任仍然是心有疑虑,就直接邀请吴主任到平原市豫飞冰箱厂,让吴主任亲自查看豫飞冰箱厂近两年三百六十升大冰箱地生产报表和出货记录。吴主任看了这一切之后才彻底放心,既然豫飞冰箱厂一直生产这种特型冰箱并向俄罗斯出口,那么这样说来,应该是毫无问题了。
    在参观豫飞冰箱厂之后。吴主任内心甚至有点嫉妒蔡达明,这小子就是命好,仗着老爹的势力把原来在豫飞冰箱厂订货的客户挤跑。独家垄断了这独门生意。按照那份出口合同计算下来,蔡达明一个月能赚六七百万呢!
    想到这里,吴主任就心有不甘。自己如果向蔡达明拆借一千二百万,一个月只能赚六十万的利息,并且还要刨去上交给资金管理中心当做国债买卖收益的那一部分。而这些钱不过是蔡达明所赚利润的十分之一。
    于是吴主任告诉蔡达明说,资金数额太过于巨大,所冒风险太大,这件事情还是等等再说吧。
    蔡达明对吴主任的表现自然心领神会,知道问题出在那里,于是就将月息提高到百分之六。并告诉吴主任。这是他所能支付的最高利息了。他之所以找吴主任过来拆借资金,主要还是因为双方是老关系了,合作的比较顺手,如果吴主任还不满意,他只好去找别人合作了。
    到了这个时候吴主任知道已经不能再往上提价了。就半推半就地答应了蔡达明。回到资金管理中心之后,吴主任就指示业务部方经理把一千二百万通过中州信托投资公司划到蔡达明账上。
    一月底,一千二百万资金顺利回到资金管理中心账,至于七十二万利息,更是在一月初资金管理中心划拨资金的时候就由蔡达明预先支付了指定放款一般都是先扣除利息地。
    吴主任一笔交易净赚了六十多万。不由得神清气爽。到了二月一日。不待蔡达明那边打招呼,他就主动的把一千二百万放了出去。这是吴主任却没有想到。他这笔款项放出去后成了打狗的肉包子,有去无回了。
    这笔款项放出去不久,蔡达明就心急火燎地打电话给吴主任,说俄罗斯方面二月一日发布了新地进口商品管理目录,大冰箱也在进口限制范围之内,不能继续向俄罗斯出口了。
    一听到这个消息吴主任当时就傻了,就紧追着蔡达明要求他转回来一千二百万资金。蔡达明当时就火大了,说道这资金全部投在豫飞冰箱厂,怎么可能抽得回来?他提前给吴主任打招呼已经是仁至义尽,让吴主任先想想办法把这笔账遮盖过去,等他那边筹措出资金来了,就立即偿还资金管理中心的借款。
    面对着这样的结果,吴主任有口难言。他现在还不能和蔡达明闹僵,否则蔡达明一拍两瞪眼,这钱干脆就不还了,他能有什么办法?去告蔡达明吗?那岂不是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吴主任无奈,只好先在资金管理中心这边用点手段遮盖过去,那边求爷爷告奶奶地不断催促蔡达明想办法。结果,蔡达明的办法没有想到,反而在春节前硬让他去买一百多台大冰箱回来,说这也是回笼货款,早日把一千二百万给他凑出来。
    之后事情就一拖再拖,一直弄到现在,局纪委都把吴主任双规起来了,蔡达明那边的资金却还没有消息。
    想到这里,吴主任不由得在心里恶狠狠地咒骂陶主任和蔡达明。他本来以为蔡达明是他的福星,却没有想到蔡达明竟然是他的灾星。而陶主任把蔡达明介绍给他,也是和蔡达明同一级别的扫把星!
    吴主任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拒不开口,拒不合作。什么党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啊?那是骗傻帽地!当的政策是抗拒从宽,坦白从严。只要你能抗得住,死不开口,那么还能侥幸蒙混过关。一旦开来口,被抓住了小辫子,那么你就等着任人处治吧。
    吴主任不开口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给蔡达明收尾善后争取点时间。虽然纪检委专案组采用突然袭击的办案方式没有给吴主任留下任何通风报信的机会,但是吴主任知道,他在机关事务管理局还有一个希望,这个希望就是办公室地陶主任。
    到目前为止,纪检委专案组应该没有发现吴主任和陶主任之间的关系,而且只要吴主任不说出去,纪检委专案组绝对想不到陶主任身上去。单从账目上来说,陶主任和这件案子一点瓜葛都没有。但是吴主任心中非常清楚,陶主任绝对不会平白无故地把他介绍给蔡达明认识,俗话说无利不起早,以陶主任雁过拔毛的性格,如果没有好处的事情,他会这么积极热心地去操办?
    吴主任想,只要陶主任没有被盯上,以陶主任在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地位,一定能够获知他被双规地消息。在这个情况下,陶主任必然要把这个消息透露给蔡达明。蔡达明得到这个消息后必须做出补救措施。要不吴主任完蛋,他蔡三蛋也会跟着完
    至于蔡达明怎么补救,吴主任就不再去想了。即使蔡达明无法补救,他老爸蔡国富一定会帮忙补救地。堂堂这中州市常务副市长,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儿子因为一千多万而身陷囹圄。
    只要蔡达明那边补救的及时,那么吴主任这边地责任就会减轻很多,首先资金管理中心的一千多万巨额资金并没有得到损失,这个理由会让局领导大舒一口气的。其次,这件事情毕竟来说是一件丑闻,一旦传出去,纵然对他吴主任不好,难道作为机关事务管理局的领导,他们的脸面上都好看了吗?现在既然资金管理中心的资金得到了保全,没有遭受一点损失,那么局领导一定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为他们也不想在这件事情上背负领导责任。毕竟在省政府的考核中,这种责任事故也非常影响机关事务管理局在省长们心目中的形象。第三呢,吴主任知道,局一把手李恩华毕竟是受过姑父的恩惠的,姑父现在虽然倒台了,但是李恩华或多或少总是要顾及一点情面吧?





    第二卷 磨砺 第一百一十六章 案情突变
     更新时间:2008…12…23 21:51:31 本章字数:3163


    专案组这边进展非常不顺利,一方面,吴主任这边装疯卖傻,一和专案组成员接触,要不是暴跳如雷,说专案组冤枉了他,冤枉了好人,不时引用一些名人名句剖白心迹;要不就痛哭流涕地忏悔,说什么吴某人受党的教育多年,我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对不起老婆孩子,说什么他是人在官场身不由己,每天光顾着学习文件,不懂党纪国法,所以才腐败堕落这些空话套话。当专案组询问他具体违法违纪的事实时,他却倒打一耙,,强硬地说道,我哪里有什么违法违纪的事情啊,这些话都是被你们逼出来的。你们把我关在这里不就是想听我说这些话吗?
    吴主任这种嚣张又不合作的态度把专案组成员气得够呛,只好试图从外围着手,先掌握吴主任的犯罪事实再说。
    可是从外围着手的计划同样进行的非常不顺利。
    首先业务部方经理在专案组的强大的压力之下虽然非常配合,奈何他知道的事实太少了,他只知道这几笔国债委托交易是吴主任亲自联系的业务,他所做的只是做一个名义上的承办人,具体交易内幕他根本就不清楚。
    另外赵长风和老张组成的审计组虽然把资金管理中心去年到今年三月份为止的账目却调过来了,也通过审计确定了中间有巨大异常的情况,但是若是想查清楚其中的疑点和细节,必须得到中州信托投资公司的配合,把信托投资公司的有关账目凭证提供给赵长风和老张。可是当赵长风和老张拿着专案组地介绍信到中州信托投资公司的时候,信托投资公司却说总经理出差了。不在公司,没有总经理的批准,这些账目他们无法提供给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专案组。
    见中州信托投资公司不配合,赵长风就把这个情况汇报给专案组组长王副书记。王副书记也觉得这里面一定有蹊跷。否则中州信托投资公司没有理由不提供有关资料。可是中州信托投资公司是中州市的市管企业,和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不属于同一个系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纪委如果要想让中州信托投资公司配合,一个途径是动用检察院反贪局地力量,由检察院派人去中州信托投资公司调阅资料。可是从局领导的态度来看,这件案子暂时还不是想按照自检自纠的案子来处理,在没有查清楚事实之前,不想惊动检察院;另一个途径就是,和中州市纪委联系,让中州市纪委向中州信托投资公司施加压力,从而让中州信托投资公司不得不向省直属机关管理局纪委专案组提供有关资料。
    经王副书记向局领导汇报后。局领导决定采用第二个途径,由局纪委出面和中州市纪委联系,由他们做通中州信托投资公司的工作。
    可是事情就蹊跷在这里。中州市纪委接到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纪委的协调函之后。表现的态度虽然非常热情和积极,但是一到具体行动上就开始推三阻四,总有各种理由把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专案组的要求放在一边。
    事情僵持了十天之后,忽然间中州信托投资公司那边把一千二百万资金转回资金管理中心账上,说鉴于省直资金管理中心目前的态度,中州信托投资公司决定取消和省直机关管理中心的委托国债交易。
    局领导见面临流失地巨额资金又流回资金管理中心,对待三二七专案的态度就不像当初那么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